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鬼頭

刑法鬼頭

發布時間: 2022-02-18 21:48:20

Ⅰ 什麼是死刑犯

剝奪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罰方法,是最嚴厲的一種刑罰。又稱「生命刑」、「極刑」。
右圖為各國死刑圖示
顏色註解
藍:廢除一切死刑
綠:廢除非特殊時期罪行的死刑(特殊時期包括戰時等)
橙:實際上(非法律上)已廢除
紅:法律上仍有死刑
全世界200多個國家中,尚保留死刑的國家約為40個,其中約有近10個國家在近二十年來沒有真正執行過死刑(實際上已廢除),在其餘約30個國家中,約一半國家對非暴力犯罪不判死刑(即死刑只針對強奸殺人等惡性暴力犯罪),從人類文明的角度來說,死刑是統治者為維持統治而採取的極端「合法暴力」,以剝奪犯罪生命為目的的最高處罰形式,是人權社會所禁止的,世界人權組織在尊重各國主權的前提下,積極呼籲在全世界取消死刑。
美國是保留死刑的為數不多的發達國家之一,在六十年代發生過一次死刑冤案而引起舉國嘩然,從此以後,對死刑的判決變得「艱難」了,從罪犯審判到執行死刑的時間平均達九年,這主要是給予罪犯充分的申辯和相關機構對犯罪進行更為詳細、完整的調查,以減少冤案的發生,這也體現了對死刑的謹慎。
我國現行刑法對死刑的罪名共有68種。有人認為,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國還不能取消死刑,主要的原因是我國的國情所決定的,人口眾多,整體國民素質較低,對犯罪的仇視、對死刑的認可(這可能是最主要的)、「殺人償命」等原始法律觀念根深蒂固,以前法院宣判死刑布告中常出現「不殺不足以平民憤」是「中國特色」吧。而另一些人認為,取消死刑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要求,死刑在我國最終也肯定會取消,事實上,我國在近來的司法實踐中已減少對非暴力犯罪的死刑(盡管最高人民法院並沒有公開承認這一事實)。
民國死刑的執行方式
2種
1.砍頭,將死刑犯押到刑場(多為荒郊野地),行刑時死刑犯採取跪姿,由劊子手用大刀(又稱鬼頭刀)將犯人的頭砍下,犯人頭顱通常懸掛於城門的高處(小木籠子里),屍體由家屬領回,自行掩埋。
2.槍斃,將死刑犯押到刑場(多為荒郊野地),行刑時死刑犯採取站姿,面對行刑士兵,用黑布蒙住犯人雙眼,在犯人心臟處做紅色標記(多為別在犯人衣服上的小紅布,小紅條),十名左右的士兵集體舉槍,發令官喊一聲:預備,放!十人一起開槍打向犯人心臟,經過法醫確認,犯人已死,通知家屬領回屍體,自行火化。
我國現行死刑的執行方式
2種
1.槍斃,即用步槍從死刑犯腦後打一槍,行刑時死刑犯採取跪姿,行刑人員(警察,有別於普通警察)用步槍從死刑犯腦後打一槍,如果一槍打偏了,再補一槍,直至犯人死亡,經過法醫確認,犯人已死,然後由法醫上前將犯人的有重要價值且完好的器官割下,送往醫院,做器官移植用。屍體就近火化,不通知家屬領回屍體。
2.注射,這是近來使用較多的死刑執行方法,行刑時犯人被綁在椅子上,由法醫向犯人的手臂靜脈注射葯劑(一般順序為麻醉劑、肌肉鬆弛劑和心跳阻滯劑),犯人一般在幾分鍾內因心跳停止而死亡。經法醫確認,通知家屬領回屍體,自行火化。
死刑緩期:
我國的死刑除死刑立即執行外,還包括死刑緩期執行: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是指被判處死刑的罪犯,不是必須立即執行死刑的,給予兩年的緩期,這就是刑法中所稱的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2年期滿後,減為無期;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現,2年期滿後,減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證屬實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執行死刑

