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如何實現司法獨立

如何實現司法獨立

發布時間: 2022-02-27 14:14:15

① 如何理解司法獨立原則

司法獨立的原則是什麼?司法獨立啟蒙思想家在反對第七世紀和第十八世紀的封建制度的過程中,首先提出了現代司法制度的基礎之一。它是啟蒙思想家三權分立理論的衍生。隨著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各國在憲法和法律中相繼確立了司法獨立的原則。如今,經過世界各國長期司法實踐,司法獨立已經有了一套系統,完整的成熟理論,並逐漸跨越國界,形成了國際公認的司法獨立標准。正義是法律的靈魂,司法過程是追求理性的「公平」和「正義」的過程。盡管永恆的公平與正義在現實中不可能存在,但它們可以通過整個社會認可的公平與正義標准,並受到整個社會的統治。確定並確認了一個社會認可的機構。該機構是司法機關,司法機關成為公正的中立和裁決者。獨立行使司法權力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司法獨立是公正的必要條件。沒有獨立性,公正就失去了保證,無法討論。」司法獨立本身並不是目的,而是實現正義的工具。司法獨立,特別是從行政機關獨立,本身沒有終極價值。它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工具價值。其最終目的是確保另一位實現價值法官以公正無私地解決爭端。」所謂司法獨立是指為了確保司法公正,司法機關及其官員獨立行使司法權力。根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不受任何外部組織或個人的干預司法獨立的具體含義應包括司法權的獨立,司法機關及其法官的獨立以及司法獨立。司法獨立的廣義和狹義意義,對司法獨立含義的理解包括對司法,司法權力和司法機關的理解,更普遍的觀點是司法機關是司法機關。機關或法院,司法權是司法權或法院的權力,而正義是審判,所以司法獨立就是司法獨立。例如,《美國聯邦憲法》第1款規定:「美國的司法權屬於最高法院和國會在任何時候設立的下級法院。」日本憲法第1條規定:「所有司法權均屬於最高法院。法律依法設立下級法院。」中國法律理論普遍認為,司法機關可以分為狹義和廣義,狹義的司法機關僅指法院或國家司法機關。
一種觀點認為,司法機關僅包括司法機關和檢察機關。另一觀點認為,除司法機關和檢察機關外,還包括司法行政機關,甚至有人認為公安機關也應當屬於司法機關。縱觀我國高校的所有法律教科書,結合我國的司法制度,筆者認為,依法行使公共管理權的司法行政機關和公安機關應當屬於行政權力范疇。在我國,司法機關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廣義上的司法獨立是指司法獨立和檢察獨立。由於司法獨立可以最好地代表和反映司法改革的方向和意義,因此本文將重點放在狹義的司法獨立意義上,即司法獨立。在結構意義上的司法獨立和在程序意義上的司法獨立通常被用在兩種意義上。首先是結構性含義,它是指司法機構獨立於其他機構,團體和個人的司法獨立性,因此司法獨立性是「國家權力的結構性原則」。關於這一點,在西方國家主張「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下,更容易理解。盡管我國擁有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但更多地側重於機構的分離和權力的分立,而且缺乏制衡權力的程序。第二是程序上的意義。司法獨立的目的是保護法官在司法過程中的司法權,以維持程序的合法性和結果的正確性。因此,司法獨立屬於「技術司法規則」。司法獨立的兩個含義密切相關:前者是後者的前提和保證;後者是司法獨立的前提。後者是前者的含義和價值。司法獨立的含義不僅指前者,也指後者。就是說:司法獨立是指司法機關的獨立地位,司法機關的獨立性和抵抗力是在行使其權力時僅服從法律。侵入性,法院的獨立性和法官的獨立性意味著司法權的獨立性,法院的獨立性和法官的獨立性。司法獨立源於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原則。法院獨立性是司法獨立性的系統體現,包括法院與非法院機構的獨立性以及法院的相互獨立性;法官獨立是司法獨立的最高形式,是司法獨立的根本體現。法官不僅獨立於其他專業的公民,而且獨立於其他法官。法院的獨立性和法官的獨立性是司法獨立的兩個不可分割的方面。 「法院是法律帝國的首都,法官是帝國的王子。」法官的獨立性意味著「法官既不是自己也不是政府」。
法院的獨立性和法官的獨立性是相互繼承的,兩者都是必不可少的。正如美國法學家亨利·魯米斯(Henry Loomis)所說:「法官作出決定的那一刻,他受到其他意見或任何形式的外部力量或壓力的控制或影響,而該法官已不存在。即使他的決定受到其他意志的輕微影響,他也不是法官。。。法院必須不受脅迫,不受任何控制和影響,否則法院將不再是法院。

