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通則93條
1. 誰知道法律中那幾條是關於見義勇為和無因管理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關於無因管理的;<<民法通則>>93條,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們利益受損失進回行管理或者答服務的,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費用.
<<民法通則意見>>132條,民法通則第九十三條規定的管理人或者服務人可以要求受益人償付的必要費用,包括在管理或者服務活動中直接支出的費用,以及在該活動中受到的實際損失.
見意勇為的相關規定:<<民法通則>>109條,因防止、制止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的財產、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害人承擔賠償責任,受益人也可以給予適當的補償.
同時《刑法》中20條關於正當防衛的規定,21條關於緊急的避險的規定也可以應用到見意勇為的例子中
2. 民法通則三十九條
《民法通則》第三十九條規定:法人以它的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為住所。
3. 救了一個輕生的人自己的財產損失怎麼辦
《民法通則》第93條規定:「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費用。」《民法通則意見》第132條規定:「民法通則第93條規定的管理人或服務人可以要求受益人償付的必要費用,包括在管理或服務活動中直接支出的費用,以及在該活 動中,受到的實際損失。
4. 民事法律案例分析
你說的這個案例中,騰某的行為屬於無因管理,法律依據如下:《民法通則》第93條規定:「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費用。」《民通意見》第132條規定:「民法通則第93條規定的管理人或者服務人可以要求受益人償付的必要費用,包括在管理或者服務活動中直接支出的費用,以及在該活動中受到的實際損失。」下面回答你的問題:1、騰某與該女子形成了由於無因管理產生的債權債務關系,騰某有權要求該女子支付因無因管理直接支付的費用和產生的損失。2、價值2000元的相機被撞壞和自己的手臂被擦傷,這兩項損失屬於無因管理行為中遭受的損失,因此這些費用該女子應當償付。3、騰某為女子支付的醫療費等費用,這屬於在無因管理中支付的必要費用,因此該女子也應當償付。4、向服務員借的100元也屬於在無因管理中支付的必要費用,所以女子應償付。5、無因管理是一種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他人謀利益的行為,因此,是不能要求支付報酬的,也沒有法律依據。
6、騰某不用賠償該女子衣服的損失。因為在無因管理行為中,只有行為人在行為時有「重大過失」或者「故意」造成被管理人損失的情況下,才負有賠償責任,否則不用承擔被管理的損失。以上是我對這六道題的回答,希望有所幫助。
5. 民法案例
表述的稍微粗略了一些。按照不告不理原則,沒有人起訴,法院什麼也不能做,也什麼也不需要做。如果C的法定代理人要代理C起訴,需要考慮以下幾點:
第一,C是否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也就是C是否已滿18周歲。
如果C已滿18周歲並且精神正常,那麼就只能起訴李某,最好不起訴王某。因為既然C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那麼推定他就具有獨立的成熟的認識能力和判斷能力,而且不需要任何其他人進行保護。所以王某沒有責任。
如果C未滿18周歲,那麼他可以把李某和王某列為共同被告。列王某為被告是因為王某叫住包括C在內的三個學生的行為導致了王某應該對三個學生承擔保護義務。這在學理上稱為「先前行為」。C是非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對很多事情的認識並不成熟,對於適用繩索進行高空作業的危險性沒有足夠的認識,此時王某應該盡到自己的保護義務,採取各種措施避免悲劇的發生,但王某沒有這樣做,所以可以列王某為被告。列李某為被告是因為李某是受益人。C某的行為很明顯構成了無因管理,而李某正是無因管理的受益人,按照我國民法通則及其意見的規定,「沒有法定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由此而支出的必要費用。」
「民法通則93條規定的管理人或者服務人可以要求受益人償付的必要費用,包括在管理或者服務活動中直接支出的費用,以及在該活動中受到的實際損失。」
第二,責任的承擔。
如果C成年,那麼如上分析,他只能以李某為被告,似乎應該由李某承擔全部責任,其實不然。在這個案件中,C作為一個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自身對利用繩索高空作業的危險性認識不夠,保護措施非常不利,其本身也對這個後果負有一定的責任。所以,責任應該有李某和C分擔。
如果C未成年,除了上述李某和王某都有責任外,C的監護人也負有一定的責任,應由三者分擔。
以上責任分擔的具體分配,應由法院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6. 法律的問題
保護見義勇為人員相關法律法規
刑事法律:
