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倆階層

刑法倆階層

發布時間: 2022-02-22 00:53:38

A. 刑法中兩階層與四要件那個好

四要件體系在判斷犯罪時,沒有形成「違法要件到責任要件」的階層判斷,而是堆積木式的拼湊判斷,由此出現許多弊端。

B. 四個要件和兩個階層的區別

四要件和兩階層區別:1、構成不同,四要件包括犯罪主體、犯罪客體、犯罪的主觀方面、犯罪客觀方面,兩階層包括客觀違法要件、客觀阻卻事由;2、四要件是我刑法定罪學說,兩階層主要是德國、日本的學說。
【法律依據】
《刑法》第十三條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C. 司法考試刑法是用三階層還是兩階層呢,雖然內容差不多,但是答題的時候是按三階層得格式答還是兩階層的格

答題時按照三階層。
我國目前的司法實踐中一直沿用三階層說,這是通用的做法,司法考試也一樣。兩階層說的研究前沿成果,不過目前還沒有運用到實踐中。

D. 刑法兩階層理論 能應用於現實案件當中嗎

其實現在在實務判案中,法官的邏輯思維一般也是按兩階層來判案,即便是一點沒學過兩階層,也是按這個思維進行判案。就像法官碰到一個案件,肯定是先看看客觀有什麼東西,不可能上來就去找主觀。

E. 張明楷的兩階層說和德日傳統的三階層說到底有神嗎區別哪個更優秀

區別:

1.三階層的構成要件是:構成要件符合性 違法性 有責性。

兩階層是:違法構成要件和責任要件。其中違法構成要件包括(構成要件符合性和違法阻卻事由)兩方面,而責任要件包括(責任要件符合性和責任阻卻事由)兩方面。兩階層就是把違法性和構成要件符合性合並論述了。

2.兩層次理論是比較緩和的「客觀主義」理論,是當前我國司法考試的重點。

三階層理論是比較激進的客觀主義理論,是未來我國刑法理論界的發展方向。

三階層理論更為優秀一些。隨著近年深入的研究,張明楷最終採取了德國日本刑法的觀點,採用犯罪構成三階層學說:即犯罪構成該當性,違法性和有責性。違法性是闡述客觀要件以及排除客觀上犯罪構成事由的,有責性是闡述主觀要件以及排除主觀方面犯罪構成事由的。並在2009年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全面採用。

(5)刑法倆階層擴展閱讀:

德日刑法採取的是「三階層說」,其將犯罪構成認為是構成要件的符合性;構成要件違法性;構成要件的有責性。並且其三者具有程序上的遞進關系。這與我國的四個構成要件共同一並審查的司法程序是不相一致的。換言之,其是一個動態的構成。

一犯罪構成要件的符合性,也被稱為犯罪構成要件的該當性,其是指犯罪行為必須是符合法律的規定某項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是法律所調整的范疇。這也是罪刑法定的要求。我們可知,在法律的規定之前,必然有無數行為類型是具有社會危害性且應當納入刑法調整范圍的。

這就有立法者對於法律應當如何對無數的犯罪類型進行歸置取捨,來定型於法律之中成立犯罪的問題。例如,對於竊取他人財物成立「竊取他人財物罪」,但對於行為人是扒竊、入室盜竊、還是順手牽羊的盜竊一概不論。又如故意殺人罪,無論行為人是毒殺、砍殺、絞殺、刺殺乃至槍殺,都只以故意殺人罪論處。

二犯罪構成的違法性,暨行為為法律所禁止的或者是不允許的行為,是實質上對於什麼是犯罪,如何界定犯罪的拷問。主流學派認為,實質的犯罪構成的違法性就是侵犯法益的行為。但仍然必須注意時間性與空間性以及法律例外的問題。例如,平等的市場交易行為在現行大多數國家都不是犯罪行為,但當其換為我國上個世紀的計劃經濟時代,則可作為舊刑法中「投機倒把罪」(類似於現在的商品交易-倒賣)的構成要件,是一種犯罪行為。

