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什麼是公司法人格

什麼是公司法人格

發布時間: 2022-02-17 20:02:12

㈠ 公司法人格否認法理的適用條件是什麼

法律分析:1、存在公司法人格的濫用者。

2、實施了濫用公司法人格的行為。

3、公司債權人及社會公共利益受有損害。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二十條 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

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㈡ 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的概念

法人人格否認是指法院為阻止公司獨立人格的濫用和保護公司債權人的利益,就具體法律關系中的特定事實,否認公司與其背後的股東各自獨立的人格及股東的有限責任,責令公司的股東對公司債權人直接負責,以實現公平、正義目標之要求 。美國法官桑伯恩在1905年美國訴密爾沃基冷藏運輸公司一案中首開「揭開公司面紗」理論之先河。很快為德、法、英等國所效法,如英國的「刺破公司面紗」原則,德國的「直索」責任,日本的「透視」理論等。

㈢ 什麼是法人人格否認制度具體有什麼要求

我國的《公司法》已於2005年10月27日重新進行修訂,並於2006年1 月1 日實施。修訂以後的《公司法》第二十條對於中國理論界討論已久的法人人格否認制度進行了規定,從而使這個國外已經存在制度在中國第一次有了立法上的依據。文章通過對法人人格否認制度的概念、產生、特徵、適用情形和法律效果等幾方面對該制度進行了闡述和簡要剖析。
【關鍵詞】法人人格否認制度;揭開公司的面紗;權利的濫用
一、法人人格否認制度的產生和概念
公司法人人格獨立是指公司以其自己的名義享有民事權利和獨立承擔民事義務的主體資格。公司的股東以其出資額對公司債務承當責任,這就是有限責任。法人獨立原則與股東有限責任原則是法律賦予公司獨立的法人身份,並給予股東享受有限責任的權利,目的是鼓勵社會公眾踴躍投資,充分利用和發揮公司組織形式的優勢,為自身尋求利益。但是股東往往利用其優勢地位,濫用公司獨立人格及有限責任,損害債權人及社會公共利益。所以當股東與債權人之間的利益平衡被公司法人格與股東有限責任的濫用所打破時,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就應運而生了。
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在英美法中稱為「揭開公司的面紗」,在大陸法中稱「直索責任」,是指為阻止公司獨立人格的濫用和保護公司債權人利益及社會公共利益,就具體法律關系中的特定事實,否認公司與其背後的股東各自獨立的人格及股東的有限責任,責令公司的股東(包括自然人股東和法人股東)對公司債權人或公共利益直接負責,以實現公平、正義目標之要求而設置的一種法律措施。
我國2005年10月27日重新修訂並於2006年1 月1 日實施的《公司法》第二十條規定了理論界討論已久的法人格否認制度,從而使這個制度有了立法上的依據。我國修改後的公司法第二十條對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予以了明確:「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這一制度是公司法人制度的有益補充,是以矯正公司法人制度在具體運作中出現的不公平為己任的。
二、公司法人人格否認的特徵
公司法人人格否認法理作為在特定情形下對股東有限責任的修正和維護,作為一種事後救濟手段出現,是對公司、股東與債權人一種風險的與權利的平衡,它具有以下特徵:
(一)公司法人人格否認法理以承認公司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為前提
公司法人人格否認不是對法人人格獨立原則的否認,而恰恰是對法人人格獨立原則的恪守。因為如果一個公司未取得合法獨立人格,它就不能行使法人的權利,也不能直接獨立地承擔法律責任,因此也就不存在適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認的必要性。因為只有具有獨立人格的法人才有公司獨立人格被濫用的可能。
(二)公司法人人格否認法理的法律效力,只適用於個案中的特定法律關系,而不具有普適性
