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禁止高額彩禮
法律沒有禁止彩禮,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是指和給付適當數額的彩禮是兩碼事。不能混為一談。
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是反對借婚姻強行索取彩禮,或者以巨額彩禮作為結婚的條件。
但是男方按照當地習俗支付適當數額的彩禮,或者結合自身經濟條件承受能力自願給付女方的金錢的行為是可以的。
❷ 《民法典》規定彩禮不得超過多少元浙江地區
截止2020年11月6日,《民法典》沒有對彩禮金額有具體的規定,只規定了禁止借婚內姻索取財物。
根據容《民法典》當中的第一千零四十一條規定,婚姻家庭受國家保護。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護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的合法權益。
同時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2)民法典禁止高額彩禮擴展閱讀:
2020年4月20日、21日,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召開會議,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審議意見、代表研讀討論中提出的意見和各方面的意見,對民法典草案作了進一步修改完善。
認為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多次審議和廣泛徵求意見,草案充分吸收各方面的意見建議,已經比較成熟,形成了提請本次會議審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❸ 民法典,有沒有關於結婚裡面,女方家長要求出「高價彩禮」的限制規定
明年開始,《民法典》正式生效以後,天底下再也不會有男人因為「天價彩禮」而娶不到媳婦!丈母娘向准女婿索要天價彩禮,是違法行為!男方家的父母,也不用再為彩禮而負債累累!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丈母娘獅子大開口,找你要50萬彩禮,你又給不起,怎麼辦?現在可以大膽地說不!
不得不說,《民法典》真是未婚男人的福音。
《民法典》,讓天底下沒有難結的婚!
從周朝開始,就有了結婚收彩禮的習俗,那時候叫「聘禮」,我們常聽到的「三媒六聘」裡面的「六聘」就是這個意思。
然而,現在的彩禮卻越來越變味了!
現在的彩禮金額,跟老一輩那時不可同日而語,彩禮早就水漲船高。現在動不動就是100萬的房子,加上50萬的彩禮,丈母娘會說:「少一分錢,就不把女兒嫁給你!」
因為媒婆的利益盤算、男多女少的現實、農村的攀比心理,很多女方父母收彩禮越來越高,將婚姻物質化了,把嫁女兒當成了一門生意,變成了「賣女兒」。
我們經常看到很多將婚姻明碼標價、彩禮低於多少萬就不嫁之類的案例,一旦男方給不出這么多錢,女方父母就狠心「棒打鴛鴦」,拆散子女的姻緣,鬧出一幕幕「孔雀東南飛」的感情悲劇。
可以說,老百姓已經苦「天價彩禮」久矣!
幸好,《民法典》的出台,及時制止了這股不正之風。
《民法典》第1042條第一款規定,「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律師提醒:這條規定,就是為了保護婚姻自由,不允許父母干涉兒女的婚姻,更不允許借婚姻來斂財。女方父母如果強行索要天價彩禮,不給就不嫁女兒,這種行為已經涉嫌違法了!既干涉了女兒的婚姻自由,又借婚姻斂財,性質很惡劣,是要吃牢飯的!
然而,禁止天價彩禮,並不意味著結婚不用給彩禮了,畢竟這是傳統風俗,法律不可能 說去「一言以禁止」。正確的做法是:雙方通過協商,商量出一個合理的、適度的、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彩禮金額,把這筆錢作為小兩口以後生活的壓箱底錢。
禁止天價彩禮,只是《民法典》的一小部分。此外,民法典對於群眾普遍關心的話題,都做了詳細的規定,下面簡單地列舉幾條。
以前的交通法規定,車主把車借給別人,出事了由車主承擔責任。然而,根據《民法典》最新規定,把車借給別人,出事了由當時的實際駕駛者承擔責任。
當然,你要是把車借給未成年人,或者沒駕照的人,一旦出了事,車主還是要擔責的。
❹ 民法典彩禮規定
民法典對彩禮沒有進行明文規定,但是民法典規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法律分析】
司法實踐中,彩禮糾紛案件的處理,對於應該返還彩禮的情形有:(1)男女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2)男女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可以在離婚訴訟中要求返還彩禮;(3)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也可以在離婚訴訟中要求返還彩禮。以下情形不能要求返還彩禮:(1)男女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而同居生活兩年以上。(2)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而同居生活雖不滿兩年,但生育子女的。(3)所接受的彩禮確已用於共同生活。返還彩禮訴訟需要(1)證明男女雙方當時正處於談婚論嫁的狀態。可藉由雙方的簡訊、微信等通訊工具的聊天記錄,或者舉行過訂婚儀式、拍婚紗照等行為反映出來,表明雙方有談婚論嫁的意向,注意,談婚論嫁和談情說愛是有區別的,單純的情話表白也是不能反映雙方談婚論嫁狀態。(2)證明給付了財產的證據。如果是通過銀行轉賬方式支付的禮金那麼就要提供銀行轉賬明細;若是購買房屋或者車輛可以提供自己的出資證明,因為按照我們的日常生活經驗,將大額財產登記在他人名下一般都是用來當彩禮。(3)證明給付彩禮是當地的風俗。當地的風俗習慣可以聽取當地媒婆、村長、村委會主任等人的意見,必要時可作為證人出庭作證。並且如果雙方在離婚後按照相關法律,彩禮是屬於女方個人財產,也就是說離婚後男方不能要求返還彩禮,因為彩禮是在結婚時雙方贈與的物品,不屬於共同財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二條 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❺ 民法典彩禮規定限額
法律分析:民法典對彩禮不能超過多少錢沒有作出規定,而彩禮的數額一般由雙方家庭協商確定的。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
第五條 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
適用前款第二項、第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條 夫妻雙方自願離婚的,應當簽訂書面離婚協議,並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登記。
離婚協議應當載明雙方自願離婚的意思表示和對子女撫養、財產以及債務處理等事項協商一致的意見。
第一千零七十九條 夫妻一方要求離婚的,可以由有關組織進行調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果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的,應當准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當准予離婚:
(一)重婚或者與他人同居;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遺棄家庭成員;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准予離婚。
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雙方又分居滿一年,一方再次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准予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