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被辱罵
1. 民法典關於罵人的規定
首先,根據民法典規定,罵人是侵犯他人名譽權的侵權行為,是違法的。
其次,若被辱罵,受害人可以先向對方提出口頭警告;如果對方置之不理,則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狀告對方侵犯了自己的名譽權、人格尊嚴權,要求停止侵權、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失。
最後,如果對方多次對自己進行辱罵,使自己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受到影響,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警方在查實後可對辱罵者進行治安處罰;
具體處罰標準是: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法律依據】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規定」。
2. 民法典辱罵他人屬於什麼違法行為
法律分析:侵犯了他人的名譽權。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二十四條 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
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
3. 民事訴訟法任意辱罵人該怎樣處法
根據《民法通則》及《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公民受到他人侮辱,名譽及人格尊嚴受到損害,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當然,也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另外,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公安機關可對其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相關法條:
《民法通則》
第一百零一條 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第一百二十條 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二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4. 民法典辱罵他人構成什麼罪
民法典辱罵他人構成侮辱罪。通過暴力或者其他手段公然侮辱別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別人,情節嚴重的,那麼會被人民法院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觸犯了前款罪的,當事人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路侮辱別人的,被害人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5. 民事案例 辱罵他人
網上侮辱他人 南寧一網友被判賠禮道歉並賠償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城北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網上名譽侵權糾紛案件。一名在網上侮辱和誹謗他人的網友,一審被判停止名譽侵害,賠禮道歉,並向原告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500元.
據法制日報報道,原告覃某網名為「開拓」,被告周某網名為「鹽販子」和「周伯通」,兩人均在「久久論壇」和「逍遙谷」網站注冊登記上網,並通過網友聚會與其他網友相互認識,且相互知道他人上網使用的網名。2002年8月22日,在「逍遙谷」網站「逍遙論壇」的「逍遙時報」討論版,「周伯通」發表了「開拓,欠債可以不還嗎?」的文章,內容有「你的臉皮可真是厚上天了……」等言詞。
同年8月25日,在「久久論壇」的「生活空間」討論版,「鹽販子」發表了《我和開拓不得不說的故事》一文,文中有「開拓還有個壞毛病,喜歡到處說別人的壞話,以引起別人的同情……到處挑撥離間……」、「吹牛應該是開拓的本性吧」等言詞。上述帖子的點擊人數均達數十人次至數百人次。
原告覃某認為,這些行為在網路界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尤其在南寧,認識原、被告,知道兩人真實身份及對應網名的人眾多,影響更壞,給原告的正常工作、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困擾,精神受到了巨大的傷害。原告覃某遂以被告的行為侵犯了原告的名譽權為由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對原告的名譽侵害,公開向原告賠禮道歉,賠償精神撫慰金1萬元。
城北區人民法院審理後認為,網路空間盡管是虛擬的,但通過網路的一舉一動折射出來的人的行為,卻是真實的。被告在「久久論壇」和「逍遙谷」網站的公開討論版,以「鹽販子」和「周伯通」的網名數次發表針對「開拓」即原告的言論,期間多次用侮辱性語言貶低「開拓」即原告的人格,客觀上實施了侵犯原告名譽權的行為,應當承擔侵權的民事責任。
鑒於被告的侵權行為造成的實際影響有限,對原告提出的賠償1萬元的請求,法院不予支持。
6. 民法典公共場合辱罵他人行政處罰第幾條
公共場合辱罵他人,不適用民法典,民法典中沒有這樣的規定。
公共場合辱罵他人,屬於公然侮辱他人的行為,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一般處行政拘留。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7. 罵人違法但是民法還是刑法,,,,
罵人是違法行為,如果情節輕微傷,會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和《民版法總則》,受到行政處權罰,承擔民事責任。
罵人屬於侮辱他人的行為,只有達到情節嚴重的,才以犯罪論處。一般侮辱行為,情節輕微的,不以犯罪論處。但涉嫌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節嚴重的,應予立案。 如果在公共場合,公然侮辱他人,造成嚴重後果,則是觸犯了刑法規定的侮辱罪。比如一幫人在大街上罵一女孩子是破鞋,女孩子受不了,精神恍惚得了精神病,那麼罵人的人就要受到刑事處罰。
8. 民法通則關於辱罵他人是否應賠償
如果構成侮辱或誹謗可以要求賠償。
9. 民法典中,無緣無故被人辱罵打傷怎麼辦
這已經不是民事法律關系了,而是涉嫌違法行為,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或刑事責任了,及時報警處理即可。
10. 民法典辱罵他人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辱罵他人可能構成侮辱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九十三條 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的;(二)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的;(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佔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四)在公共場所起鬨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糾集他人多次實施前款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並處罰金。第二百九十三條之一有下列情形之一,催收高利放貸等產生的非法債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一)使用暴力、脅迫方法的;(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三)恐嚇、跟蹤、騷擾他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