為鼓勵廣大人民群眾見義勇為,積極同嚴重暴力犯罪作斗爭,1997年修訂的刑法對正當防衛進行了修改,增了關於無過當之防衛的規定,即《刑法》第20條第3款規定:「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民事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93條規定:「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到損失進行管理或服務的,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費用。「
第109條規定:「因防止、制止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的財產、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害人承擔賠償責任,受益人也可以給予適當的補償。「
勞動和社會保障法:
工傷保險。1996年8月12日勞動部發布的《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第8條第6項規定:從事搶險、救災、救人等維護國家、社會和公眾利益的活動的負傷、致殘、死亡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2004年1月1日起實行的《工傷保險條例》第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類企業、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類企業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僱工,均有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受工地行保險待遇的權利。
傷殘撫恤。1985優19號文件《民政部關於人民群眾維護社會治安同犯罪分子進行斗爭而致傷亡的撫恤問題的通知》規定,見義勇為只傷亡者,凡是屬於國家機關、黨派、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人員應按所在單位的傷亡撫恤規定處理;無工作單位的農民、學生、城鎮居民等,同犯罪分子斗爭致死不符合批准烈士條件的,按照因公犧牲的有關規定處理,負傷致殘符合評殘條件的,按照參戰民兵民工的有關規定辦理。
1997年4月1日民政部頒布《傷殘撫恤管理辦法》,規定民政部門負責評殘的對象就有:為維護社會治安同犯罪分子進行斗爭致殘的無工作單位人員。
當然這些規定還不夠全面,操作上也存在一些問題,還需要逐步完善。
為此,各地還制定了一些地方性保護法規和措施。突出充分保障、客觀、公正、及時的原則,重點包括醫療保障(已經發生的醫療費要保障,後續的治療費用和康復費用也應當給予保障)、本人及其家屬的生活保障、就業保障等
7. 民法通則第六十三條和合同法第四十九條是否表示同一個意思
合同法是後法,發生沖突以合同法為准,而且合同法這條主要講的是表見代理,不是一般的代理。
8. 「不當得利」在那個法律那一條有規定
《民法總則》第一百二十二條,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內,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容返還不當利益。該條規定明確了不當得利人負有向利益受損人返還義務、利益受損人享有向不當得利人請求返還不當得利的權利的法律效果,也明確了「得利人得利沒有法律根據」、「對方當事人利益受損失」、「得利人取得的利益與對方當事人的利益損失之間有因果聯系」三項基本構成要件。
9. 有個民法的問題,幫忙解決下,謝謝~~
一、王某僱人為王某加固房屋的行為構成無因管理。無因管理是指沒有法定或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遭受損失,為他人管理事務的行為。王某在知道氣象台預報近期將有強台風之後,為避免張某的房屋遭受強台風襲擊,花錢僱人加固房屋的行為符合我國民法通則有關無因管理的規定,構成無因管理。
二、王某有權要求張家父子償還所支出的500元費用
10. 請法律專家解答下,謝謝,在線等,高分。
一. 乙誤將甲的牛認為是自己的牛, 其主觀上是善意的, 但已構成不當得利, 甲有權要求返還.
若乙為甲的牛支付了合理的維護費用的, 乙有權要求支付
乙作為善意佔有人對他人的財產有妥善的保管義務. 若乙對牛的丟失有重大過失的, 應給予賠償.
二. 相關法條:
1. 《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不當得利)沒有合法根據, 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
2. 《物權法》
第二百四十三條(善意佔有人的保管費用)不動產或者動產被佔有人佔有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及其孳息,但應當支付善意佔有人因維護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支出的必要費用。
3. 《合同法》
第三百六十九條保管人應當妥善保管保管物。
第三百七十四條保管期間,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毀損、滅失的,保管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保管是無償的,保管人證明自己沒有重大過失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三. 本案不構成無因管理.
無因管理要求行為人主觀上是為了他人的利益, 而本案乙誤認是自己的牛, 其行為是為自己的利益.
《民法通則》第九十三條(無因管理)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