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賠償訴訟

司法賠償訴訟

發布時間: 2022-02-20 05:05:55

Ⅰ 申請行政訴訟中司法賠償的,如何辦理

賠償請求人要求賠償,應當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請求人提出賠償請求,根據受到的不同損害,可以同時提出數項賠償要求。要求賠償應當遞交申請書,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一)受害人的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二)具體的要求、事實根據和理由;(三)申請的年、月、日。
【法律依據】
《國家賠償法》第十二條,要求賠償應當遞交申請書,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受害人的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二)具體的要求、事實根據和理由;
(三)申請的年、月、日。賠償請求人書寫申請書確有困難的,可以委託他人代書;也可以口頭申請,由賠償義務機關記入筆錄。
賠償請求人不是受害人本人的,應當說明與受害人的關系,並提供相應證明。
賠償請求人當面遞交申請書的,賠償義務機關應當當場出具加蓋本行政機關專用印章並註明收訖日期的書面憑證。申請材料不齊全的,賠償義務機關應當當場或者在五日內一次性告知賠償請求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

Ⅱ 如何進行司法賠償程序

一、司法賠償的程序是怎樣的
1、賠償請求人要求賠償,應當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義務機關在規定期限內未作出是否賠償的決定,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十日內向賠償義務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
2、賠償請求人對賠償的方式、項目、數額有異議的,或者賠償義務機關作出不予賠償決定的,賠償請求人可以自賠償義務機關作出賠償或者不予賠償決定之日起三十日內,向賠償義務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賠償義務機關是法院的,賠償請求人可以依照規定向其上一級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
3、復議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決定。賠償請求人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復議機關所在地的同級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
4、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復議機關所在地的同級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
二、申請司法賠償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1、賠償申請書;
2、當事人主體資格的材料
(1)自然人應當提交記載其姓名、性別、年齡、民族、住所、聯系方式、身份證號碼等基本信息的材料如身份證、戶口簿、居住證明、護照、港澳台胞回鄉證;
(2)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當提交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營業執照、注冊登記證書或者組織機構代碼證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身份證明書。
3、委託代理人的,應當提交授權委託書、代理人身份證明;
4、賠償義務機關作出的賠償決定書或者復議機關作出的復議決定書;
5、賠償義務機關或者復議機關逾期未作出決定的,應當提交賠償義務機關對賠償申請的收訖憑證;
6、行使偵查、檢察、審判職權的機關在賠償申請所涉案件的刑事訴訟程序、民事訴訟程序、行政訴訟程序、執行程序中作出的法律文書;
7、賠償義務機關的職權行為侵犯賠償請求人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證據。

Ⅲ 司法賠償是民事起訴還刑事起訴

司法賠償,既不是民事起訴,也不是刑事起訴,是一種很特別的程序。
因為被起訴的人就是負責處理賠償事務的單位,如法院或者檢察院,叫賠償義務人。
《國家賠償法》:
第十七條行使偵查、檢察、審判職權的機關以及看守所、監獄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反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公民採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對公民採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時間超過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時限,其後決定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者判決宣告無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
(二)對公民採取逮捕措施後,決定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者判決宣告無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
(三)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刑罰已經執行的;
(四)刑訊逼供或者以毆打、虐待等行為或者唆使、放縱他人以毆打、虐待等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五)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第十八條行使偵查、檢察、審判職權的機關以及看守所、監獄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法對財產採取查封、扣押、凍結、追繳等措施的;
(二)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罰金、沒收財產已經執行的。
第二十一條行使偵查、檢察、審判職權的機關以及看守所、監獄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該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第二十三條賠償義務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是否賠償的決定。賠償義務機關作出賠償決定,應當充分聽取賠償請求人的意見,並可以與賠償請求人就賠償方式、賠償項目和賠償數額依照本法第四章的規定進行協商。
賠償義務機關決定賠償的,應當製作賠償決定書,並自作出決定之日起十日內送達賠償請求人。

Ⅳ 如何申請民事,行政訴訟中的司法賠償

賠償請求人要求賠償,應當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請求人提出賠償請求,根據受到的不同損害,可以同時提出數項賠償要求。要求賠償應當遞交申請書,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受害人的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二)具體的要求、事實根據和理由;
(三)申請的年、月、日。
賠償請求人書寫申請書確有困難的,可以委託他人代書;也可以口頭申請,由賠償義務機關記入筆錄。賠償請求人不是受害人本人的,應當說明與受害人的關系,並提供相應證明。賠償請求人當面遞交申請書的,賠償義務機關應當當場出具加蓋本機關專用印章並註明收訖日期的書面憑證。申請材料不齊全的,賠償義務機關應當當場或者在五日內一次性告知賠償請求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

