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移民法
① 中國移民政策的詳細內容
第一條 為規范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是指外國人在中國居留期限不受限制。
第三條 《外國人永久居留證》是獲得在中國永久居留資格的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居留的合法身份證件,可以單獨使用。
第四條 獲得在中國永久居留資格的外國人,憑有效護照和《外國人永久居留證》出入中國國境。
第五條 受理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申請的機關是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直轄市公安分、縣局;審核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申請的機關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審批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申請的機關是公安部。
第六條 申請在中國永久居留的外國人應當遵守中國法律,身體健康,無犯罪記錄,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一)在中國直接投資、連續三年投資情況穩定且納稅記錄良好的; (二)在中國擔任副總經理、副廠長等職務以上或者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員等副高級職稱以上以及享受同等待遇, 已連續任職滿四年、四年內在中國居留累計不少於三年且納稅記錄良好的; (三)對中國有重大、突出貢獻以及國家特別需要的; (四)本款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所指人員的配偶及其未滿18周歲的未婚子女; (五)中國公民或者在中國獲得永久居留資格的外國人的配偶,婚姻關系存續滿五年、已在中國連續居留滿五年、每年在中國居留不少於九個月且有穩定生活保障和住所的; (六)未滿18周歲未婚子女投靠父母的; (七)在境外無直系親屬,投靠境內直系親屬,且年滿60周歲、已在中國連續居留滿五年、每年在中國居留不少於九個月並有穩定生活保障和住所的。 本條所指年限均指申請之日前連續的年限。
第七條 本辦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一項所指的外國人,其在中國投資實際繳付的注冊資本金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一)在國家頒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鼓勵類產業投資合計50萬美元以上; (二)在中國西部地區和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投資合計50萬美元以上; (三)在中國中部地區投資合計100萬美元以上; (四)在中國投資合計200萬美元以上。
第八條 本辦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二項所指的外國人,其任職單位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一)國務院各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所屬的機構; (二)重點高等學校; (三)執行國家重點工程項目或者重大科研項目的企業、事業單位; (四)高新技術企業、鼓勵類外商投資企業、外商投資先進技術企業或者外商投資產品出口企業。
第九條 申請人申請時需如實填寫《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申請表》,並提交下列材料: (一)有效的外國護照或者能夠代替護照的證件; (二)中國政府指定的衛生檢疫部門出具的或者經中國駐外使、領館認證的外國衛生醫療機構簽發的健康證明書; (三)經中國駐外使、領館認證的國外無犯罪記錄證明; (四)四張二英寸近期正面免冠彩色照片; (五)本辦法規定的其他有關材料。
第十條 本辦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一項所指人員申請時還需提交外商投資企業批准證書、登記證明以及聯合年檢證明、驗資報告、個人完稅證明。 鼓勵類外商投資企業還應當提交國家鼓勵發展的外商投資項目確認書。
