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結合工作
㈠ 結合以上材料並聯系自身實際,談談民法典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民法典的意義?
《民法典》這名字聽起來非常高大上,我們可以類比法國的《拿破崙法典》。凡是跟「法典」二字扯上關系的,都是非常經典,會被廣為流傳的。
在一個法治國家裡,如果憲法是限制公權力的鐵鎖鏈,民法就是保護私權利的金鍾罩。人首先要活著,之後才是發展教育等權利。而民法典就是保障公民活著的最基本的法律。所以在法治國家裡,民法典的意義不亞於憲法,甚至高於憲法。
在《民法典》還未出台之前,我們通過各行各業相關的法律去了解作為公民的權利。而《民法典》的出台意味著後續我們所有的公民權利,都將集中到《民法典》中,這對於普法教育非常有推進作用。
對於沒有接受過法學、法律教育的普通人來說,想搞清楚這些法律都是什麼玩意太難了。今年兩會之後,以上諸法全部廢止,只保留一部《民法典》。老百姓只需要認一部法,這更適合當今國民的認知水平。
與我有何關系?
《民法典》雖說是九部法律的合集,但是對它們進行了一些修正,使其更加適合當前的社會現實。樹義簡單梳理了對我們有影響的幾個發條,跟大家聊聊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見義勇為免責
扶老奶奶過馬路反被訛,這成為了社會調侃的一個段子了。在《民法典》的第一百八十四條也將自願救助免責納入了法律體系中,這樣救助他人就沒有心理負擔了。
第一百八十四條 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 的, 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高空拋物可追償
民法典第1254條首先規定,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 高空拋物事件的受害者,往往因找不到拋物人而難以維權。之前施行的侵權責任法第 87 條規定,對於找不到拋物人的情形,全樓業主共同承擔賠償。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條 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 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 經調查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 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 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補償後, 有權向侵權人追償。
而今,剛出台的民法典侵權責任編,進一步規定了高空拋物的法律責任,新增了 「建築物使用人在賠償後可追償」 的條款,並明確了物管機構需履行防範義務、公安等機關負有調查義務等。
物業服務企業等建築物管理人應當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規定情形的發生; 未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 應當依法承擔未履行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責任。
發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的, 有關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 查清責任人。
小孩游戲充錢無效
《民法典(草案)》明確不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給游戲充值大額金錢,在法律上相當於與游戲服務提供商簽訂了服務合同,這需要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通俗說,未成年人充值是無效的。假使限制行為能力人超越了他的認知范疇,其監護人就行使相應法定監護職責,可對這份合同進行撤銷。
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 追認; 但是, 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 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條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房屋增加居住權
在《民法典》草案的第二編(物權)第三分編(用益物權)第十四章中居住了居住權。其相關條文如下:
第三百六十六條 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 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 使用的用益物權, 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第三百六十七條 設立居住權, 當事人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 立居住權合同。 居住權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條款: (一) 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 (二) 住宅的位置; (三) 居住的條件和要求; (四) 居住權期間; (五) 解決爭議的方法。
第三百六十八條 居住權無償設立, 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 除外。 設立居住權的, 應當向登記機構申請居住權登記。 居住權 自登記時設立。
第三百六十九條 居住權不得轉讓、 繼承。 設立居住權的住宅不得出租, 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三百七十條 居住權期間屆滿或者居住權人死亡的, 居住權消滅。 居住權消滅的, 應當及時辦理注銷登記。
第三百七十一條 以遺囑方式設立居住權的, 參照適用本章的有關規定。
簡單地說,就是居住權人享有居住在這個房屋的權利。所以對於二手房買賣,需要查詢該房屋是否有設定居住權,否則買了房子住不了也是很麻煩的。
小區廣告收入歸業主
很多小區都會有這樣的情況:樓內大廳、電梯里都是各種各樣的廣告,但小區物業接廣告並未經過業主同意。小區電梯廣告一年能收入多少錢?錢都去哪兒了?這基本成了一筆糊塗賬。
而《民法典》第二百八十二條明確規定該部分收益歸業主共有。
第二百八十二條 建設單位、 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 等利用業主的共有部分產生的收入, 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後, 屬於 業主共有。
禁止高利貸
之前的法律中對於民間借款可能沒有詳細的說明,而在此次的《民法典》中做了一些說明。
第六百八十條 禁止高利放貸, 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
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的, 視為沒有利息。
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約定不明確, 當事人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 按照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 交易習慣、 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 自然人之間借款的, 視為沒有利息。
可以看到條文中明確規定借款利率不能超過國家規定,而這個規定是多少,要看具體的規定。而為了避免故意抬高利息而不約定,那麼就視為沒有利息,避免了太多糾紛。
整治霸座、霸鋪?
