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鐵絲的刑法

鐵絲的刑法

發布時間: 2022-02-24 09:03:08

法律咨詢:因扔的一根尖銳的鐵絲、導致一人因此物刺入頭部而死亡、要判幾年刑、多少錢、有無責任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廣州刑事辯護律師管東平律師

② 男子為逃避警方處罰,竟吞下5跟鐵絲,難道吞了鐵絲就能逃避刑法嗎

就算他吞下了5根鐵絲的話,也不會逃避刑法的一個處置。在我們國家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對於任何人都是一樣的。只要犯了錯,只要違反了法律的底線,做出了破壞社會為破壞人民生活秩序的事情的話,那麼多少都要受到相關法律的一個制裁。

但是對於任何人來說的話都是一樣的,平等對待,不會因為這一次這個男子因為逃避警方的處罰就吞下5根鐵絲。哪怕他傷的再嚴重,仍然也逃避不了刑法對他的一個處置,因為在我們國家法律保護每一個人。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公民,只要犯了錯誤就要接受法律的制裁,如果沒有犯錯誤那麼法律也不會讓任何一個人平白無故的受到懲罰。

③ 武則天時期有種刑法叫「旱鴨鳧水」,到底有多殘忍

可以說這種刑法從出現以來就沒有犯人能夠頂得住的,可謂是殘忍至極,這種刑法總共分為四個等級,雖然名字起得比較文藝叫“旱鴨鳧水”,我們都知曉鴨子在水裡游動的就是用它的腳蹼如劃船一般,因此這種刑法則是將人當做是鴨子一樣,如同旱鴨子在水裡游動差不多。所以先是把人綁好在刑床上,脫掉其鞋襪,固定其四肢不讓動彈,這樣才能慢慢的用刑,場面可謂是非常的血腥。

但是你若是覺得這個刑法就這樣結束了那麼你就想得太簡單了,最後一步則是在傷口上撒鹽,可以說對於當時的犯人來說真的不如死了算了,所以這種刑法從出現開始基本就沒有人能夠忍受下去,真的是殘忍至極。

④ 什麼刑法最殘酷

古代的刑法好像有:凌遲,就是千刀萬剮,在行刑的過程中犯人不可以死,不然施刑的人也要收到懲罰。還有就是腰斬,這個顧名思意。還有就是宮刑,說白點就是當太監,這個對於男人來說,是最痛苦的刑法。

⑤ 拉倒刺鐵絲網,用來防小偷,如果小偷被扎進醫院,我有責任嗎

有責任
戶主在安裝防盜系統,尖銳的東西或者為保險櫃通電的時候,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這樣的行為會造成他人傷害,這個叫做不作為的故意傷害,是要負法律責任的。但是要構成故意傷害還要看小偷遭受傷害的程度,不一定觸犯刑法的。

⑥ 禁錮犯了哪些法律條例

我國刑法第238條, 非法拘禁罪
第二百三十八條 【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罪】的規定定罪處罰。
為索取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處罰。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⑦ 林心平受了什麼酷刑

吳蘇將林心平交給日本鬼子。在押送的路上,吳蘇命人脫光林心平的上衣,兇狠殘忍地用鐵絲串住林心平的兩個乳房,牽著林心平遊街,鮮血灑了一路。血淋淋的場面讓群眾毛骨悚然,紛紛流淚,大無畏的林心平高昂地對群眾說:「今年打敗希特勒,明年打敗日寇,抗戰一定會勝利,新四軍一定會解放你們的」!

林心平被日寇抓住頭發拖進軍營,大片的頭發和頭皮一起被扯了下來,後腦勺上鮮血直流。喪心病狂的日軍將三層牛皮厚的皮鞭浸過鹽水之後,用皮鞭狠命的抽打林心平的屁股,一口氣連打了一百多皮鞭,林心平被打的皮開肉綻,屁股開花。

一次又一次的被冷水潑醒,仍咬緊牙關,忍著劇痛大罵:「強盜、漢奸、卑鄙、無恥,中國人民是絕對不會屈服的」。

林心平的英勇不屈,讓日寇感到震驚,殘忍地對她下了毒手。1942年8月上旬的一天,在官林小學操場上,日本人布了重兵,驅趕群眾前來觀看。日軍對林心平進行了慘無人道的行刑,滅絕人性的日寇將林心平大卸七塊,然後丟進硫酸缸里化成了血水。林心平犧牲時年僅23歲。

