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自然人電商法

自然人電商法

發布時間: 2022-02-18 10:26:25

A. 電子商務 法律

《網路交易管理辦法》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務會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
該辦法其中規定:
提供網路交易平台服務經營者的義務
第二十條提供網路交易平台服務的經營者應當對申請通過網路交易平台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或者自然人的經營主體身份進行審查。
提供網路交易平台服務的經營者應當對暫不具備工商登記注冊條件,申請通過網路交易平台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自然人的真實身份信息進行審查和登記,建立登記檔案並定期核實更新。核發證明個人身份信息真實合法的標記,載入在其從事商品交易或者服務活動的網頁上。
提供網路交易平台服務的經營者在審查和登記時,應當使對方知悉並同意登記協議,並提請對方注意義務和責任條款。
第二十一條提供網路交易平台服務的經營者應當與申請進入網路交易平台進行交易的經營者簽訂合同(協議),明確雙方在網路交易平台進入和退出、商品和服務質量安全保障、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權利、義務和責任。
第二十二條提供網路交易平台服務的經營者應當建立網路交易平台管理規章制度,包括:交易規則、交易安全保障、消費者權益保護、不良信息處理等規章制度。各項規章制度應當在其網站顯示,並從技術上保證用戶能夠便利、完整地閱覽和保存。
提供網路交易平台服務的經營者應當採取必要的技術手段和管理措施以保證網路交易平台的正常運行,提供必要、可靠的交易環境和交易服務,維護網路交易秩序。
第二十三條提供網路交易平台服務的經營者應當對通過網路交易平台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及其發布的商品和服務信息建立檢查監控制度,發現有違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規、規章的行為的,應當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報告,並及時採取措施制止,必要時可以停止對其提供網路交易平台服務。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發現網路交易平台內有違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規、規章的行為,依法要求提供網路交易平台服務的經營者採取措施制止的,提供網路交易平台服務的經營者應當予以配合。
第二十四條提供網路交易平台服務的經營者應當採取必要手段保護注冊商標專用權、企業名稱權等權利,對權利人有證據證明網路交易平台內的經營者實施侵犯其注冊商標專用權、企業名稱權等權利的行為或者實施損害其合法權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應當依照《侵權責任法》採取必要措施。
第二十五條提供網路交易平台服務的經營者應當採取必要措施保護涉及經營者商業秘密或者消費者個人信息的數據資料信息的安全。非經交易當事人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轉讓、出租或者出售交易當事人名單、交易記錄等涉及經營者商業秘密或者消費者個人信息的數據。但是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六條提供網路交易平台服務的經營者應當建立消費糾紛和解和消費維權自律制度。消費者在網路交易平台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發生消費糾紛或者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提供網路交易平台服務的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提供經營者的真實的網站登記信息,積極協助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第二十七條 鼓勵提供網路交易平台服務的經營者為交易當事人提供公平、公正的信用評估服務,對經營者的信用情況客觀、公正地進行採集與記錄,建立信用評價體系、信用披露制度以警示交易風險。
第二十八條提供網路交易平台服務的經營者應當積極協助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查處網上違法經營行為,提供在其網路交易平台內進行違法經營的經營者的登記信息、交易數據備份等資料,不得隱瞞真實情況,不得拒絕或者阻撓行政執法檢查。
第二十九條提供網路交易平台服務的經營者應當審查、記錄、保存在其平台上發布的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信息內容及其發布時間。經營者營業執照或者個人真實身份信息記錄保存時間從經營者在網路交易平台的登記注銷之日起不少於兩年,交易記錄等其他信息記錄備份保存時間從交易完成之日起不少於兩年。
提供網路交易平台服務的經營者應當採取數據備份、故障恢復等技術手段確保網路交易數據和資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並應當保證原始數據的真實性。
第三十條提供網路交易平台服務的經營者應當按照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規定的內容定期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報送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經營統計資料。
第三十一條 為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提供網路接入、伺服器託管、虛擬空間租用等服務的網路服務經營者,應當要求申請者提供經營資格和個人真實身份信息,簽訂網路服務合同,依法記錄其上網信息。申請者營業執照或者個人真實身份信息等信息記錄備份保存時間不得少於60日。