第十一條 本辦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二項所指人員申請時還需提交下列材料: (一)任職單位出具的本人職務或者職稱證明; (二)《外國專家證》或者《外國人就業證》; (三)任職單位的登記證明以及年檢證明、個人完稅證明;任職單位是外商投資企業的,還需提交外商投資企業批准證書和聯合年檢證明; (四)在執行國家重點工程項目或者重大科研項目的企業、事業單位中任職的人員需提交省、部級政府主管部門出具的項目證明文件;在高新技術企業中任職的人員需提交高新技術企業證書;在鼓勵類外商投資企業、外商投資先進技術企業或者外商投資產品出口企業中任職的人員需提交國家鼓勵發展的外商投資項目確認書或者外商投資先進技術企業確認書或者外商投資產品出口企業確認書。
第十二條 本辦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三項所指人員申請時還需提交中國政府主管部門出具的推薦函及有關證明。
第十三條 本辦法第六條第一款第四項所指人員申請時,屬於配偶的,還需提交婚姻證明;屬於未滿18周歲未婚子女的,還需提交本人出生證明或者親子關系證明;屬收養關系的,還需提交收養證明。外國有關機構出具的上述證明需經中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
第十四條 本辦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五項所指人員申請時還需提交其中國籍配偶的常住戶籍證明或者其外國籍配偶的《外國人永久居留證》、婚姻證明、經公證的生活保障證明及房屋租賃或者產權證明。外國有關機構出具的上述證明需經中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
第十五條 本辦法第六條第一款第六項所指人員申請時還需提交其中國籍父母的常住戶籍證明或者外國籍父母的《外國人永久居留證》、本人出生證明或者親子關系證明;屬收養關系的,還需提交收養證明。外國有關機構出具的上述證明需經中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
第十六條 本辦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七項所指人員申請時還需提交被投靠的中國公民常住戶籍證明或者外國人的《外國人永久居留證》、經公證的親屬關系證明以及投靠人國外無直系親屬關系證明、經公證的投靠人經濟來源證明或者被投靠人經濟擔保證明、經公證的投靠人或者被投靠人的房屋租賃或者產權證明。外國有關機構出具的上述證明需經中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
第十七條 外國人申請在中國永久居留,由本人或者未滿18周歲未婚子女的父母或者被委託人向主要投資地或者長期居留地的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或者直轄市公安分、縣局提出申請。 由被委託人代為申請的,需提交申請人出具的委託書。申請人在國外出具的委託書,需經中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
第十八條 公安機關自受理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的申請之日起六個月以內做出批准或者不批準的決定。
第十九條 被批准在中國永久居留的外國人,由公安部簽發《外國人永久居留證》;申請人在境外的,由公安部發給《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確認表》,申請人持《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確認表》到中國駐外使、領館辦理「D 」字簽證,入境後30日以內向受理其申請的公安機關領取《外國人永久居留證》。
第二十條 被批准在中國永久居留的外國人,每年在中國累計居留不得少於三個月。確因實際需要每年不能在中國累計居留滿三個月的,需經長期居留地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批准,但五年內在中國累計居留不得少於一年。
第二十一條 《外國人永久居留證》的有效期為五年或者十年。 被批准在中國永久居留的未滿十八周歲的外國人,發給有效期為五年的《外國人永久居留證》;被批准在中國永久居留的十八周歲以上的外國人, 發給有效期為十年的《外國人永久居留證》。
第二十二條 《外國人永久居留證》有效期滿、內容變更、損壞或者遺失的,持證人應當向其長期居留地的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或者直轄市公安分、縣局申請換發或者補發。公安機關經審核對沒有喪失在中國永久居留資格規定情形的,一個月以內換發或者補發證件。
第二十三條 持有《外國人永久居留證》的外國人應當在證件有效期滿前一個月以內申請換發;證件內容變更的,應當在情況變更後一個月以內申請換發;證件損壞或者遺失的,應當及時申請換發或者補發。
第二十四條 具有在中國永久居留資格的外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部可以取消其在中國永久居留資格,同時收繳其所持《外國人永久居留證》或者宣布作廢: (一) 可能對國家安全和利益造成危害的; (二)被人民法院判處驅逐出境的; (三)通過提供虛假材料等非法手段騙取在中國永久居留資格的; (四)未經批准每年在中國累計居留不滿三個月或者五年內在中國累計居留不滿一年的。