Ⅱ 問一下有關死刑的事

現在世界上執行死刑的方法各有不同,有絞刑、有槍斃、有注射……。而我們國家現在執行槍斃和注射兩種方式。

古代:
第一種:動物行刑。
這種行刑方式的歷史,可能比人類的文明史還要久遠,當人類尚在用石塊和棍棒與自然抗爭的時候,用藤條綁起一個違規的同類去讓動物糟踏,的確是比用石頭或棍棒把人砸死、打死更簡單也更間接的致死手段。
第二種:斬首。
這是中國古代的「五刑之首」,官稱叫「大辟」,俗話叫做「砍頭」或「砍腦袋」,是死刑中最常見也最痛快的一種,一刀下去,身首分離,痛苦與否,不過片刻間事。西方的「斷頭台」和包公與公孫策共同發明的「龍、虎、狗頭鍘」,方法雖異,效果則一,如果不另列一種,似乎也可以納入這一類中。
第三種:絞刑。
基本定義就是用繩子勒住頭頸,使人窒息而死。這是在各種死刑中比較「優待」的一種,因為它能夠保留死者的全屍,算是「從輕發落」,一般只對不是「十惡不赦」的婦女或官員施行。
第四種:槍斃。
在洋槍傳入中國之前,這是外國軍隊中處死違紀軍人最通常的做法。一般是用排槍,也就是好幾個人同時開槍打死一個人或幾個人。
第五種:立枷。
這是本朝人發明的一種特殊形式的刑罰,專門用來處死罪大惡極的下等人。方法是:先綁起犯人的手,將其脖子套進兩塊木板合成的圓孔--也就是「枷」里,然後把這個木枷放置在一個柵籠的頂端。這樣,犯人就被懸吊起來,腳尖離地大約半尺。通常需一兩天的時間,犯人才會斷氣。如果想要讓犯人快點兒死,就往腳上綁磚塊。
第六種:上吊。
上吊本來是一種自殺的方法,但是也用於皇帝對後妃或親近官宦的「賜死」。唐明皇對楊貴妃,嘉慶皇帝對和珅,用的都是這種方法。
第七種:服毒。
服毒本來只是自殺或謀殺的手段,從很早的年代開始,服毒致死就是執行死刑的一種方法。後來也成為皇帝「賜死」的方式之一。至於所用的毒品,在古希臘,大多是用從毒芹中提取出來的毒芹鹼做毒葯。在中國,則大多用從動物、昆蟲、礦物、植物中提取的毒物,最常見的如蛇毒、蠍子毒、孔雀膽、鶴頂紅、砒霜等等,比起西方來,毒死人的葯物似乎要多得多。
第八種:自刎。
自刎指用刀劍一類的利器切斷自己脖子上的大血管,本來這是自殺的方法之一。但在古代皇帝的「賜死」中,往往也有叫太監送去一把刀劍,「令其自裁」的。其目的,是為了該死的人「死得稍微體面一些」,避免在鬧市區行刑,露屍街頭。
第九種:杖斃。
俗話就叫「亂棍打死」。在中國的歷史上,無可奈何的地方官經常用「亂棍」把「刁民」打死。這實際上是一種「非正途」的處死方法。因為被處死者往往是一些罪行並不太大而行為卻十分惡劣,按正常程序逐級上報審批,又往往不會被判處死刑的人,因此地方官就下令「往死里打」,打死了,報一個犯人在獄中「暴病而亡」,就遮掩過去了。
第十種:悶斃。
這是一種中國宮廷里專用並由太監施行的死刑,一般只用於對太監、宮女、嬪妃或近親大臣的秘密處死。方法是:把人仰面朝天捆綁在一張特製的「刑床」上,使他手腳身體腦袋都不能轉動,然後用高麗紙--是一種用來糊窗戶的韌性紙,因原產高麗而得名--沾水或雞蛋清一層層糊在犯人的口鼻上,使其無法呼吸而窒息致死。
第十一種:凌遲。
文雅的說法叫「寸磔」,俗話就叫「千刀萬剮」,是死刑中的「極刑」。亞洲和中東的民族都有此刑,但究竟要剮多少刀,各個國家民族有不同的規定。

