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阻司法
『壹』 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
防止干預司法的「三個規定」是指:《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辦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和《關於進一步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統稱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
1.為深入推進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全面整治六大頑瘴痼疾及其他突出問題,進一步貫徹落實防止干預司法 「三個規定」,強化法紀意識,規范司法行為,促進公正廉潔司法,現面向社會公眾及全院幹警對「三個規定」作出詳解。
2.「三個規定」是指:2015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2015年3月,中央政法委下發的《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2015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聯合下發的《關於進一步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
(1)防阻司法擴展閱讀:
司法機關辦案人員應該做到「三個不得」和「三個應當」:
1.「三個不得」:不得違反規定過問和干預其他人員正在辦理的案件;不得違反規定為案件當事人轉遞涉案材料或者打探案情;不得以任何方式為案件當事人說情打招呼。
2.「三個應當」:應當恪守法律,公正司法,不徇私情;對於司法機關內部人員的干預、說情或者打探案情,應當予以拒絕;對於不依正當程序轉遞涉案材料或者提出其他要求的,應當告知其依照程序辦理。
『貳』 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是指什麼
法律分析:是指防止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確保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的意見》37. 完善公正司法的保障機制。推動建立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支持檢察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的制度機制。認真落實《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加強執法辦案活動內部監督防止說情等干擾的若干規定》,完善檢察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堅決防止違反規定干預辦案。建立健全檢察人員履行法定職責保護機制,建立檢察官懲戒委員會制度,完善檢察人員申訴控告制度,建立和完善檢察人員合法權益因履行職務受到侵害的保障救濟機制和不實舉報澄清機制,確保檢察人員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被調離、辭退或者作出免職、降級等處分。
『叄』 簡答題防止干預司法的三個規定是什麼
三個規定:《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關於進一步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三個規定」築起防止司法人員過問案件的「防火牆」,從「外」與「內」兩個方向為司法活動營造了「阻火空間」,對於確保司法人員依法秉公辦案、維護司法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個規定」鋪起防止司法勾兌和利益輸送的「隔離帶」。
「三個規定」對干預司法、違規交往劃出醒目紅線,為司法人員拒絕干擾、抵制誘惑提供了「擋箭牌」和「防護盾」司法不能受權力干擾,不能受金錢、人情、關系干擾,三個規定是防範這些干擾的制度保障。
「三個規定」,為保障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提供了制度遵循。
司法機關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法官行使國家賦予的審判權,承擔著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重大職責。
司法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法官應當與社會人員適當的「隔離」。在此意義上講,法官是「孤獨的職業」。
法官的形象不僅關涉個人,更與司法公信力乃至公眾的法治信仰息息相關。身為法官意味著私人生活受到更多限制,要謹慎出入社交場合,甚至與親友也要保持適當距離。法官要主動避免可能引發合理懷疑的言行。
如果被人發現法官與當事人、律師有私下接觸等不正當交往,即便法官對案件作出公正裁判,也會引起人們對司法公正的質疑,動搖人們對司法的信任。法官職業的屬性要求法官必須時刻保持廉潔自律。
『肆』 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的內容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有關要求,防止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防止司法機關內部人員干預辦案,確保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確保公正廉潔司法,201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實施《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中央政法委印發實施《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聯合印發實施《關於進一步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
(4)防阻司法擴展閱讀:
《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有關要求,防止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確保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根據憲法法律規定,結合司法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四條 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不得執行任何領導幹部違反法定職責或法定程序、有礙司法公正的要求。
第五條 對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情況,司法人員應當全面、如實記錄,做到全程留痕,有據可查。
以組織名義向司法機關發文發函對案件處理提出要求的,或者領導幹部身邊工作人員、親屬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司法人員均應當如實記錄並留存相關材料。
第六條 司法人員如實記錄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情況的行為,受法律和組織保護。領導幹部不得對司法人員打擊報復。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得將司法人員免職、調離、辭退或者作出降級、撤職、開除等處分。
第七條 司法機關應當每季度對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情況進行匯總分析,報送同級黨委政法委和上級司法機關。必要時,可以立即報告。
黨委政法委應當及時研究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情況,報告同級黨委,同時抄送紀檢監察機關、黨委組織部門。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領導幹部屬於上級黨委或者其他黨組織管理的,應當向上級黨委報告或者向其他黨組織通報情況。
