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公司法人代表什麼

公司法人代表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2-28 15:35:52

Ⅰ 公司的法人代表是什麼意思

公司的法人代表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

司法定代表人是指依照法律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代表公司從事民事活動的負責人。公司法定代表人可以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的,應當依法辦理變更登記,換發營業執照。

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三條規定: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十一條規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的負責人,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義從事的民事活動,其法律後果由法人承受。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權力機構對法定代表人代表權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

Ⅱ 公司法人代表有什麼要求

在公司,法人代表的要求是按照如下:1、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2、有企業所在地正式戶口或臨時戶口;3、具有管理企業的能力和有關的專業知識;4、從事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活動;5、產生的程序符合國家法律和企業章程的規定;6、符合其他有關規定的文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三條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

Ⅲ 公司營業執照的法人代表什麼

「法人代表」是指根據法律,其行為被視為法人的行為,其行為所產生的一切法律權利和義務由其所代表的法人享有和承擔。根據產生方式,法人代表有三大類:

法定代表人
其行為無需另外的確認和授權,既可被認為是法人的行為。

法定代理人
即根據法律規定,在特定條件下,通過一定手續或外在表現形式,其行為視為法人的行為,如法人終止時的清算組。

授權代表
根據書面或者非書面協議,或者根據民法表見代理的形式,其行為被視為法人的行為。如聘請之律師,法人營業時的營業員,銷售代表、總經理等。
法人代表是公司授予行使法人權利的自然人。包括法定代表人、法定代理人和授權委託人。法定代表人的權利是自始有效,由法律直接授予。其餘兩種是由公司授予權利,代表公司行使具體行為的自然人。

營業執照中沒有「法人代表」這項內容,而是包含「法定代表人」這項內容,而非「法人代表」,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
「法人代表」是指代表企業法人行為的自然人。

Ⅳ 公司法人代表是什麼意思

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法人是民事主體,既是人的結合團體,也是依特殊目的所組織的財產。該主體是自然人實現自身特定目標的手段,同時為自然人充分實現自我提供有效的法律工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十七條
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第五十八條
法人應當依法成立。
法人應當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住所、財產或者經費。法人成立的具體條件和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立法人,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須經有關機關批準的,依照其規定。

Ⅳ 公司法人代表什麼意思

法人代表是公司授予行使法人權利的自然人。包括法定代表人、法定代理人和授權委託人。法人代表根據法律,其行為被視為法人的行為,其行為所產生的一切法律權利和義務由其所代表的法人享有和承擔。根據產生方式,法人代表有以下三大類:1、法定代表人其行為無需另外的確認和授權,即可被認為是法人的行為。2、法定代理人即根據法律規定,在特定條件下,通過一定手續或外在表現形式,其行為視為法人的行為,如法人終止時的清算組。3、授權代表根據書面或者非書面協議,或者根據民法表見代理的形式,其行為被視為法人的行為。如聘請的律師,法人營業時的營業員,銷售代表、總經理等。
法律依據
《公司法》
第十三條法定代表人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

Ⅵ 公司法人代表要求是什麼樣的

法律分析:公司法人代表要求:1、就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2、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且只能為一人,具體由公司章程確認;3、公司法人代表的其他要求。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十三條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