② 如何推動司法獨立只有司法獨立才能減少冤假錯案。

不可能,OVER 這個和中國乃至東亞各國傳統有關系 東亞各國,雖然法律確實有不同,回而且公正獨立答性也有差異,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東亞各國的法律,即使是發達國家,也存在行政司法相互關聯的問題,很多時候,法律無法處理高官,高官被保護。這個和東亞國家幾千年封建傳統有關系。 美國的三權分立,是因為他本身就沒有封建時代,不存在權利制約法律的過去,所以很容易達成三權分立

③ 如何保證我國的司法獨立

無法保證
中國是人情社會
無論什麼人都受制於人際關系
換一句話
無人能保證自己的意志獨立性
比方我
意志獨立性就受到父母的極大制約

④ 司法獨立如何保持其公正性,如何做到自律

上級法院救濟,檢察院可以監督法院

⑤ 簡述司法獨立原則

司法獨立原則不是一開始就有的一項原則,它是資產階級革命的產物,是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專制制度下的司法專橫所取得的勝利果實。這一原則經歷了從政治思想原則,到憲法原則,再到司法審判基本原則的演變過程。
作為一項政治思想原則,司法獨立原則起源於三權分立學說,是三權分立的派生物。三權分立學說的產生,已經具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所謂三權分立,就是指國家權力分為立法權、司法權和行政權三個部分,分別交給三個不同的機關掌握和行使,這三個機關的法律地位互相平等、互不隸屬、互相制衡。早在古希臘時期,亞里士多德就在其名著《政治學》一書中提出了「政體三要素」的分權理論,從而成為近代分權學說的思想淵源。亞氏從中等奴隸主的立場出發,主張建立以中產階級為主體的共和制政體,實行法治,反對人治。他指出,「一切政體都有三個要素,作為構成的基礎……三者之一為有關城邦一般公務的議事機能(部分);其二為行政機能部分——行政機能有哪些職司,所主管的是哪些事,以及他們怎樣選任,這些問題都須一一論及;其三為審判(司法)機能。」[1]古羅馬時代,波里比亞斯繼承並發揚了亞氏的分權思想,主張在分權的基礎上,還要加強國家權力機關之間的互相制衡。但是,由於受歷史局限性的影響,無論是亞氏還是波氏的分權理論,都與近現代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權分立」有著一定的距離。近現代三權分立的理論和思想,則以英國思想家洛克和法國思想家孟德斯鳩為主要代表,尤以孟德斯鳩為甚。近現代三權分立原則的確立,是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專制的需要,是資產階級革命的產物。三權分立作為資產階級國家的學說,首先是由英國的洛克提出來的,法國的孟德斯鳩在洛克分權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三權分立學說,從而正式而明確地提出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權分立的原則。可以認為,孟德斯鳩是近現代三權分立思想之父,是司法獨立原則的創始人。孟德斯鳩深感封建國家權力過分集中給廣大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財產帶來的極度危害,認為非實行權力分離不足以消除。他說:「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有權力的人們使用權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2]因此,他認為,「從事物的性質來說,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制約權力。」 [3]基於這一認識,孟德斯鳩指出:「每一個國家有三種權力:(一)立法權力;(二)有關國際法事項的行政權力;(三)有關民政法規事項的行政權力。依據第三種權力,他們懲罰犯罪或裁決私人訟爭」,我們稱這種權力為「司法權力,而第二種權力則簡稱為國家的行政權力。」[4]在這里,孟德斯鳩首次將國家權力簡練地概括為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並對司法獨立的必要性,作了初步而又深刻的探討。