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拍賣司法解釋
法院是會強制執行只有一套住房的。如果符合下列條件,法院就可以強制執行被執行人名下的唯一住房:(一)對被執行人有扶養義務的人名下有其他能夠維持生活必需的居住房屋的; (二)執行依據生效後,被執行人為逃避債務轉讓其名下其他房屋的; (三)申請執行人按照當地廉租住房保障面積標准為被執行人及所扶養家屬提供居住房屋,或者同意參照當地房屋租賃市場平均租金標准從該房屋的變價款中扣除五至八年租金的
Ⅱ 司法拍賣車違章怎麼免分處理有司法解釋嗎
違章車輛沒有免分的。
司法拍賣車輛,一般由競買人自行處理違章的。
Ⅲ 網路司法拍賣的社會爭議
有業界人士質疑此次網路拍賣平台的合法性,而浙江省高院司法鑒定處饒文軍處表示,淘寶只是一個平台,操作過程還是由高院決定,之後適合網拍的項目仍會繼續探索。
據北侖區法院工作人員介紹,此次網路拍賣實現了「零傭金」,且競買人不受地域限制,拍賣的參與率高,拍賣效果比傳統拍賣方式好。
按照中國《拍賣法》規定,拍賣活動應當由拍賣師主持,拍賣機構需要經過相關部門的審核和特許經營。淘寶搭建的這個平台不具備這兩方面的條件。對此,東衛律師事務所的孟博律師認為,司法拍賣是特定的行為,在傳統的司法拍賣中,拍賣師作為中間人,能保障拍賣合同的正確履行,缺乏拍賣人的拍賣尚不具備合法性的認可。因此,淘寶需要得到相關機構的資質認可。 司法強制拍賣是指人民法院在執行程序中,對已被查封、扣押、凍結的執行表的依照法定程序公開變價的執行措施。我國尚未制定《民事強制執行法》,對於強制拍賣,僅有《民事訴訟法》第247條予以原則性規定,該法第247條規定:「被執行人逾期不履行的,人民法院應當拍賣被查封、扣押的財產;不適於拍賣或者當事人雙方同意不進行拍賣的,人民法院可以委託有關單位變賣或者自行變賣。」該條原則性規定確立了法院具有強制拍賣的主體資格,可以自行組織強制拍賣。另最高人民法院於2004年頒布的《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拍賣、變賣財產的規定》第3條規定:「人民法院拍賣被執行人財產,應當委託具有相應資質的拍賣機構進行,並對拍賣機構的拍賣進行監督,但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該規定明確了強制拍賣是以委託拍賣為一般形式,但也規定了例外形式,允許法律、司法解釋作出例外規定。依照2012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委託評估、拍賣工作的若干規定》第二條規定,只有取得政府管理部門行政許可並達到一定資質等級的評估、拍賣機構,才能夠參加人民法院委託的評估、拍賣活動。而該規定第九條補充為,各高級人民法院可參照本規定,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制定實施細則,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無需審批。由此可見,淘寶網參與司法網拍並不違法。
Ⅳ 司法拍賣是什麼意思,最近那些司法拍賣房產我沒搞懂 ,能不能舉個通俗的例子解釋一下,謝謝大佬們
司法拍賣就是,法院把執行的財產,進行拍賣變現,然後給申請執行人資金,完成執行工作。
Ⅳ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拍賣、變賣財產的規定
以下是關於《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拍賣、變賣財產的規定》全文內容: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拍賣、變賣財產的規定》
第一條
在執行程序中,被執行人的財產被查封、扣押、凍結後,人民法院應當及時進行拍賣、變賣或者採取其他執行措施。
第二條
人民法院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進行變價處理時,應當首先採取拍賣的方式,但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條
人民法院拍賣被執行人財產,應當委託具有相應資質的拍賣機構進行,並對拍賣機構的拍賣進行監督,但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條
對擬拍賣的財產,人民法院應當委託具有相應資質的評估機構進行價格評估。對於財產價值較低或者價格依照通常方法容易確定的,可以不進行評估。 當事人雙方及其他執行債權人申請不進行評估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 對被執行人的股權進行評估時,人民法院可以責令有關企業提供會計報表等資料;有關企業拒不提供的,可以強制提取。
第五條
評估機構由當事人協商一致後經人民法院審查確定;協商不成的,從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或者被執行人財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確定的評估機構名冊中,採取隨機的方式確定;當事人雙方申請通過公開招標方式確定評估機構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
第六條
