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空間效力包括
『壹』 刑法的空間效力適用有什麼原則
一、刑法的空間效力的概念:
刑法的空間效力是指刑法對地和對人的效力,也就是要解決(刑事管轄權)的范圍問題。
5、折中原則:即以屬地原則為基礎,以屬人、保護、管轄原則為補充。現在大多數的國家都是以這個原則為標准。
『貳』 刑法的空間效力包括1.時間效力,2.對地域的效力,3.對人的效力,4.追訴效力。多選題,麻煩大神解
刑法的空間效力包括2、對地域的效力,3、對人的效力。
即:包專括屬地管轄屬和屬人管轄。
屬地管轄原則的適用:
(1)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
(2)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法。
(3)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
(4)行為發生在外國,但結果的期望地、行為的指向地為中國的,也認為是在中國領域內的犯罪。
屬人管轄原則:《刑法》第7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規定的最高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作人員和軍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
『叄』 刑法的空間效力
法律分析:刑法的空間效力,這是指刑法對地和人的適用效力,各國刑法為解決刑事管轄權范圍問題,對刑法的空間效力規定的原則主要有屬地原則、屬人原則、保護原則和普遍管轄原則四種。我國刑法採取了以屬地原則為主,兼采屬人原則、保護原則和普遍管轄原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六條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法。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
第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規定的最高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作人員和軍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
第八條 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肆』 法律、刑法 中的「空間效力」,包括「火車、汽車」嗎
刑法第六條第二款「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內法。」並沒有容包括火車、汽車這兩種交通工具,你說的這種火車是國際列車(好像這種車是有公司專門承包,可以是外國的也可是我國的),《刑訴解釋》第十條:「在國際列車上的犯罪,按照我國與相關國家簽訂的有關管轄協定確定管轄。沒有協定的,由犯罪發生後該列車最初停靠的中國車站所在地或者目的地的鐵路運輸法院管轄。 」所以有雙邊協議的就可以根據協議解決,沒有的,我國仍然有管轄權。俄國跟我們訂立了雙邊協議,所以是由雙邊協議解決,具體怎麼規定的我就不知道了。
『伍』 簡述刑法的空間效力
1.法的空間效力:討論法在哪些地方有效的問題。法律在一個國家的主版權范圍內有效力,權
包括領土、領水和領空,比如香港、澳門都可以管轄。
2.根據有關國際條約的規定,一國的法律也可以適用於本國駐外使館、在外船舶及飛機。
(1)駐外使館:被視為中國的領土延伸,比如我國駐美國大使館發生命案,原則上我
國有權管轄,因為駐外使領館被視為我國領土延伸,美國再牛也不能管我國的領土延伸。
(2)在外船舶和飛機:即「旗國主義」。在中國,船舶和飛機製造出來以後需要在中國
登記,航行時需要懸掛中國的國旗或者國徽,此時一艘正在航行的船在中國登記,或者船上
懸掛中國的國旗和國徽,如果該艘船上發生案件,中國則有權管轄。
3.注意:效力范圍不同國家也有不同,但是大家公認的一般以屬地為主
『陸』 刑法 刑法的效力范圍 刑法的空間效力
1、我國的刑法空間效力規定了四個原則,這些原則的適用是有順序的:首回先按照屬地原則,然答後是屬人原則,再是保護原則和普遍管轄原則。所以說一點也不矛盾。
2、有些國家只選擇適用屬人原則,排除其他原則的適用,就是你說的a的情況,前後並不矛盾。
3、你說的綜合原則其實就是同時適用屬地原則、屬人原則、普遍管轄原則,也並不矛盾。
『柒』 我國刑法的空間效力范圍可分為
刑法的空間效力,是指刑法在什麼地方和對什麼人具有效力,它解決的是國家刑事管轄權的范圍問題。解決刑事管轄權的范圍問題採取什麼樣的原則,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1、屬地原則。該原則的含義是以地域為標准,主張凡是發生在本國領域內的犯罪,不論犯罪人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均適用本國刑法。
2、屬人原則。該原則的含義是以人的國籍為標准,主張凡是本國公民,無論在本國領域內還是在領域外犯罪,都適用本國刑法;反之,非本國公民犯罪,均不適用本國刑法。
3、保護原則。該原則的含義是以侵害的對象否本國國家或公民的利益為標准,主張凡是侵害本國國家的利益或者公民利益的,無論犯罪發生在本國領域內還是領域外,也不論犯罪人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均適用本國刑法。
4、普遍管轄原則。該原則的含義是以保護國際社會共同利益為標准,主張凡是侵害了為國際公約,條約規定所維護的各國共同利益的,無論犯罪人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也不論犯罪發生在本國領域內還是領域外,均適用本國刑法。
『捌』 刑法的效力范圍的刑法的空間效力
刑法的空間效力,就是指刑法對地和對人的效力,也就是要解決刑事管轄權的范圍問題。
原則:
(1)屬地原則。即以地域為標准,凡是在本國領域內犯罪,無論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都適用本法;反之,在本國領域外犯罪的,都不適用本法。