又例如,當同性之間的強迫的性行為發生,因其不符合我國刑法中關於「強奸罪」的構成要件,不認為構成強奸罪。再例如,通常情況下,正當防衛、緊急避險、執行法令等法律所允許的行為,是法律的例外,也不認為是犯罪。

三犯罪構成的有責性,指侵犯法益的責任人主觀上沒有故意以及過失的行為,不應當對其進行譴責。例如,幼童的行為,精神病人在精神病發作時實施的行為,意外事件,不具有違法認識的可能性的行為等。我們應當注意,這里考察的主觀狀態並不是指行為人當時真正的主觀狀態,而是根據犯罪結果、犯罪情節所綜合考量的為一般人理性所能夠認同的推定的行為人的主觀狀態。

在司法實踐中,這三者是一個逐漸考量的過程,當符合符合性後,再考量違法性;符合違法性,再考量有責性,而非四要件說一般一起考量;個別情況下兩種犯罪構成理論具體運用到當事人身上會有出入的。所以,今年司法考試改用德日犯罪構成說;這象徵著司法理論、實踐、操作都將面臨改革。

參考鏈接:

犯罪構成條件-網路

F. 法律碩士刑法是兩階層還是四要件

不管是兩階層還是四要件都是屬於刑法的理論。所以都可以學習,並不一定說法律碩士就採用哪一種學說,只是說自己以後在工作當中運用到哪一種,但歸根結底都是一樣的。

G. 刑法三階層是什麼意思

刑法三階層即犯罪構成該當性,違法性和有責性。

隨著近年深入的研究最終採取了德國日本刑法的觀點,採用犯罪構成三階層學說:即犯罪構成該當性,違法性和有責性。違法性是闡述客觀要件以及排除客觀上犯罪構成事由的,有責性是闡述主觀要件以及排除主觀方面犯罪構成事由的。並在2009年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全面採用。

詳細解讀

(1)犯罪構成該當性。

犯罪構成該當性也稱構成要件符合性,是指構成要件的實現,即所發生的事實與刑法條文規定的內容要相一致。具體來說該當性中包括了行為主體、危害行為、犯罪對象、危害結果、因果關系幾個要素。

(2)違法性。

違法性要求犯罪行為不僅是符合構成要件的行為,而且實質上是法律所不允許的行為,即必須是違法的行為。違法性的判斷標准在於是否有違法阻卻事由。違法阻卻事由是排除具有該當性的行為的違法性的事由。違法性阻卻事由一般包括正當防衛、緊急避險、法令行為、被害人承諾等。

(3)有責性。

有責性指能夠就滿足該當性和違法性條件的行為對行為人進行非難和譴責。是否具有有責性應該從行為人的刑事責任能力、犯罪故意或者過失等方面考察。此外,有責性還有兩種阻卻事由,一是違法性認識,二是缺乏期待可能性。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犯罪構成要件

H. 我國刑法理論體系中兩階層的犯罪構成體系包含那些內容

我國刑法理論體系中兩階層的犯罪構成體系包含以下內容:

客觀違法,主觀有責。

客觀違法要件:行為主體、危害行為、行為對象、危害結果、因果關系。

客觀阻卻事由:正當防衛、緊急避險、被害人承諾。

1、犯罪構成要件,犯罪主體、犯罪主觀方面、犯罪客觀方面、犯罪客體。

2、犯罪主體是,指實施了危害社會的行為,依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自然人和單位。

3、犯罪主觀方面,指犯罪主體對自己行為及其危害社會的結果所抱的心理態度。

4、 犯罪客觀方面,指刑法所規定的、說明行為對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造成侵害的客觀外在事實特徵。是構成犯罪所必須具備的要件。

5、犯罪客體,指我國刑法所保護的,為犯罪行為所侵害的社會關系。

(8)刑法倆階層擴展閱讀:

我國刑法理論體系中違法阻卻事由與犯罪構成體系

我國傳統的刑法理論,一方面認為行為符合犯罪構成就成立犯罪,犯罪構成是認定犯罪的唯一依據。

另一方面又在犯罪構成之外甚至在罪數之後研究正當防衛與緊急避險,同時認為正當防衛、緊急避險等行為是形式上符合犯罪構成,實質上是沒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

但是,傳統的犯罪構成體系有自相矛盾之嫌:犯罪構成是認定犯罪的唯一依據,但符合犯罪構成的行為也不一定構成犯罪;犯罪構成是說明社會危害性的,但符合犯罪構成也可能沒有社會危害性。

從現實上看,傳統的犯罪論體系是在肯定了行為符合了犯罪構成的全部要件之後,考慮排除犯罪的事由,因而不能盡早地排除犯罪的成立。

這有損犯罪構成的保障機能,既不利於限制司法權力,也不利於保障行為人的自由。例如,在司法實踐中,對於正當防衛的行為人幾乎100%先拘留、逮捕。這種做法或許與四要件體系有關。

形式上堅持四要件體系,但對四要件內容做出新解釋的黎宏教授指出:「在我國,犯罪構成是形式要件與實質要件的統一,行為符合犯罪構成。

就意味著該行為不僅在形式上符合某具體犯罪的輪廓或者框架,而且在實質上也具有成立該犯罪所必要的相當程度的社會危害性。」

「我國的犯罪構成是成立犯罪的積極要件與消極要件的統一。」

「從理論上講,在說行為符合具體犯罪的犯罪構成的時候,實際上也意味著該行為不可能是正當防衛、緊急避險等排除犯罪的事由。

換言之,在得出這種結論之前,已經進行了該行為不是正當防衛、緊急避險等正當行為的判斷,否則就不可能做出這樣的結論來。」

在黎宏教授看來,四要件是犯罪構成的積極要件;不屬於正當防衛、緊急避險,則是犯罪構成的消極要件。

既然如此,就應當在犯罪構成中研究正當防衛、緊急避險,而不能在犯罪構成之外研究正當防衛與緊急避險。

但正如黎宏教授所言:「現實情況是,各種刑法教科書都是在講述了犯罪構成理論之後,再將正當防衛、緊急避險等作為排除犯罪性事由加以說明和論述的。

這種編排體系,容易讓人形成這樣的印象:即正當防衛等在形式上似乎符合某種犯罪構成,但因其在實質上不僅不具有社會危害性,而且對國家和人民有益。

所以,在形式上說明其符合犯罪構成之後,又從實質上對其加以否定。

但是,這樣理解是錯誤的。實際上,我國刑法學的通說明確指出:『我國刑法中的排除犯罪性事由並不符合或者具備犯罪構成的全部要件,只是在客觀方面與某些犯罪相類似』。」

本文的看法是,即便將犯罪客體與犯罪客觀方面作為表明違法的構成要件來把握,也不應當在犯罪構成之外處理正當防衛、緊急避險。

這是因為,既然正當防衛、緊急避險只是在客觀方面與某些犯罪類似,因而需要說明其不構成犯罪或者不符合犯罪客觀要件。

那麼,就應當在客觀要件中(或之後)將正當防衛、緊急避險作為消極的構成要件論述,而不應在犯罪構成之後、更不應在罪數之後論述正當防衛與緊急避險。

所以,在此問題上,究竟是讀者的理解錯誤,還是編者的編排錯誤,是需要進一步思考的。

至少,黎宏教授主張的四要件體系給人的感覺是「客觀違法(含客體與客觀要件)——責任(含主體與主觀要件)——無客觀違法(正當防衛、緊急避險等)」。

但這種體系分割了違法性的判斷,並不理想。況且,傳統的教科書關於正當防衛、緊急避險形式上(似乎)符合犯罪構成的說法,相當普遍。

堅持四要件體系,並對四要件內容進行了部分修正的馮亞東教授認為;「將所有問題(即正當化事由問題——引者注)直接並入犯罪成立體系,對司法運用來說並非一種最優安排。

構造科學、簡明、清楚、實用的刑法解說體系,應該是在犯罪論的大框架下嚴格區分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只需闡明成立犯罪的基本條件的『犯罪成立體系』(犯罪構成)問題。

