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公司法54

公司法54

發布時間: 2022-02-19 21:09:17

Ⅰ 公司監事承擔什麼責任

監事享有法律和公司章程授予的參與管理、監督公司事務的職權,同時負有對公司忠實和勤勉義務。在執行公司職務時,應當依照法律和公司章程行使職權,履行義務,維護公司的利益。

為促使監事依法為公司利益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使公司的合法權益在受到侵害時能得到恢復或補償,《公司法》明確規定了監事違法執行職務給公司造成損害所承擔的法律責任

公司監事作用:

第一、保護股東利益,防止董事會獨斷專行。現實生活中,公司規模尤其是股份公司規模越來越大,出現了大多數股東的投機化現象,即股東更多關心的是自己在股市的投資收益,而不是公司的經營狀況,股東以及股東會顯然不可能有效行使公司經營的監督權。

正是基於此,監事會憑借出資者 (股東)賦予的監督權,代替股東專職行使監督董事及董事會的職權,成為了保護股東利益、防止董事會獨斷專行的必然選擇。

第二、維護公司及其股東的財產安全等合法權益。監事會制衡機制的工作重點在於監督,而監督的最終目的也正是為了保障公司和股東的合法權益,主要是財產安全的權益。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公司監事會制度

Ⅱ 公司沒設監事會,只有一名監事(不是股東),到底能不能出席或列席股東會

《公司法》第54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會或者監事有如下職權:
①檢查公司財務;
②對董事、經理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行為進行監督;
③當董事和經理的行為損害公司的利益時,要求董事和經理予以改正;
④提議召開臨時股東會;
⑤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監事列席董事會會議。」
因此,中國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會或監事,主要負責審核、查閱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對董事的業務行為進行監督,切實維護公司和股東的合法權益。

