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人民法院報李智輝

人民法院報李智輝

發布時間: 2022-02-19 18:04:00

1. 2017 ALB十五佳訴訟律師榜,誰是最牛大狀」

2017年2月20日,《亞洲法律雜志》(ALB)的年度最佳訴訟律師榜單新鮮出爐,本次共有15位知名律師獲此殊榮。

01 包偉 中倫律師事務所

2016年,包律師代表SOHO處理外灘8-1地塊相關糾紛;代表喜力控股公司處理其與大富豪商業糾紛;代表上海洛克菲勒集團外灘源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處理其與中行借款合同糾紛等。

2014年,榮獲湯森路透ALB 2014「中國十五佳訴訟律師」稱號。

2015年,榮獲錢伯斯「全球2015領先律師」稱號。

本科:上海大學文學院法律學士學位

江湖地位

現任中倫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合夥人,兼任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國際仲裁中心)仲裁員、上海市仲裁委員會仲裁員。曾先後任上海市傅玄傑律師事務所和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特長:訴訟仲裁、破產重整與清算

起點:1991年上海市第一律師事務所,1993年獲得律師執業證。

02 封映輝 天達共和律師事務所

在過去一年裡,封律師代理了數起樂天超市有限公司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新時代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海上污染損害責任糾紛上訴案等。除了律師的本職工作外,封映輝律師還將多年來形成的辦案經驗及教訓傳授給年輕人,曾在河北律協主辦的律師初任及中央民族大學的法律診所授課。

從業26年之久,其經辦典型案例被錄入最高人民法院編著的《經濟審判指導與參考》。

本科:中國政法大學

碩士:清華大學法學

江湖地位

現任天達共和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在2006年加入天達前,曾供職於太平洋律師事務所。

特長:訴訟及仲裁法律事務,尤其擅長民商事訴訟及仲裁

起點:1986年河北省司法

03 傅鋼 協力律師事務所

2016年,傅鋼律師全程參與大眾點評網訴網路不正當競爭案、上海壯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與廣州碩星等公司「奇跡MU」網路游戲侵害著作權、侵害商標權;代理北京樂動卓越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昆侖萬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著作權侵權及不正當競爭案等。

曾主辦上海反壟斷第一案「書生公司訴盛大網路」壟斷糾紛案、「龍之谷」確認不侵權案、土豆系列著作權糾紛案等知名案例。

學術造詣

1、國內第一本有關創意產業知識產權管理的專著《創意產業知識產權管理》副主編。

2、個人專著《動漫產業知識產權管理》。

3、發表專業論文《商標合理使用及其實務判斷》、《困境與出路—DVD專利糾紛的法律思考》等數十篇,並參與多項知識產權課題。

江湖地位

現任協力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兼任上海市創意產業協會知識產權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上海知識產權研究所研究員。中共市委宣傳部、上海盛大網路發展有限公司、上海全土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滬江網等多家知名公司常年法律顧問

特長: 知識產權、IT法律、網路法、電子商務

04 黃滔 金杜律 師事務所

2016年,黃律師代理過的重要案件包括:代表中國新聞紙產業申請對美國、加拿大、韓國的進口新聞紙產業進行反傾銷調查;代表現代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訴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再保險合同爭議案等。

具有近20年處理國際商事、海事訴訟和仲裁案件執業經驗,曾先後在國際商會仲裁院、倫敦國際仲裁中心等機構代理國際商事、海事仲裁案件逾百起。

2015年,黃滔律師被《法律500強》評選為中國爭議解決領域「領先律師」。

本科: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碩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江湖地位

現任金杜事務所爭議解決與訴訟組合夥人。曾擔任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法律顧問工作組的主要負責人。北京202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申辦委員會法律主題陳述人。曾作為訪問律師在紐約Wachtell, Lipton, Rosen & Katz律師事務所工作。

特長:國際和涉外民商事訴訟和仲裁

起點:北京環中律師事務所,1994年取得中國律師資格。

05 劉炯 錦天城律師事務所

過去一年裡,劉炯律師成功代理了國內第一起由消費者提起的民事反壟斷訴訟,中國民事判決在加拿大的首起承認與執行案,系爭金額高達數億美元的合同糾紛,多個跨境中英雙語商事仲裁案件等案件。

劉律師有著近20年的從業經驗,在上海高院、廣東高院、貿仲、上海國際仲裁中心等各級法院和仲裁機構均有優異的出庭表現。曾為上海市浦東新區政府私募股權基金相關政策起草出具專業指導意見。

2016年,劉律師被湯森路透評選為「中國律師新星」。此外,還曾被評為全國涉外律師領軍人才和上海市浦東新區十大傑出青年律師。

本科:華東政法大學

碩士:復旦大學法學院

江湖地位

現任錦天城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兼任倫敦國際仲裁院(LCIA)和吉隆坡區際仲裁中心(KLRCA)的仲裁員以及上海國際仲裁中心(SHIAC)調解員。

特長:爭議解決、外商投資、房地產及公司並購

起點:2000年上海市共同綜合律師事務所律師助理

06 劉艷鋒 天馳君泰律師事務所

2016年,劉艷鋒律師成功代理了采蝶軒和慶豐包子鋪最高院再審案、非誠勿擾案、嘀嘀打車案、恆大冰泉案、雷軍電動小米案、中國黃金系列案等大量具有影響的案件。

此外,還曾代理包括「網路」避孕套商標搶注行政訴訟案(2012年十佳知識產權案例)、混淆認定標準的典型案例—巨人公司訴北京銀行「小巨人」商標侵權案(2013年十佳知識產權案例)等著名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劉律師在成功完成2008年奧運會場館水立方知識產權保護、運營項目後,又再次中標2022年冬奧會場館知識產權保護項目。

學術造詣

1、多次應司法部、全國律協、伊利、網路等政府、企事業邀請開展知識產權方面的講座。

2、發表《服務商標混淆可能性的實證分析——以齊魯證券案與北京銀行「小巨人」案為視角》、《2008年奧運會場館「水立方」品牌保護及運營》等多篇優秀論文,並參與編寫多部書籍。

江湖地位

現任北京天馳君泰律師事務所商標訴訟部主任,兼任北京市朝陽律協知識產權研究會副主任。長期擔任「中國黃金集團」、「網路」、「國家游泳中心」、「萬達集團」、「華誼兄弟」等公司常年或專項知識產權法律顧問。

特長:知識產權法、公司法

07 孫敬澤 國浩律師事務所

世行和IMF中國金融評估約談的唯一律師。孫敬澤律師擅長引入創新的訴訟思維和策略,多次破除地方保護主義,綜合運用債轉股、債務重組等非訴與訴訟手段,涉案金額數百億元。代理香港拉律達南公司與邱維廉的民事糾紛申訴案,歷時十年,八次再審,均勝訴。

本科: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學士;中國金融學院金融學學士

江湖地位

現任國浩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兼任北京市律師協會不良資產處置法律事務專業委員會主任。

曾供職律師事務所:北京中倫和中嘉。曾服務過的金融機構: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中國銀行總行、中國農業銀行總行、香港南洋商業銀行北京分行等。

特長:不良資產處置、合同糾紛、房地產糾紛、疑難的二審、再審

起點:華銀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法律部經理

08 孫彥 天元律師事務所

孫彥律師曾多次代理當事人處理各類知識產權侵權案件和行政訴訟案件,如微軟公司在國內獨立提起訴訟第一案—美國微軟公司訴北京民安投資咨詢有限公司軟體著作權侵權案、中國第一例軟體最終用戶侵權案—美國微軟公司訴北京亞都科技集團軟體著作權侵權案等著作權侵權及不正當糾紛案件。

2010年被評為京城首屆「十大版權維權律師」。

2013年被北京市律師協會評選為「十佳知識產權律師」。

本科:北京大學法學院

碩士:華中科技大學民商法

江湖地位

現任天元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管理合夥人、知識產權團隊負責人,兼任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實驗班碩士聯合導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聯合導師、廣州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特長:知識產權訴訟及爭議解決

09 楊銘 競天公誠律師事務所

近年來楊銘律師代理的國內外客戶百餘起訴訟及仲裁案件,不乏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力和關注度的案件。如在被稱為中國商標爭議第一案的「王老吉」商標許可合同案仲裁案中,楊律師作為主辦律師代理廣州醫葯集團有限公司,獲得勝訴,成功收回「王老吉」商標使用權;在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速騰」汽車產品質量糾紛案中,楊律師代理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在全國十餘城市參與法院審理320餘案,均取得勝訴結果。

本科:中國政法大學國際經濟法;加拿大聖克萊爾學院國際貿易管理專業

江湖地位

現任北京市競天公誠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兼任中國致公黨北京市委法律委員會委員。在加入競天公誠之前,楊銘律師曾在四通集團公司法務部工作,擔任公司法律顧問。

起點:2002年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資格

特長:爭議解決

10 楊培明 通力律師事務所

楊律師在爭議解決領域具有20年的執業經驗,近年來代理了各類訴訟、仲裁案件數百件, 如四川省高院一審的涉及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股權轉讓的糾紛案件,尤其是代理了十餘家公募基金公司及子公司處理其與投資者之間的數十起資產管理合同、基金合同糾紛, 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

2014年和2016年,兩次榮獲湯森路透ALB 「中國十五佳訴訟律師」稱號.