二是在此基礎上的『與犯罪成立相關的特殊形態』問題;『排除犯罪性的行為』應該作為一種特殊形態在犯罪成立體系之外,另行以專章形式設定不同的主客觀標准專門討論。」

然而,這一觀點值得推敲:其一,成立犯罪的標准與否定犯罪的標准相同(正反面),恐怕不能在犯罪成立體系之外對排除犯罪性的行為設立不同的主客觀標准。

按照法益侵害說的觀點,正當防衛、緊急避險等行為之所以阻卻違法,是法益衡量的結果。

行為人實施正當防衛、緊急避險等行為造成他人損失時,雖然侵害了他人法益,卻保護了更為優越或者同等法益。

一旦對成立犯罪與否定犯罪採用不同的標准,認定犯罪就沒有標准了;

而且,因為標准不同,會出現一個行為按照犯罪成立標准構成犯罪、按照排除犯罪的標准不成立犯罪的局面。其二,不能因為違法阻卻事由較多,就在犯罪構成之外設專章研究。

即使設專章研究,也應當在違法構成要件之後設專章研究,而不能在責任構成要件之後,設專章研究違法阻卻事由。

其三,一個案件一般不可能有多種違法阻卻事由,所以,討論了表明違法性的要件之後,討論阻卻違法事由,並沒有為司法添加任何負擔。

相反,如前所述,在考察了行為是否符合作為違法類型的構成要件後,接著考察行為是否具備違法阻卻事由。

如果具備則不再進行有責性的判斷的做法,不僅節約了司法資源,而且不致產生理論上的矛盾與司法上的錯案。

既然如此,對司法運用來說,一種最優安排就是:在討論了違法構成要件後,就必須討論違法阻卻事由。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違法阻卻事由與犯罪構成體系

I. 法考刑法是四要件還是二階層

法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是二階層。
定罪體系為二階層的犯罪構成體系。客觀違法階層包括行為主體、危害行為、危害結果,客觀要件的具備說明行為具有法益侵害性。但如果存在客觀阻卻事由,則可以排除行為的法益侵害性。主觀責任階層,行為人具有犯罪故意或過失,則表明具有主觀罪過性、非難可能性。但如果存在主觀責任阻卻事由,則可以排除非難可能性。
兩階層體系的順序為客觀主義。首先判斷客觀要件,核心是判斷是否存在危害行為,危害行為必須對法益產生實害或者危險;否則屬於日常生活行為,在客觀階層就沒有違法性,此時不必進入主觀責任階層的分析。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條 【本法任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第七條 【屬人管轄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規定的最高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作人員和軍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第六條 【屬地管轄權】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法。
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

J. 刑法四要件與二階層理論的區別 (越細致越好)

刑法四要件是過時的理論,二階層是主流啊,要說區別,各自的理論內容就是主要區別。

熱點內容
法治宣教外包 發布:2025-02-04 22:30:31 瀏覽:541
肛門周圍長猴子土方法治療 發布:2025-02-04 22:22:02 瀏覽:805
政府制定規章的程序 發布:2025-02-04 21:28:54 瀏覽:274
2014年陳印法規講義 發布:2025-02-04 21:17:34 瀏覽:976
法官助理立案 發布:2025-02-04 21:13:45 瀏覽:177
房屋外牆法律法規 發布:2025-02-04 21:12:57 瀏覽:775
北京勞動法病假 發布:2025-02-04 20:26:20 瀏覽:373
行政法由哪兩部分組成 發布:2025-02-04 19:15:17 瀏覽:543
經濟法期末測試卷 發布:2025-02-04 19:07:38 瀏覽:580
錦州法律咨詢在哪裡 發布:2025-02-04 19:05:12 瀏覽: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