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選擇重合

刑法選擇重合

發布時間: 2022-02-18 01:37:09

刑法中重疊因果關系如何定罪

從刑法本身的目的、任務以及機能出發,區分刑法因果關系和事實聯系以及事實因果關系,認為刑法因果關系是由立法者所評判,而表現為人的行為與其造成的危害結果之間存在的,據以判斷確定犯罪和刑事責任的法律上的聯系。這一界定沒有改變多少,主要包含著以下幾個方面的涵義:

(一)刑法因果關系是一種有價值取向的判斷。出於刑法的目的、任務和機能,刑法認一定的行為和危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而不局限於事實聯系及事實因果關系,從而具有一定的主觀判斷性。

(二)刑法因果關系依然是一種聯系,是人的行為和危害結果之間的聯系。

(三)刑法因果關系有兩個機能,一個是定罪上的機能,一個是量刑上的機能。已如前述,刑法因果關系涉及對犯罪請便的認定和刑事責任的承擔。

(四)這種聯系是具有法律意義的,所謂具有法律意義,是指這種聯系因其本身涉及法律的目的和機能而進入法律的視野,且最終由法律進行評判。

如某甲為一汽車運輸隊的修理員,明知由駕駛員所駕駛的汽車有故障的存在,但故意不予維修,駕駛員在不知情況的條件下,在一次出車中發生了重大的事故。

在此案例中,修理員的不作為與事故之間顯然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而駕駛員的業務行為則與事故固然存在事實上的因果關系,但其不具有刑法之意義,不是刑法因果關系,從而修理員的行為構成犯罪,而駕駛員的行為不構成犯罪。

(1)刑法選擇重合擴展閱讀:

刑法因果關系要解決的:

要從其它的角度來看刑法因果關系,應該先考察刑法因果關系的機能,以及研究刑法因果關系要解決的問題。刑法的因果關系理論要解決兩個問題:

一是判斷因果關系是否存在的問題;

二是判斷存在的因果關系對犯罪構成要件有無重要性的問題。

刑法的因果關系有兩個機能

一是定罪的判斷機能,即根據刑法的因果關系,要為誰定罪,也即判斷犯罪的主體;

二是量刑的機能,即在各個犯罪 主體之間如何讓其承擔刑事責任。

這兩個機能和上面的要解決的兩個問題具有密切的聯系,當然,定罪和量刑是不能割裂的,而應該是緊密聯系的。

在現實生活中,行為人的行為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結果,這種事實的聯系(包括事實的因果關系)如果被刑法認定具有刑法的意義,即行為人的行為構成犯罪,否則不能作為犯罪來處理,如行為人是未滿14周歲的兒童,其行為不構成犯罪,行為和結果之間也就沒有刑法因果關系可言。

這里不是說刑法因果關系是犯罪的構成要件的內容,因為行為符合犯罪構成要件,便與危害結果之間具有刑法因果關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刑事因果關系

