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刑法確立的三項基本原則
㈠ 我國刑法確立的基本原則是
罪刑法定、刑法適用平等、罪責刑相適應
㈡ 我國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則是什麼
刑法的基本原則,是指貫穿於全部刑法規范,指導和制約刑法適用活動的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意義的准則。其主要特徵有三個:
第一,刑法基本原則必須是貫穿全部刑法規范的原則;
第三,刑法基本原則必須體現我國刑事法制的基本性質和基本精神。刑法第3條至第5條明確規定了我國刑法的三項基本原則,即罪刑法定原則、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和罪責刑相適應原則。
㈢ 解析罪責自負,主觀與客觀相統一,懲辦與寬大相結合,是我國刑法明文規定的三項基本原則為什麼是錯的
1.罪責自負、主觀與客觀相統一、懲辦與寬大相結合,是我國刑法明文規定的三項基本原則。
【答案】錯誤
【考點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法定的刑法基本原則。我國《刑法》第3條、第4條、第5條分別規定了罪刑法定原則、刑法適用平等原則和罪責刑相適應原則,這三個基本原則就是刑法明文規定的基本原則,刑法其他的基本原則如本題中所給的主客觀相統一原則、懲辦與寬大相結合原則盡管也是刑法基本原則,但不是法定的基本原則。所以,本題的題面是錯誤的。
㈣ 我國刑法規定哪些基本原則
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則是罪行法定原則、罪責行相適應原則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專原則。
1.行法定原則:法無明文規屬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
2.責行相適應原則: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的輕重相適應。
3.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基本含義是: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對於一切人的合法權益都要平等地加以保護,不允許有任何歧視。
㈤ 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基本原則有三個,即罪刑法定原則、刑法適用平等原則和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分別體現在刑法第3條、第4條和第5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條:
【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條:
【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五條:
【罪責刑相適應】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5)我國刑法確立的三項基本原則擴展閱讀:
一、罪行法定原則:
1、基本含義: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
2、基本內容
成文的罪刑法定:排斥習慣法。刑法淵源只能是最高立法機關依法制定的刑事實體法律規范。除此之外,其他規范性法律文件不能作為刑法的淵源。在我國,刑法的淵源包括刑法典和單行刑法。
事前的罪刑法定:禁止事後法。只有在行為的時候已經存在並且生效的法律才能對所發生的行為具有效力。禁止不利於行為人的事後法,但允許有利於行為人的事後法。溯及力問題中的從舊兼從輕原則表達了這一思想。
嚴格的罪刑法定:禁止類推解釋,禁止一切不合理的解釋。允許有利於行為人的類推解釋。
確定的罪刑法定:刑罰法規的適當。
二、罪責行相適應原則
1、基本含義: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的輕重相適應。
2、注意事項:
罪刑相適應,是適應人們樸素的公平意識的一種法律思想,是由罪與刑的基本關系決定的,是預防犯罪的需要。
根據該原則,在適用刑法時,應將刑罰的輕重與行為人的犯罪性質、犯罪情節、人身危險性三者有機統一起來。在制刑、量刑、行刑各個環節均應貫徹罪刑相適應原則。
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
1、基本含義:
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對於一切人的合法權益都要平等地加以保護,不允許有任何歧視。
2、主要內容:
任何組織和公民都應該平等地享有憲法法律規定的權利。憲法法律規定的權利有人身權、財產權、政治權與言論權等等。
如果憲法法律只規定了權利而沒有切實可行的措施保障每個人都能平等地享有,那隻是空中樓閣而已。
每個人的權利應該受到憲法法律的平等保護。每個公民的權利受到憲法法律保護的程度應該相同,不應該厚此薄彼,不應該區別對待。
同樣的違法行為應受到相同的法律懲罰。法律不僅平等地保護合法權益,也平等地追究違法行為。不論是誰實施違法行為。
不論其職位高低,不論其財富多少,都應當依法平等加以追究,不應法外施刑,也不應法外施恩,決不允許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存在。
四、罪責自負原則:
1、罪責自負原則的基本含義是:誰犯了罪,就應當由誰承當刑事責任;刑罰只及於犯罪者本人,而不能連累無辜。
2、罪責自負原則的基本要求:
(1)犯罪的主體只能是實施了犯罪行為的人,對於沒有實施犯罪行為的人不能對其定罪;
(2)刑罰的對象只能是犯罪者本人,對於僅與犯罪者有親屬、朋友、鄰里等關系而沒有參與犯罪的人,不能追究其刑事責任。
五、主客觀相統一原則:
主客觀相統一原則的含義和要求。主客觀相統一原則的基本含義是: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追究刑事責任,必須同時具備主客觀兩方面的條件,並要求主客觀兩方面的有機統一。
即符合犯罪主體條件的被告人,在其故意或者過失危害社會的心理支配下,客觀上實施了一定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對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構成了嚴重威脅或已經造成現實的侵害。
如果缺少主觀或者客觀其中任何一方面的條件,犯罪就不能成立,不能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承擔刑事責任。
㈥ 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
刑法抄,是國家的基本法律襲之一,是規定犯罪和刑罰的法律的總稱。具體說來,就是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為了維護其統治,根據本階級的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對犯罪人以何種刑罰處罰的法律的總和。
我國刑法規定的基本原則有以下幾個。
1.罪刑法定原則。《刑法》第3條規定:「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刑法》第4條規定:「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這是憲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在刑法上的具體體現。
3.罪刑相適應原則。《刑法》第5條規定:「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㈦ 我國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則是什麼
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則是罪行法定原則、罪責行相適應原則和法律面前版人人平等的原則權。
1.行法定原則: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
2.責行相適應原則: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的輕重相適應。
3.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基本含義是: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對於一切人的合法權益都要平等地加以保護,不允許有任何歧視。
㈧ 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是
刑法的基本原則是指貫穿於刑法的制定和實施的全過程的根本性准則。我國刑法規定回的基本原則是:答
(1)罪刑法定原則。罪刑法定,是指什麼行為構成犯罪、構成什麼罪及處何種刑罰,均須由法律明文規定。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對於所有的犯罪人,不論其社會地位、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宗教信仰、財產狀況如何,在適用刑法上一律平等,任何人不得有任何超越法律的特權。
(3)罪刑相適應原則。罪刑相適應,是指根據行為人犯罪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性的大小,決定所處刑罰的輕重,即罪輕刑輕,罪重刑重,罪刑相當,罰當其罪
㈨ 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則是什麼
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則是罪行法定原則、罪責行相適應原則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內
1.行法定原則容: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
2.責行相適應原則: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的輕重相適應。
3.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基本含義是: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對於一切人的合法權益都要平等地加以保護,不允許有任何歧視。
㈩ 我國刑法規定有哪些基本原則
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有三個,即罪刑法定原則、刑法適用平等原則和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分別體現在刑法第3條、第4條和第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