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遛狗
① 民法典草案明確寵物損害責任有哪些規定
民法典草案侵權責任編專設「飼養動物損害責任」,規定:
1、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應擔責;能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造成的,可減責。
2、禁止飼養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應擔責。專家表示,沒注射疫苗、遛狗未拴繩造成損害的,即便是受害人故意激惹,也不能免除飼養者的責任,只能減輕。
(1)民法遛狗擴展閱讀:
我國寵物消費規模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進入了人口快速老齡化階段,平均每年新增老年人口596萬人,年均增長速度達3.28%,到2020年,老年人口達到2.48億人,老齡化水平將達到17.17%。因此,老年人口數量增長將會提高社會對寵物情感消費的需求。
因此,未來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以及老齡化問題的進一步加劇,國內寵物行業市場規模將會迎來新一輪的爆發。
從細分市場來看,寵物食品市場滲透率依舊較低,未來仍有較大的拓展空間,同時隨著國內寵物食品市場的成熟、保健品市場也將進一步完善,也將持續刺激寵物食品市場的繁榮。寵物醫療市場同樣值得期待,除了寵物葯物、寵物美容將迎來快速發展外,寵物殯葬市場同樣存在巨大的潛在發展空間--一旦政府出台政策對寵物進行強制性火化,寵物殯葬市場將進入快速發展期;而寵物用品、寵物服務、寵物活體等領域將平穩增長。
② 民法典物業管理如小區遛狗,到處拉屎末未帶狗鏈你怎麼和業主說
你要告知業主小狗未帶狗鏈如何傷人了,業主是要被追究責任的。
③ 中國有法律規定遛狗必須牽繩子嗎
有規定。
寵物犬飼養人必須有必要的安全管控措施,其實就包括給狗狗加頸圈和繩子。攜犬出戶應當束犬鏈、掛犬牌,由具有行為能力的人牽領,並主動避讓他人。
中國對於養犬有明確的養犬的法律條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章 飼養動物損害責任中規定:
1、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
2、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3、禁止飼養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4、動物園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園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5、遺棄、逃逸的動物在遺棄、逃逸期間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
6、因第三人的過錯致使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賠償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7、飼養動物應當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妨害他人生活。
(3)民法遛狗擴展閱讀:
廣州:遛狗不牽繩將從嚴整治
養犬不登記、遛狗不牽犬繩的行為將會被公安警告!8月14日,廣州市政府發出通知,決定聯合多部門開展今年最嚴的養犬管理執法整治專項行動,對不文明的養狗行為將從嚴整治。
據廣州市公安局通報,目前廣州市部分市民文明養犬、依規養犬意識不強,違規養犬行為比較突出。市民投訴最多的是溜犬不及時清理犬只糞便、不牽犬繩和犬擾民三類不文明養犬行為。
據統計,上述三類不文明養犬行為引發的警情,約佔全市所接報涉犬有效警情的70%。自2009年相關條例實施以來,全市共行政處罰違規養犬行為238起,警告教育5萬餘人次,沒收危險犬和其它犬只1665隻,救助捕捉流浪犬5650隻,做了大量警情處置、宣傳教育和執法等工作,解決了一部分違規和不文明養犬問題。
在廣州市公安局官網上,記者了解到,針對養犬帶來的城市管理問題,此次執法整治行動是近年來規模最大、范圍最廣、執法最嚴厲的一次。
公安、城管、工商等政府職能部門將集中力量聯合執法整治,通過全面貫徹落實《條例》各項規定,力爭解決困擾廣州市的養犬重點和難點問題,確保專項行動取得實效。專項行動期間,公安將會同城管執法部門;
對巡查發現的養犬不登記、溜犬不牽犬繩、不及時清理犬只糞便等違規養犬行為進行警告教育,記錄在案;對養犬不登記、不按時續期的,將按照相關條例規定給予三天的補辦期限,經警告教育拒不整改的,將嚴格按照《條例》和《廣州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規定》進行查處。
參考資料:人民網—廣州:遛狗不牽繩將從嚴整治
④ 國家對養狗有什麼法律規定
目前全國尚沒有為養狗立法,不少涉及養犬管理的條文規定散見於各法律法規中。如《侵權責任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從地方層面來看,我國當前各大中城市都已先後出台相應的養犬管理法律規范。各地區結合本地實情制定了養犬管理的法規、規章或規范性文件。
《侵權責任法》規定,第七十八條 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
第七十九條 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八十條 禁止飼養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七十五條規定「對於飼養動物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動物恐嚇他人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驅使動物傷害他人的,依照本法第四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⑤ 如今不牽狗繩遛狗犯法嗎
答:
飼養動物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妨礙他人生活。管好自己的愛犬,既是對他人安全的負責,也是對寵物的保護,如果您愛您的狗狗,請樹立規范意識,對寵物進行限制牽引,不要等到意外發生再追悔莫及。單位和個人飼養犬只,應按規定定期免疫接種狂犬病疫苗;
攜帶犬只出戶的,應按規定佩戴犬牌並採取系犬繩等措施。