第二十五條 本辦法實施前被批准在中國永久居留的外國人,應當在本辦法實施之日起六個月以內到原居留證件簽發地或者長期居留地的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或者直轄市公安分、縣局換領《外國人永久居留證》。
第二十六條 申請在中國永久居留以及簽發、換發、補發《外國人永久居留證》,有關收費項目和標准按照國務院價格和財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執行。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中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直系親屬」指父母(配偶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已滿18周歲的成年子女及其配偶、已滿18周歲的成年孫子女(外孫子女)及其配偶; (二)「以上」、「以內」皆包括本數。
中國移民網推薦:相關具體的政策以及其他移民資料請到中國移民網具體了解所需要的辦理項目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
② 中國有移民法嗎
目前還沒抄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綜合國力的提高,跨國婚姻越來越多,親屬移民到國內的逐漸增加,對高新技術人才的引進也會帶來外國人來華定居或移民,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移民法》已成為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適應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
目前,我國涉及到移民工作的法律法規較多,包括《戶口登記條例》(1958年)、《國籍法》(1980年)、《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1985年)、《中國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1985年)、《公安部關於城鎮暫住人口管理的暫行規定》(1985年)、《民法通則》(1986年)、《土地管理法》(1999年修訂)、《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2003年)、《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06年修訂)、《護照法》(2007年)等。
但是,這些法律出自不同的部門,全局性不夠,尚不能構成完整的系列,還有不少涉及移民的工作無法可依。
③ 最早移民法國的中國人
中國人從上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大規模移民歐洲了中國人全球移民上世紀80年代初,隨著中國開始擺脫長達30多年的封閉狀態,中國人開始湧向一些傳統的移民地,如北美。在2 0世紀的最後10年,共有46萬來自大陸的中國人在美國定居,使得美國的中國大陸移民數量增長了一倍。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加拿大最大的移民來源國。在2000年-2002年間,每年約有3萬-4萬中國人移民加拿大。與此同時,中國移民也開始湧向一些非傳統移民目的地的國家和地區,從西伯利亞到南美洲以及這之間的其他許多地方,到處都有中國人落腳。近10年來,湧入歐洲的中國移民數量大幅增長。國際移民組織去年發表的一份報告中稱,在20 01年前的10年間,進入西班牙的中國移民增加了6倍,達3.6萬人。同期移民義大利的中國人則增長了260%,達到了將近5萬人。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進入愛爾蘭的中國移民幾乎從零增加到了4萬人,佔到該國人口總數的1%。匈牙利目前約有3萬中國人。去年居住在德國的中國人達到了7.5萬人,居住在法國的中國人則有4.2萬人。對於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而言,這些移民無疑只是滄海一粟。但他們給接收國卻帶去了不可忽視的影響。例如在愛爾蘭,大部分中國人持的都是學習簽證,但大部分人似乎都在打工。隨著愛爾蘭經濟的發展,在酒吧、商店和加油站工作的當地人找到了更好的工作,於是中國人就頂替了他們留下的空缺。愛爾蘭副總理瑪麗·哈特表示,在這個移民觀念尚未成型的國家,中國人被看作是來努力工作的人,他們做事非常認真。「全球主義者」新移民如今的中國移民是十足的全球主義者,他們已與由政府、工作單位和家庭來安排自己生活的傳統觀念徹底決裂。他們獨立、精於技術,很喜歡流動。