(2)屬人原則。即以人的國籍為標准,凡是本國人犯罪,不論是在本國領域內還是在本國領域外,都適用本法。
(3)保護原則。即以保護本國利益為標准,凡侵害本國國家或者公民利益的,不論犯罪人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也不論犯罪地在本國領域內還是本國領域外,都適用本法。
(4)普遍管轄原則。即以保護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為標准,凡發生國際條約所規定的侵害國際社會共同利益的犯罪,不論犯罪人士本國人還是外國人,也不論犯罪地在本國領域內還是在本國領域外,都是用本國刑法。
現代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刑法,都是以採用屬地原則為基礎,兼采其他原則。 我國《刑法》 第6條第1款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以外,都適用本法。」
我國《刑法》 第6條第2款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法。「
我國《刑法》 第6條第3款規定:「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 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即使身在國外,也仍然受我國法律的保護 。
《刑法》第7條第1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規定的最高刑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第7條第2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作人員和軍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
我國公民在我國領域外犯我國刑法規定之罪的,不論按照當地法律是否認為是犯罪,也不論其所犯罪行侵犯的是何國或何國公民的利益,原則上都適用我國刑法。只是按照我國刑法的規定,該中國公民所犯之罪的法定最高刑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才可以不予追究。 兩種方式:
一是公布之日起生效,這通常是一些單行刑法法律的做法。二是公布之後經過一段時間在施行。 刑法的失效時間基本上也有兩種方式:
一是由國家立法機關明確宣布某些法律失效。二是自然失效,即新法施行後代替了同類內容的舊法,或者由於原來特殊的立法條件已經消失,舊法自行廢止。 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後,對於其生效以前未經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的行為是否適用的問題。
四個原則:
(1)從舊原則。即按照行為時的舊法處理,新法沒有溯及力。
(2)從新原則。即按照新法處理,新法有溯及力。
(3)從新兼從輕原則。即新法原則上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認為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則要按照新法處理。
(4)從舊兼從輕原則。即新法原則上沒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認為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 ,則要按照新法處理。
我國修訂的《刑法》第12條第1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本法施行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使用當時的法律;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按照本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本法。「 刑法的時間效力問題,歸根結底是解決新、舊刑法如何 選擇使用的問題,這個問題的核心是對行為人有利還是不利。從舊兼從輕原則的價值取向是有利於行為人,這與罪刑法定原則的保障人權精神是一致的。
『玖』 刑法的效力范圍包括哪些方面
1、 刑法的空間適用范圍:以屬地原則為基礎,兼采屬人原則和保護原則,並有保留地採用普遍管轄原則。
(1) 刑法的屬地管轄原則
① 凡在中國領域內犯罪的都適用本法,但法律有特別規定的除外。
"除外"包括:
※ 享有外交特權和赦免權的外國人――其刑事責任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對本法變通或補充。
※刑事特別法另有規定的――依照特別規定。
※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只有兩種情況適用本法:戰爭狀態和緊急狀態。
②中國的船舶、航空器屬中國領域。(外國駐華使館原則上也屬中國領域)
② 行為或結果有一項在中國領域即可。
(2) 刑法的屬人管轄原則(中國人在中國領域外犯本法之罪) ①軍人和國家工作人員,一律適用。
②其他人,原則上適用,但法定最高刑"3年以下"的,可以不予追究。
(3)刑法的保護管轄原則。(外國人在外國對中國或中國人犯罪)
①原則上不適用,但法定最低刑"3年以上"的,可以適用。
按犯罪地法律不受處罰的,不適用。
(4)刑法的普遍管轄原則
① 對國際犯罪,在承擔條約義務范圍內行使管轄權。
② 經過外國審判的,仍然可以追究,但在外國已受到刑罰處罰的,可以免除或減輕處罰。
2、 刑法的時間適用范圍
在刑法的溯及力問題上,我國採取了"從舊兼從輕"原則。體現在以下幾點:
註:舊《刑法》1979年7月1日通過,1980年1月1日生效
新《刑法》1997年3月14日通過,1997年10月1日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