他認為,政府擁有的這三種權力應該由三個不同的機關來行使,而且三種權力既是獨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他說:「當立法權和行政權集中在同一個人或同一個機關之手,自由便不復存在了;因為人民將要害怕這個國王或議會制定暴虐的法律,並暴虐地執行這些法律」,「如果司法權不同立法權和行政權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權同立法權合而為一,則將對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專斷的權力,因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權同行政權合而為一,法官便將握有壓迫者的權力」,「如果同一個人或是由重要任務、貴族或平民組成的同一個機關行使這三種權力,即制定法律權、執行公共決議權和裁決私人犯罪或訟爭權,則一切便都完了。」[5]孟德斯鳩從揭露和批判封建專制的角度提出的權力分立和司法獨立的學說為西方國家在憲法及司法審判中確立司法獨立原則奠定了理論基礎。
三權分立原則從一項政治原則上升為一項憲法原則,則是在資產階級革命取得勝利之後。最早將三權分立學說作為立法的指導思想並將其作為憲法原則加以確立的是美國。美國宣布獨立後,其十三個州中的十一個州相繼制定了以「三權分立」為原則的憲法。其後,1789年生效的美國第一部憲法明確規定了三權分立原則。根據美國憲法的規定,在美國,國會掌握立法權,總統掌握行政權,司法權則屬於最高法院及國會隨時設立的低級法院。繼美國之後,法國、德國和日本等國的憲法也都先後確立了三權分立原則,從而使司法獨立成為三權分立中以權力制約權力的重要支柱。司法獨立原則也由此逐漸成為世界各國所奉行的一項憲法原則。法國憲法在規定三權分立的基礎上,還特別強調司法的獨立性。它明確規定司法權屬於法院,規定司法機關是獨立的機關,並同時規定共和國總統是司法機關獨立的保障者。[6]日本憲法規定,所有法官依良心獨立行使職權,只受本憲法及法律的約束。[7]德國憲法規定,設立聯邦法院和各邦法院,共同行使審判權,並按照司法獨立原則進一步規定,法官獨立只服從法律。[8]
司法獨立原則成為憲法原則之後,在司法實踐中就必須加以遵守,就應該使成為審判活動的基本行為准則。因為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其它任何法律都必須以其為根據。所以,刑事訴訟法也必須堅持司法獨立原則。否則,即是違反憲法的行為。在各國司法獨立的實踐中,英國是實踐最早的國家。英國司法獨立的形成,可以看作是一個比較自然的社會發展過程。因為,在英國,司法獨立是通過社會內部時而激烈、時而緩和的長期斗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於英國採取的是君主立憲的議會制政體,立法機關的地位高於一切。因此,其司法獨立主要是針對行政機關。1701年的英國《王位繼承法》規定,「國王和行政不得干預司法」。而且,該法還對法官職務的保障作了明確規定,如規定法官不可撤換制、職務終身制等等。在美國,司法獨立原則實行得更為徹底。該原則在美國的貫徹,不僅實現了政體上的突破,而且大大提高了司法機關的地位。美國憲法不僅規定法院相對於國會和行政機關獨立行使司法權,而且還賦予法院違憲審查權。因此,在美國,司法獨立不再僅僅意味著法院地位的獨立和法官職務的獨立,而且意味著獨立的司法機關對憲法實施的監督和保障。在法國的實踐中,其司法獨立原則的貫徹,重點在於保障司法機關及其人員獨立行使職權,而且基於對三權分立學說的嚴格理解,法國將普通司法權的管轄范圍限制在行政法律關系以外,單獨設立行政法院以審理行政案件。不過,無論是普通司法活動,還是行政司法活動,均依照司法獨立原則進行。德國和日本也比較重視司法獨立原則的實現。在德國,通過立法對法官的地位、法官的任職資格以及撤換程序等作了明確規定,從而滿足了司法獨立的一般條件,而且,德國通過設立憲法法院行使監督和保障憲法實施的權能從而使德國法院在司法獨立的前提下獲得了違憲審查權。在日本,現行《日本憲法》以及在此基礎上制定的《法院法》使日本司法的獨立地位得到了比較明確的保障。其具體表現有三:其一,司法權脫離行政權而獲得完全的獨立;其二,作為審判主體,各個法院的獨立審判也得到法律上的保障;其三,法官的獨立得到了憲法上的保障。《日本憲法》第76條第3項明確規定:「所有法官依良心獨立行使職權,只受本憲法及法律的拘束。」第78條規定:「法官除因身心故障經法院決定為不適於執行職務者外,非經正式彈劾不得罷免。」[9]這些西方國家關於司法獨立原則的實踐充分說明,司法獨立是現代司法制度必須遵循的一項基本行為准則。司法獨立意味著法官審理案件時能夠獨立地作出判斷,既不受訴訟當事人意見的支配,也不受公眾輿論的控制,更不能成為政府權力的附庸。

⑥ <論中國實現司法獨立的途徑>這方面的著作求教~!

