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的幾個重要問題
① 民法典熱點問題解讀
法律分析:一對夫妻為瑣事吵架,兩人都提出離婚,於是一起到民政局辦理,如何避免沖動離婚?為了防止夫妻沖動離婚、輕率離婚,《民法典》規定了為期三十天的離婚冷靜期。前款規定期限屆滿後三十日內,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未申請的,視為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七條 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前款規定期限屆滿後三十日內,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未申請的,視為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② 孫憲忠:我國民法典編纂中的幾個問題
民法典編抄纂是一項襲宏大的法制工程,它涉及很多思想性理論性實踐性很強的問題。考慮到這項工作的復雜性和艱巨性,我們還要為它做出更多的理論准備。我自己雖然能力有限,但是非常高興地把自己學習和研究民法典編纂問題的幾點體會在這里做一個匯報。匯報的內容有三個方面:一、民法體系和我國的民事立法;二、民法典的基本內容;三、我國民法典編纂的幾個現實問題。請大家指正。
③ 關於民法的幾個問題
第一題選復B 合夥人必須自製己參加經營 其他都可以排除
第二題選C 我們國家的民法通則的規定是這樣的公民或法人設立變更或終止民事權利義務的合法行為 所以合法性作為其構成要件 但是選AC也可以 如果題目說的是根據民法的相關理論來判斷那麼A也是對的了
民事法律行為的概念來自德國民法典對於合法並無要求
④ 民法典解決哪些的社會問題
解決了高利放貸、霸佔座位、性騷擾、高空拋物、繼承權男女不平等、知識產權侵犯、破壞環境、偽劣產品等等一切與民生有關的社會問題。
⑤ 民法典是否糾正了一些社會問題呢
(一)編纂民法典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現實需要。民法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基礎性法律。編纂一部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點、反映人民意願的民法典,能夠充分彰顯、集中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自信,有力促進和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發展,也能夠為人類法治文明的發展進步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二)編纂民法典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民法典是「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民事法律關系是社會生活中最為常見的法律關系。民事關系調整得好,各種社會關系就比較和諧,各種社會矛盾也就比較和緩。民法與國家其他領域法律規范一起,支撐著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
(三)編纂民法典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民法典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法人制度為各類市場主體參與公平競爭提供了基本准入資格和民商事行為規范;物權制度為國家所有權、集體所有權等公有制的實現、為保護和促進各類所有制經濟發展提供了制度安排;合同制度為各類民事主體自由參與市場交易、實現經濟利益提供了基本行為准則。
(四)編纂民法典是增進人民福祉、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民法典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權利保護法。權利能力制度關繫到每個人一生的權利,甚至關繫到胎兒的利益;監護制度關繫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也關繫到老年人安享晚年;婚姻家庭制度關繫到每個人的終身大事和婚姻家庭幸福。
⑥ 民法典的頒布說明了什麼問題
個人理解,民法典的頒布說明我國法制社會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涉及人民生活的各方面的法律規定都已經逐步完善,然後才出現這么一部集大成的法典;說明法制社會已經深入人心,尋找有效的法律依據是人民群眾的急切需求。
⑦ 民法典的實施難點問題有哪些
法律分析:難點問題有未成年人監護資格主體存在順位;民法典增加物業等為責任主體。認定被監護人出現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直接影響公民權利的行使,應通過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特別程序由法院進行宣告。對未成年人的具有監護資格的主體存在順位,父母一方不能通過遺囑指定他人代替其作為與在世的另一方並列的監護人;物業服務企業的安全保障義務來源於法律規定、物業專業服務能力、當時社會技術水平及管理成本,對高空墜物及高空拋物均適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七條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條 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經調查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補償後,有權向侵權人追償。物業服務企業等建築物管理人應當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規定情形的發生;未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應當依法承擔未履行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責任。發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
⑧ 民法典回答的基本問題有哪些
法律分析: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它主要回答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包括有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對公民的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等作出明確翔實的規定,並規定侵權責任,明確權利受到削弱、減損、侵害時的請求權和救濟權等,體現了對人民權利的充分保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三條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