B. 微商被納入電子商務法了嗎

納入了。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以下簡稱《電商法》),將微商、代購納入監管范圍。想做微商、代購,必須依法辦理工商登記、取得相關行政許可,還要納稅。

根據《電商法》第九條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是指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路從事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包括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

平台內經營者以及通過自建網站、其他網路服務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電子商務經營者。其中自然人、非法人組織就包括微商和代購。

根據第十一條規定,所有電子商務經營者都應當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依法履行納稅義務,並依法享受稅收優惠。如果從事經營活動,依法需要取得相關行政許可的,還應當依法取得行政許可。也就是說,微商、代購也要進行工商登記,依法取得相關許可,並納稅。

(2)自然人電商法擴展閱讀

根據《電商法》第二十四條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明示用戶信息查詢、更正、刪除以及用戶注銷的方式、程序,不得對用戶信息查詢、更正、刪除以及用戶注銷設置不合理條件。

電子商務經營者收到用戶信息查詢或者更正、刪除的申請的,應當在核實身份後及時提供查詢或者更正、刪除用戶信息。用戶注銷的,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立即刪除該用戶的信息;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或者雙方約定保存的,依照其規定。

根據《電商法》第二十五條有關主管部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要求電子商務經營者提供有關電子商務數據信息的,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提供。

有關主管部門應當採取必要措施保護電子商務經營者提供的數據信息的安全,並對其中的個人信息、隱私和商業秘密嚴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C. 中國正式出台《電商法》,將對你我的生活產生什麼影響

作為消費者,舉雙手歡迎《電商法》出台,由於也可以說,我們進入了電商的全面規范化發展的時代。

首先,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依賴電商完成各類消費,有法可依將是我們最大的保障。

據我所知,身邊一線城市的人,有超過60%-80%以上的日常消費,都在各類電商平台完成,每個月消費支出在萬元以上,占家庭主要消費支出的80%以上。比如在我家,如果我們月底要結算支出的話,看微信錢包和支付寶基本就結算出90%以上了。

第三,當電商領域也進入法治時代的時候,我們大量的電商從業者,也會得到更好的認可和保證。

電商從業者的辛苦,真的只有經歷者才會知道,天天加班,沒有周末,特殊節日更是沒日沒夜,希望當法律對電商企業和行業逐步規范之後,從業者也會逐步進入一個更規范的就業狀態。

總之,雙手歡迎法制時代的到來!

D. 電商法明年實行網上個人開店要有營業執照嗎

電商法在實行後,網上個人開店也是要辦理營業執照和相應的許可證,在辦理完許可證後還需要辦理稅務登記。但個人銷售自產農副產品、家庭手工業產品,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和零星小額交易活動是不需要辦理營業執照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第十條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但是,個人銷售自產農副產品、家庭手工業產品,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和零星小額交易活動,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不需要進行登記的除外。

第十一條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履行納稅義務,並依法享受稅收優惠。依照前條規定不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的電子商務經營者在首次納稅義務發生後,應當依照稅收徵收管理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申請辦理稅務登記,並如實申報納稅。

(4)自然人電商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第十四條電子商務經營者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應當依法出具紙質發票或者電子發票等購貨憑證或者服務單據。電子發票與紙質發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十五條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在其首頁顯著位置,持續公示營業執照信息、與其經營業務有關的行政許可信息、屬於依照本法第十條規定的不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情形等信息,或者上述信息的鏈接標識。前款規定的信息發生變更的,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及時更新公示信息。

E. 電子商務法是如何規定的

《電商法》明確規定,沒有中文標簽、不是國家認監委認證工廠生產、未未獲取配方注冊證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不得在網路平台銷售。除了法律規定的特殊情況外,都必須依法進行

