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保護管轄權
A. 簡述我國刑法保護管轄權。百度作業幫
簡述我國刑法的保護抄管轄權。
答:我國刑法採取了有限制的保護管轄原則。《刑法》第8條規定:「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據此,適用保護管轄原則受到三個條件的限制:
(1)所犯之罪必須侵犯了我國國家或者公民的利益,這是適用保護管轄原則的前提條件。
(2)所犯之罪按我國刑法規定的最低刑為3年以上有期徒刑。應當注意的是,根據刑法總則與其他法律的關系,當刑法典規定的最低刑沒有達到3年以上,而此後的單行刑法修改法定刑或者增加犯罪類型,最低刑為3年以上有期徒刑時,也可適用我國刑法(當然不得溯及既往)。
(3)所犯之罪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也應受處罰。
B. 刑法的管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我國刑法有以下管轄權:
1、屬地管轄權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我國刑法。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無論船舶、航空器航行在哪裡,只要在此犯罪,也適用我國刑法。
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
2、屬人管轄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我國刑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我國刑法,但是按我國刑法規定的最高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作人員和軍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我國刑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我國刑法。
3、保護管轄權
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我國刑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我國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4、普遍管轄權
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所承擔條約義務的范圍內行使刑事管轄權的,適用我國刑法。
5 、對外國刑事判決的消極承認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我國刑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雖然經過外國審判,仍然可以依照我國刑法追究,但是在外國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可以免除或者減輕處罰。
6、外交代表刑事管轄豁免
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的刑事責任,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C. 刑法保護管轄原則
刑法第8條規定:「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根據這一規定,外國人在我國領域外對我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我國刑法有權管轄,但是,這種管轄權是有一定限制的:一是這種犯罪按照我國刑法規定的最低刑必須是3年以上有期徒刑;二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也應受刑罰處罰。當然,要實際行使這方面的管轄權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因為犯罪人是外國人,犯罪地點又是在國外,如果該犯罪人不能依法引渡,或者沒有在我國領域內被抓獲,我國就無法對其進行刑事追究。但是,如果刑法對此不加以規定,就等於放棄自己的管轄權。因此,作出這樣的規定,是為了在法律上表明我國的立場,這對於保護我國國家利益,保護我國駐外工作人員、考察訪問人員、留學生、僑民的利益是完全必要的。
D. 保護管轄原則
保護管轄原則是指:不論行為人的國籍,也不論行為發生在何地,侵害本國國家或公民利益的行為及行為人本國都可以進行的管轄。
【法律分析】
保護性管轄又稱保護原則、安全原則,是指國家對於嚴重侵害本國國家或公民利益的行為及行為人進行的管轄,不論行為人的國籍,也不論行為發生在何地。只要侵犯本國國家利益或者本國公民的權益,就適用本國刑法。客觀地說,要實際行使這方面的管轄權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因為犯罪人是外國人,犯罪地點又是在國外,如果該犯罪人不能遣返過來,或者沒有在我國領域內被抓獲,我們就無法對其進行刑事追究。但是,如果刑法對此不加以規定,就等於放棄自己的管轄權,那些犯罪的外國人就可以肆無忌憚地對我國國家或者公民的利益進行侵害。因此,作出這樣的規定,是為了在法律上表明我們的立場,這對於保護我國國家利益,保護我國駐外工作人員、考察訪問人員、留學生、僑民的利益是完全必要的。適用保護管轄原則同時符合三個條件:(1)本國和犯罪地的法律都認定為犯罪。(2)行為侵犯了本國國家或者公民的合法權益。(3)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行為人的行為屬於法定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條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本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雖然經過外國審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國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可以免除或者減輕處罰。
第八條 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E. 如何理解我國刑法的保護管轄權
我國刑法的保護管轄權是指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刑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我國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八條
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第十三條
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F. 刑法保護管轄原則是什麼
《刑法》所保護管轄原則是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該條規定針對的是外國人在國外犯罪的情形。
【法律依據】
《刑法》第八條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刑法》第六條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法。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
G. 什麼是刑法的保護管轄權
外國人在我國領域外對我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我國刑法有權管轄,但是這種管轄權有兩條限制:一是這種犯罪按照我國刑法規定的最低刑必須是3年以上有期徒刑;二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也應受刑罰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八條,【保護管轄權】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H. 什麼是刑事案件的保護管轄權
刑法的保護性管轄又稱保護原則、安全原則,是指國家對於嚴重侵害本國國家或公民利益的行為及行為人進行的管轄,不論行為人的國籍,也不論行為發生在何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八條
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第九條
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所承擔條約義務的范圍內行使刑事管轄權的,適用本法。
I. 什麼是刑法的保護管轄權
法律分析:保護性管轄又稱保護原則、安全原則,是指國家對於嚴重侵害本國國家或公民利益的行為及行為人進行的管轄,不論行為人的國籍,也不論行為發生在何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8條 「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J. 刑法 保護管轄的問題
這幾個都是我國刑法管轄的基本原則,其中以屬地管轄為主,題主所言對國內犯的管轄一般適用的是屬地管轄。
補充:《刑法》第六條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法。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屬地管轄原則)
第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規定的最高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作人員和軍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屬人管轄原則,特點:中國公民域外犯罪)
第八條
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保護管轄原則,特點:外國人在域外對中國公民實施犯罪)
第九條 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所承擔條約義務的范圍內行使刑事管轄權的,適用本法。(普遍管轄,特點:針對一些特殊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