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司法改革最新消息
① 司法體制改革工勤人員改革方案
司法體制改革不管如何改革,作為政法部門的工勤人員個人身份應該不會改變,現在政法專項編制的普通公務員都是凡進必考(領導幹部可以調任),機關工勤人員也不可能過渡為公務員;
中央早有規定政法部門要嚴格控制工勤人員編制,對於超編配備的工勤人員可能會採取「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分情況採取調離政法部門或自然減員等方式解決,應該說來無論如何改,作為黨政機關的工勤人員個人利益應該依法得到保障。
② 最新司法體制改革後,檢察院自偵權會不會被廢除
中央司法體制改革意見已經於2008年11月28日通過:在職權調整方面的第二項調整就是提出應該版將職務犯罪權偵查權力從檢察院剝離開,改由公安機關或者別的機關來實施。
司法體制改革意見政治局已通過,雖然什麼時候能落實到位還不確定,但偵查權從檢察院剝離是大勢所趨,這個問題已反映了多年,估計這次是真的要改了。
因為這樣的話,公安部門的職務犯罪同樣會沒有監管,違背了偵查權從檢察院剝離的初衷,如果單獨成立一個負責職務犯罪的部門更可行些,或是把偵查權交給剛剛成立的國家反腐敗局。
③ 新一輪司法改革新一輪具體指什麼時候
最新一輪是2013年開復始的,制現在正在各地推進——
第一輪司法改革2004年啟動
完善司法機關的機構設置、職權劃分和管理制度,健全權責明確、相互配合、相互制約、高效運行的司法體制
第二輪司法改革2008年啟動
以「優化司法職權配置、完善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加強政法隊伍建設、改革司法保障體制」為重點
第三輪司法改革2013年啟動
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
④ 司法體制改革交出怎樣的「成績單」
2014年至2017年9月,總 書 記主持召開38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48個司法改革文件,其中涉及司法責任制改革、立案登記制改革、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巡迴法庭等法院領域的重要改革方案31個,為人民法院推進司法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
⑤ 司法體制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下一步該怎麼推進
實行檢察官員額制是落實司法責任制的前提。本次推進會對進一步完善員額制提出了明確要求。
(一)科學合理配置檢察官員額
一是要在全省范圍內合理配置檢察官員額。省級檢察院要根據各層級檢察院的功能定位和不同地區檢察院的實際情況,堅持向基層檢察院傾斜,對全省的員額進行整體規劃,使檢察官員額在全省檢察院之間合理配置。
二是要從檢察機關不同業務特點出發,把「以案定額」和「以職能定額」結合起來。同時要注意平衡不同業務類別檢察官之間的員額數量,保持工作量大體均衡。
(二)合理設置入額條件、標准和程序
2016年6月26日上午,北京市檢察機關首批計入檢察官員額考試在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舉行,來自該市22個檢察院的1642名檢察官參加了考試。
一要把握好入額條件。對於已經具有檢察官身份的,只要符合確定的報名條件,都應該允許和鼓勵他們通過遴選成為員額內檢察官。
二要完善遴選程序。關鍵是設置科學合理的考試考核辦法。
三要重視遴選結果的公平公正。對入額的條件、標准和程序,各地在符合中央精神的基礎上可以結合實際制定具體規定,要保證結果的公平公正。
四要建立退出員額制度。結合完善檢察官履職評價機制,對不能獨立辦案、辦案數量質量達不到要求或又離開辦案部門的,要退出員額。
(三)員額制改革須正確處理好三類人員問題
2015年12月,重慶首批161名員額內檢察官宣誓就職。
一是正確處理好領導幹部入額和辦案問題。入額的領導幹部自己首先要帶頭直接承辦具體案件,帶頭辦理重大疑難復雜案件,承擔相應的司法責任。
二是妥善解決具有檢察官身份的未入額人員的有關問題。不僅要在職業保障和薪酬待遇方面落實好相關政策,而且要考慮如何根據未入額檢察官的年齡層次、自身意願、能力素質等實際情況,為他們確定不同發展方向和新的定位,充分發揮作用。對於符合入額條件,但由於員額限制沒有入額的,可先轉任輔助人員,待有條件時再逐步擇優入額。
