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未生效
① 民事訴訟判決沒生效是什麼意思
當事人簽收法院送達的民事判決書,有15天的上訴期,就是說不服一審的判決,有權利在15天以內向上一級法院提起上訴,要向一審法院提交書面的上訴狀,並按規定期限交納上訴費,在這15天內判決書是不生效的,就是還沒有法律效力。
② 請問民法民法典規定2021年。正式生效。在沒生效民法之前。能落入在現在實行嗎
沒生效之前是不可能落入現在實行的,具體也不清楚你想要說什麼。
③ 民法典成立但未生效合同訴訟時效是多久
根據我國民法典的規定,成立但未生效合同訴訟時效為三年。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 【普通訴訟時效、最長權利保護期間】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④ 有一民事訴訟案,已判決還未生效,什麼時候向法
還未生效,不服可以上訴,想申請執行,生效對方不履行的,你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第一百六十五條 上訴應當遞交上訴狀。上訴狀的內容,應當包括當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稱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及其主要負責人的姓名;原審人民法院名稱、案件的編號和案由;上訴的請求和理由。
第二百三十九條 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第二百四十條 執行員接到申請執行書或者移交執行書,應當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並可以立即採取強制執行措施。
⑤ 什麼叫做未生效判決
未生效的判決是指的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主要包括在上訴、抗訴期間的一審判決,這樣判決可以上訴、抗訴。如果過了上訴、抗訴期間,而無上訴、抗訴的,該一審判決即發生發生效力,就可以執行了。
【法律分析】
如果發現判決書還沒有生效的話,那就不應該進入執行程序,法院應當裁定終止執行。公安機關的偵查程序,也應當決定終結案件。判決書,法律術語,是指法院根據判決寫成的文書。是法律界常用的一種應用寫作文體,包括民事判決書、刑事判決書、行政判決書和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一審判決書,第一審程序的民事判決書,亦稱一審民事判決書,它是人民法院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對受理的民事案件和經濟糾紛案件按照相關法律規定的第一審普通程序或簡易程序審理終結後,依照國家的民事法律、法規或經濟法律、法規,就解決案件的實體問題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文書處理決定。第二審程序的民事判決書,亦稱二審民事判決書,它是中級以上人民法院民事判決對當事人不服第一審法院民事判決提起上訴的民事案件或經濟糾紛案件,第二審程序進行審理後,依法作出維持或者改變一審民事判決的書面處理決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第一百七十五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⑥ 我的民事判決法院資料未生效什麼意思
判決書一般會有一個履行期限,數額不大的話,一般是三天、五天或十天不一。數額比較大的話,也有可能是一個月。除此之外,還有法定的十五天上訴期/
一般來說,判決書送達最後一個當事人後,開始計算上訴期,過十五天,沒有上訴的話,判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你現在拿到判決書都四十天了,普通情況下應該已經發生法律效力,除非這案件是公告送達判決書的,那還得加上2個月的公告期才能生效。
如果要申請強制執行的話,不光要等判決書發生法律效力,還要等履行期滿,對方未付錢,再申請執行。
⑦ 民法典中合同成立未生效存在違約責任嗎
法律分析:合同成立與合同生效並不等同。合同成立未生效效力處於待定狀態,需要滿足合同生效要件才會發生合同效果。因此但從合同成立未生效看不出違約責任的承擔形式。但是如果一方或雙方對生效負有各自的合同義務,那麼未及時履行則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合同編)》
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
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七十八條 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
以在履行期限屆滿前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⑧ 民法典合同成立未生效訴訟時效是多久
三年。合同成立但還未生效的合同屬於附條件合同,該種合同引起的糾紛訴訟時效與一般合同是一樣的,都是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條【普通訴訟時效、最長權利保護期間】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⑨ 民法典中成立未生效的合同違約方可否解除
法律分析:成立未生效的合同違約方可以解除,但需要和合同另一方協商一致。我國法律規定,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條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發生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續履行的債務為內容的不定期合同,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是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