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勸酒犯刑法

勸酒犯刑法

發布時間: 2022-02-26 18:16:01

⑴ 勸酒法律責任的條款

法律分析:酒文化作為我國社會文化的一種亞文化,並不屬於法外空間,成年人有飲酒自由,但對自身安全及同飲者負有高度注意和提醒義務。
下列情形勸酒者將承擔法律責任:1.強迫性勸酒,明知對方不能喝酒或明知對方身體有疾病,在對方已經明確表示身體不適後,仍然勸對方飲酒者,要承擔由勸酒引起的一切責任;
2.明知對方喝醉,已經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我的控制能力,在無人照顧的情況下存在危險而未將醉酒者安全送達,若醉酒者出事,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3.酒後駕車未勸阻,將承擔由此引發的事故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條 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與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教唆、幫助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該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未盡到監護職責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五條 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第二百三十三條 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三十五條 過失傷害他人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 受害人對同一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有故意、過失的,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一條的規定,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但侵權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受害人只有一般過失的,不減輕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
適用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三款規定確定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時,受害人有重大過失的,可以減輕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

⑵ 勸酒入刑是刑法第幾條

法律分析:1.勸酒的行為本身並沒有違反法律規定屬於合法行為;2、但如果勸酒給他人造成傷害,則要承擔賠償責任;3、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⑶ 勸酒犯法嗎

一般的勸酒並不違法。但是如果因勸酒造成事故就可能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了。比如明知被勸酒人酒量小勸酒後造成酒精中毒或更嚴重的後果;比如明知對方開車還要勸酒至酒後開車肇事的,勸酒人都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所以勸酒本好意,也要注意一定的場合和方式。

多數情況下應由發生人身損害的飲酒人自負損失。但如果飲酒出事,有四種情需承擔法律責任:
1、強迫性勸酒,比如用「不喝不夠朋友」等語言刺激對方喝酒,或在對方已喝醉意識不清沒有自製力的情況下,仍勸其喝酒的行為;

2、明知對方不能喝酒仍勸其飲酒,比如明知對方身體狀況,仍勸其飲酒誘發疾病等;

3、未將醉酒者安全護送,如飲酒者已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無法支配自身行為時,酒友沒有將其送至醫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4、酒後駕車未勸阻導致發生車禍等損害的。 以上就是共同飲酒需要承擔責任的四種情形,希望大家在飲酒時注意分寸,不能讓人過度飲酒,否則將承擔法律後果!

⑷ 酒友勸酒,為何會觸犯法律

勸人喝酒之所以會違反法律是因為被勸酒喝多酒的人有可能因此出現生命安全事故。

一、前言

中國是一個酒文化盛行的國家,很多時候,公司或者個人如果想請另一方幫忙或者做事,首先就會考慮請對方吃飯。在飯桌上免不了就要喝酒,隨之應運而生的就是各種酒文化,酒文化也不僅僅是喝酒,還包含著勸酒的文化。

綜上所述,勸人喝酒有風險,文明喝酒盡量不勸酒。

歡迎關注我,帶你領略社會百態!如果你也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多多評論、點贊、轉發哦!個人原創,僅供參考,嚴禁抄襲,違者必究!

⑸ 勸酒觸犯了哪條法律

勸別人不喝酒也犯法?

⑹ 勸酒致人死亡刑事責任

勸酒是否承擔刑事責任,需要看具體的情況。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是不是出於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於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刑法》第十六條【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是不是出於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於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熱點內容
沈險峰律師 發布:2025-02-04 03:50:53 瀏覽:363
西寧市人民法院地址 發布:2025-02-04 03:44:47 瀏覽:176
大學生必知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4 03:38:32 瀏覽:748
協議不追究此次沖突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4 03:32:27 瀏覽:844
農行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 發布:2025-02-04 03:27:41 瀏覽:29
股權轉讓司法解釋 發布:2025-02-04 02:20:18 瀏覽:963
盜用qq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4 01:17:37 瀏覽:467
社會與法野人歸鄉記 發布:2025-02-04 00:44:52 瀏覽:82
經濟法聯系實際對社會的作用 發布:2025-02-03 23:45:19 瀏覽:988
河北省城鄉規劃條例2016 發布:2025-02-03 23:11:40 瀏覽: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