三是充分調動檢察輔助人員和司法行政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在改革過程中,要重視加強檢察輔助人員和司法行政人員隊伍建設。中央明確,司法行政人員工資收入在實際操作中按司法輔助人員的政策辦理。
發揮司法責任制的先導作用
完善司法責任制在司法體制改革中居於核心地位。各地檢察機關要繼續深入貫徹並細化《關於完善人民檢察院司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把《意見》提出的改革措施全面落實到位。
(一)要全面正確理解司法責任制的內涵和要求
檢察機關的司法責任制改革,要從檢察權的屬性和特點出發,通過界定不同種類業務各層級檢察官的職責許可權,突出檢察官在司法辦案中的主體地位,完善檢察權運行機制,並建立相配套的司法責任體系。
(二)制定完善檢察官權力清單
權力清單是司法責任制的基礎,其基本功能在於明確檢察委員會、檢察長、檢察官在司法辦案工作中的職責許可權。
權力清單的制定——
♢既要分業務類別,又要分檢察院層級,逐步穩妥進行;
♢既要遵循司法規律,又要符合檢察職能特點;
♢既要考慮如何放權,又要考慮如何監督。
(三)組建好辦案組織
在確定入額檢察官基礎上,配備好輔助人員,組建辦案組織是改革的重要環節。
一是明確檢察官助理職責及法律地位問題。
二是在配備輔助人員時,要結合不同類型檢察業務的實際、案件復雜程度,以能保質保量完成辦案任務、履行好法律賦予的職責為宗旨,並符合訴訟法的要求。
三是為保障檢察官能夠有效調動檢察官助理的積極性,檢察官應當參與或負責對檢察官助理的業績考核。
(四)處理好依法授權和加強監督制約的關系
在司法責任制改革中既要強調按照「誰辦案誰負責、誰決定誰負責」的要求,做實檢察官的權力,又要強調加強監督制約,保證檢察官依法公正行使檢察權。
有的省權力清單對偵監、公訴類業務放權相對多些,對訴訟監督類業務部分放權,對職務犯罪偵查類限制授權。有的省開始時對檢察官授權的幅度較小,隨著條件不斷成熟逐步擴大授權。這些做法符合實際,可以繼續探索。
同時,放權以後還要加強管理和監督,保證檢察權依法正確行使。不少地方有一些好的措施,比如完善檢察業務管理、流程管理,建立檢察官聯席會議、案件質量評查、司法責任評鑒、檢察官司法檔案制度等,各地可相互學習借鑒。
2015年6月,山東省昌邑市檢察院對已經結案的10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進行專項集中評查。
(五)正確理解司法責任的認定
根據《意見》規定精神,對司法責任的認定,最重要的是堅持主觀過錯與客觀行為相一致的原則。實踐中即使發生了錯案,只要檢察人員沒有故意違反法律法規行為或者沒有重大過失的,不能追究司法責任。
認真抓好內設機構改革一些試點地區檢察院已完成「大部制」改革。
四級檢察院的定位和承擔的任務不同,在內設機構設置上不能要求完全對應。根據中央政法委部署,最高檢已制定了省以下檢察院內設機構改革試點方案。
(一)總體考慮
按照精簡、務實、效能的要求,遵循司法規律和檢察工作規律,堅持扁平化管理與專業化建設相結合,整合內部資源,優化資源配置,強化法律監督職能。
(二)改革重點
內設機構改革的重點是基層檢察院,省市檢察院具備條件的也可以進行。
(三)改革思路
堅持機構設置重點向業務部門傾斜、人力資源重點向業務部門和辦案一線配置。
科學設置辦案組織、劃分部門職責。要防止簡單合並機構,影響檢察職能整體發揮和檢察管理改革的發展要求,影響檢察業務專業化建設和不同職能之間的監督制約。
⑥ 兩會上司法最新消息
2015年是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由於在2014年有一系列司法改革重拳出擊以及「呼格案」等特殊的印記,「法治」成為中國百姓的一個熱頻詞,也讓人們對今年兩會上的法治建設進程有著特別的關注。
——修法遏制地方「紅頭文件」濫發
今年兩會最大的一個法治關注點無疑是人代會上將要審議立法法修正案草案。
這個草案,涵蓋擴大地方立法權、發揮人大在立法中的主體作用、界定政府規章許可權范圍等很多方面,而長期以來被百姓俗稱為「紅頭文件」的地方政府規章能否因此遏制住濫發的勢頭,備受關注。
根據草案規定,沒有法律法規依據,地方政府規章不得設定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范。那麼,一旦修法通過,一些帶有攤派性質、侵犯權益的「紅頭文件」該何去何從,值得關注。
——繼續「打虎滅蠅」