(7)鐵絲的刑法擴展閱讀

林心平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從事地下交通工作。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任八路軍駐上海辦事處機要秘書。1937年11月赴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畢業後,先後在中共中央長江局、中共浙江省金華特委從事統戰工作。

1939年秋任新四軍第一支隊文工團副團長。同年冬到溧陽縣新昌協助開辟新區工作。以辦夜校的形式,宣傳、發動群眾,組織貧農小組、婦抗會、青抗團,並發展黨員,建立黨支部。1941年3月起,任金壇、溧陽、宜興、武進、丹陽五縣抗日聯合政府文教科科長。

同年夏,為擴大抗日武裝,分散敵人兵力,黨組織決定由她兼任宜興縣官村區區長,負責開辟長滆東南邊區的抗日武裝斗爭。經數月工作,將張河港大河抗日游擊區擴展到滆湖南岸的新橋一帶。

1942年6月因叛徒出賣,不幸被日軍逮捕,日寇用浸了鹽水的皮鞭狠命抽打林心平的臀部,一口氣連打了一百多皮鞭,林心平被打的皮開肉綻,但始終堅貞不屈。最終慘遭日軍殺害,遺體被日寇投入硝鏹水池中毀屍滅跡,屍骨無存。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⑧ 什麼是吊刑

吊刑:

1、吊刑,是一種酷刑,也稱之為懸掛。在進行吊刑時,行刑者先將犯人的手腕用繩子捆住,吊到一定高度再使其下落,在下落的沖力下,犯人的雙臂會被拉得脫臼,犯人可能會因此死亡,吊刑同時也是刑訊逼供的一種輔助手段。

2、早在奴隸社會,吊刑就已經存在了,也正是這一時期的吊刑促使了後續社會對於現代吊刑的發展。奴隸社會的原始吊刑,主要是奴隸主施刑於奴隸,在奴隸社會,奴隸是奴隸主的私有物品,沒有人身自由,但對於奴隸主的暴行,總會有一部分奴隸選擇逃跑,往往會在抓回來後,被施以吊刑。

3、這一時期的吊刑施刑方法十分的殘忍,逃跑的奴隸被奴隸主用鐵鉤鉤進自己的骨頭,吊起來毒打。這種喪失人性的吊刑,在奴隸社會中延續了幾千年之久。

(8)鐵絲的刑法擴展閱讀:

古代刑罰種類

1、湯鑊

例: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鑊。(《廉頗藺相如列傳》高中語文第一冊)

湯鑊:死刑的一種,也作「烹」,是把人放過大鼎或大鑊,用滾湯將人活活煮死的酷刑。

2、黥

例:臏至,龐涓恐其賢於己,疾之,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高中語文第一冊單元統習)

黥;又稱墨刑,其法是以刀刻鑿人面(體)再用墨塗在刀傷創口上,使其永不褪色。漢以前,墨刑主要施於犯人面、額之上,適用於較輕罪犯;以後,墨刑間或有之,主要用於選奴、竊盜和輔助刑。

3、斬

例:君既系獄,……以八月十三日斬於市,春秋三十有三。(《譚嗣同》高中語文第二冊)

斬:死刑的一種。古時分腰斬和斬首,腰斬用鐵鑕(今鍘刀),斬首用刀刃。隋以後新刑告皆指斬首之刑。此處即為斬首。

4、刖

例;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韓非子?和氏》高中語文第三冊單元練習)

刖;斷腳之刑。刖刑系以臏刑演變而來。臏刑是去掉犯人的膝蓋骨,犯人受臏刑後不能行走,受刖刑即斷足後,裝上假肢仍可行走,故刖刊輕於臏刑。

5、刺配

例;我因惡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場官司,刺配到這里。(《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高中語文第四冊)

刺配:臉上刺了字,發放送往遠地充軍。刺:即上文的黥刑,在罪犯額面或肌膚上刺上字,用墨染上顏色。配;流刑,發往遠地充軍。

⑨ 有人用鐵絲把我家鑰匙孔堵住了算不算犯罪

有人用鐵絲把鑰匙孔堵住了,不構成犯罪。

但該行為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之規定,涉嫌故意損毀財物,依法應追究治安行政和民事賠償的責任。


