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三百三十八

刑法三百三十八

發布時間: 2022-02-19 09:33:51

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最久判多久

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 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❷ 將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改掉的原因和作用,也就是評價

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對原《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做了修改,本次修改,通過擴展適用范圍、降低入罪門檻的方式,極大地增強了《刑法》的威懾力。這對我國刑事法律責任的完善、加大對環境污染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具有重要意義。
修改前的《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規定:「違反國家規定,向土地、水體、大氣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危險廢物,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修改後的條文規定:「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具體而言,本次修改的原因和作用包括以下幾點:
1.將構成要件中的犯罪結果由「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修改為「嚴重污染環境」。
這一修改是最重大、最核心的變化。修改前《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規定的犯罪,屬於結果犯,必須具備特定的結果才能構成犯罪。原《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規定,只有在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並由此導致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情況下,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這一規定在實踐中存在幾方面的問題:
首先,對構成犯罪行為的范圍界定過窄,局限於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致使一些雖然沒有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但危害嚴重的行為得不到《刑法》的懲戒;
其次,污染事故往往是突發性事件,帶有偶發性質,一些不屬於重大環境污染事故但具有累積性的污染行為,其危害也非常嚴重,卻沒有納入《刑法》懲戒的范疇;
第三,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的,通常都伴隨著公私財產的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從立法技術上看,將兩者並列作為結果要件,有重復規定的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適用范圍。
修改後的第三百三十八條從根本上解決了這些問題。《刑法(修正案八)》實施後,只要造成了重大環境污染,無論是否屬於污染事故,都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2.將排放、傾倒或者處置的物質,由「危險廢物」修改為「有害物質」。
按照原《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的規定,行為人排放、傾倒或者處置的物質包括: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危險廢物。從語法的角度看,這樣的規定,是將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等各類物質都歸入了危險廢物的范疇。
依照《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規定,哪些物質屬於危險廢物,是通過《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的方式來確定的。第三百三十八條列舉的幾種物質中,可能並非都屬於危險廢物。如有毒物質,很明顯不會全部屬於危險廢物。因此,原《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的規定,邏輯上無法自足。
此外,將排放、傾倒或者處置的物質范圍最終限定在「危險廢物」,實際上縮小了適用范圍。如果行為人排放或者傾倒一些沒有列入《危險廢物名錄》但危害嚴重的物質,就無法追究刑事責任。考慮到這些問題,修改後的三百三十八條將「危險廢物」修改為「有害物質」,其范圍大大拓寬,有助於降低環境刑事犯罪的門檻。
3.刪除了「向土地、水體、大氣」排放、傾倒或者處置的規定。
原《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將適用范圍限定在向土地、水體和大氣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害物質,實踐中可能導致部分環境違法行為得不到追究,尤其是沒有直接向水體等環境排放污染物的行為。刪除這一限制,使第三百三十八條的適用范圍更寬,無論是否向土地、水體、大氣排放、傾倒或者處置,都可以構成犯罪。
修改後犯罪客觀方面有哪些重大調整?
修改後的《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其構成要件包括:
1.犯罪主體。構成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實踐中主要是企業。
2.犯罪的主觀方面。犯罪的主觀方面沒有變化,仍然是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於自信的過失。
3.犯罪客體。第三百三十八條規定的犯罪客體在理論上一直有爭議,有的認為是國家保護的環境管理秩序,有的認為是環境權,有的認為是環境法益。此次修改沒有涉及犯罪客體。
4.犯罪的客觀方面。犯罪的客觀方面有了重大調整。修改後的第三百三十八條,犯罪的客觀方面應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違反國家規定,即違反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強制性義務規范;二是有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害物質的行為,一般意義上的生產、貯存、使用等行為不構成本罪;三是排放、傾倒或者處置的對象是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據此,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都被列入了有害物質的范疇,無需再通過《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來確定適用范圍;四是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一般的輕微污染不構成犯罪。這是必備的結果要件。同時要注意,重大環境污染與行為人的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害物質的行為之間必須存在因果關系。

❸ 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最高判多久2015年

我國《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污染環境罪】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最高處刑7年。