第八條 領導幹部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屬於違法干預司法活動,黨委政法委按程序報經批准後予以通報,必要時可以向社會公開:
(一)在線索核查、立案、偵查、審查起訴、審判、執行等環節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的;
(二)要求辦案人員或辦案單位負責人私下會見案件當事人或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以及其他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人的;
(三)授意、縱容身邊工作人員或者親屬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的;
(四)為了地方利益或者部門利益,以聽取匯報、開協調會、發文件等形式,超越職權對案件處理提出傾向性意見或者具體要求的;
(五)其他違法干預司法活動、妨礙司法公正的行為。
第十條 司法人員不記錄或者不如實記錄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情況的,予以警告、通報批評;有兩次以上不記錄或者不如實記錄情形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檢察人員紀律處分條例(試行)》、《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等規定給予紀律處分。主管領導授意不記錄或者不如實記錄的,依紀依法追究主管領導責任。
《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有關要求,防止司法機關內部人員干預辦案,確保公正廉潔司法,根據憲法法律規定,結合司法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七條 辦案人員如實記錄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情況,受法律和組織保護。
司法機關內部人員不得對辦案人員打擊報復。辦案人員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得被免職、調離、辭退或者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等處分。
第八條 司法機關紀檢監察部門應當及時匯總分析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情況,並依照以下方式對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違反規定干預辦案的線索進行處置:
(一)機關內部人員違反規定干預辦案的,由本機關紀檢監察部門調查處理;
(二)本機關領導幹部違反規定干預辦案的,向負有幹部管理許可權的機關紀檢監察部門報告情況;
(三)上級司法人員違反規定干預下級司法機關辦案的,向干預人員所在司法機關紀檢監察部門報告情況;
(四)其他沒有隸屬關系的司法機關人員違反規定干預辦案的,向干預人員所在司法機關紀檢監察部門通報情況。
干預人員所在司法機關紀檢監察部門接到報告或者通報後,應當及時調查處理,並將結果通報辦案單位所屬司法機關紀檢監察部門。
《關於進一步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
第一條 為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的接觸、交往行為,保證公正司法,根據有關法律和紀律規定,結合司法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伍』 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的具體內容
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的具體內容包括:
1、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如果是領導幹部,如有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要求辦案人員或單位負責人私下會見案件當事人或有利害關系人,通過各種形式,超越職權對案件處理提出傾向性意見、具體要求,以其他方式違法干預司法活動、妨礙司法公正等行為,將被記錄在案,同時報告同級黨委、紀檢監察機關、黨委組織部門,並依法追究相關責任直至刑事責任;
2、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如果是司法機關內部人員,不得違反規定過問和干預其他人員正在辦理的案件,不得私下會見案件當事人或其他與案件有利害的關系人,不得違反規定為案件當事人轉遞涉案材料或者打探案情,不得以任何方式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打探案情、通風報信。如有違反規定,辦案人員將全面如實記錄相關情況,並向違規人員所在司法機關的紀檢監察部門或負有幹部管理許可權的紀檢監察部門報告,依法追究相關責任直至刑事責任;
3、關於進一步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如果是司法人員,不得泄露司法機關辦案工作秘密或其他依法依規不得泄露的情況,得為當事人推薦介紹訴訟代理人、辯護人或為律師、中介組織介紹案件,要求、建議或者暗示當事人更換符合代理條件的律師,不得接受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請客送禮或有其他利益輸送,不得在委託評估、拍賣等活動中徇私舞弊,與相關中介組織和人員惡意串通、弄虛作假、違規操作等,不得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有其他不正當接觸交往行為。對違反規定並經查實的,將依法追究相關責任直至刑事責任。
《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第五條 行政機關公務員違法違紀涉嫌犯罪的,應當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陸』 違反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是指哪三個
法律分析:「三個規定」是指《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關於進一步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
法律依據:《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關於進一步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
『柒』 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是指
法律分析: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是指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關於進一步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二零一五年上述三個規定先後發布實施,從司法機關外部、司法機關內部和辦案人員自身三個層面阻斷影響獨立公正司法的因素,形成全方位立體式保障司法機關獨立公正司法的制度體系,對於防止司法案件受到違規干預,保障獨立、公正、廉潔司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法律依據:《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
第二條 各級領導幹部應當帶頭遵守憲法法律,維護司法權威,支持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任何領導幹部都不得要求司法機關違反法定職責或法定程序處理案件,都不得要求司法機關做有礙司法公正的事情。