第一百五十五條 公司以實物券方式發行公司債券的,必須在債券上載明公司名稱、債券票面金額、利率、償還期限等事項,並由法定代表人簽名,公司蓋章。

Ⅶ 公司法人代表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

一、在股東協議、合資合同和章程中增加相關免責條款,防範風險
傳統公司法理論中存在「商事判斷規則」,即公司董事等高級管理人員在做出一項商事經營判斷和決策時,如果出於善意,盡到了注意義務,並獲得了合理的信息根據,那麼即使該項決策是錯誤的,該高級管理人員亦可免於承擔法律上的責任。然而,我國公司法並沒有明確規定「商事判斷規則」,司法實踐對此理解也存在爭議。鑒於此種情況,我國公司可以考慮在公司章程中增加如下類似約定,以降低法定代表人的法律風險:「公司的董事、董事長、法定代表人不對其在董事會和公司章程規定的職責范圍內的任何行為承擔個人法律責任,除非其行為構成營私舞弊、嚴重玩忽職守、肆意瀆職或故意損害公司利益。」根據上述約定,如果發生任何因與公司經營有關的針對董事、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個人的索賠或責任,應由公司承擔全部責任,但導致該索賠或責任的行為必須不構成營私舞弊、嚴重玩忽職守、肆意瀆職或故意損害公司利益。如果董事、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因上述索賠而造成損失,公司應對其損失予以賠償,並補償其合理的律師費及其他開支和費用。」這是公司法人代表注意事項中最重要的一個。
二、通過集體決策程序,避免風險,對於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行為,應提出明確異議並記載於相關會議記錄
根據我國公司法的相關理論,公司的重大經營活動應由股東會或董事會決議決策,對於董事會集體決策的事宜,除非違反法律、法規或公司章程的規定,即視為公司的決策,法定代表人無需承擔責任。因此,在公司的董事長、執行董事或經理擔任法定代表人職務時,對於公司的日常經營活動,最好根據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股東會或董事會進行決策;同時,對於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公司章程的事項,也應明確提出異議,並記載於相應的會議記錄,以避免可能的法律風險。
三、建議公司設立執業責任風險保險制度

Ⅷ 公司法人代表是什麼意思

法人代表,也可稱為法人的授權代表,這個代表可以是甲、也可以是乙,他不是固定的,而是取決於法人的授權,這個授權可以一事一授權,也可以是一攬子事項的授權。

法人代表是指根據法律,其行為被視為法人的行為,其行為所產生的一切法律權利和義務由其所代表的法人享有和承擔。根據產生方式,法人代表有三大類:

1、法定代表人

其行為無需另外的確認和授權,即可被認為是法人的行為。

2、法定代理人

即根據法律規定,在特定條件下,通過一定手續或外在表現形式,其行為視為法人的行為,如法人終止時的清算組。

3、授權代表

根據書面或者非書面協議,或者根據民法表見代理的形式,其行為被視為法人的行為。如聘請之律師,法人營業時的營業員,銷售代表、總經理等。

法人代表是公司授予行使法人權利的自然人。包括法定代表人、法定代理人和授權委託人。法定代表人的權利是自始有效,由法律直接授予。

其餘兩種是由公司授予權利,代表公司行使具體行為的自然人。

(8)公司法人代表什麼擴展閱讀:

公司法人代表責任和義務:

1、企業的法人代表在不同的場合要承擔不同的法律責任,種類多樣。

譬如,在代表該企業的場合,其個人簽名即導致企業承擔責任的後果;如果企業破產並負有個人責任,法人代表會受到將來再辦企業時的諸多限制;

如果企業觸犯了有關法律的規定,可能法人代表的人身會受到限制,例如拒不執行法院判決法人代表被拘留;法人犯罪,法定代表人會受刑事處分,等等,以上只是列舉,不完全。

2、該法人如無成立上的缺陷(譬如出資瑕疵),其虧損責任應由法人自己承擔,既不是股東也不是法人代表。當然如果是國有企業,法人代表如有失職行為,嚴重程度達到刑法追究的程度或應給予行政處分時除外;

3、個人獨資的法人,只要能分清法人財產與個人財產,亦不需法人代表承擔民事責任。有限公司形式的法人在負債時,由公司以全部財產承擔,不需股東個人承擔,成立時有出資瑕疵的情形除外。

發生矛盾糾紛時

公司的法人代表是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成為法人代表後,其自然人格即被法人吸收,其以法人代表的身份進行的民事行為所承擔的責任都由法人承擔。

但行使與法人代表身份無關的民事行為而承擔的責任由自己承擔,法人代錶行使代表權違法法律法規存在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

我國民法通則第四十五條規定了六種情況:

(1)超出登記機關核准登記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活動的;

(2)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3)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4)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後,擅自處理財產的;

(5)變更、終止時不及時早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6)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這些非法行為仍然由法人來承擔責任,法定代表人由此而引起的其他責任,法律並不免除,也就是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等處罰,構成犯罪的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當然法定代表人還有以下的權利:

(1)企業法定代表人在國家法律、法規以及企業章程規定的職權范圍內行使職權、履行義務,代表企業法人參加民事活動,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全面負責,並接受該企業全體成員和有關機關的監督。

(2)企業法定代表人可以委託他人代行職責。

(3)企業法定代表人在委託他人代行職責時,應有書面委託。法律、法規規定必須由法定代表人行使的職責,不得委託他人代行。

(4)企業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得同時兼任另一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因特殊需要兼任的,只能在有隸屬關系或聯營、投資入股的企業兼任,並由企業主管部門或登記主管機關從嚴審核。

(5)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代表企業行使職權的簽字人。

(6)法定代表人的簽字應向登記主管機關備案。法定代表人簽署的文件是代表企業法人的法律文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人代表



Ⅸ 公司法人是什麼意思

公司法人是企業的一種組織形式。以營利為目的的社團法人。在資本主義國家中也稱為商事公司,是依照商法或有關法律成立的營利為目的的企業組織,包括無限公司、有限公司、兩合公司、股份公司以及股份兩合公司等。

英美法中的公司法人與大陸法有所不同,既包括營利性的也包括非營利性的,且僅指有限責任公司。我國目前的公司形式多樣,大體上分為集資型和非集資型兩種。

集資型公司類似西方國家的公司,是由股東投資而成立,為企業聯營的一種重要形式,非集資型公司屬單一企業性質,如鞍山鋼鐵公司等。

公司法人的特點

我國公司法人的特點在於:

由出資人或股東以法律行為設立;

以營利為目的;

設立人不限,可以是國有財產授權投資或經營單位、其他類型法人及個人;

其規范依據,特殊的主要為《公司法》等。

(9)公司法人代表什麼擴展閱讀:

法人具有以下一般特徵:

一、法人不是人,是一種社會組織,是一種集合體,是由法律賦予法律人格的組織集合體。

這是法人與自然人的根本區別。它可以是個人的集合體,也可以是財產的集合體。不以組織集合體名義出現在民事主體的,不能為法人。

二、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它可以以自己的名義,通過自己的行為享有和行使民事權利,設定和承擔民事義務。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

三、依法獨立享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

它有自己獨立的權益,可以自己的名義獨立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

四、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可否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是區別法人組織和其它組織的重要標志。《民法總則》第60條規定,法人以其全部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Ⅹ 公司的法人代表有什麼權利

公司本身為企業法人,公司法人為簡稱,即法人的代表,又稱法定代表人。

作為法定代表人享有的權益如下:
第一,公司法人本質上是公司經營權的最高代表,擁有生產經營的最高管理權。
法律依據:
《民法通則》第三十八條規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組織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合同法》第50條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的以外,該代錶行為有效。」

第二,銀行認可的預留印鑒包括公章,法人章和財務章。法人的憑信效力被銀行認可。
法律依據:
《票據法》第7條規定,「票據上的簽章,為簽名、蓋章或者簽名加蓋章。法人和其他使用票據的單位在票據上的簽章,為該法人或者該單位的蓋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權的代理人的簽章。在票據上的簽名,應當為該當事人的本名。」

第三,法人簽字行使公司行政職權。在簽署合同文書時,享有專屬權益。其他人未經委託不能替代。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11條規定,「登記主管機關核准登記注冊的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代表企業行使職權的簽字人。」
《合同法》第32條規定,「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
《公司法》第129條規定,「股票由法定代表人簽名,公司蓋章。」第156條規定,「公司以實物券方式發行公司債券的,必須在債券上載明公司名稱、債券票面金額、利率、償還期限等事項,並由法定代表人簽名,公司蓋章。」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