公司法解釋三第15條
㈠ 公司法第十五條中的不得對所投資企業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出資人,如何理解
新公司法第十五條 公司可以向其他企業投資;但是,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得成為對所投資企業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出資人。
本條法規是關於公司對外投資責任限制的規定。
1、公司可以向其他企業投資。這是因為公司是法人,享有自主經營的權利,能夠自行承擔責任。運用自己的財產進行投資是公司發展的正常要求,法律是允許的。
2、按照這一條規定,公司不僅可以向其他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投資,也可以向公司以外的其他企業投資。一般來說,公司對外投資只能承擔有限責任;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得成為對所投資企業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出資人。
3、綜上而訴,根據我國公司法和合夥企業法,現在除了國有獨資公司、國有企業、上市公司以及公益性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外,其他的公司都是可以成為無限連帶責任的出資人的。
例子:根據我國公司法,甲公司不可以和乙公司成立一個普通合夥,但是根據我國合夥企業法,甲公司是可以和乙公司成立一個普通合夥。這時由於合夥企業法屬於法,符合公司法第十五條的規定,所以按照合夥企業法處理,該合夥是能夠有效成立並運轉的。
(1)公司法解釋三第15條擴展閱讀:
新〈公司法〉第15條規范的是「出資人」而非「擔保人」或「保證人」
從文義來看,〈公司法〉第15條是規范的「出資人」意義上的公司對外投資行為,而非「擔保人」或「保證人」意義上的對外擔保行為。
因此,立法的本意在於原則禁止公司擔任承擔無限責任的出資人(如合夥企業的普通合夥人、無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兩合公司中的無限責任股東,法律另有規定的則可例外。新〈公司法〉並未明文禁止公司為其子公司提供擔保,根據「法無禁止盡自由」的私法自治精神,公司當然可以為其子公司提供承擔連帶責任的擔保。
因此,對「所投資企業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出資人」只能作出資行為意義上的限定解釋,而不能作擴大到擔保行為的擴大化解釋。如果對公司法第15條作擴大化解釋,就會得出違背公司法理的結論:公司合並其他公司時,不能對被合並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㈡ 公司法解釋(三)第15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
(2010年12月6日最高版人民法權院審判委員會第1504次會議通過,根據2014年2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07次會議《關於修改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的決定》修正)
第十五條 出資人以符合法定條件的非貨幣財產出資後,因市場變化或者其他客觀因素導致出資財產貶值,公司、其他股東或者公司債權人請求該出資人承擔補足出資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㈢ 公司法第十五條怎麼理解
《公司法》第十五條公司可以向其他企業投資;但是,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得成為對所投資企業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出資人。
本條是關於公司對外投資責任限制的規定。公司可以向其他企業投資。這是因為公司是法人,享有自主經營的權利,能夠自行承擔責任。運用自己的財產進行投資是公司發展的正常要求,法律是允許的。
按照這一條規定_公司不僅可以向其他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投資,也可以向公司以外的其他企業投資。一般來說,公司對外投資只能承擔有限責任;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得成為對所投資企業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出資人。
(3)公司法解釋三第15條擴展閱讀;
《公司法》第十六條 公司擔保
公司向其他企業投資或者為他人提供擔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會或者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公司章程對投資或者擔保的總額及單項投資或者擔保的數額有限額規定的,不得超過規定的限額。
公司為公司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的,必須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 前款規定的股東或者受前款規定的實際控制人支配的股東,不得參加前款規定事項的表決。該項表決由出席會議的其他股東所持表決權的過半數通過。
第十七條 職工權益保護與職業教育
公司必須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依法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參加社會保險,加強勞動保護,實現安全生產。 公司應當採用多種形式,加強公司職工的職業教育和崗位培訓,提高職工素質。
㈣ 公司法第15條
對所投資企來業的債務承擔連帶源責任的出資人就是指被投資企業的性質對外要負連帶責任,例如合夥企業。對這樣企業投資就要負連帶責任。
子公司本身就是企業法人對外就有獨立的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不需要母公司承擔連帶責任。
㈤ 如何理解新《公司法》第15條
哦?沒聽說過~不過具字面意思大概是說一公司可以把資金拿出來去投資其他企業 參與其他企業的經營 但是不能以這樣參與經營的方式為這個投資企業還債 (法律另有特殊規定的除外) 不知道有沒有更好的答案
㈥ 看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十三到十五條,說說我國是通過哪些方式來實現公司資本充實這一目的
1、出資人自身負有補繳義務,以及由於出資不到位對其他出資人承擔的違約責任;
2、當實物出資時,發生高估或虛假出資時,其他出資人承擔補繳的連帶責任,以及有責任的中介機構需要承擔對債權人的清償責任。
㈦ 怎麼理解公司法第十五條規定
我認為,第三條和第十五條確實本意是一致的,只不過表述的出發點不同。第三條強調的是股東對公司承擔責任的限額以認繳的出資額或認購股份確定,而第十五條強調的是不應超過限額去承擔連帶責任,除非法律另有規定。
㈧ 公司法15條什麼意思啊
公司法第來15條:公司可以向其他自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向允許有承擔有限責任的投資人的非法人企業投資,並以該投資額為限對所投資的公司或者企業的債務承擔責任。 即公司可以成為其他歐尼斯的有限責任股東,不能成為無限責任股東。如果允許連帶責任,那就意味著公司成為無限責任人:公司要以全部的資產用來清償它所投資的公司債務,這不僅加重了公司的的責任限度,而且也影響了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利益。這是為了保護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利益條款。
㈨ 高手幫忙啊~公司法15條的法條解釋
公司和其所投資企業的關系實際上相當於股東和公司的關系,股東是公司的出資人,對公司債務承擔有限責任;同樣公司作為其投資企業的出資人,也僅對其出資額承擔責任。
就是說公司可以對外投資,但作為被投資對象的出資者,只能在出資額范圍內承擔責任,而不能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其實也就是不能對合夥企業等營利性組織投資。
㈩ 關於公司法第十五條的理解
提問者,該法條一直存在很多爭議,如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得成為對所投資企業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出資人」,「法律另有規定」可以理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2006)第二條本法所稱合夥企業,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普通合夥企業和有限合夥企業。 普通合夥企業由普通合夥人組成,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本法對普通合夥人承擔責任的形式有特別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國有獨資公司、國有企業、上市公司以及公益性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不得成為普通合夥人。
也就是,公司可以向其他企業投資如有限合夥企業,如果母公司對子公司承擔【有限】連帶責任,母公司可以為子公司債務提供連帶責任(必須是有限的連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