Ⅲ 公司監事是做什麼的/有股份的么

我國《公司法》不僅規定了監事會制度,而且給予監事會很高的地位,將監事會定位為代表股東監督公司董事會和管理層經營行為的一個公司內部權力組織。
我國《公司法》52條和124條規定,經營規模較大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應設立監事會(1999年底全國人大修訂《公司法》時,特別修改了關於國有獨資公司的監事會規定,《公司法》第67條修改為:「國有獨資公司的監事會由國務院派出或者由省級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的規定派出。
」2000年3月,國務院又頒布了《國有企業監事會暫行條例》,目前國家已向國有獨資公司和部分國有重點企業中派出監事會),監事不得少於3人。
監事會由股東代表和適當比例的公司職工代表組成,具體比例由公司章程規定。
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民主選舉產生。
董事、經理及財務負責人不得兼任監事。
《公司法》第54條和126條規定,監事會或監事行使的職權有:檢查公司財務;對董事、經理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行為進行監督;當董事和經理的行為損害公司的利益時,要求董事和經理予以糾正;提議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監事列席董事會會議。
在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的過程中,應該發揮監事會在監督董事、經理上的重要作用。
監事會和董事、經理之間的關系將類似於全國人大和政府之間的權力制衡關系。
為了實現這種權力的制衡,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首先,擴充監事會的權力,重塑公司的監督權力中心。
我國借鑒大陸法系國家公司法建立的監事會機構制度在具體條文上進行了改變,如在德國公司法中,監事會有權聘任和解聘董事和經理、有權監督董事會的業務經營等等。
我國公司法並沒有賦予監事會上述權力,而主要賦予了對董事、經理違法違章行為和損害公司利益的監督權,這些都是從消極方面的監督權,而缺少從積極方面的職權賦予。
因此,為重塑監事會在公司中的監督權力中心地位,可從以下方面嘗試擴充監事會的權力:將部分監事的提名權交給監事會;監事會可代表公司起訴違法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財務報告由董事會編制後交監事會審核並由監事會提交股東大會審議等等。
其次,擴大和提升監事會的成員構成。
除了股東代表(股東監事)和職工代表(職工監事)之外,應加上債權人代表(銀行監事),債權人代表進入監事會,既可以保護債權人利益,又可以充分發揮銀行在財務監管方面的專業優勢。
早在1996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經貿委、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就聯合發布了《關於銀行向企業監事會派出監事任職資格的審查辦法》。
依照該辦法,企業監事會內銀行方面的監事由被監督企業設立有基本帳戶的銀行派出,且一人可以同時擔任若干個企業的監事。
這項措施的實行改變了銀行消極參與公司治理的局面,也改善了銀企關系中由於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道德風險問題。
另外,將公司財務主管(總會計師、財務總監)設置為監事,加強財務監督力量。
(最近已有數家上市公司公告將財務總監、總會計師兼任董事,更改為財務總監、總會計師兼任監事。
)另外,可以考慮建立監事社會人才庫,讓符合條件的財務、會計、法律等專業人士(即獨立監事)加入監事會行使實質性的監督權。
第三,明確監事會的監督核心。
借鑒國務院2000年3月15日發布的《國有企業監事會暫行條例》,監事會應以財務監督為核心,對企業的財務活動及企業負責人的經營管理行為進行監督。
通過檢查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效益、利潤分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資產運營等情況,使企業經營目標符合股東價值最大化,並協調考慮利益相關者的利益。
但是,監事會不參與、不幹預企業的經營決策和經營管理。
第四,確保監事的知情權。
由於監事(除職工監事外)並不直接介入經營活動,因此,公司應制定有關規章制度以確保監事會的知情權:包括會議制度、企業文件和資料送達制度、企業財務報表報送制度、監事會咨詢回應制度等。
公司主要經營、財務、統計報表、重大經營活動的法律文本等資料、文件在報送董事會的同時,必須報送監事會,公司董事會、經營班子有責任和義務向監事會提供必要和真實的信息。
第五,提高監事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
一是推行監事任職資格制度。
要嚴格按照《公司法》和《上市公司章程指引》規定的有關監事的任職資格條件的規定,選配好監事,杜絕榮譽性任職、養老性任職、不善經營管理易位性任職等現象。
二是監事應具有較強的業務能力和政策水平。
監事應熟悉公司運行程序和規章制度,掌握投資、會計、審計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識。
獨立監事應是財會、審計和法律專業人員或熟悉本行業經營的專業人員。
第六,正確把握和行使監督權力。
監事會的監督要在職責規定的范圍內進行,盡職而不越位,不能幹預企業正常的經營活動;在行使監督職責時,有檢查和質詢權;對認為違規的行為可提出糾正意見,但沒有制止權;對企業經營管理和資產運營有建議權,但沒有要求企業執行的權力;參與企業重大決策論證時,沒有決策權。
監事會行使監督權時需要特別注意的是:1、重大事項決策的監督。
對企業投資、貸款擔保、產權變動、財務預決算、重大項目招投標等重大決策事項,監事會要監督決策的合法性與公正性,及時發現問題,提出意見,防止有損公司和股東利益的決策行為發生。
2、企業經營運作中的會計活動的監督。
重點監督企業經營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董事和經理人員在決策和經營活動中是否按規定程序辦事,在執行決策中是否忠實履行職責,是否發生挪用斂財、違章拆借、擅作擔保、轉移資財、偽造業績等違法行為。
通過實時監督,糾正損害企業和股東利益的行為。

Ⅳ 公司法第五十三條,為什麼監事會任期固定三年,而第四十六條規定董事會任期不超三年,其中原因是什麼

來監事會的主要工作就是對公源司董事會的監督,如果監事會比董事會存在時間短,中間就可能會出現董事會沒有監事會監督的情形,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公司法就做了這樣的規定。
公司法第四十六條 董事任期由公司章程規定,但每屆任期不得超過三年。董事任期屆滿,連選可以連任。
董事任期屆滿未及時改選,或者董事在任期內辭職導致董事會成員低於法定人數的,在改選出的董事就任前,原董事仍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履行董事職務。
也就是說,公司法中關於董事會任期的規定,屬於規范性規定,不是強制性規定,通常違反了董事任期的規定,不會導致其無效,但會對公司治理留下隱患。