本科:復旦大學國際經濟法

江湖地位

現任通力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曾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選派至英國高偉紳香港分所接受培訓及工作。多次參加律師辯論比賽,並獲得最佳辯手等各項榮譽稱號。

特長:金融、外商投資、涉外經貿合同、股權投資

起點:1997年開始執業

11 姚克楓 德和衡律師事務所

姚律師帶領的業務團隊為超過一百家大中型公司提供過法律服務,代理的多個案件獲得權威機構評選為優秀或典型案例,如首例惡搞標識構成不正當競爭案、首例網路劇與綜藝節目同名不正當競爭案、首例機頂盒網路版權糾紛案、首例博客告博客名譽權案等。

具有律師執業資格、專利代理人執業資格、拍賣從業資格、多家仲裁機構仲裁員資格。先後於《人民日報》、《方圓律政》等雜志上發表《利於信息安全流動》 、《娛樂作品名稱撞車的分析和應對》等數十篇優秀多篇論文。

2016年,榮獲「湯森路透ALB2016年客戶首選20強律師」大獎。

2015年,被湯森路透ALB評選為「中國十五佳知識產權律師」。

此外,姚律師還獲得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知識產權專業委員會2016年十佳優秀案例獎,並入選北京專利代理機構等級評定專家(43人)。

本科:北京理工大學工學學士學位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第二學士學位

江湖地位

現任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兼任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法律工作委員會主任、北京市朝陽區律師協會知識產權業務研究會主任、北京律師協會競爭與反壟斷法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新浪網、奇虎360、優酷網、土豆網、今日頭條、酷我音樂等多家知名網站、單位的常年法律顧問。

特長:公司法、投融資與並購、反不正當競爭、反壟斷、知識產權

12 臧洪亮 環球律師事務所

臧律師在公司改制購並、境內外上市、航空器購租等領域均有代表性的法律服務項目,如華潤集團醫葯板塊境內外重組項目、南水北調一期主體工程銀團貸款項目、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仲裁案件等。

2014年—2016年,曾作為北京市律師協會指定的馬航MH370中國乘客家屬索賠談判團的副團長,為中國乘客家屬提供索賠談判公益法律服務。

本科:廈門大學法學院

碩士:中國政法大學

江湖地位

現任環球律師事務所,兼任中國創新投資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曾任競天公誠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特長:航空法、建築與工程、投資並購、重組上市與爭議解決

起點:1994年任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北京)法律顧問,1994年獲得中國律師執業資格

13 趙淑洲 敬海律師事務所

國內外公認為中國頂尖的商事律師之一。從業至今,趙律師處理了大量的訴訟和仲裁業務,成功承辦了多宗爭議標的大、案情復雜的案件,在處理海洋工程、國際貿易、國際物流、外商投資及公司法律事務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

2013年,在《亞洲法律雜志》舉辦的「中國法律大獎」評選中榮獲中國「十佳訴訟律師」。

本科:上海海事大學國際海運管理與海商法

碩士:中國政法大學

江湖地位

現任敬海律師事務所管理合夥人、海商部負責人,兼任中國海商法協會法律法規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華南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深圳國際仲裁院)仲裁員,同時還是中國首家國際油、油籽和油脂協會(FOSFA)和穀物與飼料貿易協會(GAFTA)的專業性會員。

特長:海洋工程、國際物流、國際貿易、航運投資、海商海事、保險

起點:1992年獲律師執照執業至今

14 鄭艷麗 君合律師事務所

鄭律師處理的案件標的大都在億元以上。

擁有20年執業經驗的鄭艷麗律師,其擅長於處理各種復雜的境內外民商事爭議,主要涉及國際貿易、外商投資、公司治理結構和其它民商事領域的復雜糾紛,以及證監會、葯監局等部門的行政處罰和反腐敗調查。

鄭律師在擔任法官期間獲得三等功兩次(最高法院授予),並連續三年獲得「北京市法院學術討論先進個人」稱號。

本科:中國政法大學

碩士:北京大學民商法&倫敦大學國際比較法

博士:北京大學民商法

江湖地位

鄭律師現任君合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兼任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律師學院兼職教授及兼職研究生導師、全美律師協會(ABA)中國法律委員會執行理事。曾供職於美國眾達律師事務所北京代表處、英國EVERSHEDS律師事務所、北京市漢坤律師事務所。

特長:境內外民商事訴訟與仲裁、境內外仲裁決和判決的承認和執行

起點:1997年北京第一中級法院法官

15 鄒佳銘 京都律師事務所

鄒律師是該榜單中唯一一位專職刑辯律師。

曾作為辯護律師代理李佳明涉嫌故意殺人案,擔任曾有煥涉嫌受賄罪一案二審辯護律師。

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專著一部。多次接受《人民網》《財新》《新京報》《法治晚報》等媒體采訪,為《財新網·觀點》專欄作家。

2015年,榮獲ALB評選的「ALB2015年最佳女律師」稱號。

博士:武漢大學刑法學博士。

博士後: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

江湖地位

現任京都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京都刑事辯護研究中心主任,兼任高校刑法學碩士導師。

特長:刑事辯護

起點:1996年取得律師資格,1997年開始執業。

2. 揭秘,什麼樣的人能入選最高人民法院首批員額法官

  1. 對審判委員會委員、現任或曾任巡迴法庭主審法官按要求審查後,提請遴選委員會審議入額。

  2. 對審判員採取考核方式,擇優入額。

  3. 對助理審判員採取業績考核為主、考試為輔的方式擇優入額。

3. 於億輝案件審判結果

在實踐中,窩藏、包庇是最常見的妨害司法活動的兩個罪名,辦案人員常有這樣的體會:每偵破一起刑事案件或抓捕到一名逃犯,都會有一些涉嫌包庇、窩藏的犯罪嫌疑人受到打擊,這些人大多都是犯罪嫌疑人的親戚、父母、朋友、同學,雖然說情有可原,但法無可恕。它嚴重地干擾了司法機關的刑事追訴和刑罰執行活動的正常進行,由於新《刑法》對1979年《刑法》作了修改,又增加了幫助偽造、毀滅證據罪等新罪名,這樣就使在界定窩藏、包庇罪及相鄰罪名的區分中出現了一些疑難問題,下面談談在實踐中窩藏、包庇罪的界定與相鄰罪名的區分與運用。
一、窩藏、包庇罪的界定。

窩藏、包庇罪,實際上是兩個罪名,即窩藏罪和包庇罪,所謂窩藏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的行為。而包庇罪則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作假證明予以包庇的行為。

1、窩藏、包庇是故意犯罪,過失構不成窩藏、包庇罪。

窩藏、包庇罪主觀上必須是出於故意,即明知是犯罪的人而實施窩藏、包庇行為,明知,是指認識到自己窩藏、包庇的是犯罪的人。在開始實施窩藏、包庇行為時明知是犯罪的人,或是在開始實施窩藏、包庇行為時,不明知是犯罪的人,但發現對方是犯罪的人後仍然繼續實施窩藏、包庇行為的,構成本罪,過失不構成窩藏、包庇罪。區分窩藏、包庇的故意和過失的關鍵在於:

(1)行為人是否明確知道他人犯罪,如他人已明確告知行為人自己犯了罪等等。

(2)行為人是否應知道他人犯罪,如從他人的言談舉止和向行為人提出的種種要求中推斷出來。

(3)窩藏、包庇行為是否違背了行為人的意志。

司法實踐中,認定行為人是否犯窩藏、包庇罪,不能光看行為人的口供,而應根據行為人的行為和案件的具體情況,結合其口供和其它相關證據,以綜合認定。如果行為人確定不知道對方是犯罪人,或者受欺騙、蒙蔽而為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作虛假證明包庇的,不能認定其是出於主觀的故意,也就不能認定窩藏、包庇犯罪,不能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2、客觀特徵

(1)窩藏罪的客觀特徵

何謂「窩藏」,1979年刑法頒行時,一般認為窩藏就是為犯罪分子提供隱藏處所。後來,為了適應司法實踐中處理各類犯罪案件的實際需要,1997年刑法修訂時,對「窩藏」作了擴大解釋:為犯罪分子提供隱藏處所或者用指使和資助財物等方法幫助犯罪分子逃往他處隱藏。新刑法第三百一十條關於對窩藏罪的窩藏一詞的內涵進行擴大解釋的做法,是比較符合窩藏罪本質特徵的,防止了因刑法規定的不夠完善而放縱犯罪分子,做到了「有法可依」的原則,有利於司法實踐部門對窩藏罪的懲治。實踐中常見的窩藏方式有:

A、把犯罪分子藏匿於一定的處所,至於處所是否為行為人所有或佔有、使用對窩藏行為的性質沒有影響。通過藏匿,使犯罪分子不容易被其它人發現,特別是不被司法機關發現,從而達到逃避刑事處罰的目的。

B、為犯罪分子提供錢財、衣物、食物及其它物品、使犯罪分子在逃跑過程中不為生活所困,更利於犯罪分子長期躲避,這是司法實踐中最常見的除藏匿行為以外,幫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的方式。

C、其它幫助犯罪的人逃匿的行為,如為犯罪的人指示逃跑踐線和方向等,如1999年8月,我市某公安分局公安民警到涉嫌傷害罪的犯罪嫌疑人張某家中,抓捕張某時,在敲了張家的門後,張父開了門,見是警察,並看了證件,然後把門關上,對其妻劉某某說:「分局的警察來了,快走」,後劉帶其子張某來到他家的後門,讓張使勁跑,當劉某某見張已經跑遠了,正在鎖後門時,警察進了屋裡,劉某夫婦二人被公安機關抓獲。本案中,被告人張父,劉某某明知其子涉嫌犯罪的情況下,張父借開門時查看證件等手段故意拖延時間,且劉某某指示逃跑路線,創造條件,乘機放走犯罪嫌疑人張某,幫助張某迅速逃走,兩人的行為侵犯了司法機關對犯罪分子的追訴活動,構成窩藏罪。