公司法人人格否認不是對公司法人人格的全盤否定,而是在具體個案中,出現公司獨立人格濫用,損害債權人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情況下使用。它不影響該公司作為一個獨立實體合法的繼續存在。待公司消除股東的濫用行為後,公司獨立法人人格依然為法律所承認。
(三)公司法人人格否認法理是對法人人格被濫用後的一種事後補救
它通過追究法人人格濫用者的責任,使濫用公司人格者對公司債務負無限連帶責任,以體現法律所要求的將利益和負擔公平、合理的分配於當事人。
三、公司法人人格否認的適用情形
近年來,在社會經濟運行中濫用法人人格,規避法律、法規,逃避債務履行的現象屢見不鮮。歸納起來,當事人濫用法人人格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
(一)利用假破產行為甩掉債務包袱,將優良資產剝離給一個新公司,企業輕裝上陣,令債權人叫苦不迭
國有企業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破產。按照我國《破產法》的規定,當企業資不抵債的時候,企業可以選擇破產,以其債權沖抵債務後,餘下債務企業不再償還。一些企業就用這一獨門招術,結合企業的獨立人格制度,以逃避債務。有這么一個國營酒廠,欠了他人幾百萬的貨款,但有一天政府發現酒廠欠債太多了,企業負擔沉重,於是一紙文件就讓它破產了。但是原本的企業廠房還是存在,只不過換了一塊牌子,原本的企業就變成了一個新的企業。由於老的酒廠已經破產,所以所有債務一筆勾銷。可憐的債權人明明知道新企業還是在用原來的企業的錢進行生產,而這些錢中就有自己的錢,可是由於新的酒廠和老的酒廠是兩個法人,而老的酒廠已經破產,它們是兩個不相乾的企業。於是債權人在這種七葷八素的轉變中成了真正的犧牲品。
(二)有些二級法人名義上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但實際上卻在各方面依附或取決於集團公司
但是,一旦二級法人單位不能清償外債,集團公司便主張其為獨立法人,不能追究集團公司的民事責任。
(三)利用公司的獨立人格,逃避債務
有些個人利用公司的獨立人格和有限責任,將公司的財產和自己的個人財產相混淆,損害債權人的利益。有這么一個人,下崗後和丈夫以擺攤賣菜為生。由於生活實在太貧困了,他們決定賣掉自己居住的房子,搬到農村去住。於是將房子委託給了中介,沒有想到中介賣了她的房子以後竟然以公司沒有錢為理由,拒絕將錢給她。再看看這個老闆,卻還是豐田照開,館子照上,因為錢是公司欠的,和他個人無關。可憐這個下崗工人,丟了房子卻得不到法律的妥善保護。
(四)關聯公司間通過內幕交易進行資產、利潤轉移,詐害不知情的債權人
關聯公司內幕交易,即指兩家不同的公司之間或者具有控制與從屬的關系,或具有相互投資關系,或具有特殊的合同關系,它們之間進行資產利潤的轉移,損害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五)利用「夫妻公司」、「兄弟姊妹公司」逃避債務
有些公司名義上為數個公司,實際上是一個人格,如有的一個人擔任幾個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各公司財務混同,一旦發現可能要承擔經濟責任,就將財產轉移到其他的公司中,然後以沒有財產償還、其他公司都具有法人資格為等為由逃避債務。這種「夫妻公司」、「兄弟姊妹公司」,享有實際上的連帶債權,卻逃避了法律上的連帶債務。
四、公司法人人格否認的法律效果
公司法人人格的否認所解決的是濫用公司法人格的問題,包括利用公司規避法律、利用公司逃避合同義務和其他債務以及公司形骸化。公司法人人格否認的目標則是否認已有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其財產、責任、存續、訴訟主體資格、人事和業務的獨立性,使其控制股東對其債務承擔無限責任。公司法人人格否認不會導致公司法人格的一般否認,而只是針對特定事件,否認公司獨立於享有控制權的股東,從而將因此特定事件所產生的債務歸於公司股東身上,而對於此特定事件之外的公司其他事務來說,公司仍具有法人的獨立地位,公司的股東也僅對公司債務承擔有限責任。
五、結語
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否認了股東的有限責任,而股東的有限責任是股東設立公司的重要動機,也是公司法的基石。公司法人人格的否認作為世界上一種先進的理論與制度有其存在的價值,但是矯枉不能過正,對一種權利濫用的規制不能導致另一種權利的濫用。公司法人格否認只能作為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的一種特別例外情況來對待,在適用時一定要謹慎再謹慎。