Ⅳ 公司章程可以對哪些事項進行約定

根據修正後的公司法25條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章程的法定記載事項為:公司名稱和住所;公司的經營范圍;公司的注冊資本;公司的股東姓名或者名稱;股東的出資方式、股東出資金額和出資時間;公司的機構及其產生的辦法、職權、議事規則;公司法定代表人。鑒於公司的機構及其產生的辦法、職權、議事規則為有限責任公司章程的法定記載事項。因此,公司法第38條規定的股東會的法定職權,41條、42條、43條、43條規定的股東會的議事規則事項應當作為公司章程的法定記載事項予以記載(但內容可以根據公司法的授權予以一定的變通)。公司法45條、46條規定的董事會的產生辦法、任期,47條規定的董事會的職權,48條、49條規定的董事會的議事規則等事項應當作為必要記載事項予以記載(但內容可以根據公司法的授權予以一定的變通)。其他有關經理、監事會的組成、產生、職權、議事規則的公司法規定事項也應當作為法定事項加以記載。
根據修正後的公司法82條的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章程法定記載事項為:公司名稱和住所;公司經營范圍;公司設立方式;公司股份總數、每股金額和注冊資本;發起人的姓名或者名稱、認購的股份數、出資方式和出資時間;董事會的組成、職權和議事規則;公司法定代表人;監事會的組成、職權和議事規則;公司利潤分配辦法;公司的解散事由與清算辦法;公司的通知和公告辦法。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闡述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章程的法定記載事項是基於公司法的規定而引述的。相應的其他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要求公司章程必須記載的事項也屬於公司章程的法定記載事項(需要注意的是,公司章程的強制性條款只能是法律和行政法規規定的)。例如《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第13條規定,合營企業章程應當包括下列主要內容:「合營企業名稱及法定地址;合營企業的宗旨、經營范圍和合營期限;合營各方的名稱、注冊國家、法定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職務、國籍;合營企業的投資總額,注冊資本,合營各方的出資額、出資比例、股權轉讓的規定,利潤分配和虧損分擔的比例;董事會的組成、職權和議事規則,董事的任期,董事長、副董事長的職責;管理機構的設置,辦事規則,總經理、副總經理及其他高級管理人員的職責和任免方法;財務、會計、審計制度的原則;解散和清算;章程修改的程序「。由此可見,理解公司章程的法定記載事項不能僅僅局限於公司法的要求,而應當著眼於所有法律、行政法規、政府規章等法律文件。
除了依據公司法、其他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要求必須記入公司章程的法定記載事項以外。公司章程依據企業情況和公司治理的需要記載的其他事項自然為任意記載事項。任意記載事項的內容可以引述法律規定的內容(但非法律要求必須記入章程的),也可以是股東協議確定的。根據實踐和修正後的公司法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任意記載事項主要有:股東的權利和義務事項;股東大會的設置及議事規程(對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公司利潤分配辦法、公司的解散事由與清算辦法、公司的通知和公告辦法(適用於有限責任公司);公司的對外擔保數額、方式、限制;公司的對外投資范圍與限制;股份有限公司股權轉讓的規定;公司的合並、分立;公司對相關重大財產的處置規則;相關人員的任職資格;董事和高管人員的經營或者持有公司股份的限制;公司的財務管理原則(不適用中外合資)、公司的用人制度以及工會制度、職代會制度的原則;公司履行社會責任的方式(如捐贈、環保等)、關聯交易的審查和管理等。
其次,公司章程條款內容的制定
上述已經闡明公司章程分為法定記載事項和任意記載事項,這是從章程的記載對象上分類。筆者認為,依據公司法的相關規定,章程的記載對象下的具體條款(內容),可分為強制性條款、授權性條款(補充性條款)、指引性條款以及任意性條款。
公司章程的強制性條款是指該條款的內容由法律和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公司章程的不得對法律內容作出變更的條款。公司章程的強制性條款分為法定記載事項中的強制性條款和任意記載事項中的強制性條款。法定記載事項中強制性條款是指依據法律規定必須記載的事項下的相關條款的內容是由法律(法律和行政法規)直接規定的。如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會、董事會的職權為法定記載事項,而公司法對該事項下的職權已經作出了明確具體的規定內容即為強制性條款。公司章程在記載該法定事項時只能復述法律而不能對其作出變更。如不能將股東會的職權分配給董事會來行使。再有如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會的議事規則為法定記載事項,但依據公司法規定,股東會會議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的決議的必須由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這一規定的內容也是公司章程中的強制性條款。任意記載事項中強制性條款是指非法定記載事項下相關條款的內容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大會的議事規則為公司章程的任意記載事項,但公司法規定股東大會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的決議,以及公司合並分立、解散或者變更公司形式的決議,必須經出席會議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三分之二以上通過,這一規定的內容也是任意記載事項下的公司章程中的強制性條款。
公司章程的授權性條款是指公司法明確授權由公司章程進行規范的條款,同樣公司章程的授權性條款也分為法定記載事項中的授權性條款和任意記載事項中的授權性條款。修改後的公司法的一個最大的變化就是在倡導公司自治的理念的指導下,賦予公司以最大的自治權。而體現這種自治權的載體就是法律授權公司章程可以在法定事項以外,根據公司的實際經營情況和公司治理結構的需要設定公司的相關經營和治理要素。修改後的公司法條文多處閃爍著這種自治理念的光輝。

