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區人民法院
㈠ 新疆阿勒泰地區的青年文明號名單誰知道
2004年
1、 富蘊縣地方稅務局計征科
2、 布爾津縣地方稅務局辦稅服務大廳
3、 阿勒泰地區郵政解放路支局
4、 阿勒泰市國家稅務局一八一中心所
2005年度地區級「青年文明號」單位名單
1、阿勒泰地區客運站
2、地區旅遊賓館
3、阿勒泰市工商局政務大廳
4、布爾津縣旅遊賓館
5、布爾津縣人民醫院內科
6、哈巴河縣建設局城建監查大隊
7、吉木乃縣公路段路政稽查隊
8、吉木乃縣公安局團支部
9、福海鎮人民路社區居委會
10、中油福海縣經營部第一加油站
11、中油福海縣經營部第三加油站
12、中油富蘊縣恰庫爾圖加油站
13、富蘊地稅局管理科
14、富蘊縣工商局杜熱鄉工商所
15、青河縣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廳
16、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布爾津縣分公司
我只找到2005年的~2004年是自治區級的~
你再進
http://www.xjalt.gov.cn/tuanwei/
找找吧
㈡ 阿勒泰澤誠商貿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阿勒泰澤誠商貿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11月12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機械設備及電子產品批發等。
法定代表人:劉永濤
成立時間:2014-11-12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65430105000499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新疆阿勒泰地區阿勒泰市團結路(3區)江南花苑5棟4-201
㈢ 阿勒泰隕石歸屬誰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市牧民朱曼在自家草場上發現了一塊17噸重的隕石,並一直保管了25年。直到2011年,這塊隕石被阿勒泰市政府拉走。
之後,朱曼向法院提起訴訟,希望阿勒泰市政府歸還隕石。法院一審、二審均判決駁回起訴,朱曼提出申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將此案發回阿勒泰地區中級人民法院重審。2018年1月3日,重審判決下達,法院駁回了朱曼要求返還隕石的訴訟請求。
孟強說,與隕石歸屬爭議比較類似的,還有烏木以及天然的黃金塊等情況。我國物權法規定礦藏、水流、海域、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自然資源屬於國家所有,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文物屬於國家所有,也規定了拾得遺失物、漂流物,發現埋藏物和隱藏物的歸屬問題,但由於隕石的性質較為特殊,並未對此作出明確的規定。
㈣ 塔城地區、阿勒泰地區和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關系如何
伊犁州為全國唯一的副省級自治州,既轄塔城地區和阿勒泰地區,又直轄伊寧市、奎屯市、尼勒克縣、新源縣、鞏留縣、特克斯縣、昭蘇縣、察布查爾縣錫伯自治縣、霍城縣。
㈤ 新疆阿勒泰地區水利工程欠薪不給怎麼辦工作一年,沒有拿到工資,現在放假了,老闆叫等,沒有錢怎麼辦
有和你一起工作被拖欠工資的嗎?聯合起來收集所有能證明被拖欠工資的證據,向勞動仲裁部門舉報也可以向法院起訴,走法律程序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討回被拖欠的工資,到年底了,政府部門大力整頓拖欠農民工資的問題會有相應舉措,希望你能盡早拿到被拖欠的工資,高高興興地回家過年。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希望能幫到你。
㈥ 阿勒泰當蘊縣報緊電活
摘要 阿勒泰市供電公司急修 2122512
㈦ 關於新疆伊犁法院系統的困惑
=.=
如何對上訴不服,只能去更高一層的人民法院。
㈧ 阿勒泰地區行政公署的介紹
阿勒泰地區行政公署(簡稱阿勒泰地區行署),由原阿勒泰地區革命委員會於1979年3月改組成立至今,是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原則由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人民政府管轄,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直接管轄。地區行署駐阿勒泰市。