事實上,他們中的一些人似乎比許多歐洲人還要快地接受了將歐洲視為無邊界統一體的觀念。 這一代中國移民會熟練地利用互聯網、手機和廉價機票所帶來的便利,他們處事的老練程度不亞於世界其他任何地方的同齡人。35歲的審計師龐立新說:「這就是所謂的全球化,這就是當今世界的現實。要麼你適應,要麼就被淘汰。」龐立新1998年以學生的身份來到愛爾蘭,後來留了下來打工至今。根據中國教育部的數據,去國外求學的中國學生的數量近年來也呈上升趨勢。自1978年來,共有70萬名中國學生負笈海外,其中約3/4的人選擇了留下來。但最近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回國。這些中國新移民所造成的影響不僅涉及接收國,也正在波及國內。目前中國高科技、房地產以及出版業的許多領軍人物在上世紀90年代均有海外留學的經歷。隨著政府放鬆對公民護照申請的限制,過去幾年掀起了一股出國熱。2003年中國公民因私出國達到了1400萬人次。世界旅遊組織預計,至2020年,中國赴海外的旅遊者每年將達到1億人次。「中國人實在太多了」中國人並不是只限於前往那些遙遠的發達國家,他們也開始到臨近的欠發達國家定居,甚至在有些情況下引致一些人口稀少國家對外來人口超過本國人口的擔心。僅有270萬人口的蒙古最近頒布了一項法律,規定在國外出生的居民數量不得超過總人口的1%,顯然這一舉措完全是針對中國的。在俄羅斯的遠東地區,隨著大量中國商人及農民在邊境城市和村莊定居,當地的民粹派政治家對這一中國殖民現象表示出極大的擔心。哈薩克針對外國勞工出台了嚴格的配額限制措施。但是,訓練有素且工資低廉的中國勞工對他們仍很有吸引力。新疆霍爾果斯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李萬祥(音譯)說,哈薩克人非常保守,但是他們又很有依賴性,他們在農業、建築和其他領域都需要中國人的幫助。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到國外淘金,他們似乎也將一些壞毛病帶到了國外。許多在歐洲的中國商人抱怨說,與國內的情況相似,中國商人在國外也是互相殺價,導致價格下跌、利潤下降。造成這一現象的部分原因還在於,中國人大多都集中在餐飲和服裝等行業。從亞洲中心的一扇窗戶看出去,競爭的跡象已經一目瞭然:距離亞洲中心一箭之遙的地方,由中國商人修建的擁有1 60個商鋪的中國商業城歷歷在目。最大的競爭對手是自己的同胞——即便遠在匈牙利,許多中國人經常掛在嘴上的仍是一句國內經常聽到的抱怨:「中國人實在是太多了。」
④ 中國近代三次移民潮是什麼
在中國近代史上,有三次大的移民潮,分別是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這三次移民不分先後,從清朝乾隆年間,幾乎是同時開展。闖關東是以山東和直隸人為主,目的地是東三省一帶;走西口是以河南和安徽人為主,目的地是新疆及河西走廊一帶;下南洋是以廣東和福建人為主,目的地是東南亞一帶。
這三次大移民是民間的自發組織,不是官方有目的組織的,相反,一開始官方政府還是強烈反對的,如闖關東,就是因為東北是清政府的龍興之地,不許漢人居住的,怕是破壞了龍脈。所以山東河北的農民們就想方設法一闖而過,闖關東,就是山海關以東。在當時這也是一件極其凶險的事。
1、闖關東:關,指山海關。具體指吉林、遼寧、黑龍江三省。因東三省位於山海關以東,故得名。舊中國,山東人口稠密,災害頻發;關東則地廣人稀,沃野千里,史書說:「有自然之大利三,曰荒,曰礦,曰鹽。」歷史上兩地有緊密地緣人緣聯系,一是逃荒農民闖關東成為主流。
2、走西口:「西口」指河北張家口以西的長城沿線關隘。因為中原地區人口眾多,而且經常鬧災荒,所以,流民走過西口,過長城,就可到達蒙古草原和河套一帶謀求生計。走西口流民來自華北各地,而以山西人為主流。
3、下南洋:南洋包括新加坡、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緬甸等地。指流民漂洋過海到東南亞謀生。下南洋的流民來自全國大部分省區,但福建、廣東人占絕對多數。
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都是貧苦民眾抗爭命運、艱難創業生存的歷史,都是一段段苦難與艱辛、血汗與淚水交織而成的回憶。
移民,在中國的歷史上是不鮮見的,幾乎每次王朝更替的時候,都會隨著戰亂而涌現出大批的難民,不堪忍受戰爭的蹂躝而成群結隊的,整個家族的,整個村子的,甚至是整個地區的大量外遷。如兩晉時期的客家人南遷,北宋末年的中原人南遷,還有民國末年國民黨兵敗如山倒,在大陸混不下去了,被趕到幾個小島上,這也是遷,是被動的遷。因逃避戰亂而背井離鄉的人們,倍嘗了流離失所的逃亡之苦。他們往往發出了「寧做太平犬,莫做亂離人」的感嘆。
和在官方戰爭的壓力下而四散奔逃的難民相比,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是屬於民間的自發運動,因為他們不是為了逃避戰亂,所以也就沒有那種逼不得已,象驚弓之鳥一樣的哀怨情緒。沒有那種失敗、絕望,聽天由命,跑到那裡算那裡的亡命天涯心態。在這三次的大遷徙中,人們都是懷著一個美好的夢出發的。他們有理想,有目標,有勇氣,帶著開創新生活,打造新天地,追求幸福富裕生活的嚮往而走上了漫漫的遷徙之路。
