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公司法解釋五

公司法解釋五

發布時間: 2022-02-24 00:43:48

① 新公司法司法解釋共有幾個

目前《公司法》有三個司法解釋:
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回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一答)
(法釋〔2006〕3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一)》已於2006年3月2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82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6年5月9日起施行。
二○○六年四月二十八日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二)
(2008年5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47次會議通過法釋〔2008〕6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二)》已於2008年5月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47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8年5月19日起施行。
二○○八年五月十二日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已於2010年12月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04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1年2月16日施行。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七日

② 公司法名稱解釋

公司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公司法是指現行的法律《公司法》內;
廣義的公司法是指容 規定公司的設立、組織、活動、解散及其他對內對外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除包括《公司法》外,還包括其他法律,行政法規中有關公司的規定

③ 公司法的司法解釋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一)》第一條公司法實施後,人民法院尚未審結的和新受理的民事案件,其民事行為或事件發生在公司法實施以前的,適用當時的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第二條因公司法實施前有關民事行為或者事件發生糾紛起訴到人民法院的,如當時的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沒有明確規定時,可參照適用公司法的有關規定。

④ 公司法的解釋

自然人是某人以身份證在工商登記注冊成為公司股東,法人是某個企業以營業執照在工商登記注冊成為新公司股東。

⑤ 如何理解公司法解釋三第25條

《公司法解釋三》第25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實際出資人與名義出資人訂立合同,約定由實際出資人出資並享有投資權益,以名義出資人為名義股東,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對該合同效力發生爭議的,如無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情形,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有效。
前款規定的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因投資權益的歸屬發生爭議,實際出資人以其實際履行了出資義務為由向名義股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名義股東以公司股東名冊記載、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為由否認實際出資人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實際出資人未經公司其他股東半數以上同意,請求公司變更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記載於股東名冊、記載於公司章程並辦理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理解:

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之間的投資權益糾紛,屬於內部糾紛,在處理公司內部關系引發的糾紛時應依契約自由、意思自治原則來解決。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所達成的合約與一般民事法律行為所達成的合約並沒有本質區別,只要該合約建立在雙方合意和合法的基礎上,其權利義務的分配不涉及第三人利益,完全可以以一般契約原則加以調整,應當依據當事人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認定二者之間的法律關系。如果雙方出資協議就權利義務分配達成一致約定且該約定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應當承認其投資權益。在確定了以上原則後,本司法解釋第25條第1款承認了實際出資人與名義出資人之間的合同在符合法律法規的情況下的效力,並在第2款規定了當實際出資人與名義出資人因投資權益歸屬發生糾紛時,以實際出資為主張權利的標准,而不以股東名冊、公司登記等外部公示否認實際出資人的權利。需要注意的是,實際出資人與名義出資人間因投資權益發生糾紛,法院以實際出資為標准來判定實際出資人為股東的前提是必須符合該條解釋第1款的規定,即必須是實際出資人與名義出資人之間有關於實際出資的合同約定。如果沒有此約定,則無從看出實際出資人真實的意思目的,出資行為的意圖無法明確,則其實際出資行為更容易出現債權債務關系或者不當得利的外觀。此外,為了充分保護在承認實際投資人的前提下公司的人合性,在本條第3款中規定對於公司實際出資人的顯名化,即由實際出資人取代名義股東而成為顯名股東須要得到公司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的條件。

⑥ 公司法司法解釋四全文的具體條款有哪些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司法解釋四全文的具體條款內容包括公司決議效力、股東知情權、利潤分配權、優先購買權和股東代表訴訟等內容,具體條款由於數量過多不一一贅述。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規定(四)》第一條 公司股東、董事、監事等請求確認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無效或者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第二條 依據公司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請求撤銷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的原告,應當在起訴時具有公司股東資格。

⑦ 公司法解釋(三)第15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

(2010年12月6日最高版人民法權院審判委員會第1504次會議通過,根據2014年2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07次會議《關於修改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的決定》修正)

第十五條 出資人以符合法定條件的非貨幣財產出資後,因市場變化或者其他客觀因素導致出資財產貶值,公司、其他股東或者公司債權人請求該出資人承擔補足出資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熱點內容
國家法官學院新校區 發布:2025-02-04 14:39:00 瀏覽:126
2014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考試試題 發布:2025-02-04 14:26:57 瀏覽:706
最新勞動法保胎怎麼發工資 發布:2025-02-04 14:12:58 瀏覽:161
兩高司法解釋最新 發布:2025-02-04 13:55:39 瀏覽:682
李榮凱律師事務所法律咨詢 發布:2025-02-04 13:55:26 瀏覽:233
違反工會法的法律責任分為哪幾類 發布:2025-02-04 13:49:52 瀏覽:403
專利壟斷條例 發布:2025-02-04 13:48:26 瀏覽:192
事業單位臨聘人員適合勞動法嗎 發布:2025-02-04 12:46:29 瀏覽:281
銀行放貸合同法 發布:2025-02-04 12:02:27 瀏覽:172
出售非賣品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4 11:24:23 瀏覽: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