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古代刑法腰折

古代刑法腰折

發布時間: 2022-02-19 13:12:33

Ⅰ 古代刑罰中的腰斬是什麼意思

腰斬是用重斧從腰部將犯人砍作兩截。這種刑罰周代已經出現,直到雍正年間方被廢除。

「令民為什伍,而相牧司連坐,不告奸者腰斬。」《晉書·石季龍載記上》:「季龍志在窮兵,以其國內少馬,乃禁蓄私馬,匿者腰斬。」《秦並六國平話》卷下:「李斯、李由雖無罪犯,枉受其罪,只得枉招……遂具五刑,論腰斬咸陽市。」 吳晗 《朱元璋傳》第七章三:「元璋知道《上樑文》又是高啟的手筆,舊恨新罪一並算,把高啟腰斬。」

Ⅱ 古代刑法中腰斬啥意思

一個人斬成兩半

Ⅲ 古代的腰斬、五馬分屍(等酷刑)分別是什麼

腰斬:

腰斬是古代的一種酷刑,是用重斧從腰部將犯人砍作兩截。這種刑罰周代已經出現,直到雍正年間才被廢除。

五馬分屍:

在古代時候五馬分屍是一種非常殘忍的酷刑,是用五匹馬來分裂人的頭和四肢。

(3)古代刑法腰折擴展閱讀:

最初腰斬行刑時用斧或鉞,因為青銅畢竟要軟些,不夠鋒利,必須做成斧鉞,砍下去才有力度。待鐵器普及後,刀漸漸在斬刑中唱起了主角。

不過刀雖然鋒利,卻容易磨損,用起來更要求技巧,得像庖丁解牛一樣,諳熟腰椎骨空隙,否則,一刀下去不能砍斷,場面自然尷尬,會遭圍觀的人群嘲笑其手藝不精,有損劊子手的職業操守。

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腰斬開始啟用更順手的鍘刀,不僅刃利背厚,不易磨損,而且對殺人技術要求比較低。

腰斬在行刑時,犯人必須脫光身上的衣服,使腰部裸露出來,伏在鍘床或木、鐵的砧板上,正是刀俎之間我為魚肉的架勢。

人的主要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犯人被從腰部砍作兩截後,還會神志清醒,過好長一段時間才斷氣。

犯人的家屬往往會打點一下劊子手,讓他行刑時從上面一點的部位動刀,可以使犯人死快點。如果有人想要犯人多受點罪,就賄賂劊子手從下面一點的部位動刀,甚至將被腰斬之人上半截移到一塊桐油板上,使血不得出,可使犯人多延續兩三個時辰不死。

Ⅳ 古代刑法腰斬是什麼意思 腰斬是用重斧從腰部將犯人砍

腰斬是用重斧復從腰部將犯制人砍作兩截人的主要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犯人被從腰部砍作兩截後,還會神志清醒,過好長一段時間才斷氣。犯人的家屬往往會打點一下劊子手,讓他行刑時從上面一點的部位動刀,可以使犯人死快點;如果有人想要犯人多受點罪,就賄賂劊子手從下面一點的部位動刀,甚至將被腰斬之人上半截移到一塊桐油板上,使血不得出,可使犯人多延續兩三個時辰不死,真是殘忍至

Ⅳ 古代腰斬的刑罰是何時出現的

腰斬這個刑罰在很早之前就有了,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時期,周代的死刑有車裂、斬和殺三種。其中「斬」就是我們所說的腰斬,而「殺」就是後世刑罰中常用的砍頭。現在我們只知道腰斬出現於周代,但是具體是誰發明的工具或者是誰首先使用這種刑罰,資料已經不可考了。實際上,腰斬這種刑罰的出現從另一方面來說,也代表了歷史的前進。

腰斬是很殘忍的,雍正時候的河南學政俞鴻圖,因為自己的小妾在科舉中泄露試題,坑的俞鴻圖被判了腰斬,死前疼的在地上寫了七個慘字,連雍正皇帝都不忍心了,由此可見,腰斬這個刑罰多麼的殘忍,直到這個時候才被雍正下令廢除。

