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則36條
❶ 民法通則第二十三條
《民法通則》第23條 宣告死亡的條件
第二十三條【宣告死亡的條件】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他死亡:
(一)下落不明滿四年的;
(二)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從事故發生之日起滿二年的。
戰爭期間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時間從戰爭結束之日起計算。
[相關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1988年4月2日 法(辦)發〔1988〕6號)
36.被宣告死亡的人,判決宣告之日為其死亡的日期。判決書除發給申請人外,還應當在被宣告死亡的人住所地和人民法院所在地公告。
被宣告死亡和自然死亡的時間不一致的,被宣告死亡所引起的法律後果仍然有效,但自然死亡前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與被宣告死亡引起的法律後果相抵觸的,則以其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為准。
❷ 比較中國民法通則第149和繼承法第36條關於涉外繼承法律適用規定的異同
首先,根據法律有限原則可以確定,《民法通則》比《繼承法》晚,應採用民法通專則的規定。屬
其次,85年的的《繼承法》分別規定「中國人繼承中國人境外遺產、外國人境內遺產」、「外國人繼承外國人境內遺產、中國人境外遺產」均為「動產適用被繼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動產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87年的《民法通則》將上述4種情況合一,規定所有的法律沖突全部採用「動產適用被繼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動產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的原則,沒有實質性的區別,因為《繼承法》的4種情況已經將遺產繼承的所有法律沖突都包括在內了。
❸ 《民法通則》中第一百三五條與第一百三十六條,如何理解
患者原有白血病,肛門發性濕疣,到私人診所經電離子手術後,醫方告回訴患者術答後要到醫院與原有疾病一起治療,術後第=天下午患者出現輕微發熱,以後在醫院治療二個多月,最後患者家屬要求出院,三天後死亡產生醫療糾紛。
❹ 什麼是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狹義的解釋
136條:【短期訴訟時效】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回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答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也就是如果不是136條指出的這四項情況是1年訴訟時效以外,一般都是2年。
❺ 民法36條是什麼
《民法通則》第36條規定法人的本質特徵包括:
1、法人是社會組織。
2、法人是在法律上能夠作為民事主體的社會組織。
3、法人是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社會組織。
❻ 民法通則意見第36條解析
法人以自己的名義進行民事活動,有自己的獨立財產和民事活動地位。
其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成立時產生,終止時消滅。(這點形同擬制人格)
[請問問的是哪方面?能否具體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