❹ 環境污染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的行為特徵

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是違反國家規定,向土地、水體、大氣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危險廢物,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解釋】本條為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是指違反國家的規定,向土地、水體、大氣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危險廢物,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的行為。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國家規定,實施危害環境的行為,造成了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的行為。此種行為必須同時符合以下三個條件:
一是違反國家規定,即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和法規關於向大氣、水體、土地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的規定。
二是實施了向土地、水體、大氣排放、傾倒、處置有放射性的危險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危險廢物的行為。
這里的土地包括耕地、草地、荒地、山嶺、灘塗、河灘地及其他陸地;水體包括江河、湖泊、運河、渠道、水庫等地表水體以及地下水體,還包括內海、領海和我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大氣則是指包圍地球的空氣層總體。
這里的放射性廢物是指放射性元素超過國家規定限度的固體、液體、氣體廢棄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是指含有傳染病病菌的污水、糞便等廢棄物;有毒物質是指對人體有毒害的,可能對身體健康和環境造成嚴重危害的固體、泥狀及液體廢物;其他廢物則是指上述之外的、列入危險廢物名錄或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定標准與鑒定方法認定的具有危險特性的廢物。
所謂排放,是指將各種危險廢物排入土地、水體、大氣。
所謂傾倒,是指將各種危險廢物棄置於土地、水體。
所謂處置,是指以不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的方式來處理各種危險廢物。
三是造成重大的環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造成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

❺ 將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改掉的原因

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對原《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做了修改,本次修改,通過擴展適用范圍、降低入罪門檻的方式,極大地增強了《刑法》的威懾力。這對我國刑事法律責任的完善、加大對環境污染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具有重要意義

修改前的《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規定:「違反國家規定,向土地、水體、大氣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危險廢物,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修改後的條文規定:「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具體而言,本次修改的原因和作用包括以下幾點:

1.將構成要件中的犯罪結果由「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修改為「嚴重污染環境」。

這一修改是最重大、最核心的變化。修改前《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規定的犯罪,屬於結果犯,必須具備特定的結果才能構成犯罪。原《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規定,只有在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並由此導致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情況下,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這一規定在實踐中存在幾方面的問題:

首先,對構成犯罪行為的范圍界定過窄,局限於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致使一些雖然沒有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但危害嚴重的行為得不到《刑法》的懲戒;

其次,污染事故往往是突發性事件,帶有偶發性質,一些不屬於重大環境污染事故但具有累積性的污染行為,其危害也非常嚴重,卻沒有納入《刑法》懲戒的范疇;

第三,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的,通常都伴隨著公私財產的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從立法技術上看,將兩者並列作為結果要件,有重復規定的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適用范圍。

修改後的第三百三十八條從根本上解決了這些問題。《刑法(修正案八)》實施後,只要造成了重大環境污染,無論是否屬於污染事故,都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2.將排放、傾倒或者處置的物質,由「危險廢物」修改為「有害物質」。

按照原《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的規定,行為人排放、傾倒或者處置的物質包括: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危險廢物。從語法的角度看,這樣的規定,是將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等各類物質都歸入了危險廢物的范疇。

依照《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規定,哪些物質屬於危險廢物,是通過《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的方式來確定的。第三百三十八條列舉的幾種物質中,可能並非都屬於危險廢物。如有毒物質,很明顯不會全部屬於危險廢物。因此,原《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的規定,邏輯上無法自足。

此外,將排放、傾倒或者處置的物質范圍最終限定在「危險廢物」,實際上縮小了適用范圍。如果行為人排放或者傾倒一些沒有列入《危險廢物名錄》但危害嚴重的物質,就無法追究刑事責任。考慮到這些問題,修改後的三百三十八條將「危險廢物」修改為「有害物質」,其范圍大大拓寬,有助於降低環境刑事犯罪的門檻。

3.刪除了「向土地、水體、大氣」排放、傾倒或者處置的規定。

原《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將適用范圍限定在向土地、水體和大氣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害物質,實踐中可能導致部分環境違法行為得不到追究,尤其是沒有直接向水體等環境排放污染物的行為。刪除這一限制,使第三百三十八條的適用范圍更寬,無論是否向土地、水體、大氣排放、傾倒或者處置,都可以構成犯罪。

修改後犯罪客觀方面有哪些重大調整?