(2)包庇罪的客觀特徵

1997年新《刑法》對包庇的方式只規定「作假證明」一種,而司法實踐中包庇的方式卻多種多樣,包庇的形式包括作假證明以及為犯罪分子毀滅、隱藏罪證,現在是我國刑法學界的通說。實踐中包庇的具體方式有:隱藏、毀滅物證、書證,製造虛偽的證人證言;製造虛偽的被害人陳述;製造虛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指使、收買、威脅鑒定人作虛偽的鑒定結論;偽造犯罪現場;剪輯、加工視聽資料;另外向司法機關作假證明,隱瞞或謊言編造犯罪分子逃跑的路線,方向及地點,以及向司法機關投遞「懇求書」之類的書面材料,故意捏造事實,為犯罪分子鳴冤叫屈,對被害人污衊誹謗等等,其意圖都是包庇犯罪分子,使其逃避法律制裁,故而亦認定為包庇罪。

二、認定窩藏、包庇罪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窩藏、包庇的犯罪主體問題

窩藏、包庇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任何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實施了窩藏、包庇犯罪的人的行為的自然人,都可以成為窩藏、包庇罪的主體,獨立構成窩藏、包庇罪,在實踐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1、犯罪分子本人不能成為窩藏、包庇罪的主體

犯罪分子在犯了罪以後,往往自行隱避或者毀滅、偽造證據,逃避司法機關的搜查、追捕,雖然說這種行為也必然妨害司法機關對刑事案件的刑事追訴和刑罰執行活動,其實,犯罪分子的這種行為仍然包括在行為人先行實施的行為所構成的要件之內,不具有單獨評價意義,只有當行為人後續實施的行為不能為先行行為構成的犯罪所包括,才具有重新的評價意義,構成新的犯罪。

2、共同犯罪人相互之間不能成為窩藏、包庇罪的主體。

共同犯罪即二人以上共同犯共同故意犯罪,如果共同犯罪的行為人相互窩藏、包庇的,不單獨構成窩藏、包庇罪,而應按共同犯罪處理。

(二)窩藏、包庇罪的犯罪對象問題

我國現行《刑法》法典第三百一十條規定,「明知是犯罪的人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作假證明包庇的,-------」,這說明,我國刑法規定窩藏、包庇的對象是犯罪的人。既沒有行為人應判刑罰種類及程度的限制,也沒有行為人犯罪性質的限制。這里,所謂犯罪的人,即包括犯罪後尚未抓獲畏罪潛逃的犯罪人,也包括被逮捕、關押後脫逃的未判決犯和已判決犯。至於他們犯什麼罪,可能判處或已判處什麼刑罰,則不影響本罪的成立,但在量刑時,可以作為窩藏、包庇犯罪的重要情節考慮。作為窩藏、包庇對象的犯罪的人可以分為判決前的犯罪分子和判決後的犯罪分子。判決前的犯罪分子包括:犯罪後尚未被司法機關發現的犯罪分子;已被司法機關發現是犯罪分子但司法機關尚未決定採取強制措施,或者是已決定採取強制措施,但尚未判決而破壞了強制措施後逃跑的。已過追訴時效的犯罪分子不能成為窩藏、包庇的對象。判決後的犯罪分子是指判決後應被執行刑罰的犯罪分子。因此,雖然經過判決,但不應被執行刑罰的人不是窩藏、包庇罪的對象:被判處免予刑事外分,免除處罰的人;刑罰已經執行完畢的人;被宣告緩刑且未犯新罪的犯罪分子;被假釋後未犯新罪的犯罪分子。

1、窩藏、包庇沒有構成犯罪的人,是否構成窩藏、包庇罪?

2000年2月份,重慶市巴南區魚洞鎮二碼頭發生一起因感情糾紛而殺人的惡性案件,魚洞獨龍村的肖剛持刀將受害人李某殺害後逃跑,在逃竄過程中,其親屬李某某等6人在明知其殺了人的情況下先後為其資助錢財、衣物和隱匿殺人凶器,後被巴南區公安分局一一抓獲,並以窩藏罪向巴南區人民檢察院提捕移訴,後巴南區人民檢察院以窩藏罪向巴南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巴南區人民法院對此案提出了質疑,認為:肖剛殺害李某的事實因李某已死亡,肖剛在逃而無法認定肖為殺人的犯罪嫌疑人,如果當時肖殺害李某的行為屬正當防衛行為,那麼肖就可能是無罪的人,因而不能構成李某某等6人的窩藏對象。為慎重起見,建議將案件撤回。我們認為法院的看法有一定的道理,我國刑法學界的大多數學者認為窩藏、包庇罪的對象,如果不是犯罪的人,是不能構成窩藏、包庇罪的。

2、被判處管制、罰金不予關押的人,能否成為窩藏、包庇罪的對象?

筆者認為:對被判處管制、罰金不予關押的人進行窩藏、包庇的,也妨害了司法機關對犯罪分子刑罰的執行活動,因為窩藏了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就使得管制無法執行;窩藏、包庇了被判處罰金的犯罪分子,就使得罰金刑無法執行,因此,窩藏、包庇被判處管制、罰金等未剝奪人身自由的刑罰的活動,也可能妨害了司法機關的刑事追訴活動。因此,可以成為窩藏、包庇犯罪的對象。

3、窩藏、包庇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以及被假釋的犯罪分子是否構成窩藏、包庇的對象?

在實踐中,窩藏、包庇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及假釋的犯罪分子,情況比較復雜,不能一概而論,而應分清情況,區別對待。(1)對犯了新罪的緩刑犯或假釋犯進行窩藏、包庇,毫無疑問可以成為窩藏、包庇罪的犯罪對象,(2)未犯新罪的緩刑犯或假釋犯不能成為窩藏、包庇罪的犯罪對象。

(三)「事前通謀的,以共同犯罪論處」如何理解?

關於此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窩藏、包庇罪中「事前通謀的,以共同犯罪論處」如何理解的請示答復》(1986年1月15日)明確為:「我國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條第三款所說的「事前通謀」,是指窩藏、包庇犯罪與被窩藏、包庇的犯罪分子,在犯罪活動之前,就謀劃或合謀,答應犯罪分子作案後給以窩藏或包庇的,這和刑法總則規定共犯的主客觀要件是一致的。如反革命分子或其它刑事犯罪分子,在犯罪之前,與行為人進行策劃,行為人分工承擔窩藏或答應在追究刑事責任時提供虛假證明來掩蓋罪行等等。因此,如果只是知道作案人員要去實施犯罪,事後予以窩藏、包庇或者事先知道作案人員要去實施犯罪,未去報案,犯罪發生後又窩藏、包庇犯罪分子的,都不應以共同犯罪論處,而單獨構成窩藏、包庇罪」。

(四)嚴格區分窩藏、包庇罪與知情不舉的界限。

知情不舉,是指明知他人犯罪而不檢舉告發的行為。窩藏、包庇罪與知情不舉在表現形式上比較相似,二者主要區別在:(1)客觀表現形式:窩藏、包庇罪是對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行為;知情不舉是明知是逃匿的犯罪分子而不向司法機關舉報,放任其逍遙法外的行為。(2)行為方式區別:窩藏、包庇罪是以積極的作為實施犯罪的;而知情不舉則是以消極的不作為方式實施犯罪的。(3)行為性質及法律後果:窩藏、包庇是一種犯罪行為,實施窩藏、包庇行為和行為人要受到國家司法機關的刑事制裁;知情不舉,我國刑法沒有將其規定為犯罪行為,但對於知情不舉的行為應予批評教育或黨紀、政紀處分,但不能認為是犯罪行為。

三、包庇、窩藏罪相鄰罪名的區分與適用

1、包庇罪與偽證罪的區分

偽證罪是指在刑事訴訟中,證人、鑒定人、記錄人、翻譯人對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故意作假證明、鑒定、記錄、翻譯,意圖陷害他人或隱匿罪證的行為。偽證罪中的故意作虛假證明為犯罪人隱匿罪證的行為,與窩藏、包庇罪有相似之處,其主要區別在於:(1)包庇罪是一般主體,而偽證罪為特殊主體,偽證罪只限於證人、鑒定人、記錄人與翻譯人。(2)包庇行為發生的時間沒有限制,而偽證罪則只能發生在判決以前的偵查、起訴、審判過程中。(3)包庇罪是通過使犯罪人逃匿或者採取其他庇護方法,使其逃避刑事制裁,偽證罪掩蓋的是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犯罪情節。(4)包庇罪對象既可以是未決犯,也可以是已決犯,而偽證罪所包庇的對象只能是未決犯。司法實踐中最容易混淆的是包庇罪中的作虛假證明與偽證罪中的證人作虛偽陳述如何區分的問題。筆者認為,區分二者,一是考察作虛假證明或者虛偽陳述的主體是否確實具有證人身份;二是考察作虛假證明或者虛偽陳述的內容是否確實是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如果本不具有證人資格的人即本來就不知道案件真實情況的人假冒證人的,盡管其所陳述的內容是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也不能定偽證罪,而應以包庇罪論處;反之,盡管是確實知道案件真實情況的證人,如果陳述的內容不是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也不構成偽證罪,而應以包庇罪論處。只有既具有證人身份,所作的虛偽陳述又確實是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才構成偽證罪。

2、窩藏、包庇罪與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毀滅證據、偽造證據、妨害作證罪的區分

根據《刑法》第三百零六條的規定,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毀滅證據、偽造證據、妨害作證罪是指在刑事訴訟中,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毀滅、偽造證據,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威脅、引誘證人違背事實改變證言或者作偽證的行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毀滅證據、偽造證據、妨害作證罪與窩藏、包庇罪的主要區別除了犯罪侵犯的直接客體與犯罪客觀方面的表現形式不同外,主要在於二者的犯罪主體不同,窩藏、包庇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毀滅證據、偽造證據、妨害作證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只能是本案中的辯護人、訴訟代理人,除此以外的任何人都不能單獨成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毀滅證據、偽造證據、妨害作證罪的主體,不能獨立地構成該罪。

3、包庇罪與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的區分

我國1979年《刑法》沒有規定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對於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的行為,過去的司法實踐一直是以包庇罪處理的。現行刑法增加了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之後,在司法實踐中認定犯罪時,對於包庇罪與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的區分,主要應當緊緊把握住兩罪在客觀行為方式上的差異。包庇罪只限於作假證明包庇實施了犯罪行為的人;而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的客觀行為則包括幫助毀滅、偽造證據兩種方式。

