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抵充
Ⅰ 民法典欠銀行貸款確實還不起又無執行物可以每月從工資抵扣還款有期限嗎
欠銀行貸款確實還不起又無執行物可以每月從工資抵扣還款,這需要和銀行協商一致,並簽訂還款協議,還款期限直到本金利息全部還清為止,一般連續兩個月不還,銀行會去法院起訴。
Ⅱ 清償抵充的解決思路
從中國民事立法過程來看,這一現象的產生主要是由於制定《民法通則》時中國尚處於改革初期,市場經濟尚未得以建立,立法者特意作出原則性的概略規定,將細節留待司法部門在審判實踐中探索經驗加以確定,待時機成熟在總結提升制定為法律。《合同法》雖然才制定的先進立法文件,但由於民法典尚在立法進程之中,而合同之債僅僅是債的發生原因之一,清償抵充則屬於民法典債編總則的內容,故不宜在合同法中對此作出全面、詳盡的規定。因此,法院在處理相關案件時,應充分發揮司法能動性和創造性,運用法學方法論的原理,適用法律的基本原則予以裁判。 從中國現行民法體系分析,可以發現清償抵充是立法機關應予規定而未規定的內容。這一法律規定的空白在法學方法論上屬於法律漏洞,應通過補充的方法予以解決。類推適用、目的性擴縮(擴張或限縮),習慣補充是常用的法律漏洞補充方法。由於現行民法關於債的清償的規定極其簡單,關於抵充的規定則完全是一片空白,類推適用及目的性擴縮的補充方法均無適用的餘地。加上中國並無關於清償抵充的民事習慣,故習慣補充的方法也不可行。因此要解決這一問題,最後只能求助於誠實信用原則。誠實信用原則是君臨一切法域的帝王條款,同時也是法律解釋和漏洞補充的最後手段和最高准則。鑒於法理在學術界、實務界仍未被認為是法律的淵源,制定法上也未規定可以依據法理作出裁判。因此,對法理,尤其是外國法理的借借鑒只能通過誠實信用原則這一橋梁、中介予以引入,才能用於案件的裁判。
現就本人所代理的兩個相關案件,運用法學方法論,對其加以分析、論證,以闡明債的清償抵充制度及其在中國司法中的運用。
【法律依據】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
關於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
第二十五條 債務人的給付不足以清償其對同一債權人所負的數筆借貸債務的,應當優先抵充已到期的債務;幾項債務均到期的,優先抵充對債權人缺乏擔保或者擔保數額最少的債務;擔保數額相同的,優先抵充債務負擔較重的債務;負擔相同的,按照債務到期的先後順序抵充;到期時間相同的,按比例抵充。但是,債權人與債務人對清償的債務或者清償抵充順序有約定的除外。
債務人除借款本金之外還應當支付利息和費用,當其給付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時,並且當事人沒有約定的,法院應當按照下列順序抵充:
(一)實現債權的有關費用;
(二)利息或者違約金;
(三)借款本金。
債權人主動放棄前述償債順序利益的,法院應當予以尊重。
Ⅲ 法定抵充順序
法律分析:第一,債權人與債務人對清償的債務或者清償抵充順序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抵充;
第二,應當優先抵充已到期的債務;
第三,幾項債務均到期的,優先抵充對債權人缺乏擔保或者擔保數額最少的債務;
第四,擔保數額相同的,優先抵兗債務負擔較重的債務;
第五,負擔相同的,按照債務到期的先後順序抵充;
第六,到期時間相同的,按比例抵充。
法律依據:《中華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一十七條 債權人為二人以上,標的可分,按照份額各自享有債權的,為按份債權;債務人為二人以上,標的可分,按照份額各自負擔債務的,為按份債務。
按份債權人或者按份債務人的份額難以確定的,視為份額相同。
Ⅳ 民法典第560條法定抵充的體系關聯
摘要 第五百六十條債務人對同一債權人負擔的數項債務種類相同,債務人的給付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由債務人在清償時指定其履行的債務。
Ⅳ 民法典先還利息還是先還本金
一般是先利息後還本金
一、民間借貸先還本金還是利息
首先,《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四條,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對支付利息的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據本法第五百一十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借款期間不滿一年的,應當在返還借款時一並支付;借款期間一年以上的,應當在每屆滿一年時支付,剩餘期間不滿一年的,應當在返還借款時一並支付。
該法條實際上已經確立了先息後本的清償順序精神,對於長期借款合同,要求當事人每一年支付一次利息,可以看出法律更加註重保護借款人對於利息的獲得,所以利息的支付要先於本金的支付。
其次,《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一條明確規定,債務人除主債務之外還應當支付利息和費用,當其給付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時,並且當事人沒有約定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下列順序抵充:
(一)實現債權的有關費用;
(二)利息;
(三)主債務。
該解釋進一步確立了借款合同中為明確約定還款順序的,先還息後還本的立法精神。
最後,根據借款合同履行的通常交易習慣。
現行銀行借款合同一般也都約定先還利息後還本金,根據《民法典》的規定,當事人約定不明的事項,可按交易習慣確定。所以,按照一般借貸關系的交易習慣,也可以確立先還息後還本的還款順序。
二、借款人不按時還款怎麼辦
由於民間借貸多屬私人交易行為,目前沒有專門針對民間借貸的法律出台。民間借貸尚缺乏必要的法律約束,一旦產生爭議或糾紛,一定要依法進行處理。有句俗話叫「有借有還,再借不難」,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還仍然存在著不講信用的人,他們有的到期不還,有的借整還零等等。因此,凡借出的款項已經超過雙方民間借貸借條約定的還款期限,但借款仍未歸還的,出借人就要考慮催討,提醒借款人,催告其在合理的期限內返還借款。
民間借貸逾期不還要及時起訴。借貸雙方權利受侵害的,被侵害者應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算起的三年內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超過三年的訴訟時效,人民法院就會不予受理,出借人的債權就失去了法律保護。為了防止超過訴訟時效,出借人可以在訴訟時效屆滿前讓借款人寫出逾期還款計劃,同時要求借款人支付逾期利息,從而使訴訟時效中斷。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新的訴訟時效就可以從中斷之日起重新計算,這樣,出借人不僅擁有了起訴權,而且可以繼續擁有勝訴權,從而有利於保護出借人的合法權益。