人民法院收到評估機構作出的評估報告後,應當在五日內將評估報告發送當事人及其他利害關系人。當事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對評估報告有異議的,可以在收到評估報告後十日內以書面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 當事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有證據證明評估機構、評估人員不具備相應的評估資質或者評估程序嚴重違法而申請重新評估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
第七條
拍賣機構由當事人協商一致後經人民法院審查確定;協商不成的,從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或者被執行人財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確定的拍賣機構名冊中,採取隨機的方式確定;當事人雙方申請通過公開招標方式確定拍賣機構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
第八條
拍賣應當確定保留價。 拍賣保留價由人民法院參照評估價確定;未作評估的,參照市價確定,並應當征詢有關當事人的意見。 人民法院確定的保留價,第一次拍賣時,不得低於評估價或者市價的百分之八十;如果出現流拍,再行拍賣時,可以酌情降低保留價,但每次降低的數額不得超過前次保留價的百分之二十。
第九條
保留價確定後,依據本次拍賣保留價計算,拍賣所得價款在清償優先債權和強制執行費用後無剩餘可能的,應當在實施拍賣前將有關情況通知申請執行人。申請執行人於收到通知後五日內申請繼續拍賣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但應當重新確定保留價;重新確定的保留價應當大於該優先債權及強制執行費用的總額。 依照前款規定流拍的,拍賣費用由申請執行人負擔。
第十條
執行人員應當對拍賣財產的權屬狀況、佔有使用情況等進行必要的調查,製作拍賣財產現狀的調查筆錄或者收集其他有關資料。
第十一條
拍賣應當先期公告。 拍賣動產的,應當在拍賣七日前公告;拍賣不動產或者其他財產權的,應當在拍賣十五日前公告。
第十二條
拍賣公告的范圍及媒體由當事人雙方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確定。拍賣財產具有專業屬性的,應當同時在專業性報紙上進行公告。 當事人申請在其他新聞媒體上公告或者要求擴大公告范圍的,應當准許,但該部分的公告費用由其自行承擔。
第十三條
拍賣不動產、其他財產權或者價值較高的動產的,競買人應當於拍賣前向人民法院預交保證金。申請執行人參加競買的,可以不預交保證金。保證金的數額由人民法院確定,但不得低於評估價或者市價的百分之五。 應當預交保證金而未交納的,不得參加競買。拍賣成交後,買受人預交的保證金充抵價款,其他競買人預交的保證金應當在三日內退還;拍賣未成交的,保證金應當於三日內退還競買人。
第十四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拍賣五日前以書面或者其他能夠確認收悉的適當方式,通知當事人和已知的擔保物權人、優先購買權人或者其他優先權人於拍賣日到場。 優先購買權人經通知未到場的,視為放棄優先購買權。
第十五條
法律、行政法規對買受人的資格或者條件有特殊規定的,競買人應當具備規定的資格或者條件。 申請執行人、被執行人可以參加競買。
第十六條
拍賣過程中,有最高應價時,優先購買權人可以表示以該最高價買受,如無更高應價,則拍歸優先購買權人;如有更高應價,而優先購買權人不作表示的,則拍歸該應價最高的競買人。 順序相同的多個優先購買權人同時表示買受的,以抽簽方式決定買受人。
第十七條
拍賣多項財產時,其中部分財產賣得的價款足以清償債務和支付被執行人應當負擔的費用的,對剩餘的財產應當停止拍賣,但被執行人同意全部拍賣的除外。
第十八條
拍賣的多項財產在使用上不可分,或者分別拍賣可能嚴重減損其價值的,應當合並拍賣。
第十九條
拍賣時無人競買或者競買人的最高應價低於保留價,到場的申請執行人或者其他執行債權人申請或者同意以該次拍賣所定的保留價接受拍賣財產的,應當將該財產交其抵債。 有兩個以上執行債權人申請以拍賣財產抵債的,由法定受償順位在先的債權人優先承受;受償順位相同的,以抽簽方式決定承受人。承受人應受清償的債權額低於抵債財產的價額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在指定的期間內補交差額。
第二十條
在拍賣開始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撤回拍賣委託: (一)據以執行的生效法律文書被撤銷的; (二)申請執行人及其他執行債權人撤回執行申請的; (三)被執行人全部履行了法律文書確定的金錢債務的; (四)當事人達成了執行和解協議,不需要拍賣財產的; (五)案外人對拍賣財產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 (六)拍賣機構與競買人惡意串通的; (七)其他應當撤回拍賣委託的情形。
第二十一條
人民法院委託拍賣後,遇有依法應當暫緩執行或者中止執行的情形的,應當決定暫緩執行或者裁定中止執行,並及時通知拍賣機構和當事人。拍賣機構收到通知後,應當立即停止拍賣,並通知競買人。 暫緩執行期限屆滿或者中止執行的事由消失後,需要繼續拍賣的,人民法院應當在十五日內通知拍賣機構恢復拍賣。