㈨ 阿嘞泰地區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14阿中民2初字第23號判決書
原告李祥順、崔全法與被告福海農場有限責任公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福海監獄煤礦企業租賃經營合同糾紛一案
阿勒泰地區中級人民法院
民事一審判決書
(2014)阿中民二初字第23號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
阿勒泰地區中級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決 書
(2014)阿中民二初字第23號
原告李祥順,男,1964年4月24日出生,漢族,個體從業者。
原告崔全法,男,1946年10月13日出生,個體從業者。
二原告共同委託代理人林安娜,廣東正大元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福海農場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福海縣什巴爾窩依村。
法定代表人丁新廣,該公司經理。
被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福海監獄煤礦。住所地:和布克賽爾縣沙吉海。
法定代表人李欣,該煤礦教導員。
二被告共同委託代理人郭屏宇,新疆蘭河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李祥順、崔全法與被告福海農場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農場公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福海監獄煤礦(以下簡稱監獄煤礦)企業租賃經營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後,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李祥順、崔全法的共同委託代理人林安娜,被告監獄煤礦的法定代表人李欣及農場公司、監獄煤礦的共同委託代理人郭屏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李祥順、崔全法起訴稱,2013年4月,李祥順、崔全法與農場公司達成口頭協議:1、李祥順、崔全法承包農場公司所屬的監獄煤礦生產經營,期限至2015年12月31日;2、李祥順、崔全法向農場公司交納風險保證抵押金200萬元,承擔礦井的全部投入、生產費用及監獄煤礦30餘名職工工資;3、監獄煤礦按原煤25元/噸收取管理費,李祥順、崔全法每年無償提供600噸自用煤給監獄煤礦使用。李祥順、崔全法按約定於2013年4月27日以轉賬方式向農場公司銀行賬戶交納風險保證抵押金200萬元,監獄煤礦向李祥順、崔全法提供「煤炭生產許可證」、「采礦許可證」等相關手續。李祥順、崔全法為全面履行協議,投入近千萬元資金為煤礦生產經營購置所需固定資產、設備,並從內地招收專業技術人員和工人250餘名,自2013年6月起正式生產經營。2013年9月中旬,農場公司以「煤礦經上級批准整體對外轉讓」為由,單方終止協議,其行為已構成違約,依法應當退還保證金200萬元,並賠償李祥順、崔全法的巨額經濟損失。請求:判令農場公司、監獄煤礦退還風險保證抵押金200萬元,賠償資產814.22萬元,經濟損失500萬元,並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農場公司、監獄煤礦答辯稱,一、農場公司訴訟主體不適格。監獄煤礦為獨立法人,具有企業法人資格,依法享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可單獨承擔民事責任。農場公司雖是監獄煤礦的開辦企業,但不存在實際投入的自有資金少於注冊資金的情形,應駁回李祥順、崔全法對農場公司的訴訟請求。二、雙方之間的口頭協議,實為監獄煤礦的采礦權向李祥順、崔全法出租。李祥順、崔全法以監獄煤礦名義使用監獄煤礦的采礦資質開采國有礦產,此行為違反《煤炭法》、《礦產資源法》、《煤礦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的強制性規定,依照《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的規定,協議為無效合同。三、對無效合同的處理,應嚴格執行《合同法》第五十八條的規定。1、現監獄煤礦已歇業,面臨轉讓或關閉,李祥順、崔全法投入的固定資產應自行處理,並非監獄煤礦取得;2、李祥順、崔全法所交的200萬元保證金已由李祥順、崔全法通過借款方式取回;3、李祥順、崔全法所謂損失500萬元,無證據支持;4、李祥順、崔全法租賃經營中,採煤25790.15噸,煤炭價值中的2579015元是李祥順、崔全法取得的利益,應從其投入中抵扣;5、監獄煤礦將煤礦交由李祥順、崔全法經營,因經營不規范,違規生產,四個多月比監獄煤礦同期減少生產24209.89噸煤炭,價值中的605246.25元是監獄煤礦的損失;6、造成損失的責任主要在李祥順、崔全法,即使雙方都有損失,李祥順、崔全法的責任也大於監獄煤礦。四、監獄煤礦歇業,是執行政府強制性關閉小煤礦的規定,損害國家利益的協議,應早日解除,只會減少雙方的過錯和國家的損失,是監獄煤礦主動糾正將煤礦租賃經營的不法行為,無可非議。五、根據無效合同的不得履行性,雙方均不承擔違約責任,請求駁回李祥順、崔全法的不當主張。