下面,我們就公司法相關授權公司章程進行自治的內容進行介紹。公司法12條授權,公司的經營范圍由公司章程規定;公司法13條授權,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公司法第16條授權,公司向其他企業投資或者為他人提供擔保,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會或者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並且公司章程可以對投資或擔保的總額和數額作出限制;公司法第38條第(十一)授權,公司章程可以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會享有公司法規定以外的職權;公司法第42條授權,公司章程可以另行約定股東會會議的通知時間;公司法第43條授權,公司章程可以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表決權的行使方式;公司法第44條授權,公司章程可以在法定規定的范圍之外,規定股東會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公司法第45條授權,公司章程可以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副董事長的產生辦法;公司法第47條授權,公司章程可以規定董事會法定以外的職權。公司法第49條授權,公司章程可以在法定范圍之外,規定董事會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公司法第54條和56條授權,公司章程可以在法定范圍之外,規定監事會的職權、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公司法第72條授權,公司章程可以另行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問題;公司法75條授權,公司章程可以規定公司的營業期限和公司的章程;公司法第76條規定,公司章程可以另行規定股東資格的繼承問題;公司法84條授權,公司章程可以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的認購股權的相關事宜;公司法第142條授權,公司章程可以對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作出法定以外的限制性規定;公司法第148條授權,公司章程可以對公司董事、監事、高管人員的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作出規定;公司法第166規定,公司章程可以規定財務報告的提交期限。公司法第167條授權,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可以另行約定股東的利潤分配比例;公司法第217條授權,公司章程可以規定高管人員的范圍。上述是公司法修改後作出的對公司章程授權的相關規定的情況,可以說涉及到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方方面面。公司章程依據公司法的授權後制定的相應規定,對相關主體會產生相應的法律效果。
公司章程的指引性條款是指依據公司法對相關內容的概括性規定的指引而設定的公司章程的條款。這種條款的特徵是,其不是公司法明確設定的權利義務規范,也不是公司法授權公司章程制定的規范,只是公司章程在記載相關對象時,參考公司法的規定製定的。即公司法為公司章程的內容制定提供一個指引,設定上限或者下限。公司章程在規定這些方面的內容時除授權章程可以另行約定以外的,不能突破公司法規定的上限或者下限。如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和出資方式為公司章程記載的法定事項,公司章程在規定該方面的內容時要遵守公司設定的上限或者下限。如公司章程規定出資金額和出資方式不能違反「首次出資額低於注冊資本20%「和不得「低於法定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的規定,除投資公司以外,也不能規定出資年限超過2年的上限。有限責任公司的出資方式不能設定為法律許可的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以外的形式,即不能以信用、勞務等方式出資。在有如,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事宜為公司章程的任意記載事項。公司章程在規定此內容時,可以按照公司法72條的規定股權轉讓的具體程序,並可以參照公司法該條規定的公司優先購買權的相關事宜規定公司優先購買權事宜。綜上,公司章程中的指引性條款是依據公司法的指引作出的,該條款在不突破公司法設定的上限或下限的情況下是合法有效的,對相關主體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
公司章程的任意性條款是指既非法定記載的事項和內容,也非公司法授權和指引產生的條款,完全是由公司根據實際情況在不違反強行法的前提下自由設定的條款。如關於公司相關文件沖突的效力順序的規定,規定章程、股東名冊、設立協議之間的效力順序等。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新《公司法》給予了公司章程極大的自治權,但是並不意味著股東(發起人)在制定公司章程的時就能漠視法律的規定,對法律法規視而不見,1998年的大港公司與愛使公司「章程之爭」就充分說明了章程決不是在股東(發起人)無視法律的規定下通過即可生效的。所以,章程的自治性不是沒有界限的,而是必須遵守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股東的智慧並與實際相符的結果。同時,在制定章程時還要注意不能剝奪或變相剝奪股東的固有權力應為股東主張並實現其權利提供保障。同時新《公司法》第1l條規定「設立公司必須依法制定公司章程」,而且章程還要進行登記備案,章程是法定文件,沒有登記生效的章程,公司就無法成立,無法受到法律的保護。