⑵ 刑法上的競合有幾種

一、法條競合的概念 法條競合是指一個行為符合數個法律條文所規定的犯罪構成,而由於數個法律條文之間存在著一種內在的包容關系,只能適用其中一個法律條文,其他法律條文不能再適用的情況。 現實生活中的犯罪是多種多樣的,並不像在理論上闡釋或者法律條文中規定的那樣此罪即此罪,彼罪即彼罪。在司法實踐中,有的犯罪行為既是獨立的,同時又被包容在另一個犯罪行為之中,成為另一個犯罪行為中的一部分,也有的犯罪行為的一部分被包容在另一個犯罪行為的一部分之中,形成此罪中包容有彼罪、彼罪中包容有此罪的情況。在刑法分則條文的規定中,有的法條規定的犯罪可能是另一法條規定的犯罪的一部分,或者一個法條規定的犯罪的一部分可能是另一個法條規定的犯罪的一部分。在這種情況下,就會產生一個犯罪行為同時符合數個法條規定的犯罪構成的情形,如刑法中規定的軍人叛逃罪,既符合第430條規定的軍人叛逃罪的犯罪構成,又符合第109條規定的叛逃罪的犯罪構成。由於行為人主觀上只有一個犯罪故意,客觀上只實施了一個犯罪行為,符合一個犯罪構成,雖然兩個法條都對這種犯罪行為作了規定,但是在處理時只能按照一個法條定罪而排除其他法條的適用。 法條競合情況的發生是由於多種原因造成的,概括地說,包含以下幾種原因:(1)由於犯罪對象而形成的法條競合。如與軍人配偶結婚的行為,既符合第259條規定的破壞軍婚罪的構成要件,又符合第258條規定的重婚罪的構成要件。(2)由於犯罪手段而形成的法條競合。如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行為,既符合第224條規定的合同詐騙罪的構成要件,又符合第266條規定的詐騙罪的構成要件。(3)由於犯罪對象和犯罪手段而形成的法條競合。如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的行為,既符合第193條規定的貸款詐騙罪的構成要件,又符合第266條規定的詐騙罪的構成要件。(4)由於犯罪結果而形成的法條競合。如以刑訊逼供的方式致人傷殘的行為,既符合第234條規定的故意傷害罪的構成要件,又符合第247條規定的刑訊逼供罪的構成要件。(5)由於犯罪主體而形成的法條競合。如軍人故意泄露國家軍事秘密的行為,既符合第398條規定的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的構成要件,又符合第432條規定的故意泄露軍事秘密罪的構成要件。(6)由於犯罪目的而形成的法條競合。如以牟利為目的傳播淫穢物品的行為,既符合第363條規定的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的構成要件,又符合第364條規定的傳播淫穢物品罪的構成要件。 法條競合主要表現為兩種形式,一種是不同法律之間的法條競合,另一種是同一法律之中的法條競合。 二、法條競合的適用原則 既然法條競合是一個行為同時符合數個法律條文的犯罪構成,那麼在處理這類案件時究竟應當適用哪一個法律條文,這就是必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在法條競合的情況下適用法律條文時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特別法優於普通法的原則 這是指一個行為同時觸犯了兩個不同法律的規定,既符合特別法規定的犯罪構成,又符合普通法規定的犯罪構成,適用法律時以特別法的規定處理的原則。 普通法是在普遍范圍內適用的法律,而特別法是在特定范圍內適用的法律。特別法的規定或者是針對特定的主體,或者是針對特定的犯罪,或者是針對特定的地域。立法機關之所以在普通法之外又制定特別法,目的就是為了懲治特定主體或特定地域的特定犯罪,以保護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特別法的立法意圖就是對特別犯罪予以特別處罰,從而以特別手段保護特別的社會關系。正因為如此,所以對特別犯罪只能依照特別法而不能依照普通法定罪處罰,否則,特別法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二)特別條款優於普通條款的原則 這是指一個行為同時觸犯了同一部法律中的不同條款,既符合特別條款的犯罪構成,又符合普通條款的犯罪構成,適用法條時以特別條款的規定處理的原則。 立法者在一部法律的普通條款之外又規定特別條款,其用意是為了對那些特別的犯罪予以特別的處罰,目的也是為了保護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因此,當出現一個行為同時觸犯同一部法律中不同條款的情況時,通常應當按照特別條款優於普通條款的原則處理。 (三)重法優於輕法的原則 這是指一個行為同時觸犯了同一部法律中的不同條款時,在特殊情況下,如果特別條款所規定的法定刑低於普通條款所規定的法定刑,就依照重法優於輕法處理的原則。 刑法的任務在於懲罰犯罪,保護人民,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刑法中對不同的犯罪規定或重或輕的刑種和刑度,依據的是罪刑相適應的刑法基本原則,按照這一原則,就要做到重罪重判,輕罪輕判。行為人的行為同時符合兩個條款規定的犯罪構成,按照法定刑重的條款定罪處罰是合理的。在適用重法優於輕法的原則時,需要注意必須符合三個條件:(1)必須是一個行為同時觸犯同一部法律中的不同條款;(2)必須是特別條款的法定刑明顯低於普通條款的法定刑;(3)必須是刑法中對於適用普通條款沒有禁止性的規定。只有當上述三個條件同時都具備時,才能按照重法優於輕法的原則處理。