4、包庇罪與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的區分

根據《刑法》第四百一十七條的規定,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是指有查禁犯罪活動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向犯罪分子通風報信,提供便利,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的行為。包庇罪和幫助逃避處罰罪主觀方面都是出於故意,行為人都有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的目的;其犯罪行為的實施,都對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構成了侵犯。兩罪的主要區別:(1)犯罪主體不同,包庇罪是一般主體,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則是特殊主體,即只能是負有查禁犯罪活動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2)客觀方面的表現形式不同:包庇表現為,給明知是犯罪的人作假證明予以包庇的行為;而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則表現為向犯罪分子通風報信、提供便利,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的行為。

5、包庇罪與循私枉法罪的界限

根據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條第1款的規定,循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循私枉法、循情枉法,對明知是無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訴,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或者在刑事審判活動國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為。兩罪比較相似,在主觀方面都是故意犯罪;犯罪主體可能存著交叉,在客觀方面都可能表現為包庇犯罪的人的行為;犯罪行為的實施,都對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構成侵犯。但兩罪屬於性質不同的兩種犯罪,兩罪的區別主要在於:(1)犯罪性質:徇私枉法罪屬於瀆職罪,包庇罪不具有瀆職的性質。(2)犯罪客體:包庇罪侵犯的直接客體是司法機關的刑事追訴和刑罰執行活動;而循私枉法罪侵犯的直接客體則是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3)犯罪對象:包庇的犯罪對象是犯罪的人,而循私枉法罪的犯罪對象是刑事訴訟活動的當事人,即可能是犯罪的人,也可能是無辜的人,(4)客觀表現形式上看:包庇行為的實施不涉及到利用行為人的職務之便的問題;而循私枉法行為的實施,則須利用行為人自己直接辦理或者主管案件的便利條件。此外,包庇罪的客觀方面則既可以是包庇犯罪分子,使犯罪分子不受追訴或者使重罪得到輕判,也可以使無辜者受到刑事追訴或者使罪輕者得到重判。(5)犯罪主體不同,包庇罪是一般主體,而循私枉法罪則為特殊主體,即只有司法工作人員才能構成循私枉法罪。

(作者單位:重慶市巴南區人民檢察院)

4. 我要求助新聞易行我被人告上法庭了庭長有清向原告的行為我也不知道找

太多了,一搜就有的是啊

從本案談如何適用撤銷權的行使條件

作者: 張 輝 發布時間: 2007-04-29 16:16:22

[案情]

原告沛縣金貿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沛縣金貿公司)。

被告劉德固。

2003年1月22日,原被告雙方訂立借款協議,約定被告劉德固向原告沛縣金貿公司出借13萬元,期限6個月,為無息借款。同時雙方商定以原告方金貿廣場46幢11號房抵押,原告向被告出具了13萬元借據以及11號房買賣合同和279956元的房款收據。2003年1月24日,雙方又訂立7萬元借款合同,約定由被告向原告出借7萬元,期限6個月,為無息借款,以原告方33幢3號房抵押。原告向被告出具了7萬元借據以及3號房買賣合同和220059元的房款收據。上述抵押是以房產買賣的形式確立的抵押關系,原告為被告開具了兩份房款收據,被告實際上並未付款。被告劉德固在7萬元借款合同中並未向原告出借7萬元。兩份抵押合同也均未在房產管理部門辦理抵押登記。

對13萬元的借款形成,雙方存有分歧。原告主張是原告欠李申斌借款6萬元及利息15000元,欠劉保良借款5萬元以及被告即將出借的7萬元借款利息5000元構成。被告劉德固則主張李申斌和劉保良均同意將其享有的6萬元借款本息和5萬元借款本息轉歸被告所有,原告同意後,接收了上述二人的債權憑證,才向被告出具的13萬元借據。對上述主張雙方均無證據向法庭提供。

原告主張13萬元的借款合同為可撤銷合同,主要理由是劉保良的5萬元借款已經償還,原告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又同意轉歸被告享有,屬重大誤解。因為在債權債務轉移時,劉德固已聲明,劉保良的5萬元借據已丟失,而該借據目前在原告手中,足以證實5萬元已經償還。對其向法庭提交的劉保良的5萬元債權憑證和劉德固書寫的借據丟失證明,被告辯稱,在債權轉移時,原告已對兩份債權的真實性作了嚴格審查,不然也不會讓被告出具丟失證明,並且在此前後,無論是劉保良還是劉德固均未從原告手中領取5萬元借款。證人劉保良出庭證實了上述觀點。庭審中,原告對歸還劉保良5萬元借款的主張有以下幾點不能作出詳細陳述:1、是債權轉移之前還是之後償還的5萬元,不清楚;2、是交付給何人的,不清楚;3、是何人將債權憑證交付原告的,不清楚;4、是原告方何人經辦的還款手續,不清楚;5、款項是通過公司財務支出還是公司個人支出,不清楚;6、債權憑證是保存在公司財務帳還是個人手中,不清楚。

[裁判要點]

沛縣人民法院認為,原、被告雙方的兩份借款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雙方均應受到合同的約束。被告持有13萬元的借款憑證,原告對其真實性持有異議,但未能舉證證明。其主張是由李申斌借款本息,劉保良借款本金和劉德固7萬元借款利息組成,被告不予認可,且對李申斌借款計算利息,對劉保良借款不計利息,而在劉德固即將出借的7萬元約定無息的情況下,預提5000元利息的主張,不合常理,雙方簽訂的合同中沒有利息計算的約定,雙方對利率約定標准表述不一,即使按沛縣金貿公司陳述的標准計算,也不能計算出5000元的利息。因此,13萬元借款中並不包括7萬元的借款利息,本院據此認定雙方13萬元的借款關系依法成立,劉德固依法享有債權人資格。

原告主張該借款合同為可撤銷合同,主要理由是13萬元中的5萬元已經償還,但通過庭審查明,在債權轉移時,原告已對兩筆借款的真實性進行了審查,在劉德固缺失有關債權憑證時,讓其出具丟失聲明,沛縣金貿公司認為已將劉保良的5萬元借款由公司會計胡明波還給劉德固,並收回了借據,但沛縣金貿公司不能說明會計胡明波還款是受公司何人指派,胡明波用於還款的5萬元的來源,胡明波還款的過程,5萬元還款是否已記入公司帳目。沛縣金貿公司與劉德固辦理債權轉讓手續時,沛縣金貿公司對劉德固聲明借據丟失並無異議,而在此之後,原告方持有了劉德固的丟失聲明,更不會對一份有瑕疵的債權憑證履行付款義務,且原告是一家有限責任公司,有健全的財務制度,原告也不能提供充分的證據證明已歸還了50000元借款,對原告主張的劉保良5萬元借款已經償還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原告主張的13萬元借款合同為可撤銷合同的第二個理由是被告許諾向原告出借7萬元,原告才同意向被告出具13萬元借據,對此觀點,被告不認可。從證據分析,13萬元和7萬元屬兩個獨立的借款合同,無書面證據證明7萬元借款的交付是13萬元借款合同成立的先決條件,所以原告的該主張,本院也不予支持。

綜上,原告無證據證明13萬元借款合同具有法律規定的可撤銷事由,原告要求撤銷上述合同的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原告主張7萬元借款合同屬可撤銷合同的理由是被告未按合同約定向原告出借7萬元,但該行為應屬違反合同約定的行為,而不是法律規定的可撤銷事由,原告可要求被告承擔違約責任。現原被告雙方均不願履行該合同,所以該借款合同可以解除。

綜上,該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四條第一款、第二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二條第二頂之規定,於2005年4月5日作出(2004)沛民二重字第22號民事判決:一、解除原被告雙方70000元的借款合同及抵押合同;二、駁回原告要求撤銷130000元借款合同的訴訟請求;三、雙方簽訂的以原告所有的金貿廣場46幢11號房作為抵押物的抵押合同不生效;四、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沛縣金貿公司不服一審判決,上訴稱在上述債權債務轉移過程中,上訴人是在不知劉保良的5萬元借款已經清償的情況下,錯將5萬元借款轉歸劉德固所有,屬重大誤解。雙方約定借款利率2.5%,顯失公平。13萬元和7萬元兩筆借款合同依法應當撤銷;兩份抵押合同未按規定辦理登記手續,應屬無效。

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1、關於5萬元借款是否償還的問題。金貿公司認為已將劉保良的5萬元借款由公司會計胡明波還給劉德固,並收回了借據,但金貿公司不能說明會計胡明波還款是受公司何人指派,胡明波用於還款的5萬元的來源,胡明波還款的過程,5萬元還款是否已記入公司帳目。而在金貿公司與劉德固辦理債權轉讓手續時,金貿公司對劉德固聲明借據丟失並無異議,因此,金貿公司提供的現有證據不能證明5萬元借款已經償還的事實,可待提供充分證據後再行主張權利。2、關於13萬元借款和7萬元借款的關系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五條、第九十三條的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合同生效和解除的條件,雖然13萬元和7萬元的合同是同一天簽訂的,但不能證明金貿公司是以借款7萬元為條件同意進行債權轉讓的,況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十條的規定,債權轉讓無須債務人同意。因此,7萬元的借款合同並不是13萬元借款合同的生效或解除條件,也不屬於撤銷合同的法定事由。3、關於13萬元的借款是否包括7萬元的借款利息問題。金貿公司認為13萬元的借款中包括7萬元的借款利息5000元,但雙方簽訂的合同中沒有利息計算的約定,在二審庭審中雙方對利率約定標准表述不一,即使按金貿公司陳述的標准計算,也不能計算出5000元的利息。因此,13萬元借款中並不包括7萬元的借款利息。4、關於利率是否顯失公平的問題。金貿公司認為雙方約定借款利率2.5%,顯失公平。但雙方對利率約定表述不一,即使利率約定違反法律規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六條「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的規定,利率約定過高也不是顯失公平應予撤銷的法定事由。