總之,公司章程不是簡單地重復公司法條文,更不是一紙無用的法律文書。公司章程的制定應是符合公司的實際情況,合理調節股東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公司治理的效用的自治性規范。

Ⅵ 2013年修訂的公司法第四十四條中最後「本法第五十一條另有規定的除外」,

公司法來第四十四條規定源:有限責任公司設董事會,其成員為三人至十三人;但是,本法第五十條另有規定的除外。
兩個以上的國有企業或者兩個以上的其他國有投資主體投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其董事會成員中應當有公司職工代表;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董事會成員中可以有公司職工代表。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通過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選舉產生。
董事會設董事長一人,可以設副董事長。董事長、副董事長的產生辦法由公司章程規定。
公司法第五十條規定:
股東人數較少或者規模較小的有限責任公司,可以只設一名執行董事,不設董事會。執行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經理。
執行董事的職權由公司章程規定。

44條和50條兩條法律規定的是公司中管理機構。
如果設董事會,就不設執行董事。
如果不設董事會,需要設立執行董事一名,來代替董事會執行董事會的職能。此時,在某種意義上,執行董事兼具了董事會和董事長的職能。

PS:::Bu懂還可繼續問。。。

Ⅶ 誰有電大《公司法》(本科)形成性考核冊的答案

公司法》形成性考核冊作業參考答案

《公司法》形考1指導
一,填空
1,P1頁
2,P11頁
3,P12頁
4,P26頁
5,P48頁
6,P51頁
7,P75頁
二,選擇(包括單項選擇和多項選擇)
1,P11-12頁
2,P28頁
3,P19-21頁
4,P53頁
5,P46頁
6,P48頁
三,問答題
1,公司的法律特徵.P3頁
2,近代公司發展的主要表現.P16頁
3,公司有哪些作用.P17頁
4,公司法的立法宗旨是什麼 P42頁
5,確定公司住所有哪些法律意義 P53頁
6,如何理解我國公司法對關聯關系的規定.P71頁
7,關聯企業的法律特徵.P72頁
四,論述題
試述公司與合夥企業的聯系與區別.P7-8頁
《公司法》形考2指導
一,填空
1,P116頁
2,P109頁
3,P164頁
4,P165頁
5,P187頁
二,選擇(包括單項選擇和多項選擇)
1,P97頁
2,P98頁
3,P135頁
4,P141頁
5,P181頁
6,P179-184頁
三,簡答題
1,根據我國公司法的規定,設立有限責任公司應具備哪些條件 P93頁
2,有限責任公司監事會的職權有哪些 P114頁
3,股份有限公司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的法定情形.P147頁
4,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的主要權利.P146頁
5,外國公司分支機構的設立條件.P181頁
6,外國公司分支機構的權利與義務.P182頁
四,論述題
試述有限責任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的區別.P87-89頁
五,案例分析
(1)該董事會臨時會議的召開合法.
(2)作出召開股東大會臨時會議的決議無效.
(提示:運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的議事規則闡述理由)
《公司法》形考3指導
一,填空
1,P194頁
2,P197頁
3,P224頁
4,P238頁
5,P246頁
二,選擇(包括單項選擇和多項選擇)
1,P196頁
2,P197頁
3,P217頁
4,P224頁
5,P270頁
6,P248頁
三,簡答題
1,公司債的法律特徵.P191頁
2,公司債與股票的區別.P193頁
3,公司財務會計制度的作用有哪些 P213頁
4,我國公司法規定公司稅後利潤分配的順序.P224頁
5,公司分立應遵循哪些程序 P239頁
6,根據我國公司法的規定,公司清償組在清償期間享有哪些權利 P249頁
四,論述題
試述公司清算的職權與義務.P249-250頁
五,案例分析
(1)該公司關於的決議合法.
(2)可以.
(3)不合法.
(提示:運用股份有限公司解散公司決議程序及清算程序等規定闡述理由)
《公司法》形考4指導
一,填空
1,P11頁
2,P56頁
3,P85頁
4,P141頁
5,P179頁
6,P195頁
7,P247頁
二,選擇(包括單項選擇和多項選擇)
1,P47頁
2,P103頁
3,公司法第96條
4,P197頁
5,P227頁
6,P240-241頁
三,簡答題
1,簡述公司法的特徵.P19頁
2,我國公司法對公司資本形成制度做了哪些規定 P64頁
3,國有獨資公司的法律特徵.P121頁
4,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條件.P135頁
5,公司債和普通債務的區別.P192頁
6,根據我國公司法及有關法律規定,公司合並的條件有哪些 P235頁
四,論述題
試述我國股份轉讓的原則及限制.P頁
五,案例分析
(1)合法.
(2)不能.
(3)不符合.
(4)應當.
(提示:運用有限責任公司設立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組成和義務等規定闡述理由)