第二十二條
被執行人在拍賣日之前向人民法院提交足額金錢清償債務,要求停止拍賣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但被執行人應當負擔因拍賣支出的必要費用。
第二十三條
拍賣成交或者以流拍的財產抵債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並於價款或者需要補交的差價全額交付後十日內,送達買受人或者承受人。
第二十四條
拍賣成交後,買受人應當在拍賣公告確定的期限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將價款交付到人民法院或者匯入人民法院指定的賬戶。
第二十五條
拍賣成交或者以流拍的財產抵債後,買受人逾期未支付價款或者承受人逾期未補交差價而使拍賣、抵債的目的難以實現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重新拍賣。重新拍賣時,原買受人不得參加競買。 重新拍賣的價款低於原拍賣價款造成的差價、費用損失及原拍賣中的傭金,由原買受人承擔。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從其預交的保證金中扣除。扣除後保證金有剩餘的,應當退還原買受人;保證金數額不足的,可以責令原買受人補交;拒不補交的,強制執行。
第二十六條
拍賣時無人競買或者競買人的最高應價低於保留價,到場的申請執行人或者其他執行債權人不申請以該次拍賣所定的保留價抵債的,應當在六十日內再行拍賣。
第二十七條
對於第二次拍賣仍流拍的動產,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本規定第十九條的規定將其作價交申請執行人或者其他執行債權人抵債。申請執行人或者其他執行債權人拒絕接受或者依法不能交付其抵債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查封、扣押,並將該動產退還被執行人。
第二十八條
對於第二次拍賣仍流拍的不動產或者其他財產權,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本規定第十九條的規定將其作價交申請執行人或者其他執行債權人抵債。申請執行人或者其他執行債權人拒絕接受或者依法不能交付其抵債的,應當在六十日內進行第三次拍賣。 第三次拍賣流拍且申請執行人或者其他執行債權人拒絕接受或者依法不能接受該不動產或者其他財產權抵債的,人民法院應當於第三次拍賣終結之日起七日內發出變賣公告。自公告之日起六十日內沒有買受人願意以第三次拍賣的保留價買受該財產,且申請執行人、其他執行債權人仍不表示接受該財產抵債的,應當解除查封、凍結,將該財產退還被執行人,但對該財產可以採取其他執行措施的除外。
第二十九條
動產拍賣成交或者抵債後,其所有權自該動產交付時起轉移給買受人或者承受人。 不動產、有登記的特定動產或者其他財產權拍賣成交或者抵債後,該不動產、特定動產的所有權、其他財產權自拍賣成交或者抵債裁定送達買受人或者承受人時起轉移。
第三十條
人民法院裁定拍賣成交或者以流拍的財產抵債後,除有依法不能移交的情形外,應當於裁定送達後十五日內,將拍賣的財產移交買受人或者承受人。被執行人或者第三人佔有拍賣財產應當移交而拒不移交的,強制執行。
第三十一條
拍賣財產上原有的擔保物權及其他優先受償權,因拍賣而消滅,拍賣所得價款,應當優先清償擔保物權人及其他優先受償權人的債權,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拍賣財產上原有的租賃權及其他用益物權,不因拍賣而消滅,但該權利繼續存在於拍賣財產上,對在先的擔保物權或者其他優先受償權的實現有影響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將其除去後進行拍賣。
第三十二條
拍賣成交的,拍賣機構可以按照下列比例向買受人收取傭金: 拍賣成交價200萬元以下的,收取傭金的比例不得超過5%;超過2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不得超過3%;超過1000萬元至5000萬元的部分,不得超過2%;超過5000萬元至1億元的部分,不得超過1%;超過1億元的部分,不得超過0.5%。 採取公開招標方式確定拍賣機構的,按照中標方案確定的數額收取傭金。 拍賣未成交或者非因拍賣機構的原因撤回拍賣委託的,拍賣機構為本次拍賣已經支出的合理費用,應當由被執行人負擔。
第三十三條
在執行程序中拍賣上市公司國有股和社會法人股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凍結、拍賣上市公司國有股和社會法人股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三十四條
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當事人雙方及有關權利人同意變賣的,可以變賣。 金銀及其製品、當地市場有公開交易價格的動產、易腐爛變質的物品、季節性商品、保管困難或者保管費用過高的物品,人民法院可以決定變賣。
第三十五條