綜上所述,中院認為,上訴人請求撤銷13萬元借款合同的理由無法律依據和事實依據,均不能成立,因此,其撤銷13萬元借款合同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採信。原審法院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在本案二審中,劉德固將7萬元借款合同的相應手續退還給金貿公司,本院予以確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於2005年7月20日作出(2005)徐民二終字第384號民事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評析]

本案涉及民商法理論中的撤銷權制度,如何適用撤銷權的行使條件是審理這類案件最常遇到的問題。撤銷權是民商法中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依據我國《民法通則》與《合同法》的相關規定,撤銷權依主體不同,可分為民事行為當事人的撤銷權和民事行為關系人的撤銷權兩類。

民事行為當事人的撤銷權是指法律規定只能由實施該民事行為的當事人雙方或一方享有並行使的撤銷權,非民事行為當事人不得行使,通常表現為實施一定民事行為的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或實施行為時雙方當事人的經濟利益明顯不公平,一方當事人形成的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關對該行為予以撤銷的民事權利。此類撤銷權根據合同性質的不同又可細分為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權和效力待定合同的撤銷權,可撤銷合同,則是指因當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實,可以通過行使撤銷權,使已生效合同歸於無效的合同,該類合同無需依靠第三人的主觀態度,它具有如下特點:1、可撤銷的合同中行為人意思與表示有瑕疵,可撤銷合同在未被撤銷之前仍然是有效的。2、可撤銷的合同須由撤銷權人主動行使撤銷權來實現。3、合同具備有可撤銷的原因,大體為有重大誤解、顯失公平、欺詐、脅迫、乘入之危五種情形。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已成立的合同,因不符合生效要件的規定,其效力是否發生尚未確定,有待於其他行為而使之確定的合同,該合同效力處於懸而未決狀態,其效力取決第三人(承認權人)的主觀態度,第三人認可則合同生效,拒絕認可則歸於未生效。

民事行為關系人的撤銷權,是指由民事行為當事人以外的、與該當事人或者該民事行為有某種法律上關系的人行使的撤銷權。通常表現為當債務人放棄對三人的債權、實施無償或低價處分財產的行為而有害於債權人的債權時,債權人可以依法請求法院撤銷債務人所實施的行為。

原告的訴訟請求是要求撤銷與被告簽訂的借款合同,我國合同法規定只有具備以下撤銷事由的合同,當事人才能請求撤銷合同:重大誤解、顯失公平或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本案不存在顯失公平、脅迫等因素,原告主張被告採取欺詐手段、且有重大誤解簽訂的合同。所謂欺詐是一方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訂立合同,在欺詐的情況下,受欺詐人陷入錯誤認識是由於他人實施欺詐行為而誘使自己作出非真實的意思表示。其構成條件為:1、主觀上欺詐方有欺詐的故意。所謂欺詐的故意是指欺詐的一方明知自己告知對方的情況是虛假的且會使被欺詐方陷入錯誤認識,而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發生。欺詐行為必須是故意實施的,過失並不構成欺詐。2、客觀上欺詐方實施欺詐行為。欺詐行為主要包括兩種:一種是積極的欺詐行為,即故意告知虛假情況;另一種是消極的欺詐行為,即故意隱瞞真實情況。3、在因果關繫上,對方因欺詐而作出錯誤意思表示。這里實際上包括兩個環節,首先對方因欺詐而陷入錯誤認識;其次對方基於錯誤認識而作出意思表示。原告主張被告欺詐其提供的證據均不具備上述條件,故不能支持其主張。所謂重大誤解是指當事人因對合同重要內容產生錯誤認識而作出同意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其構成條件1、必須是對構成合同重要內容的事實產生錯誤認識。這里的重要事實包括:(1)合同的性質;(2)對方當事人;(3)標的物;(4)有關法律。2、被誤解的事實在合同訂立時已經存在。這意味著當事人不得以合同訂立後發生的事實主張重大誤解而撤銷合同。3、誤解方基於誤解訂立合同。僅有基於對錯誤認識的信任而訂立合同,才會產生合同的可變更或可撤銷。4、誤解是由於誤解方的過失造成的。如果誤解是由於對方的故意造成的,這時誤解實際上轉化為對方的欺詐,如果誤解是由於對方重大過失造成的,則很有可能意味著對方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其他性質的違背誠信原則的行為。本案中,沛縣金貿公司認為已將劉保良的5萬元借款由公司會計胡明波還給劉德固,並收回了借據,但金貿公司不能說明會計胡明波還款是受公司何人指派,胡明波用於還款的5萬元的來源,胡明波還款的過程,5萬元還款是否已記入公司帳目。而在金貿公司與劉德固辦理債權轉讓手續時,金貿公司對劉德固聲明借據丟失並無異議,且原告是一家有限責任公司,有健全的財務制度,原告也不能提供充分的證據證明已歸還了50000元借款,因此,沛縣金貿公司提供的現有證據不能證明5萬元借款已經償還的事實,故也不存在重大誤解事實。

(作者單位:江蘇省沛縣人民法院)

來源: 中國法院網
責任編輯: 陳思

追問:
雖然謝謝,但是你沒有看清我給出的題目,那就是是保證人的詐害行為使債權人行使撤銷權而非債權人對債務人的撤銷權!
回答:
同理,
追問:
你如果同理的話,那就意味著保證人就是債務人,但是我覺得保證人或基於委託或自願而簽訂保證合同,他和債務人還是不一樣的。要不你找一個這樣的案例給我吧!我就信你了!

回答:
見擔保法,啥叫擔保就是您出個手續債務人不還您先還,完您和債務人要啊
追問:
贊同,雖然我也同意保證人也能夠適用債權人的撤銷權制度,你也說了還完以後保證人再向債務人要,那麼意味著保證人不是債務人。但是我國合同法的撤銷權制度的相對方是債務人。

所以你還是提供一個這樣的案例給我吧,我就不煩你了,呵呵!

回答:
見擔保法,因擔保合同,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就是債權人的債務人了
追問:
哎,那你能提供一個這樣的案例給我不,我需要案例。
回答:
債權人的撤銷權很少用,所以案例很少,上網的更少
追問:
噢,那算了,我自己解決,雖然問題沒有解決,但是看你這么辛苦的份上,這個分給你了!

5. 民法案例

我可以給你,你需要那類的,說一下,合同糾紛,勞動糾紛或是其他類別。下面是目錄,你選擇一下:

1. 香港錦程投資有限公司與山西省心血管疾病醫院、第三人山西寰能科貿有限公司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10.08.17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糾紛
2. 陳全、皮治勇訴重慶碧波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夏昌均、重慶奧康置業有限公司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10.05.31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合資、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糾紛
3. 葛宇斐訴沈丘縣汽車運輸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周口市分公司、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沈丘支公司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
審結日期:2010.04.21 審理法院: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糾紛
4. 棗庄礦業(集團)有限公司柴里煤礦與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行、青島保稅區華東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聯營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10.04.15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聯營合同糾紛
5. 趙子文與潘日陽財產侵權糾紛案
審結日期:2010.03.24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財產損害賠償糾紛
6. 湖北午時葯業股份有限公司與澳諾(中國)制葯有限公司、王軍社侵犯發明專利權糾紛案
審結日期:2010.03.23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侵犯發明專利權糾紛
7. 北京網路網訊科技有限公司訴青島奧商網路技術有限公司、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青島市分公司、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山東省分公司、青島鵬飛國際航空旅遊服務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審結日期:2010.03.20 審理法院: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不正當競爭、壟斷糾紛
8. 江蘇省南通市人民檢察院訴申東蘭生產、銷售假葯,趙玉俠等銷售假葯案
審結日期:2010.02.08 審理法院: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司法公開示範法院) 案由分類:生產、銷售假葯罪
9. 蔡紅輝訴金才來信用卡糾紛案
審結日期:2010.01.06 審理法院: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信用卡糾紛
10. 廣州市仙源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與廣東中大中鑫投資策劃有限公司、廣州遠興房產有限公司、中國投資集團國際理財有限公司股權轉讓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9.12.30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股權轉讓糾紛
11. 沈陽銀勝天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沈陽辦事處債權轉讓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9.12.22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債權轉讓合同糾紛
12. 北京公達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訴北京市祥和三峽房地產開發公司房地產開發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9.12.22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房地產開發經營合同糾紛
13. 山東聚豐網路有限公司與韓國MGAME公司、天津風雲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網路游戲代理及許可合同糾紛管轄權異議案
審結日期:2009.12.22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網路服務合同糾紛
14. 成都鵬偉實業有限公司與江西省永修縣人民政府、永修縣鄱陽湖采砂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采礦權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9.12.19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采礦權糾紛
15. 廣西桂冠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與廣西泳臣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9.12.15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房屋買賣合同糾紛
16. 江油市城市信用社撤銷清算組申請確認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執行行為違法案
審結日期:2009.11.27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錯誤執行賠償
17. 韓龍梅等訴陽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分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9.11.20 審理法院: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保險合同糾紛
18. 蘭州神駿物流有限公司與蘭州民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侵權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9.11.20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股東出資糾紛
19. 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訴上海安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鄭戈擅自發行股票案
審結日期:2009.09.24 審理法院: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司法公開示範法院) 案由分類:擅自發行股票、公司、企業債券罪
20. 拉科斯特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龍華服飾禮品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注冊商標專用權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9.09.22 審理法院: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司法公開示範法院) 案由分類:侵犯商標專用權糾紛
21. 蘇州工業園區新海宜電信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訴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工業園區華發科技有限公司侵犯專利權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9.09.14 審理法院: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司法公開示範法院) 案由分類:專利權權屬、侵權糾紛
22. OBE-工廠·翁瑪赫特與鮑姆蓋特納有限公司與浙江康華眼鏡有限公司侵犯發明專利權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9.08.26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侵犯發明專利權糾紛
23. 英特宜家系統有限公司訴台州市中天塑業有限公司著作權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9.08.22 審理法院: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司法公開示範法院) 案由分類: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
24. 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區人民檢察院訴成都共軟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孫顯忠、張天平、洪磊、梁焯勇侵犯著作權案
審結日期:2009.08.20 審理法院: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區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侵犯著作權罪
25. 上海市弘正律師事務所訴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服務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9.08.17 審理法院: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司法公開示範法院) 案由分類:服務合同糾紛
26. 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訴上海國宏置業有限公司財產權屬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9.08.07 審理法院: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司法公開示範法院) 案由分類:所有權糾紛
27. 山東魯錦實業有限公司訴鄄城縣魯錦工藝品有限責任公司、濟寧禮之邦家紡有限公司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9.08.05 審理法院: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侵犯商標專用權糾紛
28. 無錫市春江花園業主委員會訴上海陸家嘴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等物業管理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9.06.12 審理法院: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物業服務合同糾紛
29. 邢立強訴上海證券交易所權證交易侵權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9.05.26 審理法院: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司法公開示範法院) 案由分類:證券交易合同糾紛
30. 安徽省福利彩票發行中心與北京德法利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營銷協議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9.05.25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合同糾紛
31. 巴菲特投資有限公司訴上海自來水投資建設有限公司股權轉讓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9.05.18 審理法院: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司法公開示範法院) 案由分類:股權轉讓糾紛
32. 楊珺訴東台市東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商品房銷售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9.05.15 審理法院: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商品房銷售合同糾紛
33. 李維祥訴李格梅繼承權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9.05.13 審理法院: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縣)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繼承糾紛
34. 北京慈文影視製作有限公司與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海南省分公司侵犯著作權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9.04.28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
35. 劉保昌與安徽省東泰紡織有限公司侵犯專利權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9.04.27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專利權權屬、侵權糾紛
36. 山東起重機廠有限公司與山東山起重工有限公司侵犯企業名稱權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9.04.27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侵犯企業名稱(商號)權糾紛
37. 中國光大銀行與內蒙包頭華達合資卧具裝飾廠、中國農業銀行包頭市青山區支行、包頭市青山區人民政府自由路辦事處侵權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9.04.23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債權糾紛
38. 郭懿訴江蘇益豐大葯房連鎖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
審結日期:2009.04.07 審理法院: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勞動爭議
39. 北京智揚偉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創思生物技術工程(東莞)有限公司、河南省開封市城市管理局居間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9.04.01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居間合同糾紛
40. 山東省食品進出口公司、山東山孚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山孚日水有限公司訴馬達慶、青島聖克達誠貿易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9.03.18 審理法院: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不正當競爭、壟斷糾紛
41. 浙江和信電力開發有限公司、金華市大興物資有限公司與通和置業投資有限公司、廣廈控股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富沃企業發展有限公司、第三人通和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損害公司權益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9.03.17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損害公司利益賠償糾紛
42. 鄒漢英訴孫立根、劉珍工傷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9.02.16 審理法院:江蘇省揚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工傷事故損害賠償糾紛
43.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貴陽辦事處與貴陽開磷有限責任公司借款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9.01.15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借款合同糾紛
44. 四維實業(深圳)有限公司、四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與艾利丹尼森公司、艾利(廣州)有限公司、艾利(崑山)有限公司、艾利(中國)有限公司、南海市裡水意利印刷廠、佛山市環市鎮東升汾江印刷廠經營部侵犯商業秘密糾紛管轄權異議案
審結日期:2009.01.15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侵犯商業秘密糾紛
45. 昆明威恆利商貿有限責任公司與昆明市規劃局、第三人昆明市盤龍區人民政府東華街道辦事處行政處罰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9.01.13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城市規劃
46.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西安辦事處與海南華山房地產開發總公司、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曲江支行借款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9.01.05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借款合同糾紛
47. 興業銀行廣州分行與深圳市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9.01.04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借款合同糾紛
48.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西安辦事處與陝西省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西安中轉冷庫、陝西省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借款擔保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8.12.30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借款合同糾紛
49. 重慶索特鹽化股份有限公司與重慶新萬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8.12.23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合同糾紛
50. 楊培康與無錫活力保健品有限公司侵犯發明專利權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8.12.22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專利權權屬、侵權糾紛
51. 上海羅芙仙妮化妝品有限公司訴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金山分局工商行政處罰決定案
審結日期:2008.12.19 審理法院: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司法公開示範法院) 案由分類:工商
52. 東風汽車貿易公司、內蒙古汽車修造廠與內蒙古環成汽車技術有限公司、內蒙古物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赫連佳新、梁秋玲及第三人內蒙古東風汽車銷售技術服務聯合公司侵權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8.12.13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物權糾紛
53. 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烏魯木齊辦事處與新疆華電工貿有限責任公司、新疆華電紅雁池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新疆華電葦湖梁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等借款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8.12.02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借款合同糾紛
54. 彭麗靜與梁喜平、王保山、河北金海岸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股權轉讓侵權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8.11.27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股權轉讓糾紛
55. 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檢察院訴李江職務侵佔案
審結日期:2008.11.26 審理法院: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司法公開示範法院) 案由分類:職務侵佔罪
56. 王永勝訴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河西支行儲蓄存款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8.11.26 審理法院: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儲蓄存款合同糾紛
57. 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人民檢察院訴馬志松等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案
審結日期:2008.10.30 審理法院:江蘇省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
58. 海南省臨高縣人民檢察院訴謝家海等敲詐勒索案
審結日期:2008.10.28 審理法院:海南省海南中級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敲詐勒索罪
59. 江蘇里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訴寶應縣天補農資經營有限公司侵犯植物新品種權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8.10.27 審理法院: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司法公開示範法院) 案由分類:侵犯植物新品種權糾紛
60. 廣東唱金影音有限公司與中國文聯音像出版社、天津天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天津天寶光碟有限公司、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河北音像人音像製品批銷有限公司著作權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8.10.24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侵犯著作人身權糾紛
61. 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檢察院訴黃春海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案
審結日期:2008.09.17 審理法院: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司法公開示範法院) 案由分類: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
62. 國家開發銀行與沈陽高壓開關有限責任公司、新東北電氣(沈陽)高壓開關有限公司、新東北電氣(沈陽)高壓隔離開關有限公司、沈陽北富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等借款合同、撤銷權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8.09.05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借款合同糾紛
63.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成都辦事處與四川泰來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泰來房屋開發有限公司、四川泰來娛樂有限責任公司借款擔保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8.09.03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借款合同糾紛
64.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三門峽車站支行與三門峽天元鋁業股份有限公司、三門峽天元鋁業集團有限公司借款擔保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8.09.03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借款合同糾紛
65. 江蘇省泰州市人民檢察院訴王桂平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銷售偽劣產品、虛報注冊資本案
審結日期:2008.08.28 審理法院: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司法公開示範法院) 案由分類: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66. 上海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與上海市綜合信息交易所、上海三和房地產公司委託貸款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8.08.13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委託合同糾紛
67. 王春生訴張開峰、江蘇省南京工程高等職業學校、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行、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侵權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8.07.30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信用卡糾紛
68. 雷茨飯店有限公司訴上海黃浦麗池休閑健身有限公司侵權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8.07.22 審理法院: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司法公開示範法院) 案由分類:商標權權屬、侵權糾紛
69. 江蘇拜特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江蘇省淮安市康拜特地毯有限公司訴許贊有因申請臨時措施損害賠償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8.05.30 審理法院: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司法公開示範法院) 案由分類:專利權權屬、侵權糾紛
70. 荷屬安的列斯·東方航運有限公司與中國·澄西船舶修造廠船舶修理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8.05.06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船舶買賣(建造、修理、改建和拆解)合同糾紛
71. 中國農業銀行長沙市先鋒支行與湖南金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長沙金霞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借款擔保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8.04.28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借款合同糾紛
72. 史文培與甘肅皇台釀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皇台商貿有限責任公司互易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8.04.24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互易糾紛
73. 廣東黃河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與北京然自中醫葯科技發展中心一般股權轉讓侵權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8.04.22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股權轉讓糾紛
74. 瑞華投資控股公司與山東魯祥銅業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嘉祥景韋銅業有限公司、陳中榮、高學敏等借款擔保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8.04.21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借款合同糾紛
75. 翁立克訴上海浦東伊維燃油噴射有限公司、上海柴油機股份有限公司職務發明設計人報酬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8.04.18 審理法院: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司法公開示範法院) 案由分類:職務發明創造發明人、設計人獎勵、報酬糾紛
76. 西安奧克自動化儀表有限公司訴上海輝博自動化儀表有限公司請求確認不侵犯專利權及上海輝博自動化儀表有限公司反訴西安奧克自動化儀表有限公司專利侵權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8.04.02 審理法院: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司法公開示範法院) 案由分類:確認不侵犯專利權糾紛
77. 義大利費列羅公司與蒙特莎(張家港)食品有限公司、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元行銷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8.03.24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不正當競爭、壟斷糾紛
78. 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人民檢察院訴楊志成盜竊案
審結日期:2008.03.19 審理法院:河南省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盜竊罪
79. 陳偉訴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公司、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證券交易所侵權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8.03.14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證券糾紛
80. 廣東省肇慶市人民檢察院訴梁克財等搶劫案
審結日期:2008.02.20 審理法院: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司法公開示範法院) 案由分類:搶劫罪
81. 中國農業銀行哈爾濱市太平支行與哈爾濱松花江奶牛有限責任公司、哈爾濱工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中隆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8.01.17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借款合同糾紛
82. 天同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清算組與恆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恆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濟南分行、恆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煙台青年路支行返還扣劃結算資金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7.12.28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客戶交易結算資金糾紛
83. 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昆明辦事處與昆明新人人海鮮酒樓有限責任公司、昆明新人人金實酒樓有限責任公司借款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7.12.22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借款合同糾紛
84. 山西嘉和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與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7.12.21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房地產開發經營合同糾紛
85. 北京國玉大酒店有限公司訴北京市朝陽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工傷認定行政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7.12.18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勞動和社會保障
86. 石鴻林訴泰州市華仁電子資訊有限公司著作權侵權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7.12.17 審理法院: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司法公開示範法院) 案由分類:侵犯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糾紛
87. 王雲飛訴施耐德電氣(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勞動爭議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7.12.14 審理法院: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勞動爭議
88. 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濟南辦事處與山東省濟南醫葯采購供應站、山東省醫葯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醫葯公司借款擔保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7.12.14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借款合同糾紛
89. 黃某某訴廣州市白雲區京溪小學、廣東省三茂鐵路國際旅行社等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7.12.14 審理法院: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
90. 西安市臨潼區建築工程公司與陝西恆升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7.12.07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
91. 風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與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行、河北寶碩股份有限公司借款擔保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7.12.06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借款合同糾紛
92. 青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嶗山國土資源分局與青島乾坤木業有限公司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7.11.30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
93. 大連渤海建築工程總公司與大連金世紀房屋開發有限公司、大連寶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大連寶玉集團有限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7.11.21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
94. 天津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訴劉大力、曹振慶、趙殿永等盜掘古文化遺址、倒賣文物、轉移贓物案
審結日期:2007.11.01 審理法院: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司法公開示範法院) 案由分類: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
95. 仲崇清訴上海市金軒大邸房地產項目開發有限公司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7.10.19 審理法院: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司法公開示範法院) 案由分類: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
96. 陝西西嶽山莊有限公司與中建三局建發工程有限公司、中建三局第三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7.10.16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
97. 楊慶峰訴無錫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工傷認定行政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7.10.12 審理法院:江蘇省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勞動和社會保障
98. 天津狗不理集團有限公司訴濟南市大觀園商場天豐園飯店侵犯商標專用權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7.10.10 審理法院: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侵犯商標專用權糾紛
99. 浙江省樂清市樂城鎮石馬村村民委員會與浙江順益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7.09.30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合資、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糾紛
100. 陝西省渭南市人民檢察院訴渭南市尤湖塔園有限責任公司、惠慶祥、陳創、馮振達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惠慶祥挪用資金案
審結日期:2007.09.21 審理法院: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101. 重慶正通葯業有限公司、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與四川華蜀動物葯業有限公司商標行政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7.08.31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商標
102. 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濟南辦事處與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小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借款抵押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7.07.26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抵押合同糾紛
103. 河北勝達永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與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行、河北寶碩股份有限公司銀行承兌匯票協議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7.07.24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匯票回單簽發請求權糾紛
104.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蘭州辦事處與甘肅亞盛鹽化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借款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7.07.23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借款合同糾紛
105. 天津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訴李彬、袁南京、胡海珍、東輝、燕玉峰、劉鈺、劉少榮、劉超綁架案
審結日期:2007.06.19 審理法院: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司法公開示範法院) 案由分類:綁架罪
106. 浙江省寧波市人民檢察院訴寧波利百代投資咨詢有限公司、陳宗緯、王文澤、鄭淳中非法經營案
審結日期:2007.06.14 審理法院: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非法經營罪
107. 中國恆基偉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北大青鳥有限責任公司與廣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香港青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借款擔保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7.06.08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借款合同糾紛
108. 劉志兵訴盧志成財產權屬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7.06.06 審理法院:浙江省紹興市中級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物權確認糾紛
109. 峰峰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節能投資公司借款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7.05.28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企業借貸糾紛
110. 淄博萬傑醫院與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淄博博山支行、淄博博易纖維有限公司、萬傑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借款擔保合同糾紛管轄權異議案
審結日期:2007.05.25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管轄權糾紛
111. 遼寧省海城市甘泉鎮光華制兜廠申請國家賠償確認案
審結日期:2007.05.17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違法查封、扣押、凍結賠償
112. 深圳市商業銀行寶安支行與湖南長煉興長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深圳民鑫實業有限公司、廣東金匯源投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西北亞奧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吳忠儀表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國安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返還資金保證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7.05.15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保證合同糾紛
113. 雷遠城與廈門王將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遠東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財產權屬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7.05.14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物權確認糾紛
114. 泛華工程有限公司西南公司與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案
審結日期:2007.05.14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由分類: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
115. 陸豐市陸豐典當行與陳衛平、陳淑銘、陸豐市康樂奶品有限公司清算小組、第三人張其心土地抵債合同糾紛案

