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國際商法實務與案例答案

國際商法實務與案例答案

發布時間: 2022-02-16 14:03:21

『壹』 國際商法案例分析答案

  1. 這個要看具體的交貨質量了。一般而言憑樣品買賣為准。在出口交易中,賣方應特別注意樣品的代表性,同時,賣方想買方寄送樣品時,應考慮留存「復樣」,備作交貨或處理糾紛時核對。

  2. 本題當事人營業地位於不同國家,適用《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公約》,其中31條規定,

    如果賣方沒有義務要在任何其他特定地點交付貨物,他的交貨義務如 下:

    (a)如果銷售合同涉及到貨物的運輸,賣方應把貨物移交給第一承運人 ,以運交給買方;

    (b)在不屬於上一款規定的情況下,如果合同指的是特定貨物或從特定 存貨中提取的或尚待製造或生產的未經特定化的貨物,而雙方當事人在訂 立合同時已知道這些貨物是在某一特定地點,或將在某一特定地點製造或 生產,賣方應在該地點把貨物交給買方處置;

    根據(b)我們知道,環島公司已經完成交付義務,而交付完成那麼風險也隨之轉移,所以城外公司應該負擔這批貨物的風險,即應該將款給環島。


『貳』 國際商法,案例分析題,求解。謝謝大家了,幫幫忙。

1.如果是國際貿易的話,要看合同的雙方同意適用哪個國家的法律...不同國家的法律是不同的.
如果合同沒有對爭議使用法律作出規定,那就要看雙方當事人的所在地或者交易地的法律.

2.依照中國法律,如果只是報價沒有合同的話是要約,接受方修改了要約內容而發要約方沒有同意則不構成合同,所以沒有合同也就不存在有效沒有效的問題.
如果是國際貿易,有和案例1同樣的問題,不同國家法律不同

3.一般情況是:可依據合同規定請求違約金
可請求在合同應履行時間市場 價 格 和最後出售價格的差價補償

具體的每個國家規定不同

這3個案例都沒有交代交易適用的法律,所以具體問題還要具體分析

如果都適用中國法律的話,案例1應該是可以宣告合同無效,因為有重大誤解

『叄』 求國際商法案例解答!

關於第二個案例,在貨物海運途中,合同項下屬於買方的1000公噸貨物尚未從賣方的其它貨物中特定化出來,因此不具備風險轉移的前提條件,即使貨物在裝運港越過船舷仍不發生風險的轉移,有關風險損失仍應由賣方承擔。賣方應承擔貨物在途中滅失的一切風險,其不能推卸責任,應向買方交付1000噸小麥。

『肆』 關於國際商法案例如何作正確解答

你好,答案;賣方因當承擔知識產權擔保義務,如果違反了此義務,因當由賣方承擔違約責任.即:日本
根據公約規定賣方的擔保義務有:
第一.質量擔保.指賣方對其所出售的貨物的質量,特性或適用性承擔責任(跟此題無關)
第二,所有權擔保.
1)賣方應向買方擔保他確實有權出售該貨物.假如賣方將偷竊的東西賣給買方,則違反此規定.此題中日本偷竊了義大利的專利技術
2)省略(跟此題無關)
3)賣方應買方擔保第三者對其提交的貨物不得以侵權或其他類似理由提出合法要求,例如賣方出售的貨物及其使用不得侵犯第三者的專利權、商標權等.

『伍』 國際商法的案例分析,期末考試要用的,急求答案!!~~

案例1,B的承若未遲到的承諾,A違背了誠信原則()查下誠信原則,對方沒有將最真專實的情屬況告知對方)
案例2,Ab之間沒有達成新的合同,因為B在要約中有新規定,所以B更改了原先的要求,生成了一份新的要約
案例3,可以,A可以宣布合同無效(查下合同無效的原因,對方對所出售的物品的真實情況並不知情)
案例4,合同應簽訂在公平的情況下,任何人都不得以脅迫的方式使他人簽訂合同