論司法獨立-—兼評憲法中規定的審判獨立條款
...................../魏向明,,(2008-1-7)已閱1133次 相關文章 相關圖書
論司法獨立——從「人類對自身的恐懼」談起
...................../秦夢軒,雲南大學法學院,(2007-12-4)已閱1745次 相關文章 相關圖書
論司法獨立
...................../王能幹,,(2007-9-30)已閱12648次 相關文章 相關圖書
試論司法獨立與檢察監督
...................../方仲達,,(2005-7-28)已閱6127次 相關文章 相關圖書
從鄧小平同志法制思想中的司法獨立到現實中的李慧娟事件
...................../姬曉紅,,(2003-12-25)已閱7282次 相關文章 相關圖書
論我國憲政體制下的司法獨立
...................../閆周娃,,(2003-11-19)已閱16970次 相關文章 相關圖書
論司法獨立及其實現
...................../余松林,,(2003-8-27)已閱34377次 相關文章 相關圖書
司法獨立制度建設的人文基礎探討
...................../唐勇,,(2003-8-27)已閱7182次 相關文章 相關圖書
保障司法獨立:人大監督的應有之義
...................../蔣俊峰,,(2003-7-4)已閱7082次 相關文章 相關圖書
論司法獨立
...................../蔣俊峰,,(2003-7-4)已閱42735次 相關文章 相關圖書
關於司法獨立的制度思考
...................../朱雁新,,(2002-10-30)已閱16641次 相關文章 相關圖書
當代中國的司法獨立問題
...................../張志銘,,(2002-6-27)已閱13731次 相關文章 相關圖書
司法獨立的制度要素與保障
...................../米健,,(2002-6-27)已閱11716次 相關文章 相關圖書
論司法獨立與媒體監督
...................../譚世貴,,(2001-2-15)已閱6501次
論司法獨立與司法受制
...................../龍宗智,,(2000-12-18)已閱8294次 相關文章 相關圖書
法律推理與司法獨立
...................../秦策,,(2000-11-26)已閱3484次
具體的文章內容請你去法律圖書館 論文資料庫部分查找,全部是免費的,非常好。

⑦ 司法獨立的基本要求

各國的司法獨立的內容存在很大差異,不過,作為共同的司法原則,它還是存在基本的要求,否則就不是司法獨立。司法獨立是衡量社會制度化程度的重要指標。司法不獨立的社會其制度化程度必然低,因為制度得以存在的基礎——程式化的運行容易被任意所打亂。 司法獨立包括兩個層面,一是觀念層面,二是制度層面。就觀念層面而言,司法機關應當形成自己的職業化的觀念,即形成司法職業所共有的某些理念,這些理念保證法官在類似的案件中有可能作出類似的客觀的而非純個人的判斷。制度層面的內容要求司法人員能按自己的觀念和規則辦事。兩者缺一不可,相互促進。
就制度層面而言,司法獨立要求做到:(1)司法權由司法機關(法院)統一行使,不受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的干預,公民個人或非國家機關的社會團體更不能幹預。當然,立法機關可以對司法機關予以監督,但主要是通過立法手段及對法官的彈劾權進行監督,不得干預個案的審判。(2)司法系統內部的互相獨立,即一個司法機關的司法活動不受另一個司法機關的干預。法院上下級關系只是審級關系,上級法院除依上訴程序、調卷令等有關程序對下級法院的審判行為予以監督外,不得干預下級法院的審判。(3)法官獨立審判,只服從法律,這是指一個法院內部不存在上下級服從關系。法院是法官辦案的地方,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講,法院里法官最大,用德沃金的話來說就是:法官是法律帝國的王侯,除了法律以外法官不服從任何別的權威。(4)法官保障制度。這是從社會地位、經濟收入方面保障法官無所顧及的捍衛法律。法官的地位及待遇來自法律,不是他的上級。這就包括由法律規定法官的職權,不可削減的待遇及其職位保障。對職位通常採用兩種辦法:一是終身制(英美法的主要做法);二是文官制度的保障。法官的高薪制也是法官保障制度的內容之一。 事實上,獨特的法律推理模式正是現代法治條件下司法運行的一個重要特徵,法律推理具有使自己區別於科 學解釋以及政治、倫理、經濟論證的方法與風格。這種獨特的法律推理模式不僅確保法律共同體所獨有的職業特色,而且使法官在司法實踐中能夠有效抵禦政治、道德等因素的不恰當滲入,進而維護司法的獨立性和依法而治的法治精神。司法中的法律推理是法官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原則把待決案件事實置於法律規范構成要件之下的活動,它具有多方面的特質:
首先是以嚴謹的邏輯性體現形式正義的要求。作為一種思維形式,法律推理與普通的邏輯推理並無二致。邏輯規律表明,凡帶有必然性的推理,其結論必定以某種方式包含於前提之中;凡前提中根本沒有的東西,就不可能出現在結論中。在這個意義上,司法判決本身就存在於法律規范之中,而不是立法者未曾意料的新結論。因此,法律推理的邏輯性質使得法官的司法活動與國家的整個法律體系取得了一致性,同時,法律推理的邏輯性質還意味著平等而無偏見地實施公開規則,而這正是形式正義的基本要求。
其次是以嚴格的程序性來保障當事人的各項訴訟權利。司法過程中的法律推理是在特定的訴訟程序中展開的。訴訟程序的意義在於:當事人按照法定的順序、方式充分陳述自己的權利主張和事實主張,展開辯論,並對各項訴訟權利的行使做出理性選擇。法官則在這些程序中公平地聽取各方的意見,整理爭論點,在當事人參與、理解或認可的情況下形成判決。嚴格的程序通過保障公民的程序性權利達到對實質性權利的享有和運用,同時也保障了法律推理的合理性與司法過程的民主性。
再次是以價值的中立性抵禦各種非法律因素的侵擾。一般而言,法律規范總是要負載一定的價值,而在多元價值的社會中,立法活動常常要以價值的權衡、價值的估量為基礎。但是,法官對法律規范的解釋與適用卻不能與立法活動相雷同,而應當獨立於社會上各種關於價值觀念的爭議和評價;在法律推理過程中,他必須以實現法律規范及內含價值為最高宗旨,排除各種非法律的價值因素,如政治爭議、道德評價等對司法過程的干擾。盡管有人對完全意義上的價值中立持懷疑態度,但是可以確信的一點是,法律推理如果失去了應有的中立性,不僅司法獨立會成為一句空話,甚至會重蹈人治的老路。