Ⅵ 古代有腰斬之刑,到底何為腰斬

腰斬是用重斧從腰部將犯人砍作兩截。這種刑罰周代已經出現,直到雍正年間方被廢除。
殷商時代的死刑,保留了不少原始部落享受人肉大餐的習俗,燒、烤、蒸、煮,無不圍著口腹之慾打轉。如"醢"是把人剁成肉醬,"脯"是把人做成肉乾,"炮"是把人綁在大火爐的金屬外殼上烤成熟肉,而"鑊烹"則乾脆把人扔到飯鍋里煮成肉羹。
到了周代,"砍斫"逐漸取代"烹飪",成為死刑的主流。周代的死刑有車裂、斬和殺三種。其中的"斬"就是腰斬,而"殺"才是後世所謂的斬首。腰斬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歷史的進步"。
最初腰斬行刑時用斧或鉞,因為青銅畢竟要軟些,不夠鋒利,必須做成斧鉞,砍下去才有力度。待鐵器普及後,刀漸漸在斬刑中唱起了主角。腰斬不過刀雖然鋒利,卻容易磨損,用起來更要求技巧,得像庖丁解牛一樣,諳熟腰椎骨空隙,否則,一刀下去不能砍斷,場面自然尷尬,會遭圍觀的人群嘲笑其手藝不精,有損劊子手的"職業操守"。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腰斬開始啟用更順手的鍘刀,不僅刃利背厚,不易磨損,而且對殺人技術要求比較低。包龍圖那著名的三口鍘刀,其實並非電視上演的那種用途:把人頭塞進去,刀起頭落,彷彿中國式的斷頭台,而是腰斬時用的,把人截成兩段,"手足異處"。
腰斬在行刑時,犯人必須脫光身上的衣服,使腰部裸露出來,伏在鍘床或木、鐵的砧板上,正是刀俎之間"我為魚肉"的架勢。
人的主要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犯人被從腰部砍作兩截後,還會神志清醒,過好長一段時間才斷氣。犯人的家屬往往會打點一下劊子手,讓他行刑時從上面一點的部位動刀,可以使犯人死快點;如果有人想要犯人多受點罪,就賄賂劊子手從下面一點的部位動刀,甚至將被腰斬之人上半截移到一塊桐油板上,使血不得出,可使犯人多延續兩三個時辰不死,真是殘忍至極。
腰斬這一刑法有人認為是在雍正朝被廢,當時雍正皇帝對俞鴻圖實行腰斬的刑罰,俞鴻圖被腰斬後在地上用自己的血連寫七個"慘"字方自氣絕身亡,雍正聽說之後便覺殘忍,命令廢除這一刑罰。但是根據《清史稿·世宗本紀》及《清史編年》等史籍記載,俞鴻圖因納賄營私被誅殺,時判斬立決而並非腰斬。而且也沒有關於雍正皇帝廢除腰斬的記載。關於俞鴻圖腰斬的說法,有現代人林濤的歷史通俗讀物《正說清朝三百年》。書中聲稱,俞鴻圖是中國最後一位處以腰斬的政府官員,由於行刑時形狀甚為凄慘,雍正帝亦惻然不忍,遂宣布廢除腰斬刑。但此事並無正史佐證。

Ⅶ 腰斬這種刑罰在古代是高級法院才可以判的

不同時代的具體規定不一樣。

縣令也可以判死刑,但是要上報刑部復核。

Ⅷ 古代腰斬是一種多麼殘酷的刑罰,誰是第一個處罰的人

據說是李斯。腰斬是一種非常殘酷,可以說是喪心病狂、泯滅人性的刑罰。它的殘酷程度堪比五馬分屍、凌遲等酷刑,所以說非常恐怖。腰斬腰斬,顧名思義,就是從腰部斬開。它不同於砍頭這種刑罰,將人從腰部斬開,人並不會馬上死去,而是會痛苦掙扎一段時間後,才會死亡。據說,古時候第一個被實行腰斬的人是李斯。


腰斬的可怕程度主要在於,往上一分,痛不欲生,往下一分,生不如死。也就是說,劊子手在行刑的時候,如果稍微往上一些,剛好在某些重要器官的部位斬斷的話,人雖然極端痛苦,但是會極快死亡。但是要是往下一點,那麼人不但要承受極端痛苦,還不能馬上死亡,最終失血過多而亡,或者活生生疼死。一代權臣,害死韓非子的李斯,最終落得這樣的下場,也是令人唏噓。

Ⅸ 腰斬的古代刑罰

殷商時代的死刑,保留了不少原始部落享受人肉大餐的習俗,燒、烤、蒸、煮,無不圍著口腹之慾打轉。如「醢」是把人剁成肉醬,「脯」是把人做成肉乾,「炮」是把人綁在大火爐的金屬外殼上烤成熟肉,而「鑊烹」則乾脆把人扔到飯鍋里煮成肉羹。
到了周代,「砍斫」逐漸取代「烹飪」,成為死刑的主流。周代的死刑有車裂、斬和殺三種。其中的「斬」就是腰斬,而「殺」才是後世所謂的斬首。腰斬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歷史的進步」。

Ⅹ 古代人犯了什麼樣的錯,會被判腰斬酷刑

我國古代對於犯人的處罰都是非常嚴厲的,有些懲罰更是令人不忍直視。其中炮烙之刑以及五馬分屍,千刀萬剮都是非常殘忍的刑罰。而這其中還有腰斬這種刑罰。與千刀萬剮比起來腰斬這一想法並好不到哪裡,在千刀萬剮最初被設計的時候,設計者的想法是要將這個人3000多到處死,而在真正實行的時候,堅持時間最長的一個人也只堅持了1000多刀,腰斬這一刑罰更是讓人慢慢的等待死亡。但是在古代凡是被處以腰斬這一刑罰的人,一般都是處及皇權的人。
當然到了今天,在如今的社會當中,這么殘酷的刑罰已經被我們取消了,雖然說對於那些罪大惡極的人,國家也會處於死刑,但是他們的死刑是很少有痛苦的,往往都是一槍了事。盡量減少受刑者的痛苦,並不會像古代那樣。

熱點內容
李金律師 發布:2025-02-05 10:43:25 瀏覽:36
法學背書知乎 發布:2025-02-05 10:16:42 瀏覽:815
生活中行政法事例 發布:2025-02-05 10:08:49 瀏覽:990
省司法廳張敏 發布:2025-02-05 10:08:43 瀏覽:375
公司監事需不需要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5 10:03:50 瀏覽:68
日本古代刑法圖片 發布:2025-02-05 10:03:05 瀏覽:104
司法考試考點組 發布:2025-02-05 09:29:15 瀏覽:780
術前簽字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5 09:27:47 瀏覽:399
法院康翻身 發布:2025-02-05 09:25:35 瀏覽:856
崇陽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5 08:55:02 瀏覽: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