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飼養動物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或者放任動物恐嚇他人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動物飼養人還會受到拘留處罰。為了更好地規范飼養寵物犬問題,今年5月1日起,我國《動物防疫法》把遛狗不拴繩列入違法行為。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未對動物採取安全保護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的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法律依據】
動物防疫法
第三十條單位和個人飼養犬只,應當按照規定定期免疫接種狂犬病疫苗,憑動物診療機構出具的免疫證明向所在地養犬登記機關申請登記。
攜帶犬只出戶的,應當按照規定佩戴犬牌並採取系犬繩等措施,防止犬只傷人、疫病傳播。
街道辦事處、鄉級人民政府組織協調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做好本轄區流浪犬、貓的控制和處置,防止疫病傳播。
縣級人民政府和鄉級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結合本地實際,做好農村地區飼養犬只的防疫管理工作。
飼養犬只防疫管理的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條: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條: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造成的,可以減輕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第三十條:單位和個人飼養犬只,應當按照規定定期免疫接種狂犬病疫苗,憑動物診療機構出具的免疫證明向所在地養犬登記機關申請登記。
⑥ 民法典關於養狗的規定
相關法律規定飼養動物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妨礙他人生活。並且還不能養大型烈性犬,產生惡劣後果的,飼養人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法律分析】
總之出台的關於狗狗的法律基本可以歸納成兩點。第一、證件不全,不牽狗繩,禁養犬類咬了人,狗主人全責。第二,撩貓逗狗的,致使狗狗咬了人,撩貓逗狗的人要負責。所以,為了自己,也為了別人的健康,請看管好自己的狗狗。養犬行為反映的是市民的文明素質和城市的文明程度,養犬管理工作考驗的是城市治理的智慧。文明規范養犬需要設計合理的規章制度,能夠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依法規范養犬,無疑是解決「狗患」的有效途徑。有了細致的法律規定,還需要執法環節跟進,很多城市開出了各方齊心協力共同治理的良方。文明養犬,制訂規則、嚴格執法是一方面,更多還需要養犬人提升素養,踐行文明養犬新風尚,共同構築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安全家園。但不管如何都應該保障人的安全,尤其是在戶外遛狗的時候需要給狗狗帶上牽引繩,這是對狗狗負責,當然重要的是對人的安全負責,因為狗狗的情緒有時候是不受人掌控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條 禁止飼養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條 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條 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造成的,可以減輕責任。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條 飼養動物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妨礙他人生活。
⑦ 條例有規定溜狗拴繩,為什麼有些養狗人不遵守,溜狗不拴繩是違法行為嗎
在社會生活中,人們飼養動物導致他人受到損害的情況時有發生,某些情況下,還會引發更為嚴重的社會矛盾,所以民法典對這個問題做了專門的回應。在侵權責任編中專章規定了飼養動物損害責任,其中強調了飼養動物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妨害他人生活。如果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比如上述案件中狗咬傷人、撞傷人等情況,那麼動物的飼養人或者是管理人,就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這種責任屬於無過錯責任,也就是說動物飼養人不能主張,我沒有過錯來免除自己的責任。
⑧ 民法典遛狗不牽繩是否違法
民法典規定,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造成的,可以減輕責任。禁止飼養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條,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
⑨ 民法典未辦狗證又未牽繩的狗怎麼處理
⑩ 民法典遛狗不牽繩被告是否有案底
我國在《治安管理處罰法》、《民法典》中都有涉及相關養犬管理的明文規定,其中《民法典》第九章的「飼養動物損害責任」中就明確規定:
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
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造成的,可以減輕責任。
禁止飼養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若因養犬未牽繩致他人受到損害被起訴,屬於民事糾紛的,正常情況下是不會有案底的。
但若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立案、提起公訴且被法院判有罪的,就會留下案底,並影響個人生活和就業。
以上仍有不清楚的地方,可咨詢律師詳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