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脅迫
A. 民法中脅迫的構成要件
1脅迫人主觀上有脅迫的故意
2脅迫人客觀上實施了脅迫的行為
3脅迫需具有不法性,包括手段或者目的的不法性
4受脅迫人基於脅迫產生的恐懼心裡做出意思表示
B. 民法總則欺詐和脅迫的規定是什麼
一、民法總則欺詐和脅迫的規定是什麼?
民法總則欺詐和脅迫的規定是:《民法總則》
第一百四十八條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是民法典的總則編,規定了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和一般規定,在民法典中起統領性作用。
二、民法總則規定的民事權利有哪些
第一百零九條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
第一百一十條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
第一百一十一條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第一百一十二條自然人因婚姻、家庭關系等產生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
第一百一十三條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
第一百一十四條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物權。
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第一百一十五條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百一十六條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
第一百一十七條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徵收、徵用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
第一百一十八條民事主體依法享有債權。
債權是因合同、侵權行為、無因管理、不當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規定,權利人請求特定義務人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
第一百一十九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
第一百二十條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百二十一條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的人,有權請求受益人償還由此支出的必要費用。
第一百二十二條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
第一百二十三條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
民法總則中規定不得以任何形式的欺詐、隱瞞或者脅迫的手段要求當事人承擔民事責任,這種情況一旦被查清或者被他人舉報當事人都有權利要求法院撤銷當次宣判結果,或者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要求人民法院撤銷判決結果,如果對於結果不滿意可以申請二次申訴。
延伸閱讀:
民法總則見義勇為解釋是怎樣的?
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個體工商戶可否有字型大小?
榮譽權在民法總則中是指什麼?
C. 民法上的脅迫和刑罰敲詐勒索的區別
民法上復的脅迫和刑罰敲詐制勒索的區別就是性質不同脅迫屬於民事行為,敲詐勒索屬於違法犯罪。
《民通意見》第六十九條規定:「已給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 榮譽 名譽 財產等造成損害,或者以給法人的榮譽 名譽 財產等造成損害為要挾,以脅迫對方作出違背真實的意思表示,可以認定為脅迫行為。」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D. 民事訴訟中,如何證明「被脅迫」
實踐來說,這種情況下,有幾下幾種方式可以證明有「被脅迫」的可能(僅供參考,當然欠條上的欠款應當足夠大,或者對雙方來說屬於較大的數額,不然就幾十元、幾百元錢,誰有那功夫去法院起訴,還不夠折騰呢):
1、既然對方「借給」你錢,那麼對方有沒有這個經濟實力,如果對方沒有這個財力,那麼借錢的事也就不存在了。
2、我既然「借」了對方的錢,那麼「借錢」後我並沒有用到這筆錢(比如說生活條件無變化、未購置什麼貴重物品、存款未增加、無新的投資等等),那麼也可以證明借錢這事是子虛烏有的。
3、借條上借錢的事由是不是合理的,明顯不合理的,也可以證明借錢這事有問題。
4、借條上的字跡。因為受到脅迫時,人是會緊張的,字跡肯定有些發抖,相比正常寫字還是有區別的,可以側面證明當時受到了脅迫。
5、寫借條時,是否受到對方的傷害,可能會在寫借條後到醫院看病就診,這些也可以側面證明。
6、還有就是家人或者朋友。如果寫借條時是被長時間的扣留,家人和朋友可定會擔心你的去向,可以側面證明寫借條時有不正常的現象。
7、最後就是公安機關,寫借條後有沒有及時報案,雖然證明度不高,但是足可以說明寫借條並不是出自你的本意,或者是在不情願的情況下書寫的。
【這些是我能想到的,其實只要你細心回想事情的經過,把其中不合理的情況都說出來,再加上必要的證據,我相信可以證明的。希望對你有用。】
E. 是不是構成了民法上的脅迫行為
《民法通則》第58條規定脅迫是民事行為無效的事由【下列民事行為無效:…版…(三)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權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合同法》第52條規定脅迫+損害國家利益是合同無效的事由【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合同法》第54條規定脅迫是撤銷或變更合同的事由【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新法優於舊法,《合同法》相對於《民法通則》是新法,因此應當依據《合同法》的規定來認定脅迫所導致的法律後果:1、僅有脅迫,沒有損害國家利益,則受害方有權撤銷或變更合同;2、脅迫,並且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無效;3、因脅迫而實施的處分行為等單方法律行為無效。
F. 民法中的脅迫咋證明
上周看到幾個以脅迫主張合同無效的案例,基本上都沒被支持,打官司嘛都想贏,但輸了也很正常,別管多大的勝算,都得做好一半一半的准備。
尤其是這個脅迫,人都被脅迫了,怎麼可能還能固定當時的證據呢,於是案例里的人怎麼說,因為在派出所里協商所以受脅迫。。。還好在派出所有出警記錄和筆錄,要不然真是平白無故被甩鍋啊。
#民法#里你簽了字基本就能看出認可,要是想證明脅迫,那起碼得有個錄音吧,如果沒有錄音,你就找找附近的監控。還有就是仙人跳里讓你付錢,那個不是脅迫,那叫敲詐勒索,直接報警就行。
G. 如何認定民事法律行為中的脅迫
脅迫一般包括以下兩種情形:(l)以將要發生的、會造成被脅迫人生命、財產、名譽、自由、專信譽的損害進行脅屬迫;(2)以直接對被脅迫人或其親友實施不法行為,造成對當事人及其親友的生命、財產、名譽、自由、信譽的損害進行脅迫。此種情形下,不僅合同無效,而且脅迫人直接侵犯了被脅迫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應承擔侵權行為責任。
H. 民法典規定受脅迫簽訂的合同效力怎麼認定
《民法典》規定受脅迫簽訂的合同效力被認定為可撤銷。法定可撤銷合同分別有:一方或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簽訂的合同;重大誤解簽訂的合同;一方利用對方處於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簽訂了合同;一方實施欺詐行為簽訂的合同;法定其他情形等。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條
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條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一條
一方利用對方處於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I. 民法中的脅迫與刑法中的脅迫怎樣區分
脅迫威脅同意思 區別 脅迫已經著手實施犯罪,強迫受害做願意做事,比搶錢回拿刀架再脖叫拿錢 威脅理答解著手犯罪沒著手犯罪,概念比脅迫.比搶錢,攔住,用口叫吧錢拿,打死.實際沒手實施任何行,例,比敲詐,電打給說給錢殺全家,實際沒實施殺,打電行再律已經叫做實施犯罪行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