當事人雙方及有關權利人對變賣財產的價格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價格變賣;無約定價格但有市價的,變賣價格不得低於市價;無市價但價值較大、價格不易確定的,應當委託評估機構進行評估,並按照評估價格進行變賣。 按照評估價格變賣不成的,可以降低價格變賣,但最低的變賣價不得低於評估價的二分之一。 變賣的財產無人應買的,適用本規定第十九條的規定將該財產交申請執行人或者其他執行債權人抵債;申請執行人或者其他執行債權人拒絕接受或者依法不能交付其抵債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查封、扣押,並將該財產退還被執行人。
第三十六條
本規定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施行前本院公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准。
Ⅵ 法律、行政法規和司法解釋對買受人資格或者條件有特殊規定的競買人應當具備規定的資格或者條件。什麼條件
競買人的資復格一般是制沒有限制的。《拍賣法》第32條規定,競買人是指參加競購拍賣標的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第67條規定,外國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委託拍賣或者參加競買的,適用本法。
《拍賣法》規定的拍賣人的范圍比較小,只能是依法成立的從事拍賣活動的企業,而不能是個人。
《拍賣法》第33條的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對拍賣標的的買賣條件有規定的,競買人應當具備規定的條件。
《拍賣管理辦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拍賣、變賣財產的規定》中也有明確規定。
《拍賣管理辦法》第38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對拍賣標的受讓人有特別規定的,拍賣企業應當將標的拍賣給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要求的競買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拍賣、變賣財產的規定》第15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對買受人的資格或者條件有特殊規定的,競買人應當具備規定的資格或者條件。
Ⅶ 司法拍賣的定義主要是什麼
在處理民事案件中,常常會遇到被追債人不能清償全部債務的情況。此時,就需要司法機關進行相關後續處理了,而司法拍賣在這一過程中常常會被作為一個重要手段。那麼,司法拍賣的定義主要是什麼?本文會對此專門介紹。
司法拍賣的定義是什麼?
司法拍賣是指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強制執行程序中,按程序自行進行或委託拍賣公司公開處理債務人的財產,以清償債權人債權。
司法拍賣種類有哪些?
具體而言司法拍賣包括法院強制拍賣,和法院委託清算管理人再進行程序上的破產企業拍賣兩種。法院強制拍賣指的是法院根據已經生效的法律文書強制執行債務人的財產,並將債務人的財產通過拍賣變現後將價款交付債權人。而破產企業拍賣是企業資不抵債或其他經營方式不當等原因造成的企業撤銷、倒閉的,由法院制定清算管理人成立專門的破產企業清算組織來委託有資質的拍賣企業或其他機構拍賣該標的的。
司法拍賣流拍原因是什麼?
受宏觀經濟大環境影響。國家宏觀經濟調控動作頻出,力度空前,尤其是司法拍賣的標的大戶——房地產是調控的主要對象,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對當下及可以預期的將來房地產業的回暖普遍不持樂觀態度,在沒有銀行貸款的條件下,企業和個人只能是望房興嘆;拍賣公告范圍狹窄。一般拍賣案件只在所在地區的報紙上發拍賣公告,而且只有一次,好多人並不能及時看到,對於第一次拍賣的案件,拍賣行也不在標的物上貼公告,對於人民法院訴訟資產網,即使法院幹警也知道的不多,且資產網的公示期較短,有的明明還沒有拍賣,但上面顯示公示已過期,不利於有潛在意向的競買人了解標的物信息;受拍賣標的物限制。因查封的被執行人標的物種類、流通情況以及市場條件均有所不同,標的物瑕疵較多,甚至瑕疵不明,意向競買人不敢輕易競買;評估的方法不妥。評估機構對資產評估方法有收益法、清演算法、市場比較法、重置法,但評估機構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一般都採取市場比較法,而對生產設備,則採用重置法評估價值,買受人沒有17%稅收的抵扣,沒有安裝和維修的保障,導致潛在競買人望而卻步;不動產標的的過戶費用完全由買受人承擔的「慣例」抬高了成本。如個人住房5年以內的買方要承擔3%的契稅,5年以上的買方要承擔3%的契稅,有第二套的和門面房契稅更高,因而降低了競買人的競購慾望。
關於司法拍賣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對標的物信息的公布。要充分利用好人民法院訴訟資產網這個平台,加大對人民法院訴訟資產網的宣傳,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平台。
二、加強標的物瑕疵信息的收集,使競買人全面了解拍賣標的物。