民法典草案中,強化了客運合同的內容,同時從立法層面規制和約束「霸座」行為。「霸座」的旅客額外支付費用,增加違法成本,對於「霸座」者制度和心理威懾。為客運公司合法處理霸座行為、拒絕運輸等解決了法律與制度的後顧之憂。
第八百一十五條 旅客應當按照有效客票記載的時間、 班次和座位號乘坐。 旅客無票乘坐、 超程乘坐、 越級乘坐或者持失效客票乘坐的, 應當補交票款, 承運人可以按照規定加收票款; 旅客不支付票款的, 承運人可以拒絕運輸。
實名制客運合同的旅客丟失客票的, 可以請求承運人掛失補辦, 承運人不得再次收取票款和其他不合理費用。
㈡ 民法典編纂工作什麼時候可以完成
傅瑩表示按計劃2020年完成民法典編纂工作
對於年齡下限的問題,傅瑩稱,也還在討論當中,在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時候,年齡的下限到底是應該放到6歲還是10歲,怎麼樣能更有利於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更有利於他們的健康發展,大家的看法也不一樣,我想你也有你的觀點,有很多問題還會在這次審議當中經過代表們充分地審議、充分地發表意見,進一步完善這部民法總則。
傅瑩還透露,民法總則的制定對下一步民法典各個分編的編纂有統領的作用。按照我們現在的計劃,應該在2020年完成民法典編纂工作,這對於我們國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㈢ 請結合教學工作實際,淺談你如何學好、用好、民法典做好本職工作
摘要 您好!很高興解答您的問題。根據您提供的信息,為您查詢到:
㈣ 在工作和生活中如何更好的發揮民法典的作用
學法,懂法,會用法。在工作生活中,避免自己觸犯法律,也可以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㈤ 結合身邊案例談談你所理解的民法典,他為什麼會影響我們每一個人
作為民法典,這部法律來說,和我們生活和普通人使關系最大的一種,因為我們許多日常的生活行為和與其他人交接或產生利益關聯,都會涉及到民法裡面所規定的線情況
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對我們的工作生活產生哪些影響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標志性立法,對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民有所呼,法有所應。」在這部七編,84章,1260條的民法典中,處處彰顯著對「人」的深層次關切。可以說,民法典中的每個條款都是民本情懷的生動映照,字里行間都書寫著「接地氣」的關懷,是一部彰顯「人民至上」理念的人民法典。
國家治理現代化,人格平等是關鍵。民法典的編纂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立法宗旨。弘揚人的主體地位,「平等」與「保護」貫穿法典始終。在體例上將人身關系置於財產關系之前,體現了「先人後物」的立法精神。法典單列了人格權編,廣泛確認公民享有的各項人格權。在此基礎上,民法典明確「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人格權編則明確界定隱私以及侵犯隱私權的不法行為,規定個人信息收集、處理的基本原則以及國家機關對個人信息的保密義務等,構成了規范國家權力、保護人民權利、促進社會發展的基本法律依據,為民事主體參與國家治理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民法典,守護「人民的利益」。編纂民法典是具有重要標志意義的法治建設工程,是一個國家走向繁榮強盛、文明進步的象徵。相信隨著民法典的誕生和實施,必定更好地守護每一個公民利益,也必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更加完備的法治保障。
㈦ 請結合以上材料並聯系自身實際,談談民法典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2020民法典調整了很多法案對以前不足之處提高了很多法案依據更能保護老百姓權益
㈧ 結合對民法典的理解和自身實,談一談如何培養法治思維
1、深扎尊法修身的「根子」,真學法、知敬畏。把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融入修身的根子里,貫通為依法抓建的思維觀念,成長進步之基才會更加牢靠,工作事業之本才會更加扎實。
2、嚴把依法用權的「尺子」,講原則、敢較真。領導幹部手中有權切不可任性,如何把握好寬與窄、松與緊的尺度、看待依法與從嚴的辯證關系,都要靠依法用權來衡量。從合法性的角度籌劃,只有堅持依法用權,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才能確保權力在陽光下、正軌上運行。
3、緊箍守法律己的「口子」,守規矩,聽招呼。模範表率走在前列,堅決擯棄「言重於法、權高於法、情大於法」的觀念,指導工作以法規為遵循不偏離法規軌道,開展工作以法規為依據不背離法規另搞一套。
(8)民法典結合工作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牢固的法治思維是基礎,讓法治思維在心中根植,就會自然而然將法律規范、法律原則、法律邏輯熟記於心,運用於認識、分析、處理問題中,擯棄依靠行政手段指導工作、憑借習慣經驗開展工作的慣性思維模式。
弘揚法治精神的深度,實現想問題、定決策、抓工作向法治要效益、靠法治促效益的轉變,不斷提高依法辦事的法治能力。
堅定的法治信仰是保障,只有對法治發自內心的認同,自覺自願的遵守,把依法辦事、依法治軍上升為黨性修煉,上升為基本素質培養,上升為職業良知堅守,才能真正促進治軍方式的根本性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