⑧ 三權分立要怎樣保證司法獨立

司法獨立包括兩個層面,一是觀念層面,二是制度層面。
就觀念層面而言,司法機關應當形成自己的職業化的觀念,即形成司法職業所共有的某些理念,這些理念保證法官在類似的案件中有可能作出類似的客觀的而非純個人的判斷。制度層面的內容要求司法人員能按自己的觀念和規則辦事。兩者缺一不可,相互促進。
就制度層面而言,司法獨立要求做到:
(1)司法權由司法機關(法院)統一行使,不受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的干預,公民個人或非國家機關的社會團體更不能幹預。當然,立法機關可以對司法機關予以監督,但主要是通過立法手段及對法官的彈劾權進行監督,不得干預個案的審判。
(2)司法系統內部的互相獨立,即一個司法機關的司法活動不受另一個司法機關的干預。法院上下級關系只是審級關系,上級法院除依上訴程序、調卷令等有關程序對下級法院的審判行為予以監督外,不得干預下級法院的審判。
(3)法官獨立審判,只服從法律,這是指一個法院內部不存在上下級服從關系。法院是法官辦案的地方。法院里法官說了算。
(4)法官保障制度。這是從社會地位、經濟收入方面保障法官無所顧及的捍衛法律。法官的地位及待遇來自法律,不是他的上級。這就包括由法律規定法官的職權,不可削減的待遇及其職位保障。對職位通常採用兩種辦法:一是終身制(英美法的主要做法);二是文官制度的保障。法官的高薪制也是法官保障制度的內容之一。
三權分立亦稱三權分治,是西方民主國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制原則。政治上的三權分立指:司法權、行政權和立法權的相對獨立。在美國,行政權指政府,立法權指國會的上下議院制度,司法權指法院。三權分立很好的實行了"憲政"的主旨思想。實現了依憲治國的目的,也是法治國家的根本面貌。

⑨ 如何改革現行司法體制,保障司法獨立

回答得了這個問題就不是網路知道了,而是全國司法體制改革辦公室的辦公會議上的發言內了。
保障司容法獨立最重要的是體制保障,其中一種是三權分立,但在中國這是沒有可行性的。而且,即使在三權分立的國家,做不到司法獨立的也有很大一部分,所以三權分立與司法獨立並沒有應然的關系。
那麼剩下的還有通過其他輔助手段保障。在中國,正在討論中的是人、事、物的獨立保障制度。
人,指對於司法系統(僅指審判系統)的人員招錄、晉升、調配等給予獨立的評價與任用體系
事,指對於司法系統的案件管轄,審判內容給予獨立的思考空間
物,指對於司法系統的物質保障給予獨立的預算體系。

將全國法院的預算納入到統一的預算體系內是目前正在慢慢嘗試的一部分。

就目前而言,司法獨立與司法腐敗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而保障司法獨立,其目與功能的僅在於提高司法公信力而已,其他的抑制腐敗等功能頂多算是個附帶性功能。
所以,不能急功近利地看待司法體制的改革,對於司法獨立而言,也僅是整個司法體制改革的一小部分而已。

熱點內容
青島市法院拍賣 發布:2025-02-03 21:21:22 瀏覽:761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