修改後的《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其構成要件包括:

1.犯罪主體。構成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實踐中主要是企業。

2.犯罪的主觀方面。犯罪的主觀方面沒有變化,仍然是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於自信的過失。

3.犯罪客體。第三百三十八條規定的犯罪客體在理論上一直有爭議,有的認為是國家保護的環境管理秩序,有的認為是環境權,有的認為是環境法益。此次修改沒有涉及犯罪客體。

4.犯罪的客觀方面。犯罪的客觀方面有了重大調整。修改後的第三百三十八條,犯罪的客觀方面應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違反國家規定,即違反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強制性義務規范;二是有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害物質的行為,一般意義上的生產、貯存、使用等行為不構成本罪;三是排放、傾倒或者處置的對象是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據此,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都被列入了有害物質的范疇,無需再通過《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來確定適用范圍;四是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一般的輕微污染不構成犯罪。這是必備的結果要件。同時要注意,重大環境污染與行為人的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害物質的行為之間必須存在因果關系。

❻ 中國刑法二百三十八條

第二百三十八條【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罪】的規定定罪處罰。(注意:前兩個「致人」只能是過失,而最後一個「致人」則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過失,但都按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定,因此是法律擬制)
為索取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處罰。(非法扣押人可以不是債權人本人,但非法扣押人必須有為債權人討債的意圖,如果非法扣押人只是以討債做借口,而想非法佔有他人的財產,則構成綁架罪,而不是非法拘禁罪;被扣押人必須是債務人本人或關系密切的近親屬,不能是其他不相關的人!)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非法拘禁的行為特徵是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的身體自由。凡符合這一特徵的均應認定為非法拘禁罪,如非法逮捕、拘留、監禁、扣押、綁架,辦封閉式「學習班」、「隔離審查」等等,均屬非法剝奪人身自由的行為。
非法拘禁必須剝奪的是現實的自由權:換言之,如果某人沒有認識到自己被剝奪自由,就表明行為沒有妨害其意思活動,因而沒有侵犯其人身自由;換言之,本罪的對象必須認識到自己被剝奪自由的事實。例如,將已入睡的人反鎖在房間,待其醒來前又將鎖打開的。
剝奪人身自由的方法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例如,將婦女洗澡時的換洗衣服拿走,使其基於羞恥心無法走出浴室的行為,就是無形的方法。
非法拘禁還可能由不作為成立,即負有使被害人逃出一定場所的法律義務的人,故意不履行義務的,也可能成立非法拘禁罪(如應當釋放,而故意不釋放)。
使用欺詐方法剝奪他人自由的,如果違反了被害人的現實意識,侵害了其身體活動自由,依然成立非法拘禁罪。
時間持續的長短原則上不影響本罪的成立,隻影響量刑。但時間過短、瞬間性的剝奪人身自由的行為,則難以認定為本罪。―――一般要24小時才算既遂。
注意與強迫職工勞動罪區別:強迫職工勞動只是限制人身自由,而非剝奪人身自由
行為人為索取高利貸、賭債等不受法律保護的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非法拘禁罪】的規定定罪處罰。
非法拘禁行為與結果又觸犯其他罪名的,應根據其情節與有關規定處理。例如,以非法綁架、扣留他人的方法勒索財物的,成立綁架罪;以出賣為目的非法綁架婦女、兒童的,構成拐賣婦女、兒童罪;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後,非法剝奪其人身自由的,應實行數罪並罰。

❼ 中國人民第三百三十八條刑法是什麼

污染環境罪,抄第三百三十八條 【污染環境罪】違法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❽ 刑法修正案八之後,有沒有關於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新的司法解釋急求!!!

您好 目前沒有司法解釋 只是在立意上降低了定罪門檻 具體怎樣界定 還沒有統一標准 不過以後應該會有具體解釋的 或者法院的內部知道資料 會給他們具體標准

❾ 環境污染刑事案件第三百三十八條的定義

【污染環境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422227

❿ 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環境污染罰

根據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 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內、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容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熱點內容
李金律師 發布:2025-02-05 10:43:25 瀏覽:36
法學背書知乎 發布:2025-02-05 10:16:42 瀏覽:815
生活中行政法事例 發布:2025-02-05 10:08:49 瀏覽:990
省司法廳張敏 發布:2025-02-05 10:08:43 瀏覽:375
公司監事需不需要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5 10:03:50 瀏覽:68
日本古代刑法圖片 發布:2025-02-05 10:03:05 瀏覽:104
司法考試考點組 發布:2025-02-05 09:29:15 瀏覽:780
術前簽字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5 09:27:47 瀏覽:399
法院康翻身 發布:2025-02-05 09:25:35 瀏覽:856
崇陽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5 08:55:02 瀏覽: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