三、對於不動產的拍賣參照上海等地的做法,拍賣成交後,過戶稅費按國家相關規定辦理,即稅費各自承擔,這樣更加彰顯拍賣公平。
四、對不同的資產採取不同的評估方法。一些數額較大的資產,一般人買不起,有資金實力的不願花精力、金錢在閑置資產上,資產不能變現只會越來越貶值。
因此,如果是生產資料,應採取清演算法進行評估,以合理的低價吸引人眼球,讓有資金和實力的競買人參與競爭,促使資產變現。
我們可以知道,司法拍賣屬於拍賣的一種,特殊性在於執行主體是司法機關,目的則是為了清償債務。所以,只要掌握好以上兩點,就可以對司法拍賣進行初步的認識。對於其他具體內容,您可以咨詢專業人士。
延伸閱讀:
司法鑒定項目包括哪些
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
執行程序中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適用的司法解釋
Ⅷ 請問《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拍賣、變賣財產的規定》(法釋 [ 2004 ] 16號)是
沒失效,抄如果有的話會告知失效時間,及由於那部法律、司法解釋使之失效。
【發布單位】最高人民法院 【發布文號】法釋[2004]16號 【發布日期】2004-11-25 【生效日期】2005-01-01 【失效日期】---------- 【所屬類別】國家法律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拍賣、變賣財產的規定 (法釋[2004]16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Ⅸ 法院拍賣和變賣有什麼區別
區別如下:
法院拍賣和變賣的區別:
1、程序不同:
法院拍賣必須先出公告,並通知有關人員到場;
變賣則無此規定。
2、期限不同:
法院拍賣從對物品的公告和拍賣的時間,均有明確的期限規定;
而變賣則不受時間的限制。
3、確定標的物價值的方法不同:
法院拍賣時須對拍賣標的物進行估價,確定底價,然後通過競價,確定拍賣標的價值;
變賣則無此程序。
4、形式不同:
法院拍賣採取公開的形式,以競爭的方式當場成交;
而變賣則可直接交商業部門收購或代為出售。
5、標的范圍不同:
法院拍賣的財產既適用於動產又適用於不動產;既適用於一般的財產,也適用於特殊價值的財產。
對不動產的變賣和具有特殊價值財產的變賣,大多數國家均對其作了一定的限制。
因此,在強制拍賣中,拍賣的范圍比變賣更廣,其地位也比變賣更重要。
6、在民事訴訟程序中,強制執行的范圍不同:
凡拍賣的物品,在拍賣之前須對其查封、扣押,一方面禁止債務人或所有人隨意處分,另一方面也便於實施拍賣。
而變賣的范圍更廣一些,它不僅包括查封、扣押的財產,也包括未經查封、扣押的被執行人的財產。
(9)司法拍賣司法解釋擴展閱讀:
為了進一步規范民事執行中的拍賣、變賣措施,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的規定,結合人民法院民事執行工作的實踐經驗,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在執行程序中,被執行人的財產被查封、扣押、凍結後,人民法院應當及時進行拍賣、變賣或者採取其他執行措施。
第二條人民法院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進行變價處理時,應當首先採取拍賣的方式,但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條人民法院拍賣被執行人財產,應當委託具有相應資質的拍賣機構進行,並對拍賣機構的拍賣進行監督,但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條對擬拍賣的財產,人民法院應當委託具有相應資質的評估機構進行價格評估。對於財產價值較低或者價格依照通常方法容易確定的,可以不進行評估。
當事人雙方及其他執行債權人申請不進行評估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
對被執行人的股權進行評估時,人民法院可以責令有關企業提供會計報表等資料;有關企業拒不提供的,可以強制提取。
第三十四條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當事人雙方及有關權利人同意變賣的,可以變賣。
金銀及其製品、當地市場有公開交易價格的動產、易腐爛變質的物品、季節性商品、保管困難或者保管費用過高的物品,人民法院可以決定變賣。
第三十五條當事人雙方及有關權利人對變賣財產的價格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價格變賣;無約定價格但有市價的,變賣價格不得低於市價;無市價但價值較大、價格不易確定的,應當委託評估機構進行評估,並按照評估價格進行變賣。
按照評估價格變賣不成的,可以降低價格變賣,但最低的變賣價不得低於評估價的二分之一。
變賣的財產無人應買的,適用本規定第十九條的規定將該財產交申請執行人或者其他執行債權人抵債;申請執行人或者其他執行債權人拒絕接受或者依法不能交付其抵債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查封、扣押,並將該財產退還被執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