每年的兩會上,兩高報告中都會用相當篇幅提到依法懲治貪污賄賂犯罪的情況,人們也會很自然地數出有多少「虎」多少「蠅」被繩之以法。中央領導同志和中央紀委多次強調,反腐永遠在路上。在今年的兩會上,兩高報告中又會給公眾交出怎樣的一份「打虎滅蠅」成績單以及下一步又將有怎樣的法律舉措配合、推進中央「打虎滅蠅」的行動,值得關注。
——防範「呼格案」重演
2014年,「呼格案」、念斌案重審引發了人們對冤假錯案的持續關注。
冤假錯案是司法痼疾。2014年,在中央政法委出台切實防止冤假錯案的規定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分別制定改革措施防範冤假錯案,國家安全部、司法部下發貫徹落實通知,建立了督促落實機制。
在今年的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和兩高報告中,有關防範冤假錯案的措施會有哪些新的部署,值得關注。
——狠剎「提錢出獄」
減刑、假釋本是激勵入獄者「重新做人」的制度設計,但實踐中有時異化為刑罰執行腐敗的「後門」,成為有權、有錢者的「福利」,被群眾怒斥為「提錢出獄」。
2014年初,中央政法委出台嚴格規范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防治司法腐敗的改革措施,中央政法各單位也分別發出實施辦法並開展專項治理。
在今年的兩會上,代表委員們將對規范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提出怎樣的建議對策,兩高報告中將宣布怎樣的遏制舉措,值得關注。
——推進「陽光司法」
2014年,司法公開力度之大,確實讓大家感受到了陽光:全國3000多家各級法院的裁判文書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接受公眾監督。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公開與查詢平台、執行案件信息公開平台等陸續建立開通。檢察機關建立不立案、不逮捕、不起訴決定書等終結性法律文書公開制度;案件信息公開系統也已於去年9月面向社會開放。
但是,司法不公、不透明甚至司法腐敗的現象並沒有消除,而推進司法改革、實行「陽光司法」是治病根本。因此,在今年的兩會上,司法改革到底會邁出哪些新的步伐,尤其是在建立防止司法干預的「防火牆」「隔離帶」等方面如何見實招,值得關注。
⑦ 司法體制改革檢察院事業編制人員何去何從
根據檢察人員分類管理規定只限於政法專項編制具有公務員身份的人員,事業人員和工勤人專員應該是分流屬安置。一般是檢查系統內部消化。如果有可能,就是就政府在所有事業單位內部統一調劑消化
⑧ 司法體制改革方案何時能落實
你好,希望將來的法制更為健康-健全.
⑨ 第二批司法體制改革的省份是哪些
第二法司法體制改革試點的省、市、自治區為:雲南、山西、內版蒙古、黑龍江、權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重慶、寧夏、貴州12個。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改革司法管理體制,推動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這項改革舉措,對於確保法院、檢察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具有深遠意義。
第一批選擇上海、廣東、吉林、湖北、海南、青海6個省市先行試點,為全面推進司法改革積累經驗。
第二批試點省市自治區於今年上半年陸續進入了司法體制改革,包括雲南、山西、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重慶、寧夏、貴州12個。
⑩ 司法體制改革是在什麼背景下提出的
司法實踐中,面臨許多問題在現有的司法體制下難以解決,司法體制改革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的。面臨的問題主要有:
1、司法獨立性難以保證,司法權的地方化傾向明顯。
2、 法院管理體制沒有理順,審判活動行政化色彩濃厚。
3、法官職業的准入制度不嚴,相當一部分法官職業化程度不夠。
4、司法活動存在很大程度的隨意性,司法權威不足,效率低下。
5、司法腐敗成為社會公害,司法形象和法律尊嚴面臨嚴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