第十二種:磔刑。
施刑的方法,是用各種外力把犯人的四肢同時拉扯折斷。
關於此刑的最早記載,可以在古希臘人的書里找到。他們執行磔刑的方法,是將犯人的四肢綁在被人為彎曲的四棵樹幹上,然後一聲令下,同時放開使樹干彎曲的繩子,利用樹乾的彈性拉裂人體。
中國古代和古羅馬人,則是用馬拉的戰車來拉斷犯人的頭頸和四肢,所以也叫「五馬分屍」或「車裂」。著名的秦國丞相商鞅,就是被車裂而死的。
第十三種:腰斬。
就是把死囚攔腰砍斷。人維持生命,主要在於腦袋、心臟、肺臟;砍頭、戳心、勒住氣管,都能使人結束生命。也就是說,要害部位,都在人的腰部以上。如果把人攔腰砍斷,雖然也是致命傷,不可能再活命了,但是鮮血流盡之前,一時半會兒的卻死不了。腰斬的目的,就是要死囚延長死亡的時間,多受一些痛苦。
第十四種:烹刑。
就是把活人扔進開水鍋里煮或油鍋里炸。中國古代所謂的「斧鋸鼎鑊」,其中「鼎鑊」的意思,就是油炸或水煮。岳飛的兒子岳雲,就是在風波亭被「投入鼎鑊」烹死的。還有太平天國的洪秀全,也特別喜歡把不聽話的嬪妃綁起來跪在大鐵鍋里煮,一直煮到皮肉脫骨,行刑才算結束。洪秀全的惡毒之處,是只烹嬪妃的下半身,讓她一時半會兒的死不了,以此來懲戒別的嬪妃。
第十五種:鋸刑。
這是一種特別的分解刑,刑具是鋸。古今中外都曾經用過。中國古代所謂的「斧鋸鼎鑊」,其中的「鋸」,就是鋸刑
第十六種:活埋。
可以分小批量和大批量兩種。小批量活埋,是在地上挖一個坑,讓犯人站在坑底,然後在他四周填土並踩實。
第十七種:活剝皮。
活剝皮就是在人還活著的時候把皮揭下來,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全部。
第十八種:火刑。
也就是把人放在火上活活燒死。用火燒人是最原始蠻荒的做法,古代的東方和西方都有使用火刑的文字記載。
第十九種:點天燈。
這是中國特有的宗教和宗族的刑罰,也見於洪秀全的太平天國刑律中。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把人頭沖下綁在石樁上,用棉花破布纏住雙腳,澆上油點燃;一種是敲開頭蓋骨,在腦顱中注油點燃。
第二十種:沉潭。
這也是中國族法的一種。方法比較簡單:把石頭綁在人身上,扔進深水潭中。
第二十一種:騎木驢。
這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刑法,未見於國外。
第二十二種:烤刑、炙刑和炮烙。
"烤"和"灸"這兩種刑罰與火刑的區別,在於火刑是用"猛烈的大火"將犯人燒死,而"烤刑"和"灸刑",則是對犯人用"小火"來烘烤:將火力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其目的在於讓犯人在清醒的狀態下慢慢兒地斃命。
第二十三種:箭刑。
箭刑就是用箭把人射死。在古代,幾乎各個民族都使用過弓箭,所以這是一種全世界普遍應用過的死刑,只不過用箭先射身體的哪一個部位,在處理手法上有些差異而已。中國古代好像熱衷於"萬箭穿心",就是把死囚綁在高竿上,由許多弓箭手同時射箭,把死囚射成一個刺蝟。
第二十四種:貫穿刑。
專指用尖利物穿透肌肉的一種死刑刑罰,一般是用長釘把人釘死。中國古代把俘虜的敵方戰將活活釘在城門上以震懾敵方,就是典型事例之一。但是作為一種法定的行刑方式,行刑者總要不斷地翻新創意,於是就有了不少種貫穿刑的手法。用長釘把好多人成排地釘在城牆上面示眾,是歐洲各諸侯們很愛用的刑罰,犯人往往要掙紮好幾天才死去。
第二十五種:吊刑。
用繩索做一個活套,套在犯人的頭頸上,然後利用滑輪把人懸空吊起,使其窒息而死。其原理和上吊是一樣的,不過一個是主動"投環",一個是被動上吊。在西方,一般都叫"絞刑"。所以用吊刑處死犯人的木架子叫做"絞刑架"。但是為了區別中國式的"絞刑",叫做"吊刑"似乎更加貼切。
第二十六種:墜刑。
近似吊刑而有別於吊刑。方法是將犯人雙手反剪,再用繩子捆住手腕,吊升到樹杈或行刑架的頂端,然後驟然松開繩子使其下落。