F. 電商法出來了,個人店鋪也必須辦理營業執照嗎

如果涉及到代購來商品,那你必自須趕緊辦理營業執照,並要及時按照法律規定去繳納稅收,否則就是違法,要罰款的,甚至更要面臨更嚴厲的處罰,是很不合算的。

如果是實物店鋪,你也得有營業執照,也得按時繳納稅收,不過如果違反了規定,不像代購之類的處罰那麼厲害。

總之,自電商法實施後,做代購的再去也不像過去那麼自由了,必須得納入國家法律軌道。

G. 電商法開始實施,現在個人做交易網站會有什麼處罰謝謝

我覺得《電商法復》實行之制後電商最大的改變就是更加規范了。這次《電商法》主要進行規范的內容就是刷單、商家信譽、假貨以及商家殺熟方面,在這之前不管是其中的哪個內容都給我們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首先就是刷單的這個問題,我們都知道刷單是違法的,不僅是損害了消費者知道真相的權力,而且也有很多刷單的被騙。這可以算是社會的毒瘤了,在國家沒有管制的那段時間可以說是風靡整個網路,後來有所管制之後的確是變少了。我相信國家的法規完全出來之後,這個事情一定會消失的。
還有就是《電商法》實行之後,不管是什麼類型的商家都需要營業執照。營業執照就相當於商家的一個身份,在發生任何問題之後,能讓國家有跡可循,解決事情也就變得更加方便了。
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電商法的實行都是好處多多的。

H. 對於最新的電商法是什麼情況要交稅嗎個人店鋪要關嗎

1、最新來的電商法對於自小C電商來說,主要兩個問題:1、要辦執照;2、要做稅務登記。總之合法經營。
2、是不是要交稅的問題,首先有交易就是要交稅,但是根據最新的優惠政策(2019年1月9日)來說,月銷售額小於10萬基本上就等於免稅了。
3、關於交稅比例,如果你月銷售小於10萬,因為免稅你基本不用考慮多少比例;如果你月銷售大於10萬,看你的納稅資格(小規模納稅人企業或一般納稅人企業)及行業特點(服務?貿易?還是其他什麼)來決定你的繳稅比例。
4、個人店鋪合法經營,不需要關閉。
最後希望你生意越來越好!

I. 網店《電商法》對個人賣家和企業商家

2019年將是電商行業發生變革的一年,因為在2019年一月一日《電子商務法》正式實施。在其中對電商行業做了一系列的規范,那麼影響最大的群體當然是個人賣家和企業商家,那麼2019年電商的變化是怎麼樣的呢?就讓小編和大家說說。
1、公示營業執照
無論哪個平台還是什麼樣的商家,在做店鋪裝修時需要將其營業執照及相關信息放在頁面中較為顯眼的位置。特殊行業的關聯到經營業務的行政許可信息也需要放到顯著的地方。當然,說的是無論企業還是個人商家
2、刷單、刪評論涉嫌違法
發現經常網購的消費者習慣在購物前先看評價。但在很多平台上,只顯示商品的好評,或者差評會被商家刪除,之後這種現象將被堅決制止。有的商家利用返利紅包等誘導消費者給好評,一方面購買“水軍”刷好評,這樣的舉動將被禁止。新法規定刷單、引導好評等誤導消費者,刪除評論尤其是負面評價,被列為行為涉嫌違法;最高處50萬元罰款。
3、稅務問題
辦理營業執照必然面臨繳稅,各平台店鋪、微商、代購等都電商運營主體必須稅務登記,平台交易信息保存不少於三年。
4、快遞不能無限延期
不管是“618”還是“雙11”等其他大活動,需要按照與客戶承諾的時間交付。快遞延遲責任在商家,由商家承擔損失。
5、快速包裝成本變動
發現我們在購買化妝品或者電子產品時,經常收到很大的紙箱,實際商品卻只有手掌大小。這種過度包裝也是違法行為,既造成浪費又污染環境。

熱點內容
非全日製法律碩士學費 發布:2025-02-05 15:39:35 瀏覽:993
民法課推薦 發布:2025-02-05 15:33:50 瀏覽:4
昌平法院法官遭槍殺 發布:2025-02-05 15:33:45 瀏覽:56
單位規章制在哪公示 發布:2025-02-05 15:30:02 瀏覽:759
法律碩士研究生找工作 發布:2025-02-05 14:15:24 瀏覽:474
刑事訴訟法歷年司考真題 發布:2025-02-05 14:11:59 瀏覽:868
紀律責任與法律責任關系 發布:2025-02-05 13:56:59 瀏覽:766
行政法規立法程序是什麼 發布:2025-02-05 13:51:27 瀏覽:52
昆明市司法鑒定 發布:2025-02-05 13:30:52 瀏覽:984
李晨被法院 發布:2025-02-05 13:19:50 瀏覽: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