⑶ 刑法上「重疊的因果關系」怎麼理解

張明楷《刑法》第來五版,對此的原文自:兩個以上相互獨立的行為,單獨不能導致結果的發生(具有導致結果發生的危險),但合並在一起造成了結果時,就是所謂重疊的因果關系。
可以理解的是,重疊的因果關系是在符合構成要件的前提下而言的,「具有導致結果發生的危險」隱含的意義是明知--放任的故意,不明知但有導致結果發生的危險至少要存在過失,最終導致結果的現實發生應當肯定因果關系存在,形態為既遂(故意犯罪的既遂或者過失犯罪)。如果連具有導致結果發生的危險性都沒有,那就不必納入刑法的評價了

⑷ 我國刑法中哪些法間存在競合 急求

?你是否想問刑法中存在的法條競合有哪些?
刑法中最常見的是想像競合,即版犯罪嫌疑人權的一個行為觸犯若干個法條,但因為只有一個行為不能構成數罪,如搶劫過程中致人死亡,同時構成搶劫罪、故意殺人罪(或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罪),但只以搶劫罪定罪量刑。
此外的就是法條競合,即法條之間存在交叉。最典型的是詐騙罪相關的,金融詐騙屬於特殊的詐騙,即集資詐騙罪、信用卡詐騙罪、信用證詐騙罪、保險詐騙罪等都與詐騙罪有相應的重合,但因為侵犯了特別的客體,而單獨成為獨立罪名,追究刑事責任。
希望對你所有幫助,歡迎採納。

⑸ 在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中如果有兩條以上的法律重疊或者是沖突,法官通常是用哪些原則來解決沖突的呢

在審判工作中,經常所說的情況,如果遇上法律沖突的情況,一般遵循以下原則來解決法律沖突:
一.子法伏於母法.
即所有的法律伏於憲法,如果子法與憲法(即母法)沖突,以母法為准. 這叫子法伏於母法.
二.下位法伏於上位法.
同為法律,制定的主體不同,有的為全國人大制定的,有的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有的為國務院制定的,有的為地方省制定的,.如果下位法與上位法沖突,以上位法為准.順序如下: 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全國人大常很委會制定的法律>國務院制定的法律>國務院組成部門的法律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的法律>省自治區直轄市所在的首府市及有地方立法權的市(如深圳大連等) 制定的法律. 這叫下位法伏於上位法
三.前法伏於後法.
相同層級所制定的法律,如果在時間上的差別,則是以後制定的法律為准.這叫前法伏於後法.

我國立法法規定了,民事和刑事內容只能由國家權力機關也就是全國人大來制定,所以一般沒有上位下位的問題。法律的位階上是平等的

要注意的主要是我國琳琅滿目的司法解釋。這個平時講的不多,但考試和日常審判常用。他們同樣遵循下面這兩個原則:

1、新法優於舊法
2、特殊法優於一般法

這個很容易懂吧?我不做解釋了。。

好像某教授說過的名言,有原則必有例外。

我能想得起來的意外主要是關於特殊法和一般法的。尤其是特殊法條和一般法條。至於新法和舊法之間,一般認為這個原則是始終適用的,只在刑法上因為要有利於被告,所以採用從舊兼從輕原則,可能出現適用舊法的情況。

比較特殊的例外大多數出現在刑法條文中,比如製造假冒偽劣產品罪和它的從屬條文,如製造偽劣化妝品什麼的。此時適用原則為重法優於輕法。也就是說哪個判的重就適用哪個條文。。。