Ⅲ 死刑犯有幾種死法

現代:槍決、注射死刑。

1、注射死刑:注射足以致命劑量的葯劑(通常是巴比妥酸鹽、肌肉鬆弛劑和氰化物)使被注射對象瞬間死亡的過程。主要用於死刑執行,但也可能在安樂死和自殺中。它通常先讓被注射者喪失意識,然後停止其呼吸和心跳。

2、槍決:槍斃刑法的出現是在槍支的出現以後才出現的,如發生重大犯罪,危害國家刑法都有可能會執行槍斃。我國法律,槍斃還是大多數省份還是存在的,如發生重大犯罪,手段極其殘忍,社會影響極其惡劣,如殺人,勒索綁架,搶劫,強奸,販毒,等危害國家刑法都有可能會執行槍斃。

(3)刑法鬼頭擴展閱讀:

1、古代死刑執行方法

斬首、絞刑、火刑、鴆殺、溺刑、活埋、坑殺

杖斃、撲殺、金瓜擊頂、石刑、穿刺、箭刑、

十字架、木樁刑、貫穿刑、剝皮、肢解、

腰斬、剖腹、車輪刑、凌遲、戴火項鏈

2、近代死刑執行方法

電椅、絞刑、斬首

3、不適用者

基於人道主義,不適用死刑的人群有:實施犯罪時未成年的人(中國為未滿18周歲)、審判時懷孕的女子、符合其他相關條件的人等。

中國法律規定,犯罪時不滿18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審判的時候年滿75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Ⅳ 「凌遲」的由來

一、凌遲 凌遲,是一種刑法。又稱作剮刑。是將一個審判者認為萬死不得贖其惡的人處以死刑,卻不直接處死了斷,而是用利器割受刑者的肉,連續數日,讓受刑者受盡痛苦才死的一種刑法。 凌遲,也是一個人的名字。他姓凌,名遲。
首頁 | 文學 | 典籍 | 影視 | 音樂 | 科技 | 人物 | 原創 | 文摘 | 維基文化 | 綜合參考

開放、中立,源自維基網路
個人工具用戶登錄 維庫歡迎您的加入,請自由編輯本網站的任何條目,補充內容或修正錯誤。
您的分享和貢獻將是對其它維基人辛勤付出的最好回報。

凌遲,又名寸磔,剮刑,清朝又叫做寸殛,俗稱「千刀萬剮」。是中國最殘酷的酷刑之一。施刑者(劊子手)把受刑者身上的皮肉分成數百至數千塊,用小刀逐塊割下來。而且,行刑很有講究,如果受刑者立刻死亡,則說明劊子手行刑失敗。受刑者往往要忍受數小時的痛楚才會氣絕身亡。

[編輯]歷史
古代中國的酷刑,有把人殺死後剁成肉醬的,稱為「醢」,嘗受此刑的一例為孔子的生徒-子路。到了唐代,律書內的官定死刑,最高只限斬首。凌遲大約始於五代,於宋,元以後正式成為官定刑罰,與斬首、絞刑同列法典。

到清朝時,刑律明文規定對「首惡(謀反)」得用凌遲處死。1866年(同治五年),英國駐華支使使館參贊威妥瑪向中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提出建議停止凌遲。結果朝中只允許對由洋人交付的犯人免用凌遲。直至1905年(光緒31年),沈家本主持清法律修訂,凌遲方才連同戮屍、梟首等酷刑同時被廢除。