民間借貸合同為有償合同的,出借人除了可以主張本金外,還能要求借款人支付利息。如果借款人無力全部支付的話,出借人就應當了解民間借貸先還本金還是利息,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權益。另外,有的借款人借錢不還,出借人一定要知道借款人不按時還款怎麼討債。如果討不到債,可以來電咨詢律師,看怎麼處理比較好。
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民間借貸一般是先還利息再還本金。因此上文中提到的民間借貸先還本金再還利息的說法就是有問題的。其實,實踐中,當事人可以就民間借貸究竟是先還本金還是利息作出充分的約定。而要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話,則就需要按照交易習慣進行操作。
Ⅵ 清償抵充是指什麼
法律分析:清償抵充,是指債務人對同一債權人負擔數宗同種類債務,而債務人的履行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時,決定該履行抵充某宗或某幾宗債務的現象。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八條 當事人互負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到期債務抵銷;但是,根據債務性質、按照當事人約定或者依照法律規定不得抵銷的除外。
當事人主張抵銷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自到達對方時生效。抵銷不得附條件或者附期限。
第五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互負債務,標的物種類、品質不相同的,經協商一致,也可以抵銷。
Ⅶ 清償合同中的抵充計算是怎麼規定的
清償抵充的順序是:
第一,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抵充;
第二,應當優先抵充已到期的債務;
第三,幾項債務均到期的,優先抵充對債權人缺乏擔保或者擔保數額最少的債務;
第四,擔保數額相同的,優先抵充債務負擔較重的債務;
第五,負擔相同的,按照債務到期的先後順序抵充;
第六,到期時間相同的,按比例抵充。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八條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債權。債權是因合同、侵權行為、無因管理、不當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規定,權利人請求特定義務人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
第一百一十九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
Ⅷ 清償抵充的方法有哪些
法律分析:清償抵充是指債務人對債權人負擔數宗同種類債務,而債務人的履行不足清償全部債務時,確定該履行抵充其中某宗或某幾宗債務的現象。清償抵充的方法可分為三種:
(1)約定抵充,當事人之間就債務人的履行用來抵充何宗債務有約定時,從其約定。
(2)清償人指定的抵充。如果當事人之間沒有約定,則清償人有權單方面指定其給付系清償何宗債務。這種指定為形成權的行使,應和清償受領人以意思表示為之。已經指定後,清償人不得撤回。指定應在清償時提出。
(3)法定抵充。針對清償人不為指定或未為指定的情況,一些國家或地區的民法規定了抵充次序:有已屆清償期的債務,應優先抵充;均已屆清償期或均未屆清償期的應盡先抵充無擔保或擔保最少的債務;擔保相同的,應盡先抵充因債務人清償而獲益最多的債務;獲益相等的,盡先抵充先到期的債務;獲益相等且清償期相同的,按比例分別抵充其一部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二十五條 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後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
第五百二十六條 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應當先履行債務一方未履行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
Ⅸ 民法典規定交易過程的債權債務抵扣條件是什麼
債權債務抵扣,債務的約定抵銷和法定抵銷。當事人互負債務,標的物種類、品質不相同的,經協商一致,也可以抵銷。當事人互負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到期債務抵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八條
當事人互負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到期債務抵銷;但是,根據
債務性質、按照當事人約定或者依照法律規定不得抵銷的除外。
當事人主張抵銷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自到達對方時生效。抵銷不得附條件或者附期限。
第五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互負債務,標的物種類、品質不相同的,經協商一致,也可以抵銷。
Ⅹ 民法典規定先還利息還是先還本金
《民法典》已經確立了先息後本的清償順序精神。
首先,《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四條,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對支付利息的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據本法第五百一十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借款期間不滿一年的,應當在返還借款時一並支付;借款期間一年以上的,應當在每屆滿一年時支付,剩餘期間不滿一年的,應當在返還借款時一並支付。
該法條實際上已經確立了先息後本的清償順序精神,對於長期借款合同,要求當事人每一年支付一次利息,可以看出法律更加註重保護借款人對於利息的獲得,所以利息的支付要先於本金的支付。
其次,《最高院關於適用<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一條明確規定,債務人除主債務之外還應當支付利息和費用,當其給付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時,並且當事人沒有約定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下列順序抵充:
(一)實現債權的有關費用;
(二)利息;
(三)主債務。
該解釋進一步確立了借款合同中為明確約定還款順序的,先還息後還本的立法精神。
最後,根據借款合同履行的通常交易習慣。
現行銀行借款合同一般也都約定先還利息後還本金,根據《民法典》的規定,當事人約定不明的事項,可按交易習慣確定。所以,按照一般借貸關系的交易習慣,也可以確立先還息後還本的還款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