基本就是這些了。樓上的子法母法更多用於行政法領域。還有么就是不能和憲法沖突。。。這個人人都知道吧〉
不過我國也沒有違憲審查制度,就算沖突了。。呵呵
也不援引憲法條文的

我能想起來的就這些了。。。

⑹ 刑法中的「想像競合」與「法條競合」有什麼區別

兩者之間存在著六點差異:
第一,想像競合犯是犯罪行為或犯罪行為所觸犯的不同罪名的競合,屬於犯罪數之單復的形態;法條競合是法律條文的競合,屬於法條之關系的形態。
第二,想像競合犯是觀念的競合(觀念上的數罪),即想像競合犯是實質一罪,其以一個犯罪行為觸犯的數個不同罪名由於觀念因素或主觀認識的影響而發生競合;法規競合是客觀存在的或現實的競合,即法規競合本為單純一罪,但由於客觀存在著的法律條文的錯綜規定而致使規定不同罪名的數個法條發生競合。
第三,想像競合不存在重合或交叉關系;法規競合所涉及的規定不同種罪名的數個法條之間,必然存在重合或交叉關系。
第四,想像競合犯中規定不同種罪名的數個法條發生關聯,是以行為人實施特定的犯罪行為為前提或中介;法規競合所涉及的規定不同種罪名的數個法條之間的重合或交叉關系,並不以犯罪行為的實際發生為轉移。
第五,想像競合犯是由於行為人實施了犯罪行為而觸犯規定不同種罪名的數個法條,所以,數個法條均應適用於導致不同罪名競合的犯罪行為,且應在比較數個罪名法定刑的輕重後擇一重者處斷之(但所觸犯的輕罪成立,其法條仍應引用);法規競合所涉及的規定不同種罪名的數個法條之間存在重合或交叉關系並不以犯罪行為的發生為前提,故在數個法條中只能選擇適用一個法條即特別法、實害法或重法對犯罪人予以處罰,而排斥其他相競合的法條即普通法、危險法或輕法的適用。
第六,想像競合犯是犯罪之單復的形態,故關於想像競合犯的理論和法律規定,所解決的是罪數問題和對犯罪行為觸犯的數罪名如何處罰的問題;法規競合是法條之關系的形態,故關於法規競合的理論和法律規定,所解決的是法律適用問題。

⑺ 刑法上「重疊的因果關系」怎麼理解適用上跟一般的因果關系有什麼區別么

重疊的因果關系:兩個以上相互獨立的行為,單獨不能導致結果的發生,但合並在一起造成了結果。例如,甲、乙二人沒有意思聯絡,分別向丙的食物中投放了致死量50%的毒葯,二人行為的重疊達到了致死量,丙吃食物後死亡。在這種情況下,由於存在著沒有前者就沒有後者的條件關系,故肯定甲、乙二人的行為與丙的死亡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⑻ 如何通俗地解釋,什麼是刑法上的競合