㈣ 公司法人格混同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公司法人人格混同是指股東與公司之間資產不分、人事交叉、業務相同,與其交易的第三人無法分清是與股東還是與公司進行交易。法人人格混同包括:財產混同、業務混同和人事混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二十條 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 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第一百八十條 公司因下列原因解散: (一)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 (二)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解散; (三)因公司合並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四)依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或者被撤銷; (五)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二條的規定予以解散。

㈤ 公司法人格否認是怎樣的

我國公司法人格否認的含義:在某一具體法律關系中的特定事實,因股東濫用法人人格獨立制度,故意逃避責任,據此否認公司在此案件中的獨立人格,責令股東對公司債權人或公共利益直接負責,以維護公平的法律制度。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條
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
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㈥ 公司法中獨立的法律人格什麼意思

你問的是英美法啊。

Salomon v Salomon 案可算是公司法的第一個基本原則。Salomon 原是個鞋匠(類似個體戶),後來成立了自己持股的同名公司(有限責任)。再後來,公司破產清算時財產不足以償還債務。債權人要求Salomon一家用個人財產償還,Salomon認為債務已經轉移到公司,不同意償還,後訴至法院。Salomon在初審和上訴庭都敗訴,於是提請英國的上議院House of Lords最終裁決。Lord MacNaughten在判決書中指出,公司在法律是一個不同於其建立者的「人」,獨立承擔以其名義進行的所有債權債務。這也是現代公司「有限責任」的題中之義。從而牢牢確立了法律上公司獨立的原則。

簡單來說,公司在法律上是被看做獨立的個體參與經濟活動的,以自己的資產自負盈虧,以自己的名義對外承擔債務,享有債權。它是一個擬制的「人」。

好比說,你(成年)私人欠我一萬塊,你破產的話我只能要求用你的財產償還,而不能要求你的父母用他們的財產償還,因為你是一個獨立於你父母存在的個體,所以你能以自己的名義向我借錢,所以你的債權債務由你承擔,與其它人無關。

再比如,公司簽的合同是以公司名義履行,而非股東或者經理的個人名義。雖然在實際生活中那個代表公司簽字的人是股東或者經理,但在法律上,他們是被視為公司的代理或者代表,而不是代表自己簽合同。

這個原則已經被各國立法普遍接受,你還可以參考下樓上列出的我國公司法法條。我實在寫不動了,希望你已經明白了。

㈦ 什麼是公司獨立人格和公司法人人格是一回事嗎

在責任承擔上,來公司獨立人格就自是公司法人人格,出自於<<公司法>>第三條,「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在主體上,公司法人人格可與自然人人格有所區分。

這兩個詞,通常與公司人格否定這個詞掛鉤。公司人格否定就是突破公司獨立人格的一種限制。

㈧ 我國公司法人格否認的定義是什麼

法律分析:公司法人格否認是指為阻止公司獨立人格的濫用和保護公司債權人利益及社會公共利益,就具體法律關系中的特定事實,否認公司與股東各自獨立的人格及股東的有限責任,責令股東對公司債權人或公共利益直接負責,以實現公平、正義的法律制度。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二十條 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熱點內容
法院的業務庭 發布:2025-02-05 20:06:51 瀏覽:974
黃驊司法輔警 發布:2025-02-05 19:26:40 瀏覽:910
怎樣用物理方法治晚上打呼 發布:2025-02-05 19:07:27 瀏覽:407
刑事司法學英文 發布:2025-02-05 17:37:59 瀏覽:903
城陽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2-05 17:37:47 瀏覽:250
法院杜雲發 發布:2025-02-05 16:57:31 瀏覽:449
這得問候南京那位法官 發布:2025-02-05 16:30:58 瀏覽:497
保安法律知識培訓ppt 發布:2025-02-05 16:22:37 瀏覽:20
法家法治國誤導 發布:2025-02-05 16:14:19 瀏覽:427
很多公司上班時間與勞動法不一致 發布:2025-02-05 16:11:11 瀏覽: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