裝不下了,只能寫9999字。

6. 三星掌門人李在鎔案開庭,此案件有哪些疑點

前幾年三星手機在中國大火,帶動了三星的其他電子產品熱銷。三星,是唯一可以跟美國蘋果公司相抗衡的國外品牌手機。最近幾年三星手機銷量持續走低,尤其是三星note7爆炸事件使得三星電子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再加上國產手機的崛起,中國人買三星手機者越來越少,但這並不影響三星集團在韓國乃至在全世界的影響力。

文質彬彬的李在鎔在經營管理方面很有一手,盡管出現了手機爆炸事故,但只是影響了個三星電子一個季度的財務報表。去年三星抓住了電子元器件漲價這一趨勢提高了他們產品的價格,讓世界各大電子商都為三星打工,三星集團的盈利也超過了蘋果公司,成為世界上最賺錢的公司,這都是李在鎔創下的輝煌戰果。李在鎔被判罰,主要是韓國制度的悲劇,韓國最大的幾個經濟集團都是家族集團,李在鎔繼承三星集團必須交付巨額的繼承稅,他的公司股票就會被稀釋,被迫之下李在鎔鋌而走險。

7. 方舟子事件判決結果出來了沒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

(2010)一中刑終字第3377號
原公訴機關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檢察院。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肖傳國,男,54歲(1955年12月5日出生),漢族,出生地湖北省,博士研究生文化,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泌尿外科主任,戶籍所在地: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解放大道。因涉嫌犯故意傷害罪,於2010年9月21日被羈押並被刑事拘留,於同年10月21日被監視居住。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戴建湘,男,45歲(1965年1月15日出生),漢族,出生地湖南省湘潭市,高中文化,無業,戶籍所在地: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區紅旗嶺。因涉嫌犯尋釁滋事罪,於2010年9月9日被羈押, 9月10日被刑事拘留,於同年10月8日被監視居住。

原審被告人許立春(曾用名:許立),男,32歲(1978年1月5日出生),漢族,出生地湖南省湘潭市,初中文化,農民,戶籍所在地: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區板塘鄉新農村光家村民組。1997年因犯破壞通訊設備罪被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區人民法院判處拘役六個月,1999年因犯故意傷害罪被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因涉嫌犯尋釁滋事罪,於2010年9月8日被羈押, 9月9日被刑事拘留,於同年10月8日被監視居住。

原審被告人龍光興(曾用名:龍塘報),男,31歲(1979年1月5日出生),苗族,出生地貴州省黃平縣,小學文化,農民,戶籍所在地:貴州省黃平縣苗隴鄉翁板村七組。因涉嫌犯尋釁滋事罪,於2010年9月8日被羈押並被刑事拘留,於同年10月8日被監視居住。

原審被告人康擁軍(綽號:修哥),男,42歲(1967年12月4日出生),漢族,出生地湖南省湘潭市,初中文化,農民,戶籍所在地: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區板塘鄉五一村星火村民組。1987年因犯盜竊罪被長沙鐵路運輸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六個月,1992年因犯盜竊罪被長沙鐵路運輸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1996年因犯盜竊罪被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因涉嫌犯尋釁滋事罪,於2010年9月24日被羈押並被刑事拘留,於同年10月24日被監視居住。

原審被害人方是民(筆名:方舟子),男,43歲,漢族,出生地福建省雲霄縣,博士研究生文化,自由撰稿人,住北京市石景山區。

訴訟代理人彭劍,北京華歡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害人方玄昌,男,37歲,漢族,出生地浙江省淳安縣,大學文化,《財經》雜志社科學欄目編輯,住北京市海淀區。

訴訟代理人趙玉忠,男,54歲,北京電影學院教授,住北京市海淀區。與原審被害人方玄昌系朋友關系。

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法院審理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肖傳國、戴建湘、許立春、龍光興、康擁軍犯尋釁滋事罪一案,於2010年10月10日作出(2010)石刑初字第333號刑事判決。原審被告人肖傳國、戴建湘不服,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經過閱卷,訊問上訴人肖傳國、戴建湘及原審被告人許立春、龍光興、康擁軍,聽取了原審被害人方舟子、方玄昌及其訴訟代理人的意見和肖傳國、戴建湘辯護人的辯護意見,認為本案事實清楚,決定不開庭審理。現已審理終結。

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法院判決認定:
被告人肖傳國因對被害人方是民、方玄昌等人在互聯網和其他媒體上質疑其學術成果不滿,遂接受被告人戴建湘找人毆打方是民和方玄昌的提議。後戴建湘找到被告人許立春,並將肖傳國提供的二被害人照片、住址等信息及部分資金交給許立春。

2010年5月間,被告人許立春糾集被告人龍光興來京伺機對被害人方玄昌、方是民實施毆打。6月24日22時許,許立春、龍光興在本市海淀區增光路,持鐵管毆打方玄昌,致其頭皮血腫、多處軟組織挫傷、頭皮裂傷,經鑒定為輕微傷。

同年7月間,被告人許立春糾集被告人龍光興、康擁軍到本市石景山區七星園小區附近,持鐵管、鐵錘尋找機會毆打被害人方是民。8月29日17時許,許立春、龍光興在該小區北門附近,持鐵管、鐵錘、噴射防衛器毆打方是民,致其腰骶部皮膚挫傷。後五被告人分別被公安機關查獲,部分作案工具已起獲。