(9)鐵絲的刑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規定, 故意毀壞財物罪,是指故意毀滅或者損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毀壞財物罪中的犯罪行為通常是由某種現實原因造成的。行為人可能是出於對財物所有人的打擊報復、或嫉妒心理或其他類似有針對性的心理態度,毀壞財物使所有人的財產受到損失就是其犯罪目的。

⑩ 我用鐵絲嘞在男人脖子勒死了

<p>
一、必須具體案情,具體,沒有明確的法律事實,僅僅是這樣討論一下,是無法得出明確的結論的。</p> <p>
二、我們先來舉個案例:</p> <p> 年11月8日,警方一50多米深的廢棄礦井內,發現了失蹤多天的許昌女大學生王某(年僅25歲)的屍體。年10月某天晚上10時許,女大學生王某獨自行走時,一輛麵包車悄悄跟在其身後,8名犯罪分子強行將其拉入車中。</p> <p> 直到年11月8日,警方在廢棄礦井內發現了這名女大學生的屍體。屍體全身纏滿鐵絲,滿頭濃密的長發早已不復存在。經屍檢該女生前被人後勒死。</p> <p> 原來,為敲詐錢財,一8人犯罪團伙劫持政法工作人員夏某,強迫夏某與另一名被女生王某並用繩子勒死王某。該犯罪團伙對該過程拍照後試圖敲詐夏某。案發後,該團伙8名嫌疑人被警方抓獲。經過偵查和雙方的口供,基本證實整個過程夏某都是被蒙著眼,時也是有人按著他進行的。勒王某脖子時,夏某的脖子也被繩子套著,後面有兩個人勒他。據嫌疑人交代,如果夏某不勒王某,就要勒死他。由於夏某當時眼睛被蒙,不知道王某是否死亡,認為當時可能把王某勒暈了,但結果是王某被勒致死。(據《新京報》)</p> <p>
三、就以上案情,我們可以討論一下:</p> <p> 觀點1:夏某不構成脅從犯,不應當負刑事責任</p> <p> 該案中夏某是否構成我國《刑法》中的脅從犯,是否應當按罪及故意殺人罪追究刑事責任呢?夏某不構成脅從犯,不應當負刑事責任。原因如下:我國《刑法》對於共同犯罪,按照犯罪分子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分為主犯、從犯、脅從犯。</p> <p> 脅從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被脅迫參加犯罪的人。脅從犯是在威脅下參加了犯罪,但他被脅迫參加犯罪時,並非完全喪失意志,而是具有不完全自願的、尚有選擇的。在刑事犯罪中,主觀要件的是罪與非罪重要的標准,預見並能控制自己行為是最基本的兩個要素。脅從犯在犯罪中,雖然受到脅迫,但其主觀上還有一定程度的選擇,他的身份還是犯罪分子一方成員,他並無面臨實際具體的或達到危及生命的威脅,屬於能預見自己行為後果,也能一定程度控制自己行為的狀況,所以法律仍對脅從犯追究刑事責任。</p> <p> 從本案來看,夏某所謂的「」也好,「勒死女生」也罷,完全是在他人強迫和控制之下,客觀上自身一點反抗的能力也沒有,在主觀上沒有不實施犯罪的意志,他的身體完全受到外在的強制,完全喪失了選擇行動的。在該案中,夏某同屬被害人一方,他是能預見到自己的行為是犯罪行為,但其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他對自己的行為沒有選擇的餘地。我國《刑法》規定「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不是出於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於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控制夏某身體並強迫他實施和勒女生的8名犯罪嫌疑人,在理論上稱為間接正犯,這8名嫌疑人把夏某作為犯罪工具利用,進行了和殺人行為,他們應當對和死亡的後果負全部的刑事責任。因此,夏某的行為是不可抗力或者緊急避險,其不負刑事責任。</p> <p> 觀點2:夏某是間接正犯,不構成犯罪</p> <p> 夏某是間接正犯,不構成犯罪。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間接正犯又可以稱為間接實行犯,是指把他人作為工具利用的情況。利用者與被利用者不成立共同犯罪。</p> <p> 具體本案而言,夏某受到犯罪分子的脅迫,雖然對王某實施了和殺人行為,但從主觀上沒有和殺人的故意或者過失,客觀上他的行為完全是在他人強迫和控制之下,沒有選擇的餘地,是被犯罪分子作為工具實施和殺人的行為。經過偵查和雙方的口供,事實基本證實:整個過程夏某都是被蒙著眼,時也是有人按著他進行的。勒王某脖子時,夏某的脖子也被繩子套著,後面有兩個人勒他。據嫌疑人交代,如果夏某不勒王,就要勒死他。