Ⅳ 司法賠償的司法賠償的確認

當事人提起司法賠償確認案件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法院司法行為侵犯他的合法權益,造成他的損失。
(2)法院認為不構成侵權不予糾正,即是否違法侵權處於未確認狀態。
(3)司法侵權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有因果關系。
(4)必須是案件終結以後才進入確認程序。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行政訴訟中司法賠償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司法賠償解釋)。以人民法院為賠償義務機關的非刑事司法賠償的范圍有四項:
一是違法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如違法罰款、拘留;
二是違法採取保全措施,即採取保全措施錯誤;
三是對判決、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書執行錯誤。如執行案外人財產且無法執行回轉;
四是違法造成人身傷害。如以暴力毆打致人傷亡等。
賠償請示人對以上四種侵權行為有權要求確認,被要求機關即法院)不予確認的,賠償請示人有權申訴。但並非申請人一經提出就一律要進入確認程序,這里涉及一個視為已經確認的依據問題,依據最高法院賠償立案有關規定,以下幾種情形視為已經確認。
1、實施《國家賠償法》第十六條規定的行為,已經糾正的,糾正的法律文收視為對原侵權行為的確認。如執行中查封了案外人財產,案外人提出異議後,裁定解除了查封,解封裁定書視為對原來查封裁定違法行為的確認,造成案外人損失的,不用再申請確認而直接申請賠償。
2、法院在民事、行政訴訟中作出司法拘留、罰款等決定,當事人對這些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法院申請復議,上級法院作出的撤銷裁定、決定視為已確認依據,造成損失的可直接申請國家賠償。
3、法院錯誤執行判決、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書,當事人提出後或自行發現後已依法予以糾正的,糾正的行為也視為對原來錯誤執行的確認,造成損失的可直接申請國家賠償。
以上幾種視為確認的情形均不用進入確認程序,而可以直接申請賠償進入賠償程序。確認違法程序和賠償決定程序是兩個不同的程序,兩者有密切關系,確認工作是賠償工作的基礎、前提,賠償是申請確認的目的。凡是當事人認為法院的司法行為如查封或執行等違法,損害其合法權益,而侵權法院認為不違法的,均可申請確認。

Ⅵ 行政賠償與司法賠償有什麼區別

您好,行政賠償與司法賠償的區別:
(1)實施侵權行為的主體不同。在行政賠償中,實施侵權行為的主體是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還包括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及其工作人員,受委託的組織及其公務人員以及事實上的公務員。在司法賠償中,實施侵權行為的主體是履行司法職能的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包括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以及軍隊的保衛部門,國家檢察機關,國家審判機關,監獄管理機關及在上述機關的工作人員。
(2)實施侵權行為的時間不同。行政侵權行為發生在行政管理過程中是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過程中實施的。而司法侵權行為發生在司法活動中,以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刑事訴訟中違法行使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監獄管理權以及在民事、行政審判中人民法院採取強制措施、保全措施以及執行措施為構成要件。
(3)追償的條件不同。行政追償的條件是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的過程中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這種標准具有明顯的主觀性。司法追償的條件是:①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實施刑訊逼供或者以毆打等暴力行為或唆使他人以毆打等暴力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②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法律|敎育網編輯整理③在處理案件中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相比較之下,司法追償的范圍要比行政追償的范圍窄。
(4)程序不同。行政賠償程序分為單獨提出賠償請求的程序和一並提出賠償請求的程序。單獨提出賠償請求的程序實行行政處理前置的原則,行政賠償爭議在行政程序不能解決的,最終可以通過行政訴訟途徑解決。而司法賠償沒有單獨提出賠償請求和一並提出賠償請求的劃分,賠償請求人對賠償義務機關的決定不服的,要向其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向復議機關所在地的同級人民法院的賠償委員會申請,由其作出最終的決定。可以看出,司法賠償自始至終都是通過非訴訟途徑來解決的。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Ⅶ 司法賠償的程序有哪些

法律分析:司法賠償的程序如下:1、違法行為得到確認。2、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請求。3、賠償義務機關逾期不予賠償或者賠償請求人對賠償數額有異議的,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間屆滿之日起30日內向其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4、向復議機關的同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