⑤ 中國允許外來移民嗎如果可以是否有什麼特殊的要求
中國允許外來移民。
申請在中國永久居留的外國人應當遵守中國法律,身體健康,無犯罪記錄,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在中國直接投資、連續三年投資情況穩定且納稅記錄良好的。
2、在中國擔任副總經理、副廠長等職務以上或者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員等副高級職稱以上以及享受同等待遇, 已連續任職滿四年、四年內在中國居留累計不少於三年且納稅記錄良好的。
3、對中國有重大、突出貢獻以及國家特別需要的。
4、本款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所指人員的配偶及其未滿18周歲的未婚子女。
5、中國公民或者在中國獲得永久居留資格的外國人的配偶,婚姻關系存續滿五年、已在中國連續居留滿五年、每年在中國居留不少於九個月且有穩定生活保障和住所的。
6、未滿18周歲未婚子女投靠父母的。
7、在境外無直系親屬,投靠境內直系親屬,且年滿60周歲、已在中國連續居留滿五年、每年在中國居留不少於九個月並有穩定生活保障和住所的。
(5)新中國移民法擴展閱讀
中國移民政策:
1、為規范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2、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是指外國人在中國居留期限不受限制。
3、《外國人永久居留證》是獲得在中國永久居留資格的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居留的合法身份證件,可以單獨使用。
4、獲得在中國永久居留資格的外國人,憑有效護照和《外國人永久居留證》出入中國國境。
⑥ 一夫多妻的家庭,移民到中國,按照中國的法律,怎麼處理多妻
這種情況,處理方法如下:
非洲人的一夫多妻,是既成事實,按照中國法律,是允許這種行為的。
但是其不能再繼續娶妻了。
比如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有很多人都是一夫多妻,與新中國法律是不相容的。
但是又不能把他們拆散,所以允許其保留一夫多妻,但是不能夠再娶妻了。
⑦ 中國新移民階層形成的歷史背景
這個主要是當時戰爭之後,老百姓有歷史說需要找一個安家落腳的地方
⑧ 中國移民到美國19世紀到21世紀的變遷
根據調查了解到,從1820年到1848年間,中國就已經有人到美國移民了,這就說明中國移民的歷史已經很久遠了,下面介紹一些早期移民的中國人。
一批出類拔萃的中國造船技師及航海專家,已受雇於西班牙政府,在加州洛杉磯一帶製造遠航大船,更因其精湛航務而揚名歐亞。海上稱雄的列強,都爭相招攬這些有技術專長的中國人。
自由女神美國移民移民
在此期間,一批三十多位中國商人,抵達夏威夷,以其在中國南方用甘蔗製糖之經驗,設立大規模的製糖廠,並從廣東僱用來1800位技工,大量製糖,這是在夏威夷用甘蔗製糖事業的開始。
談起中國人對美國的貢獻,范圍實在很廣。
論及中國人對美國最偉大的貢獻,首推華工建築長達1800里的橫貫鐵路。此乃公認19世紀最浩大之工程。有了它,聯邦政府真正把東西各州連結在一起了。
華工當年在冰天雪地里,冒著冰山崩潰的生命危險,把工程最艱辛的西段完成了。不但當年的總工程監督Charllo Crockel予以贊揚,就連現代美國作家在他們的著作中,亦欽佩當年華工的鬼斧神工之妙。
如此偉大的成就,美國人應該很感激中國人才對,但是,為何1850年以來,加州和國會層出不窮地通過無數排華法案。
究其原因,一是當時中國國際地位低落,中美外交關系的不平衡,連在國際間正式被承認的、1868年中美雙方協議的Barlongam條約,都被當時美國總統及國會漠視了。
在法律上,羅斯福總統於1943年懇請國會取消所有歧視條文,是平等待遇的開端。
⑨ 新中國歷史上有幾次移民潮分別是在什麼背景下說明了什麼問題
新中國成立以後到80中期,我國政府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和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人口的遷移主要是有計劃有組織的。國家為了開發內地和邊疆,大批技術人員,大中專學生,退伍軍人,幹部,知青等有組織的移民到東北,內蒙,新疆,青海,西藏等地,支援建設。這是政策導向引發的移民,移民解決國家建立之初穩固政權,恢復發展生產的作用,但知青下鄉也造成只是人才的浪費,國家人才斷層,影響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進度。
再一次大規模的移民是在改革開放之初啦,這次移民屬於自發性移民,國家提出先富帶後富的政策,加大對沿海地區的政策和資金投入,吸引人才流動。人們又內地到沿海,從村到城市,帶動了技術流動,促進資源有效利用,真正意義推動了沿海經濟的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