刑法中的競合,是指一個犯罪行為同時觸犯數個具有包容關系的具體犯罪條文,依法只適用其中一個法條定罪量刑的情況。
對「法條競合犯」的處理原則是:
1、當法條重合時,特別法優於普通法。
如我國刑法規定了盜竊罪,一般情況下普遍適用。同時又規定了盜竊槍支、彈葯罪,屬於特別規定。特別法與普通法的競合,是在一個犯罪行為同時侵犯了兩種社會關系的情況下發生的。如「盜竊槍支罪」,既侵犯了槍支的所有權,又侵犯了國家對槍支的管理秩序,所以,在刑罰上對競合犯選擇對社會關系侵犯性質嚴重的罪定罪,一般適用特別法。
2、當法條交叉時,復雜法優於簡單法。
如行為人為了達到殺人目的而實施爆 炸行為,構成「爆 炸罪」。刑法規定的「殺人罪」侵犯的是公民的生命權,是簡單法,而刑法規定的「爆 炸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和公民的人身權、公私財產權,是復雜的社會關系,是復雜法。復雜法規定的犯罪對社會關系侵犯的性質較簡單法更為嚴重,所以當「競合犯」觸犯的法條交叉時,一般選擇復雜法處罰。
3、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適用重法優於輕法原則。
如我國刑事立法規定了「詐騙罪」與「招搖撞騙罪」,二罪之間具有普通法和特別法的競合關系。但刑法規定冒充國家工作人員招搖撞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詐騙罪規定詐騙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顯然,「詐騙罪」規定的法定刑重於「招搖撞騙罪」。所以當招搖撞騙犯罪詐騙公私財產數量特別巨大並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招搖撞騙罪的法定刑不符需要時,就不能適用特別法優於普通法的一般原則,而應適用重法優於輕法原則。重法優於輕法原則是法條競合法律適用原則在特殊情況下的補充,更能體現罪刑相適應原則。

⑼ 刑法主客觀不一致時,如何在重合處認罪

刑法理論(實踐是另外一回事)認為,主客觀不一致是不能定罪的。估計是你表述問題。如,本想在別人門口盜竊鐵塊回家鑄彎刀,回家後卻發現鐵塊裡面是貪官隱藏的黃金。據鑒定,如果是普通鐵塊,也就值0.5萬元;現在是黃金,值500萬元,如何定罪?行為人沒有盜竊黃金的主觀故意,雖然客觀盜竊了黃金,但主客觀不一致,不能定案值500萬的盜竊罪。只能退格,退格為0.5萬元的盜竊罪。你所謂的「重合」,就是行為人主觀上想盜竊一塊鐵塊,客觀上也盜竊了「鐵塊」,主客觀一致。

⑽ 法條競合怎麼處理

在法條競合條件抄下,一行為觸犯數襲法條,只能適用其中的一法條定罪處罰。其選擇適用法條的原則,主要是:

(一)特殊優於一般原則。特殊法與一般法競合,一般的應實行特殊法優於一般法的原則,行為人的具體行為符合特殊法的要件的,適用特殊法。

因為,正是由於某種行為具有某一方面事實的特殊性,侵犯某一特定的社會關系,立法者才將其制定為特殊法,以別於一般法,並且與其特殊的危害性相適應,規定或重或輕或相同的刑罰。只有實行上述原則,才能符合和實現立法的意圖。

(二)重法優於輕法原則。特殊法與一般法競合,而前者的法定刑輕於後者,在一般情況下,仍應實行特殊法優於一般法的原則,但是,在法律有特別規定時,可以實行重法優於輕法的原則,即適用一般法。

(10)刑法選擇重合擴展閱讀:

法條競合類型

(一)因犯罪主體特殊形成的法條競合

(二)因犯罪對象特殊形成的法條競合

(三)因犯罪目的特殊形成的法條競合

(四)因犯罪方式或手段特殊形成的法條競合

(五)因犯罪時間特殊形成的法條競合

(六)因數個特殊要件形成的法條競合

熱點內容
刑事司法學英文 發布:2025-02-05 17:37:59 瀏覽:903
城陽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2-05 17:37:47 瀏覽:250
法院杜雲發 發布:2025-02-05 16:57:31 瀏覽:449
這得問候南京那位法官 發布:2025-02-05 16:30:58 瀏覽:497
保安法律知識培訓ppt 發布:2025-02-05 16:22:37 瀏覽:20
法家法治國誤導 發布:2025-02-05 16:14:19 瀏覽:427
很多公司上班時間與勞動法不一致 發布:2025-02-05 16:11:11 瀏覽:900
陽泉市礦區法院 發布:2025-02-05 16:10:01 瀏覽:289
司法拍賣北京房產 發布:2025-02-05 15:50:12 瀏覽:11
非全日製法律碩士學費 發布:2025-02-05 15:39:35 瀏覽: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