法律依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決定》 二十七、 將第三十二條改為第三十九條 第一款修改為:「賠償請求人請求國家賠償的時效為兩年,自其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時的行為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之日起計算,但被羈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間不計算在內。在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時一並提出賠償請求的,適用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有關時效的規定。」本決定自2010年12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並對條款順序作相應調整,重新公布。

Ⅷ 民事案件審理中可獲得司法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行政訴訟中司法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16年2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78次會議通過,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

法釋〔2016〕20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行政訴訟中司法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於2016年2月1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78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16年9月7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及有關法律規定,結合人民法院國家賠償工作實際,現就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審理民事、行政訴訟中司法賠償案件的若干法律適用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人民法院在民事、行政訴訟過程中,違法採取對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保全措施、先予執行措施,或者對判決、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書執行錯誤,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並造成損害的,賠償請求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賠償。

第二條違法採取對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包括以下情形:

(一)對沒有實施妨害訴訟行為的人採取罰款或者拘留措施的;

(二)超過法律規定金額採取罰款措施的;

(三)超過法律規定期限採取拘留措施的;

(四)對同一妨害訴訟的行為重復採取罰款、拘留措施的;

(五)其他違法情形。

第三條違法採取保全措施,包括以下情形:

(一)依法不應當採取保全措施而採取的;

(二)依法不應當解除保全措施而解除,或者依法應當解除保全措施而不解除的;

(三)明顯超出訴訟請求的范圍採取保全措施的,但保全財產為不可分割物且被保全人無其他財產或者其他財產不足以擔保債權實現的除外;

(四)在給付特定物之訴中,對與案件無關的財物採取保全措施的;

(五)違法保全案外人財產的;

(六)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不履行監管職責,造成被保全財產毀損、滅失的;

(七)對季節性商品或者鮮活、易腐爛變質以及其他不宜長期保存的物品採取保全措施,未及時處理或者違法處理,造成物品毀損或者嚴重貶值的;

(八)對不動產或者船舶、航空器和機動車等特定動產採取保全措施,未依法通知有關登記機構不予辦理該保全財產的變更登記,造成該保全財產所有權被轉移的;

(九)違法採取行為保全措施的;

(十)其他違法情形。

第四條違法採取先予執行措施,包括以下情形:

(一)違反法律規定的條件和范圍先予執行的;

(二)超出訴訟請求的范圍先予執行的;

(三)其他違法情形。

第五條對判決、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書執行錯誤,包括以下情形:

(一)執行未生效法律文書的;

(二)超出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數額和范圍執行的;

(三)對已經發現的被執行人的財產,故意拖延執行或者不執行,導致被執行財產流失的;

(四)應當恢復執行而不恢復,導致被執行財產流失的;

(五)違法執行案外人財產的;

(六)違法將案件執行款物執行給其他當事人或者案外人的;

(七)違法對抵押物、質物或者留置物採取執行措施,致使抵押權人、質權人或者留置權人的優先受償權無法實現的;

(八)對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不履行監管職責,造成財產毀損、滅失的;

(九)對季節性商品或者鮮活、易腐爛變質以及其他不宜長期保存的物品採取執行措施,未及時處理或者違法處理,造成物品毀損或者嚴重貶值的;

(十)對執行財產應當拍賣而未依法拍賣的,或者應當由資產評估機構評估而未依法評估,違法變賣或者以物抵債的;

(十一)其他錯誤情形。

第六條人民法院工作人員在民事、行政訴訟過程中,有毆打、虐待或者唆使、放縱他人毆打、虐待等行為,以及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適用國家賠償法第十七條第四項、第五項的規定予以賠償。

第七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屬於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五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二款和第二百三十三條規定情形的;

(二)申請執行人提供執行標的物錯誤的,但人民法院明知該標的物錯誤仍予以執行的除外;

(三)人民法院依法指定的保管人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違法動用、隱匿、毀損、轉移或者變賣的;

(四)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

(五)因不可抗力、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造成損害後果的;

(六)依法不應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其他情形。

第八條因多種原因造成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損害的,應當根據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的行為對損害結果的發生或者擴大所起的作用等因素,合理確定賠償金額。

第九條受害人對損害結果的發生或者擴大也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對損害結果的發生或者擴大所起的作用等因素,依法減輕國家賠償責任。