凌遲一詞的本義為「丘陵之山勢漸緩」,引申其義至行罰上,即為「殺人者欲其死之徐而不速也」。

[編輯]施行方法
施刑者以小刀把受刑者身上的皮肉逐塊割下。受刑的刀數有限制,但隋著時代而有不同。宋朝時只有八刀至一百二十刀,到明朝時往往超過千刀,有一千刀以至三千刀之說。倘若割多或割少了刀數,劊子手都可能會受罰。理論上凌遲要割至最後一刀時,犯人剛好斷氣;但亦有傳說家屬有時可以買通劊子手,提早結束犯人的生命以減少痛楚。下刀次序亦有一定的限制:先從胸部開始,把乳頭割去,然後割胸肌;若果是男性犯人,跟著會割生殖器;然後輪到大腿,雙臂,腹肌,臀部。最後割耳,鼻,眼,唇。下刀的時候助手負責報告刀數,割下來的皮肉,放在桌上排列出來等待驗查;但亦有丟到地上,甚至是賣給旁觀的群眾。有時凌遲以後會再以利刃臬首,用巨斧銼屍。

[編輯]歷史上著名的凌遲處死
劉瑾:明代宦官,傳聞磔刑凌遲三日,割三千三百刀。行刑時,北京圍觀百姓以一錢爭奪其肉,下酒生食之,以泄其憤。
袁崇煥:明末抗清名將,崇禎皇帝中皇太極反間計,以為袁崇煥謀反,將其凌遲處死。押赴刑場後,劊子手尚未下手,北京圍觀百姓即撲前生咬其肉,直見內臟。之後亦爭買其肉,以下酒泄憤。1
石達開:太平天國翼王,領兵被困大渡河,降清以救全軍。與所屬同被凌遲。所屬不勝痛楚慘呼,石達開說:「何遂不能忍此須臾?當念我輩得彼,亦正如此可耳。」至死寂無聲。

Ⅳ 死刑有幾種死法

民國死刑的執行方式
2種
1.砍頭,將死刑犯押到刑場(多為荒郊野地),行刑時死刑犯採取跪姿,由劊子手用大刀(又稱鬼頭刀)將犯人的頭砍下,犯人頭顱通常懸掛於城門的高處(小木籠子里),屍體由家屬領回,自行掩埋。
2.槍斃,將死刑犯押到刑場(多為荒郊野地),行刑時死刑犯採取站姿,面對行刑士兵,用黑布蒙住犯人雙眼,在犯人心臟處做紅色標記(多為別在犯人衣服上的小紅布,小紅條),十名左右的士兵集體舉槍,發令官喊一聲:預備,放!十人一起開槍打向犯人心臟,經過法醫確認,犯人已死,通知家屬領回屍體,自行火化。
我國現行死刑的執行方式
2種
1.槍斃,即用步槍從死刑犯腦後打一槍,行刑時死刑犯採取跪姿,行刑人員(警察,有別於普通警察)用步槍從死刑犯腦後打一槍,如果一槍打偏了,再補一槍,直至犯人死亡,經過法醫確認,犯人已死,然後屍體就近火化,不通知家屬領回屍體。
2.注射,這是近來使用較多的死刑執行方法,行刑時犯人被綁在椅子上,由法醫向犯人的手臂靜脈注射葯劑(一般順序為麻醉劑、肌肉鬆弛劑和心跳阻滯劑),犯人一般在幾分鍾內因心跳停止而死亡。經法醫確認,通知家屬領回屍體,自行火化。
死刑緩期:
我國的死刑除死刑立即執行外,還包括死刑緩期執行: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是指被判處死刑的罪犯,不是必須立即執行死刑的,給予兩年的緩期,這就是刑法中所稱的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2年期滿後,減為無期;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現,2年期滿後,減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證屬實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執行死刑。

熱點內容
紀律責任與法律責任關系 發布:2025-02-05 13:56:59 瀏覽:766
行政法規立法程序是什麼 發布:2025-02-05 13:51:27 瀏覽:52
昆明市司法鑒定 發布:2025-02-05 13:30:52 瀏覽:984
李晨被法院 發布:2025-02-05 13:19:50 瀏覽:10
考研刑法學碩 發布:2025-02-05 12:21:09 瀏覽:764
永遠居留條例 發布:2025-02-05 12:05:08 瀏覽:796
美國律師守則 發布:2025-02-05 11:15:41 瀏覽:138
李金律師 發布:2025-02-05 10:43:25 瀏覽:36
法學背書知乎 發布:2025-02-05 10:16:42 瀏覽:815
生活中行政法事例 發布:2025-02-05 10:08:49 瀏覽: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