第三條 對司法工作負有領導職責的機關,因履行職責需要,可以依照工作程序了解案件情況,組織研究司法政策,統籌協調依法處理工作,督促司法機關依法履行職責,為司法機關創造公正司法的環境,但不得對案件的證據採信、事實認定、司法裁判等作出具體決定。
『捌』 預防干預司法「三個規定」是指哪三個
法律分析: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是指《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關於進一步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第四十七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要求檢察官從事超出法定職責范圍的事務。對於領導幹部等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或者人民檢察院內部人員過問案件情況的,辦案人員應當全面如實記錄並報告;有違法違紀情形的,由有關機關根據情節輕重追究行為人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第五十二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要求法官從事超出法定職責范圍的事務。對於領導幹部等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或者人民法院內部人員過問案件情況的,辦案人員應當全面如實記錄並報告;有違法違紀情形的,由有關機關根據情節輕重追究行為人的責任。
《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 第二十一條 中央政法單位黨組(黨委)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政法委員會應當向中央政法委員會報告以下事項:(一)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情況;(二)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情況;(三)貫徹落實中央政法委員會工作部署、指示和決定情況;(四)重大工作部署以及推進情況,年度工作情況;(五)重大政法改革部署以及推進情況;(六)政法工作中涉及國家安全特別是政治安全的重大事項處理情況;(七)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情況,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政法領域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等情況;(八)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情況;(九)應當向中央政法委員會報告的其他事項。
『玖』 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是什麼
法律分析: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是指《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關於進一步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從司法機關外部、司法機關內部和辦案人員自身三個層面阻斷影響獨立公正司法的因素,形成全方位立體式保障司法機關獨立公正司法的制度體系,對於防止司法案件受到違規干預,保障獨立、公正、廉潔司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法律依據:《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
第二條 各級領導幹部應當帶頭遵守憲法法律,維護司法權威,支持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任何領導幹部都不得要求司法機關違反法定職責或法定程序處理案件,都不得要求司法機關做有礙司法公正的事情。
第三條 對司法工作負有領導職責的機關,因履行職責需要,可以依照工作程序了解案件情況,組織研究司法政策,統籌協調依法處理工作,督促司法機關依法履行職責,為司法機關創造公正司法的環境,但不得對案件的證據採信、事實認定、司法裁判等作出具體決定。
第四條 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不得執行任何領導幹部違反法定職責或法定程序、有礙司法公正的要求。
第五條 對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情況,司法人員應當全面、如實記錄,做到全程留痕,有據可查。
以組織名義向司法機關發文發函對案件處理提出要求的,或者領導幹部身邊工作人員、親屬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司法人員均應當如實記錄並留存相關材料。
第六條司法人員如實記錄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情況的行為,受法律和組織保護。領導幹部不得對司法人員打擊報復。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得將司法人員免職、調離、辭退或者作出降級、撤職、開除等處分。
第七條 司法機關應當每季度對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情況進行匯總分析,報送同級黨委政法委和上級司法機關。必要時,可以立即報告。
『拾』 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分別是
法律分析:根據相關法律,分別是《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關於進一步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
法律依據:《榆林市人民檢察院關於防止干預司法進一步推動落實「三個規定」的實施辦法》為進一步推動《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關於進一步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三個規定(以下簡稱「三個規定」)的貫徹落實,按照省院《關於轉發最高人民檢察院監察局的通知》要求,結合榆林市檢察機關落實「三個規定」工作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
一、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
「三個規定」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歷次會議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舉措和有力抓手,是防止、插手司法活動的「防火牆」和違反規定過問案件的「高壓線」,對於排除領導幹部和司法機關內部人員對檢察權行使的違法干預和影響,確保檢察機關公正司法,維護檢察機關司法公信力具有重大意義。
市縣兩級院要深入學習領會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的重要意義,充分認識嚴格執行「三個規定」對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立完善公正高效權威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重要作用。院黨組要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和高檢院、省院的規定和有關文件要求,進一步加強對檢察幹警和領導幹部學習貫徹「三個規定」的管理教育和監督,使「三個規定」成為全體幹警和領導幹部必須遵守執行的一項政治規矩、政治紀律。兩級院要進一步將落實「三個規定」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大支持保障推進力度,把這項工作作為長期任務來抓,切實適應法治中國建設新要求,強化法治思維,更新法治觀念,提升法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