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對未成年人的保護
Ⅰ 我國刑法中對未成年人犯罪有什麼保護措施以免未成年人受到傷害
你說的這些問題是在刑事訴訟法中規定的。
1、取保候審是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項非羈押性的審前強制措施,要求嫌疑人必須隨時與辦案單位保持聯系,服從辦案單位要求的取保義務,保證到案受審。取保之後,在不違反前面所述義務的前提下,嫌疑人的一切行為都是合法的,上學自然也沒問題。不過,取保候審不是對犯罪行為的判決,如果在經法院判決嫌疑人需要入獄服刑的話,就必須退學服刑了。
2、這叫「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具體規定在《刑事訴訟法》第275條。未成年人被法院判罪之後,相關案卷會被法院封存,不記入個人檔案,除非其成年後再次犯罪並被判決,否則不會影響就業和出國。
Ⅱ 法律對未成年人有哪些保護
我國保護未成年的法規有很多,憲法、刑法、民法典、義務教育法等許多法律法規,都對保護未成年人作出了明確規定。另外,我國還特別規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兩部專門法律保護未成年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一條
為了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Ⅲ 刑法中未成年人保護的規定有哪些
法律分析:刑法中未成年人保護的規定有: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Ⅳ 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有哪些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規定,國家對未成年人的保內護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第二章容家庭保護 第十條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創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環境,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及附帶規定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
第三章學校保護 第十七條學校應當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注重培養未成年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未成年學生全面發展。
第四章 社會保護 第二十七條全社會應當樹立尊重、保護、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風尚,關心、愛護未成年人。國家鼓勵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以及其他組織和個人,開展多種形式的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活動。
第五章司法保護 第五十條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履行職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司法活動中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Ⅳ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保護未成年人的相關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保護未成年人的相關條文:
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第四十九條第一款 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第六十五條第一款 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後,在五年以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是累犯,應當從重處罰,但是過失犯罪和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除外。
Ⅵ 刑法對未成年人的保護起源
沒有,刑法經過多次修改和完善,目前共有11大類罪,沒有危險起源罪
Ⅶ 刑法對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規定
1997年3月全國人大八屆五次會議對我國第一部刑法典進行了全面修訂,這是完善我國刑事法律和司法制度的重大步驟。修訂後的刑法典是一部對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實施全面刑事法律保護的法典,它以總則第17條、第29條和第49條三項原則規定為核心,與分則有關條文相配合
Ⅷ 刑法修正案加強了對未成年人的刑法保護,具體都有哪些改變
如果壞人對未成年人進行傷害的話,就算後期自首了,也不會成為他的“免死金牌”!刑事修正案加強了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也讓我們明白了對未成年人保護不僅僅是國家重視,我們自己也要重視!有一個關於百香果女孩的案子,引起了大眾的關心!這個女孩兒十歲的年紀就被壞人殘忍的殺害了,並且這個壞人還將她先奸後殺。將百香果女孩,賣完百香果後所得的32塊錢全部拿走!由此可見,這個犯人是十分的喪心病狂的。
我們法律會告訴他們,他們這些做法是不對的。他們自首,只是代表著他們願意去接受,他們所犯下錯誤的懲罰。並不是他們的免死金牌!而且,雖然知錯就改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也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夠得到原諒的。被他殺死的女孩的生命,永遠都不會活過來。就算對他處以再大的刑罰,都不可能挽救那個已經逝去了的,無辜女孩兒的生命了。
Ⅸ 哪些法律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保護
對未成年人保護的法律非常多。
憲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通則、治安管理處內罰法、禁毒法等容等,都有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條款。比如,刑法中有關未成年人不適用死刑、不公開開庭審理等等的規定。這些法律中大多都包含如何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的法律條款。
同時,我國也有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的專門的單行法律規定,主要是《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另外,一些最高司法機關的司法解釋也有對未成年人保護的法律規定,比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當然這就不屬於法律的范疇了。
Ⅹ 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我國憲法、刑法、民則通法、婚姻法、義務教育法、等許多法律法規,都對保護未成年人作出了明確規定 。另外,我國還特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兩部專門法律,從家庭、學校、社會、司法四個方面具體規定了在保護未成年人方面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