『陸』 急求國際商法案例答案

賣方要承擔權利擔保責任的,因為中國作為買方所在地,賣方要承擔所售產品在中國知識產權的保證責任,而該項權利在中國以注冊,則日方在出售時已違反了該項權利擔保責任。這種題後面什麼義大利都不用考慮了。時間點就看訂立合同時是否在中國侵犯他人權利就行。

『柒』 國際商法在線等答案

【案例1】
不合理。
因為平安險的承保范圍中不包括的因自然災害導致的單獨海損。而本案中1000包大米的損失原因在於貨輪行使過程中觸礁後,貨物因此造成的部分損失,屬於意外事故造成的單獨海損,是平安險的承保范圍。
【案例2】
不合理。
因為水漬險的承保范圍不包括的是因外來事故造成的損失。而在本案中貨物的損失是由於自然災害所造成的,是水漬險的承保范圍,應當賠償。

『捌』 國際商法案例分析(答案滿意後150贈送)

1.AES的損失應為5000美元。
2.可以適用減輕條款,即77條,聲稱另一方違反合同的一方,必須按回情況採取合理措答施,減輕由於該另一方違反合同而引起的損失,包括利潤方面的損失。如果他不採取這種措施,違反合同一方可以要求從損害賠償中扣除原可以減輕的損失數額。
本案當中,原告在7月到9月間,本可以從其他供應商那裡,以55 000美元的價格購入電腦設備。而他卻等到12月1日才高價購買代替品,並因拖延而遭受2 000美元的額外損失。由於自己的原因而未能避免損失擴大,擴大的部分,被告不負賠償責任。
3.教訓:當一方預期違約時,未違約方應當立即採取適當措施對損失進行救濟,盡合理努力避免損失擴大。

『玖』 國際商法經典案例分析

根據《貨物買賣法》第18條(1)條規定:「凡屬無保留條件的特定物的買賣,如果該物以處於可交付狀態,則貨物所有權於合同訂立時轉移,除非當事人表達了不同的意思。」在CIF合同中,3000噸小麥在裝運後所有權就屬於商人A,其轉賣1000噸給B,應在其合同訂立時就轉移了所有權,所以應將000噸小麥歸還B

『拾』 國際商法的案例分析 答案 急!

一、
全部復為共同海制損,
依據:
共同海損是指在同一海上航行中,船舶、貨物和其他財產遭遇共同危險,為了共同安全,有意地合理地採取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犧牲、支付的特殊費用。根據慣例,共同海損的犧牲和費用, 應由船舶、貨物和運費三方按最後獲救的價值多寡,按比例進行分攤。
單獨海損(particular average) 是指除共同海損以外的部分損失,即被保險貨物遭遇海上風險受損後,其損失未達到全損程度,而且該損失應由受損方單獨承擔的部分損失。
構成共同海損的條件:
船方在採取措施時,當時必須確有危及船、貨共同安全的危險存在;
船方所採取的措施,必須是為了解除船、貨共同安全的危險,有意識而且是合理的;
所作犧牲具有特殊性,支出的費用是額外的,是為了解除危險,而不是由危險直接造成的;
犧牲和費用的支出最終必須是有效的,也就是說經過採取某種措施後船舶和/或貨物全部或一部分最後安全抵達航程的終點港或目的港,從而避免了船、貨同歸於盡的局面。

二、
倒簽屬於詐騙行為,運輸合同無效,深圳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

熱點內容
讓法治成為全民的信仰 發布:2025-02-06 00:55:22 瀏覽:695
我怎麼看新的勞動法 發布:2025-02-06 00:55:14 瀏覽:668
行政法和經濟法的區別 發布:2025-02-06 00:54:32 瀏覽:905
初級會計經濟法模擬題 發布:2025-02-06 00:40:59 瀏覽:822
海商法調整的船舶 發布:2025-02-06 00:40:22 瀏覽:638
刑法終審權 發布:2025-02-06 00:36:28 瀏覽:312
醫院執行勞動法情況 發布:2025-02-05 23:48:01 瀏覽:782
道德的歸宿 發布:2025-02-05 23:12:09 瀏覽:513
三部民法典 發布:2025-02-05 23:07:01 瀏覽:263
2016商法答案 發布:2025-02-05 22:24:37 瀏覽: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