原告李祥順、崔全法為支持其訴訟主張,向本院舉證如下:
1-1《合作基本要求》(復印件);1-2《新疆福海監獄煤礦對外經營承包原則》(復印件);1-3《新疆福海監獄煤礦礦井安全生產經營承包合同書》。證明:根據農場公司承包要求、原則和格式合同,雙方於2013年4月經協商口頭約定各自權利義務,同時證明雙方協議為承包合同且合法有效,不違反國家法律規定。經營合同雖然沒有簽字,但合同內容是與農場公司約定。
2、《銀行卡客戶交易查詢》。證明:李祥順、崔全法於2013年4月27日向農場公司繳納風險保證抵押金200萬元。
3-1《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煤炭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采礦許可證》(復印件);3-2原煤銷售票(附統計表);3-3《2013年福海監獄煤礦幹警、職工、新職工9月份工資明細表》。證明:1、監獄煤礦向李祥順、崔全法提供煤炭生產許可證等相關煤炭生產經營手續;2、李祥順、崔全法於2013年6月至9月中旬生產原煤25790.15噸,由監獄煤礦外銷22408.03噸,抵磚款3252.70噸,監獄煤礦自用129.42噸;3、監獄煤礦直接將外銷原煤款按25元/噸收取管理費641518.25元,支付行政人員工資619677元,無償使用原煤129.42噸。雙方已經履行了合同義務。
4-1《關於福海農場有限責任公司煤礦整體轉讓批復文件》(復印件);4-2《自治區福海監獄煤礦全部股東權益轉讓公告》。證明:1、監獄煤礦系農場公司所屬企業;2、2013年7月19日經自治區監獄局批准農場公司提交整體轉讓監獄煤礦資產請求,農場公司作為轉讓方於2014年4月14日在新疆立權交易中心網上發布轉讓監獄煤礦全部股東權益公告。農場公司轉讓監獄煤礦資產,致使合同無法履行。
5-1《資產權屬證明》;5-2湖北萬信資產評估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於2013年11月11日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書》。證明:監獄煤礦出具證明,證實在承包期間投入的採煤機械、井巷工程和房屋建築物及部分庫存材料是李祥順、崔全法個人資產;鑒定機構根據雙方委託、資產權屬證明及現場實地評估確認:李祥順、崔全法投入煤礦全部資產評估值為814.22萬元。
被告農場公司、監獄煤礦的質證意見是:
證據1真實性認可,合法性和證明目的不認可。1-1寫著監獄煤礦。1-2署名也是監獄煤礦而不是農場公司。1-3也是與監獄煤礦協商時提供的。法律禁止煤礦對外承包、出借采礦證和安全生產許可證,合法性不認可,證據1都是要約,不是雙方簽訂的正式合同。
證據2認可,監獄煤礦接收200萬元並且已經以借款形式全部返還給李祥順、崔全法。
證據3真實性認可。3-1是監獄煤礦的證書,進一步說明是與監獄煤礦合作,與農場公司無關。3-2統計表不全,提煤單也不全。3-3支付監獄煤礦30名職工工資的事實認可,數額不準確。收取管理費644753.75元認可。
證據4真實性認可,證明目的不認可。批復是福海監獄批復給農場公司的,在網上掛出轉讓公告是事實。不是農場公司要轉讓監獄煤礦資產,而是國家和有關部門要求關閉小煤礦。
證據5-1真實性認可,證明目的不認可。5-2沒有委託書不規范。農場公司、監獄煤礦都沒有參加評估,是李祥順、崔全法自行委託的。根據雙方口頭約定固定資產在合同解除時要折價,由煤礦收購或者自行處理。
本院認證意見是:證據1真實性農場公司、監獄煤礦認可,對真實性予以確認。由於證據1均是以監獄煤礦的名義發出要約,不能達到李祥順、崔全法的證明目的,對證明效力不予確認。證據2農場公司、監獄煤礦認可,予以確認。證據3農場公司、監獄煤礦認可,予以確認。證據4真實性農場公司、監獄煤礦認可,對真實性予以確認。證據5-1真實性農場公司、監獄煤礦認可,予以確認;證據5-2農場公司、監獄煤礦雖未參加鑒定,但監獄煤礦出具《資產權屬證明》確認租賃經營期間投入的採煤機械、井巷工程和房屋建築物及部分庫存材料是李祥順、崔全法個人資產,且鑒定機構與監獄煤礦委託評估煤礦資產系同一家鑒定機構,具備鑒定資質,鑒定程序合法,予以確認。
被告農場公司、監獄煤礦為支持其抗辯主張,向本院舉證如下:
1、書證5組共37頁。1-1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煤炭工業管理局現場處理決定書8份,安全監管檢查筆錄,共23頁;1-2新疆煤礦安全監察局北疆監察分局現場處理決定書1份,現場檢查筆錄,共5頁;1-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監獄管理局在全國監獄煤礦安全生產工作大檢查中對福海監獄煤礦檢查後,向監獄煤礦送達的大檢查情況表,共1頁;1-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監獄管理局向監獄煤礦送達的安全生產現場檢查隱患及問題整改通知書,共2頁;1-5監獄煤礦例行日常監管,向李祥順、崔全法發出的安全監管檢查筆錄,共4份6頁。證明:李祥順、崔全法違規生產情節嚴重,經行政機關多次檢查處理,致使不能正常生產,達不到雙方約定的技改要求和最低限額產量,給監獄煤礦造成財產損失。
2、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國土資源局作出的和國土資罰字(2014)22號行政處罰決定書,共2頁。證明:李祥順、崔全法違章建彩鋼房,被罰款14660元,李祥順、崔全法應將違章建築物自行拆除並承擔罰款。
3、李祥順、崔全法的借款憑證共30頁。證明:李祥順、崔全法從監獄煤礦借現金360.70萬元,所交押金200萬元已通過借款方式返還。
4、書證6份共37頁。證明:監獄煤礦墊付的款項。4-1監獄煤礦墊付的電費85146元;4-2監獄煤礦墊付本礦職工工資510189元;4-3用煤炭清償他人債務,煤炭3401.28噸,價值407226.2元;4-4監獄煤礦墊付本礦職工的社保金108935元;4-5監獄煤礦墊付材料款427070元;4-6監獄煤礦代繳稅款500328.91元(增值稅、資源稅)。
原告李祥順、崔全法的質證意見是:
證據1真實性認可,證明目的不認可。1-1是給監獄煤礦下達。1-2雙方口頭約定法定代表人和安全生產都是監獄煤礦負責,承包經營期間有問題應該給李祥順、崔全法發出整改,但是在6、7、8、9四個月中所有炸葯雷管都是監獄煤礦提供,有關部門認為監獄煤礦違規生產,是監獄煤礦的責任。導致合同解除不是李祥順、崔全法違規生產,是因為農場公司、監獄煤礦強調上級要求關閉小煤礦。1-3、1-4均下達給監獄煤礦。安全生產是監獄煤礦負責。
證據2真實性認可,證明目的不認可。處罰決定是針對監獄煤礦作出,建房手續應該是監獄煤礦向有關部門申請,監獄煤礦沒有履行應盡義務,行政處罰和爭議事實無關。
證據3真實性認可。360.70萬元借款主要是從9月18日到11月22日,是在合同解除後為了遣散工人所借,不是純粹的借款。
證據4-1、4-2、4-4、4-5認可。4-3中的148噸煤屬監獄煤礦自用煤,實際抵磚款為3253噸煤炭,價值407226.20元,是李祥順、崔全法生產的煤,不屬於墊付款。4-6稅費還沒有繳納,不屬於代繳。
本院認證意見是:證據1真實性李祥順、崔全法認可,予以確認。由於雙方解除合同與李祥順、崔全法是否違規生產無因果關系,證據1與本案無關聯性,對證明效力不予確認。證據2真實性李祥順、崔全法認可,予以確認。證據3李祥順、崔全法認可,予以確認。證據4-1、4-2、4-3、4-4、4-5經雙方對賬,均無異議,予以確認。4-6稅費系煤礦自行計算,並未繳納,不予確認。
經審理查明,2013年4月,李祥順、崔全法與監獄煤礦達成口頭協議,約定:1、李祥順、崔全法承包監獄煤礦生產經營,期限至2015年12月31日;2、李祥順、崔全法交納風險保證抵押金200萬元,承擔礦井的投入、生產費用。監獄煤礦原有管理人員和持證工人,李祥順、崔全法必須留用,並承擔工資及社保金;3、監獄煤礦按原煤25元/噸收取管理費,李祥順、崔全法每年無償提供600噸自用煤給監獄煤礦使用;4、監獄煤礦為李祥順、崔全法提供合法生產所需的《采礦許可證》、《煤炭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營業執照》等證照;5、煤礦的法定代表人、礦長、財務、銷售、技術監督由監獄煤礦派人擔任,項目負責人、安全礦長、生產礦長、機電礦長總工程師由李祥順、崔全法派人擔任;6、稅費按國家有關法規和行業規定執行。
李祥順、崔全法於2013年4月27日以轉賬方式向農場公司銀行賬號交納風險保證抵押金200萬元。李祥順、崔全法為煤礦生產經營購置所需設備、組織人員,於2013年6月起正式生產經營,期間共採煤25790.15噸,每噸售價為125元,扣除監獄煤礦應得每噸25元管理費外,李祥順、崔全法應得煤款為2579015元。李祥順、崔全法從監獄煤礦借款360.70萬元。監獄煤礦替李祥順、崔全法交納電費85146元,支付監獄煤礦工人工資510189元、社保金108935元,清償債務407226.20元,支付材料費427070元。李祥順、崔全法從監獄煤礦超領566551.20元(保證金200萬元+煤炭銷售利潤2579015元-借款360.70萬元-電費85146元-職工工資510189元-職工社保費108935元 -清償債務407226.20元 –支付材料費427070元)。2013年7月19日福海監獄批復農場公司,對監獄煤礦整體轉讓。2013年9月中旬,雙方解除協議。