由於夏某當時眼睛被蒙,不知道王是否死亡,認為當時可能把王某勒暈了,但結果是王某被勒致死。</p> <p> 綜上所述,夏某是間接正犯,不構成犯罪,不承擔法律責任。</p> <p> 觀點3:要看具體案情,也要看證據</p> <p> 我國《刑法》第十六條規定: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是不是出於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於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在這種情況下,被脅迫者只不過是脅迫者利用的工具,脅迫者構成間接實行犯,而被脅迫者不構成犯罪。</p> <p> 本案中,夏某隻是一個工具而已,其他歹徒才是殺人和罪的間接正犯。依據《刑法》期待性原理,夏某在該案中應是無罪的。法律賦予夏某的義務不同等於,因此在夏某所受環境限制下要求夏某履行義務顯然對夏某要求過於苛刻。該案中,夏某在「法律不強人所難」的原理下不宜定為犯罪,在這里亦不適用緊急避險原則。</p> <p> 觀點4:夏某屬於「被挾持者」,其被迫行為不負刑事責任</p> <p> 夏某屬於『被挾持者』,其被迫行為不負刑事責任。理由是:本案夏某不屬於脅從者,是比脅從者還輕的人,即是「被挾持者」。因為從我國《刑法》對脅從犯的規定看,脅從犯首先是罪犯,其在犯罪中,雖然受到犯罪分子脅迫,但其主觀上還有一定程度的選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行為,他並無面臨實際具體的或者達到危及生命的威脅,屬於能預見自己行為後果的人,所以法律仍對脅從犯追究刑事責任。而「被挾持者」是犯罪分子用威力強迫其服從的人,也就是說「被挾持者」在犯罪過程中一切行為都必須按照犯罪分子的要求做,不能像脅從犯那樣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行為。所以,其的犯罪罪行應全算在挾持者的身上。</p> <p> 觀點5:夏某的行為構成犯罪,但可以免除處罰</p> <p> 我國《刑法》規定,軍人違反職責,危害國家軍事利益的,構成軍人違反職責罪,依照法律是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那麼,本案夏某屬於政法工作人員。政法工作人員的職責雖然沒有軍人要求得嚴格,但是,「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利;剛正不阿,為民」等是對他們的基本要求。要做到這些要求,就必須在與犯罪分子作斗爭中拋棄一切雜念,寧願粉身碎骨,不能讓壞人牽著鼻子走,與壞人同流合污。然而,夏某沒有做到。當然,從當時的情況看,夏某是受犯罪分子捆綁強制的,身不由己,但是,我們可以想像,如果犯罪分子讓他和勒死女生王某時,即便他自己被犯罪分子勒死,也無動於衷的話,恐怕是達不到犯罪分子的目的的。所以說,夏某在這一點上是有私心的,為了自己活命而沒考慮他人的安危。所以,雖然受脅迫,但犯下不可饒恕的罪行。不過,我們是實事求是者,根據當時的處境,法律可以免除對夏某的處罰。</p> <p> 綜上,根據犯罪構成的主客觀相統一原則,夏某盡管實施了行為,但無犯罪的主觀故意,不構成罪;即使以政法工作人員的特殊主體來衡量(此說依據類推原理,實則上我國法律適用上已經廢除!),夏某即便構成犯罪,仍然應當免除刑罰處罰。</p>

熱點內容
出售非賣品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4 11:24:23 瀏覽:189
公司頒布規章制度後的結束語 發布:2025-02-04 10:37:18 瀏覽:907
上市公司監事會主席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4 10:37:10 瀏覽:358
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確定 發布:2025-02-04 10:35:44 瀏覽:605
招募刑辯法律援助律師 發布:2025-02-04 10:08:03 瀏覽:559
網路輿論與司法審判 發布:2025-02-04 10:02:38 瀏覽:631
2016年訴訟法收費標准 發布:2025-02-04 09:55:14 瀏覽:841
商法之商 發布:2025-02-04 09:23:02 瀏覽:154
工商局合同科向群眾宣傳合同法 發布:2025-02-04 09:09:19 瀏覽:363
疫情防控司法所 發布:2025-02-04 08:50:42 瀏覽: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