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直播
① 法庭審理可否現場直播
一、理論
公開審理是指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對社會公開,允許群眾旁聽人民法院對刑事案件的審理。公開審判是我國刑事訴訟的一項基本原則。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原則上都應當公開進行。無論是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普通刑事案件、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危害國家安全的案件以及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外國人犯罪的刑事案件,還是高級人民法院管轄的全省性的重大刑事案件和最高人民法院管轄的全國性重大刑事案件,除法律另有規定以外,都應當公開進行。
在這些案件中,有關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國家秘密是指關系國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律的程序確定,在一定的時間內只限於一定范圍的人員知悉的事項。根據《保守國家秘密法》的規定,國家秘密主要包括國家事務的重大決策中的秘密事項;國防建設和武裝力量活動中的秘密事項;外交和外事活動中的秘密事項以及對外承擔保密義務的事項;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秘密事項;科學技術中的秘密事項;維護國家安全活動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項;其他經國家保密工作部門確定應當保守的國家秘密事項。另外,政黨的秘密事項符合國家秘密性質的,也屬於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案件,主要是指案件涉及個人不願公開的隱秘,這些隱秘如果公開將會給當事人的生活帶來麻煩,給他們的內心造成創傷和壓力。如兩性關系、生育能力等。除此以外,人民法院對於14歲以上不滿16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對於16歲以上不滿18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開審理。因為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尚處於成長、發育狀態,思想不穩定,很容易受外界的影響,不公開審理有利於對他們的教育和挽救。對上述案件不公開審理,是指對上述案件的審理過程不公開,不允許群眾旁聽,也不允許記者報道,但宣判一律公開進行。對不公開審理的案件,法院應當當庭宣布不公開審理的理由。
二、立法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二條 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公開進行。但是有關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
十四歲以上不滿十六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十六歲以上不滿十八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開審理。
對於不公開審理的案件,應當當庭宣布不公開審理的理由。
三、評案
立法規定了不公開審理刑事案件的幾種情形,除此之外都應公開審理。至於公開審理是否可以錄相,理論和立法都沒有給出回答。按目前的司法實踐,這個錄相的許可權力在法院,就是說法院同意錄相就可以錄相,如果法院不同意也不是違法。這也是我國公開審判制度的一個缺憾。
② 原告可以要求審判長開庭審直播嗎
案件庭審是否直播,由審判長或者承辦法官決定。
原告可以要求庭審直播,審判長可以同意直播,也可以不同意直播。
《最高法院關於人民法院直播錄播庭審活動的規定》第二條人民法院可以選擇公眾關注度較高、社會影響較大、具有法制宣傳教育意義的公開審理的案件進行庭審直播、錄播。
③ 司法宣判會不會採取庭審直播的意見
庭審要直播,宣判只是要求公開,沒有要求直播。
④ 法院直播在哪看
法院庭審的直播在中國庭審公開網可以看。
中國庭審公開網正式開通,將進一步版以庭審公開權倒逼提升庭審質量、效率和效果。已經有520家地方各級法院實現了與這個平台的聯通。下一步,所有法院公開的庭審視頻都將在第一時間自動匯聚到這個平台,並推送到各大主流可視媒體。
(4)司法直播擴展閱讀:
中國庭審公開網自開通以來,不斷優化完善平台功能,加強直播規范化建設,以庭審視頻直播為主,進一步豐富公開形式,加大庭審公開覆蓋面,提升公開的質量和效果。
庭審直播工作常態化,各種案件類型、各種審判程序的案件普遍實現互聯網直播,大力便利了人民群眾旁聽、了解庭審,充分保障了社會公眾對人民法院工作的知情權、監督權,同時,也有效促進了審判管理工作,倒逼法官嚴格依法規范履職,不斷提升庭審駕馭能力和審判業務水平。
以庭審直播為主體的庭審公開,努力打造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不僅讓司法公正看得見、能評價、受監督,也為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改革要求、促進人民法院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撐。
⑤ 庭審直播可以看回放嗎
庭審直播不可以看回放,網路直播除外。
庭審直播網是由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法制宣傳處主辦的北京法院網建立的,這是北京司法部門自覺接受人民監督的一項新舉措。建立庭審直播網站,不僅對加強法院的公開審判工作,促進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提升法官辦案水平有著積極的意義,同時也使人民法院接受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更加方便。
人民法院進行庭審直播、錄播,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公開范圍進行,涉及未成年人、被害人或者證人保護等問題,以及其他不宜公開的內容的,應當進行相應的技術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直播錄播庭審活動的規定》第二條 人民法院可以選擇公眾關注度較高、社會影響較大、具有法制宣傳教育意義的公開審理的案件進行庭審直播、錄播。
對於下列案件,不得進行庭審直播、錄播:
(一)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未成年人犯罪等依法不公開審理的案件;
(二)檢察機關明確提出不進行庭審直播、錄播並有正當理由的刑事案件;
(三)當事人明確提出不進行庭審直播、錄播並有正當理由的民事、行政案件;
(四)其他不宜庭審直播、錄播的案件。
第五條 庭審直播、錄播實行一案一審核制度。
人民法院進行網路庭審直播、錄播的,由審判庭向本院有關部門提出申請。有關部門審核後,報主管副院長批准。必要時,報上級人民法院審核。
人民法院通過中央電視台進行庭審直播、錄播的,應當經最高人民法院審核。通過省級電視台進行庭審直播、錄播的,應當經高級人民法院審核。
第六條 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有關部門負責庭審直播、錄播的監督管理和溝通協調工作。有關審判庭負責庭審直播、錄播案件的選擇,協助做好相關工作。技術部門和網路管理部門為庭審直播、錄播提供技術保障和服務。所有參與部門應當做好庭審直播、錄播的准備工作,制定應急預案,確保庭審直播、錄播的順暢運行。
⑥ 怎樣才能觀看中國法院網路直播
審判公開是基本原則,審判實況進行網路直播是審判公開的最好形式,也是公眾監督的最好方法,可現在司法潛規則是「光說不做」啊!
⑦ 法院庭審的直播在哪兒看
⑧ 在什麼情況下,法院可以對庭審進行平台直播
「網路庭審直播」指的是人民法院獲得上級法院和中國法院網的審核批准後,通過官版方網站權視頻直播形式向公眾直播。
直播過程為人民法院專門調派幹警負責庭審拍攝,以及圖像、文字內容同步錄入,中國法院網也同步製作和審核把關,確保整個庭審過程完整清晰地呈現給廣大群眾。
中國法院網的網路直播系統包括:庭審直播、現場直播和嘉賓訪談,各法院網及各級法院可以直接與中國法院網聯系進行相關直播,全面推進審判流程公開、裁判文書公開、執行信息公開三大平台建設,不斷擴大覆蓋面,增強影響力。
(8)司法直播擴展閱讀:
在陽光司法背景下,除了法律規定不宜公開的內容外,人民群眾想知道什麼,就應當公開什麼。
從這個角度來說,司法公開應是人民法院、仲裁機構與時俱進、追求能動司法精神的正確舉措,而旁聽案件顯然是公眾參與審判的一個很重要的渠道。近些年來,公民旁聽制度從無到有,顯示出法制建設的巨大進步。
案件庭審進行網路直播,利用新媒體助推司法公開,無疑是對公眾知情權的切實保障,是確保司法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自覺接受人民群眾查詢和監督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