2013年9月29日,監獄煤礦出具資產權屬證明:李祥順、崔全法與監獄煤礦合作經營中投入的採煤機械、井巷工程和房屋建築物及部分庫存材料是李祥順、崔全法個人資產。2013年11月11日,李祥順、崔全法委託湖北萬信資產評估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對其在監獄煤礦投入資產進行評估,評估結論:評估價值為814.22萬元,其中庫存313060元,房屋建築物863680元,構築物及其他輔助設施2022648元,機械設備4942806元。
2014年9月17日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國土資源監察大隊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處罰告知書,對監獄煤礦未經批准擅自佔地建設職工臨時生活板房的行為作出處罰:罰款14660元,責令拆除違法建築物和其他設施。
監獄煤礦系全民所有制企業法人單位。
本案爭議的焦點是:1、監獄煤礦與李祥順、崔全法達成的口頭協議是否有效;2、監獄煤礦是否違約,應否退還保證金200萬元、賠償資產投入814.22萬元、賠償經濟損失500萬元;3、農場公司應否承擔賠償責任。
本院認為,李祥順、崔全法與監獄煤礦達成的煤礦承包口頭協議,從其內容看是不改變監獄煤礦所有權,由李祥順、崔全法租賃企業經營生產,向監獄煤礦交納管理費(租金),監獄煤礦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的企業租賃經營合同。根據《全民所有制小型工業企業租賃經營暫行條例》規定,國家允許小型國有企業將企業有期限的交給承租方經營。李祥順、崔全法與監獄煤礦達成的煤礦承包口頭協議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
監獄煤礦經上級主管部門決定整體轉讓,單方解除與李祥順、崔全法簽訂的煤礦承包協議,其行為構成違約,應當賠償李祥順、崔全法的經濟損失。經湖北萬信資產評估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評估:李祥順、崔全法投入資產評估價值為814.22萬元。其中房屋建築物評估價值為863680元,因房屋建築物被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國土資源監察大隊認定為違法建築,責令拆除,不能作為合法投入資產,應由李祥順、崔全法自行拆除。李祥順、崔全法投入資產價值應為7278520元。200萬元保證金,經雙方對帳,已由李祥順、崔全法以借款形式取回,並超領566551.20元。李祥順、崔全法主張500萬元損失,未提供具體損失的證據予以證明,不予支持。綜上,監獄煤礦應賠償李祥順、崔全法的損失為6711968.80元(投入資產7278520元-超領566551.20元)。
李祥順、崔全法主張煤礦承包協議是與農場公司達成、農場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但未提供充分證據證明。其提供的《合作基本要求》、《新疆福海監獄煤礦對外經營承包原則》、《新疆福海監獄煤礦礦井安全生產經營承包合同書》均是監獄煤礦發出的要約;其生產經營所用企業營業執照等證照均是監獄煤礦提供;其稱200萬元保證金匯入農場公司,但該200萬元農場公司已轉交給監獄煤礦,李祥順、崔全法也是以借款形式從監獄煤礦取回該200萬元保證金。農場公司雖是監獄煤礦的投資人,但監獄煤礦是獨立的企業法人單位,應自行承擔民事責任。李祥順、崔全法主張農場公司承擔賠償責任的證據不足,不予支持。
本案經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九十六條、第九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六條,《全民所有制小型工業企業租賃經營暫行條例》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福海監獄煤礦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賠償原告李祥順、崔全法6711968.80元;
二、駁回原告李祥順、崔全法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案件受理費112653.20元,由原告李祥順、崔全法負擔62714.04元,由被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福海監獄煤礦負擔49939.16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並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出副本,上訴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分院。
審 判 長 郝 建 軍
審 判 員 胥 彩 霞
人民陪審員 蔣 麗
二 〇 一 五 年 三 月 十七 日
書 記 員 加爾仙?朱馬胡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