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生育權

民法生育權

發布時間: 2022-02-19 10:48:11

『壹』 民法典不再保留計劃生育相關內容委員為何建議再斟酌

本次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的民法典各分編草案,其中的婚姻家庭編不再保留計劃生育的有關內容。對此,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分組審議草案時,有的委員建議「再斟酌」,有的委員則提出還應該繼續保留計劃生育有關內容。

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委員程恩富則建議,保留計劃生育的提法,「因為憲法沒有改,其他法就不能改。另外,現在主張自由生育的呼聲很高,這是缺乏對基本國情的研究。最近四五年平均每年新增人口700萬左右。盡管總和生育率比較低,但是我們人口基數大,每年新增人口700萬左右,這樣一個人口激增的時代還需要獎勵二胎和自由生育的新政策嗎?主張獎勵生育的政策不符合我們要盡快建設一個富裕強大的國家,尤其是富裕的目標很難實現。現在進入發達國家的行列不僅是綜合國力,進入發達國家的指標有人均GDP,到2050年能達到發達國家不斷提高的人均GDP水平嗎?我認為目前生態環境已超過臨界點」。

『貳』 民法典關於生育權的規定有哪些

法律分析: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權為由請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雙方因是否生育發生糾紛,致使感情確已破裂,一方請求離婚的,人民法院經調解無效,應依照離婚訴訟規定處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條 夫妻一方要求離婚的,可以由有關組織進行調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果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的,應當准予離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當准予離婚:(一)重婚或者與他人同居;(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遺棄家庭成員;(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准予離婚。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雙方又分居滿一年,一方再次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准予離婚。

『叄』 2021年民法典取消計劃生育是真的嗎

不是真的,計劃生育永遠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它和經濟發展是一樣,都是有規劃的。

『肆』 新婚姻法關於生育權的規定

新婚姻法已經失效,根據最新《民法典》相關解釋的規定,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權為由請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雙方因是否生育發生糾紛,致使感情確已破裂,一方請求離婚的,有證據證明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判決准予離婚。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二十三條
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權為由請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雙方因是否生育發生糾紛,致使感情確已破裂,一方請求離婚的,人民法院經調解無效,應依照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條第三款第五項的規定處理。

『伍』 新婚姻法規定的生育權有哪些內容

新婚姻法關於生育權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司法解釋明確,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權為由請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雙方因是否生育發生糾紛,致使感情確已破...
2.
新婚姻法對於夫妻共同財產的認定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如工資和獎金、從事生產、經營的收益等,歸夫妻共同所有。這一規定表明,我國的夫妻共同財產制採用的是婚後所得共同制,即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除個人特有財產

『陸』 生育權出自哪部法律第幾條

生育權立法中國的《民法通則》、《憲法》、《民法通則》、《婦女權益保障法》《婚姻法》《收養法》、《母嬰保健法》、《勞動法》、《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等法律和行政法規中,對公民享有的生育權利作了具體規定。特別是有關國家和公民生育權利益發生沖突方面,對公民享有的多項計劃生育權利作了具體規定。這些規定為計劃生育人權提供了較為全面的法律保護。散見於這些法律 生育權
和行政法規中的公民計劃生育權利主要有:(1)依法生育權;(2)不生育權;(3)獲得避孕和節育服務權;(4)生命健康權;(5)人身安全保障權;(6)人格尊嚴權;(7)孕產期和哺乳期不離婚權;(8)孕產期和哺乳期不被解僱權;(9)產期休假權;(10)勞動時間哺乳權;(11)孕產期和哺乳期受特殊勞動保護權;(12)孕產期和哺乳期享有醫療保健權;(13)享受生育社會保險待遇權,等等。

具體第幾條你可以自己查查。

『柒』 2021年新的民法典未婚先育屬於違法嗎

2021年新的民法典未婚先育屬於違法嗎?未婚先育並不屬於違法哦,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是一樣的,不涉及違法。

『捌』 生育權的面對沖突

第一 男女雙方特別是夫妻雙方在要不要生育或何時生育的問題上難以達成一致時,所謂的「男女平等」只能是無法實現的神話。因此在雙方就此意見不一致時理應更多地保護弱勢方女性的人身權益。理由如下:第一,男子的性權利和生育意願要通過女性主體才能實現。任何違背女性意志的男性強權都是違反婦女人權的違法行為。比如在男方堅持要孩子而女方不願生育的情況下,如果由男方做主,就意味著丈夫享有對妻子身體和意志的強制權,這將以女性人身自由的喪失和身心被摧殘為代價。而將生育決定權賦予女方,在某種程度上可能委屈了男方,但其最壞的結果是雙方離婚。而男方可以重新選擇其他願意生育子女的異性再婚。
毫無疑問,前者可能導致的惡果遠比後者嚴重。 中國的《民法通則》、《憲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婚姻法》、《收養法》、《母嬰保健法》 、《勞動法》、《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等法律和行政法規中,對公民享有的生育權利都作了具體規定。特別是有關國家和公民生育權利益發生沖突方面,對公民享有的多項計劃生育權利作了具體規定。這些規定為計劃生育人權提供了較為全面的法律保護。
散見於這些法律和行政法規中的公民計劃生育權利主要有:
(1)依法生育權;
(2)不生育權;
(3)獲得避孕和節育服務權;
(4)生命健康權;
(5)人身安全保障權;
(6)人格尊嚴權;
(7)孕產期和哺乳期不離婚權;
(8)孕產期和哺乳期不被解僱權;
(9)產期休假權;
(10)勞動時間哺乳權;
(11)孕產期和哺乳期受特殊勞動保護權;
(12)孕產期和哺乳期享有醫療保健權;
(13)享受生育社會保險待遇權,等等。 第三者侵害生育權,受害配偶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請求法院或有關單位排除侵害,或者根據中國《民法通則》第120條規定,訴請法院責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同時,對於第三者導致的嚴重侵害生育權的行為,例如因此而引起的自殺、兇殺事件,還可適用《民法通則》第134條第3款規定的民事制裁。
正如有的學者所主張:「侵害生育權的行為,是一種民事違法行為,對其進行訓誡,責令具結悔過,收繳非法所得,罰款或拘留,是可行的」。生育權一方面要對私生男女雙方有一定的制裁(預防非婚生或避免單親撫養),比如說以計劃外生育罰款(堅持婚內生育制)處罰婚前同居生育,或以損害賠償處罰通姦姘居生育者。這種通姦生育不僅侵害了夫妻名譽權、夫妻共同生育權,而且侵害了夫妻計劃生育權。四川省曾發生與他人通姦超生處罰本夫的事情。還有因妻子與他人通姦生育而合法夫妻不能合法生育,只有」超生」(事實上並未超生)的事情。因而,對此認為公民可以依據相關法律進行訴訟。

熱點內容
李金律師 發布:2025-02-05 10:43:25 瀏覽:36
法學背書知乎 發布:2025-02-05 10:16:42 瀏覽:815
生活中行政法事例 發布:2025-02-05 10:08:49 瀏覽:990
省司法廳張敏 發布:2025-02-05 10:08:43 瀏覽:375
公司監事需不需要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5 10:03:50 瀏覽:68
日本古代刑法圖片 發布:2025-02-05 10:03:05 瀏覽:104
司法考試考點組 發布:2025-02-05 09:29:15 瀏覽:780
術前簽字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5 09:27:47 瀏覽:399
法院康翻身 發布:2025-02-05 09:25:35 瀏覽:856
崇陽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5 08:55:02 瀏覽: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