第十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損失,已經在民事、行政訴訟過程中獲得賠償、補償的,對該部分損失,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員在民事、行政訴訟過程中,具有本解釋第二條、第六條規定情形,侵犯公民人身權的,應當依照國家賠償法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四條的規定計算賠償金。致人精神損害的,應當依照國家賠償法第三十五條的規定,在侵權行為影響的范圍內,為受害人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造成嚴重後果的,還應當支付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第十二條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員在民事、行政訴訟過程中,具有本解釋第二條至第五條規定情形,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權並造成損害的,應當依照國家賠償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財產不能恢復原狀或者滅失的,應當按照侵權行為發生時的市場價格計算損失;市場價格無法確定或者該價格不足以彌補受害人所受損失的,可以採用其他合理方式計算損失。

第十三條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員對判決、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書執行錯誤,且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財產已經依照法定程序拍賣或者變賣的,應當給付拍賣或者變賣所得的價款。

人民法院違法拍賣,或者變賣價款明顯低於財產價值的,應當依照本解釋第十二條的規定支付相應的賠償金。

第十四條國家賠償法第三十六條第六項規定的停產停業期間必要的經常性費用開支,是指法人、其他組織和個體工商戶為維系停產停業期間運營所需的基本開支,包括留守職工工資、必須繳納的稅費、水電費、房屋場地租金、設備租金、設備折舊費等必要的經常性費用。

第十五條國家賠償法第三十六條第七項規定的銀行同期存款利息,以作出生效賠償決定時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一年期人民幣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基準利率計算,不計算復利。

應當返還的財產屬於金融機構合法存款的,對存款合同存續期間的利息按照合同約定利率計算。

應當返還的財產系現金的,比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支付利息。

第十六條依照國家賠償法第三十六條規定返還的財產系國家批準的金融機構貸款的,除貸款本金外,還應當支付該貸款借貸狀態下的貸款利息。

第十七條用益物權人、擔保物權人、承租人或者其他合法佔有使用財產的人,依據國家賠償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申請賠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國家賠償案件立案工作的規定》予以審查立案。

第十八條人民法院在民事、行政訴訟過程中,違法採取對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保全措施、先予執行措施,或者對判決、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書執行錯誤,系因上一級人民法院復議改變原裁決所致的,由該上一級人民法院作為賠償義務機關。

第十九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據國家賠償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申請賠償的,應當在民事、行政訴訟程序或者執行程序終結後提出,但下列情形除外:

(一)人民法院已依法撤銷對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的;

(二)人民法院採取對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三)經訴訟程序依法確認不屬於被保全人或者被執行人的財產,且無法在相關訴訟程序或者執行程序中予以補救的;

(四)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書已確認相關行為違法,且無法在相關訴訟程序或者執行程序中予以補救的;

(五)賠償請求人有證據證明其請求與民事、行政訴訟程序或者執行程序無關的;

(六)其他情形。

賠償請求人依據前款規定,在民事、行政訴訟程序或者執行程序終結後申請賠償的,該訴訟程序或者執行程序期間不計入賠償請求時效。

第二十條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審理民事、行政訴訟中的司法賠償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相應期間不計入審理期限:

(一)需要向賠償義務機關、有關人民法院或者其他國家機關調取案卷或者其他材料的;

(二)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委託鑒定、評估的。

第二十一條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審理民事、行政訴訟中的司法賠償案件,應當對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的行為是否符合法律規定,賠償請求人主張的損害事實是否存在,以及該職權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等事項一並予以審查。

第二十二條本解釋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本解釋施行前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准。

Ⅸ 刑事賠償與司法賠償有什麼聯系

您好,刑事賠償只是司法賠償的一種。
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刑事賠償國家賠償的一種,人民法院在民事訴訟、行政訴訟過程中,違法採取對妨害訴訟的強 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對判決、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書執行錯誤,造成損害的,賠 償請求人要求賠償的程序,適用刑事賠償程序的規定。司法賠償是國家司法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包含了刑事賠償。

熱點內容
1986年到1995年的勞動法 發布:2025-02-05 08:00:27 瀏覽:450
廣東立法徵用 發布:2025-02-05 08:00:25 瀏覽:922
考研法學案例 發布:2025-02-05 07:58:44 瀏覽:36
落實經濟法的宣傳教育 發布:2025-02-05 07:51:41 瀏覽:119
2017年南京勞動法 發布:2025-02-05 07:51:07 瀏覽:99
上海有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2-05 07:16:44 瀏覽:498
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視頻 發布:2025-02-05 06:48:34 瀏覽:692
異世界法官 發布:2025-02-05 06:05:19 瀏覽:292
道德底線開頭 發布:2025-02-05 05:55:37 瀏覽:101
刑法的無奈 發布:2025-02-05 05:43:55 瀏覽: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