一審法院認定以上事實的證據有:公安機關出具的到案經過及工作說明,被害人方是民、方玄昌的陳述,證人王明亮、史振輝、陳松、施澤濤、安巧轉、劉玉成、官華義、張利奎、黃立嵩的證言,醫院診斷證明,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書,毒物檢驗報告,辨認筆錄,現場勘查筆錄、平面示意圖及照片,作案工具金屬管1根、鐵錘1把,銀行轉賬信息,被告人許立春、康擁軍的前科材料,被告人肖傳國、戴建湘、許立春、龍光興、康擁軍的供述等。

根據以上事實和證據,一審法院認為,被告人肖傳國、戴建湘、許立春、龍光興、康擁軍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五被告人的行為均已構成尋釁滋事罪,應依五被告人在犯罪過程中的作用分別予以懲處。據此判決:一、被告人肖傳國犯尋釁滋事罪,判處拘役五個半月;二、被告人戴建湘犯尋釁滋事罪,判處拘役五個半月;三、被告人許立春犯尋釁滋事罪,判處拘役四個月;四、被告人龍光興犯尋釁滋事罪,判處拘役三個月;五、被告人康擁軍犯尋釁滋事罪,判處拘役一個半月;六、隨案移送的作案工具金屬管一根、鐵錘一把予以沒收,人民幣八千元予以追繳。

上訴人肖傳國的上訴理由是:原判認定事實及適用法律錯誤,其行為不符合尋釁滋事罪的構成要件。要求撤銷原判,以故意傷害罪處理。肖傳國辯護人的主要辯護意見是:肖傳國的行為不符合尋釁滋事罪的構成要件,是故意傷害性質,應依法對其予以行政處罰。

上訴人戴建湘的上訴理由是:其行為不符合尋釁滋事罪的構成要件;一審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存在嚴重的程序錯誤。要求撤銷原判,宣告上訴人無罪。戴建湘辯護人的主要辯護意見是:戴建湘的行為不符合尋釁滋事罪的構成要求,不構成尋釁滋事罪。

原審被害人方是民、方玄昌及其訴訟代理人的主要意見是:一審嚴重違反法定程序,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不當,量刑畸輕,請求二審法院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並申請對方玄昌重新進行傷情鑒定。

一審法院在判決書中列舉的認定本案事實的證據,已在一審法院開庭時當庭宣讀、出示並質證。在本院審理期間,上訴人肖傳國、戴建湘及其辯護人,原審被告人許立春、龍光興、康擁軍,原審被害人方是民、方玄昌及其訴訟代理人均未向本院提交新證據。本院對一審判決書列舉的證據予以確認。本院經審理認為,一審判決書認定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

本院認為,上訴人肖傳國、戴建湘及原審被告人許立春、龍光興、康擁軍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其行為均已構成尋釁滋事罪,應分別予以處罰。原審人民法院根據本案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及對於社會的危害程度所作出的判決,定罪及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應予維持。原審被害人方玄昌申請重新進行傷情鑒定的理由不充分,本院不予准許。上訴人肖傳國、戴建湘的上訴理由及其辯護人的辯護意見均缺乏事實及法律根據,本院不予採納。據此,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九條第(一)項之規定,裁定如下:

駁回肖傳國、戴建湘的上訴,維持原判。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審 判 長 柏***
代理審判員 翟***
代理審判員 吳***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印章)
二○一○年十一月四日
書記員 李***
書記員 韓***

8. 人民法院報公告查詢

河南省鶴壁市浚縣張俊理和楊瑞雪的離婚案公告,請回答。

9. 案情復雜沒關系,執法人員有智慧——四川省攀枝花市閩貴平等6人構建利益鏈條無證採煤案是怎樣

2007年11月,四川省攀枝花市閩貴平和黃萬里獲悉秦業輝在攀枝花市西區原花山水泥廠後山坡有一非法煤井沒有開采,便共謀一起承包該井口,非法開採煤炭資源。經協商,閩、黃2人與秦業輝達成每開采出一農用車原煤,就付給秦業輝200元錢的協議。爾後,閩、黃2人找到當時鄉煤炭打私隊的張川,許諾每月給張2000~3000元酬勞,要求張川對他們無證採煤予以關照。隨後,黃萬里找到張鴻和李廣坤,叫他們組織工人到該煤井開采原煤,並答應張鴻、李廣坤2人每生產出一農用車原煤就給其2000元錢。張鴻、李廣坤就按照每挖出一編織袋原煤付4.5元工錢,將每編織袋煤炭搬運到閩貴平和黃萬里租來的農用車上給5.5元工錢,找來工人劉某、唐某等人開採煤炭。在閩、黃非法開采期間,秦業輝的妻子熊敏每天到煤井上按車數收承包費,前後總共收了15000餘元承包款。2008年2月4日上午,該煤井發生安全事故,導致挖煤工人唐某受傷,才停止非法開采。2007年12月至2008年2月,閩、黃、張、李等人在該井口非法開采原煤80餘車,共計500餘噸,鑒定價值153500元。其間,閩實際分得煤款10000元,黃實際分得煤款4000元,張實際分得煤款8500元,李實際分得煤款8000元。同時,在寶鼎大橋北開辦洗煤廠的王輝祥得知閩、黃在非法開採煤炭,便主動找到黃,讓其將煤炭賣給他,王就以每噸400元的價格從黃那裡收購原煤,共收購400餘噸,付款160000餘元。
對本案當事人無證非法開採煤炭資源的行為,西區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公安機關採取相應的制止措施。2006年5月21日,西區人民政府發出《關於嚴厲打擊私挖盜採煤炭資源違法行為的通告》。2007年12月29日,攀枝花市國土資源局發出《關於責令停止國土資源違法行為的通知書》。2009年3月2日攀枝花市國土資源局西區分局立案查處,3月5日向公安機關移送,3月23日攀枝花市公安局西區分局申請鑒定,4月7日四川省國土資源廳出具《非法采礦造成礦產資源破壞價值鑒定書》,4月8日公安機關執行逮捕,6月24日西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7月7日西區人民法院作出判決,分別就當事人閩貴平、黃萬里、張鴻、李廣坤、熊敏犯非法采礦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至一年十個月,並處罰金2000元至4000元不等;王輝祥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並處罰金4000元;同時,判處各當事人賠償被害單位攀煤公司經濟損失共計12.3萬元。對保護傘張川,已作另案處理。
【分析】本案是一起非法采礦案件。
本案案情復雜,閩貴平、黃萬里先從秦業輝處承包非法礦井,隨後,黃萬里找到張鴻和李廣坤,叫他們組織工人到該煤井開采原煤,張鴻、李廣坤找來工人劉某、唐某等人開採煤炭,還涉及鄉煤炭打私隊的張川。違法行為多樣,有買賣礦產資源,無證采礦,非法收購礦產品,瀆職等。從中可以看出礦產資源違法案件的復雜性及查處的特點,往往涉及人員多,交易過程復雜,證據滅失容易,井下勘測難,查找責任人難,確定破壞礦產資源量、采出礦產品數量、違法所得難,定性量罰難,使許多違法者逃避了與其違法程度相稱的處罰,有些違法行為難以處罰,違法行為很重處罰卻很輕的案例經常發生,這就要求執法人員具備極強的調查分析判斷能力。具備了這種能力,執法人員就能撥雲見日,發現關鍵問題。
本案中,盡管涉及人員多,但關鍵問題是無證采礦,違法行為人也就是組織者、實施者和受益人,即閩貴平、黃萬里、張鴻、李廣坤,盡管劉某、唐某實施了開採行為,但是采出的礦產品並不歸其所有,銷售原煤收入大部分歸閩、黃、張、李所有,劉某、唐某與他們4人之間是僱傭關系,所以劉某、唐某不是違法主體。
本案還有一個問題,即違法所得如何計算。從案情看,2007年12月至2008年2月,閩、黃、張、李等人在該井口非法開采原煤80餘車,共計500餘噸。其間,閩實際分得煤款10000元,黃實際分得煤款4000元,張實際分得煤款8500元,李實際分得煤款8000元。王輝祥從黃、閩處收購原煤400餘噸,付款160000餘元。500餘噸煤,鑒定數額153500元,僅從王輝祥支付給160000餘元看,閩、黃違法所得至少為160000元。閩等4人分得煤款合計才30500元,其餘款項去哪兒了呢?最大的可能是採煤成本,租用設備、炸葯等。違法所得是否該扣除違法成本呢?原地質礦產部令第17號《違反礦產資源法規行政處罰辦法》規定,對無證開采、越界開采處以沒收違法所得行政處罰的,其違法所得數額應當按照銷售憑據確定,沒有銷售憑據的,按照決定行政處罰當時、當地的市場價格計算,不得扣除開采成本。本案中應該沒收黃等4人的全部違法所得,收歸國有。
另外,秦業輝與閩貴平、黃萬里之間承包非法礦井的行為,也違反了《礦產資源法》的規定,屬於非法轉讓礦產資源,也應依法作出處理。

熱點內容
李金律師 發布:2025-02-05 10:43:25 瀏覽:36
法學背書知乎 發布:2025-02-05 10:16:42 瀏覽:815
生活中行政法事例 發布:2025-02-05 10:08:49 瀏覽:990
省司法廳張敏 發布:2025-02-05 10:08:43 瀏覽:375
公司監事需不需要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5 10:03:50 瀏覽:68
日本古代刑法圖片 發布:2025-02-05 10:03:05 瀏覽:104
司法考試考點組 發布:2025-02-05 09:29:15 瀏覽:780
術前簽字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5 09:27:47 瀏覽:399
法院康翻身 發布:2025-02-05 09:25:35 瀏覽:856
崇陽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5 08:55:02 瀏覽: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