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處罰書
法院會出具司法拘留決定書的。
⑵ 行政處罰決定書幾天下達
摘要 您好,行政拘留裁決權屬於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期限一般為10日以內,較重的不超過15日;行政拘留決定宣告後,在申請復議和行政訴訟期間,被處罰的人及其親屬找到保證人或者按規定交納保證金的,可申請行政主體暫緩執行行政拘留。行政拘留不同於刑事拘留和司法拘留。
⑶ 偽造行政處罰決定書應受何種處罰
視情節輕重,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如果因此給他人造成財產損失,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法律分析】
行政處罰做偽證是否構成犯罪?行政處罰做偽證是犯罪行為構成了偽證罪。偽證罪是一種很古老的罪名,是指在刑事訴訟中,證人、鑒定人、記錄人和翻譯人對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故意作虛假證明、鑒定、記錄、翻譯,意圖陷害他人或者隱匿罪證的行為。它對於國家正常的司法秩序以及當事人的人身權利都有嚴重的危害,所以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對它進行了嚴格的規定。但是,國內外對於偽證罪的規定是不同的,就是在同一個國家不同歷史時期的規定也不同。偽證罪的立案標準是什麼?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1、偽證行為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處罰或者輕罪重判的;2、偽證行為足以使犯罪分子逃避刑事處罰或者重罪輕判的;3、偽證行為造成冤、假、錯案的;4、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為走私、套匯、投機倒把、貪污、賄賂、重大盜竊、販毒、盜運珍貴文物出口等經濟犯罪分子銷毀、隱匿罪證或者製造偽證的;5、由於偽證行為,致使他人自殺或精神失常的;6、偽證行為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行政處罰做偽證是犯罪行為,是要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偽證罪立案需要符合一定的條件,符合立案的條件的情形有六種,只要符合其中的一條就可以立案,立案後經過調查取證後證據確鑿的就可以做出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零七條 以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員犯前兩款罪的,從重處罰。第三百零七條之一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有第一款行為,非法佔有他人財產或者逃避合法債務,又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與他人共同實施前三款行為的,從重處罰;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⑷ 司法評定書對判刑影響大嗎
當然是有關鍵性的影響。如果司法評估意見認為不適合社區矯正的,法院通常就不會適用緩刑或判處管制。
⑸ 投訴人對司法局行政處罰結果告知書不滿意
投訴人對司法局行政處罰不滿意,可以上訴進行行政訴訟,申請上一級法院審理
⑹ 行政處罰決定書的送達方式有哪幾種
《行政處罰法》規定: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在宣告後當場交付當事人;當事人不在場的,行政機關應當在七日內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將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當事人。
因此,根據《民事訴訟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有關規定,登記管理機關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一、直接送達。登記管理機關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應當在宣告後將決定書當場交付給被處罰社會組織的負責人,並由其負責人在《送達回證》上簽名或者蓋章,即為送達;其負責人拒絕簽名和蓋章的,由案件承辦人員在《送達回證》上註明。登記管理機關在適用直接送達時需注意:① 無特殊情況的,均應適用直接送達的方式;② 由社會組織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負責收件的人簽收;③ 受送達人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簽收;④ 受送達人已向登記管理機關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簽收;⑤ 送達法律文書必須有送達回證,由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收到日期,簽名或者蓋章;⑥ 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二、留置送達。在適用留置送達時,應當注意: ① 留置送達的條件是受送達人拒絕簽收法律文書;② 送達人應當邀請有關基層組織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絕簽收事由和日期; ③ 送達人、見證人要在送達回證上簽名或者蓋章,把法律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即視為送達;④ 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及其他見證人不願在送達回證上簽字或蓋章的,由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情況,把送達文書留在受送達人住所,即視為送達;⑤ 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記明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三、郵寄送達。當登記管理機關直接送達法律文書有困難時,也可以採取郵寄送達的方式送達。採取郵寄送達時,應當注意: ① 在直接送達有困難時,才能採用郵寄送達;② 郵寄送達的,以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③ 郵寄送達,應當附有送達回證。掛號信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與送達回證上註明的收件日期不一致的,以掛號信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④ 送達回證沒有寄回的,以掛號信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
四、公告送達。公告送達是送達的最後一種方式,在適用公告送達時,應當注意以下事項: ① 通過其他方式都無法送達時,適用公告送達; ② 公告送達,可以在受送達人原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公開發行的報刊、互聯網等媒體上刊登公告;③ 自發出公告之日起,公告期為60日;④ 公告期滿後,即視為送達;⑤ 登記管理機關採用公告送達方式的,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五、委託送達:是指承辦案件的公安司法機關委託收件人所在地的公安司法機關代為送交收件人的一種送達方式。
六、轉交送達:是指公安司法機關對特殊的收件人由有關部門轉交訴訟文書的送達方式。特殊的收件人是指軍人、正在服刑的犯人等。
⑺ 處罰判決書編號怎麼獲得
處罰判決書(決定書)由國家行政機關開具,並送達當事人,可以從處罰決定書上面查看編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三十四條:執法人員當場做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應當向當事人出示執法身份證件,填寫預定格式、編有號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當場交付當事人。
前款規定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當事人的違法行為、行政處罰依據、罰款數額、時間、地點以及行政機關名稱,並由執法人員簽名或者蓋章。
第四十條: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在宣告後當場交付當事人;當事人不在場的,行政機關應當在七日內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將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當事人。
(7)司法處罰書擴展閱讀
處罰決定書的處罰方式:
(一)警告;
(二)罰款;
(三)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四)責令停產停業;
(五)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
(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⑻ 急求刑法、治安處罰法司法解釋書
我是專門從事刑事類案件的辯護律師,相關法律資料我可以提供。
⑼ 根據《社區矯正實施辦法》司法部制定了20種執法文書,包括哪些
根據《抄社區矯正實施辦法》,司法部制定了20種社區矯正執法文書,其名稱如下:
1、調查評估意見書
2、社區矯正人員基本信息表
3、社區矯正人員報到情況通知單
4、社區矯正宣告書
5、社區矯正責任書
6、社區矯正人員進入特定區域(場所)審批表
7、社區矯正人員外出(居住地變更)審批表
8、違反社區矯正規定警告決定書
9、社區矯正人員警告審批表
10、治安管理處罰建議書
11、撤銷緩刑建議書
12、撤銷假釋建議書
13、收監執行建議書
14、社區矯正人員減刑建議書
15、提請治安管理處罰、撤銷緩刑、撤銷假釋、收監執行、減刑審核表
16、社區矯正期滿鑒定表
17、解除社區矯正宣告書
18、解除社區矯正證明書
19、解除社區矯正通知書
20、社區矯正人員死亡通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