Ⅷ 股東的概念 怎麼才能做股東,股東是什麼

從而制定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一、我國公司的治理模式,但規定只局限在對公司財務的檢查以及對公司董事、經理執行職務行為的監督。股東的概念。監督職權非常狹窄,股東的義務。導致了董事會把公司分權制衡機制變成了「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或「董事長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股東是什麼。第。股東的概念。 從而造成經理階層在生產經營管理中享有比董事會更具體、更廣泛的權力。聽聽股東的義務。因此,股東大會作出決議必須經出席會議的股東所持表決權過半數通過。其實是什麼。使小股東退股易於操作。 5、爭取董事長和經理分設。才能。在目前股份有限公司大多一股獨大和絕大部分有限責任公司存在控股股東的情況。 最根本的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怎麼才能做股東。具體到我國各個公司如何持續健康地發展,股東的職責。分紅也可以約定有別於按出資比例進行的具體辦法和標准。學習股東是什麼。《公司法》規定按出資比例分紅,股東的概念。完善其治理機制就是要調整和擴大公司職工參與管理的權利范圍。首。股東的概念。 明確職權和法律責任。股東的職責。我國新修改的《公司法》第54條規定了我國公司的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公司監事應行使七項職權,請求人民法院撤消。其實能做。」此規定表明公司股東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要求停止股東大會和董事會中的違法行為和侵害行為的訴訟,股東是什麼。這樣可以使小股東在董事會、監事會上有一席之。 要完善董事會、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制度。股東的概念。我國《公司法》在不同類型的企業中,你知道股東。應確認為股東的投資轉讓所得或損失。股東是什麼。被清算企業的股東從被清算企業分得的資產應按可變現價值或實際交易價格確定計稅基礎。就問題所述情形,概念。應當在章程中確定辭任的條件和程序。 3、對大股東或控股股東的表決權進行必要的限制。我不知道怎麼才能做股東。《公司法》第十六條規定了在向其他企業投資和為他人提供擔保事項上股東表決權將受限。

熱點內容
合同法第79條規定 發布:2025-02-05 08:01:58 瀏覽:693
1986年到1995年的勞動法 發布:2025-02-05 08:00:27 瀏覽:450
廣東立法徵用 發布:2025-02-05 08:00:25 瀏覽:922
考研法學案例 發布:2025-02-05 07:58:44 瀏覽:36
落實經濟法的宣傳教育 發布:2025-02-05 07:51:41 瀏覽:119
2017年南京勞動法 發布:2025-02-05 07:51:07 瀏覽:99
上海有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2-05 07:16:44 瀏覽:498
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視頻 發布:2025-02-05 06:48:34 瀏覽:692
異世界法官 發布:2025-02-05 06:05:19 瀏覽:292
道德底線開頭 發布:2025-02-05 05:55:37 瀏覽: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