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國家司法救助

國家司法救助

發布時間: 2020-12-21 05:28:32

法院執行不下來的案件,申請了司法救助以後,法院就不再執行該案件了嗎

當然不是。暫時無法執行的,可以中止,以後還可以恢復執行。

法院判決執行不下去處理方法:

法院判決執行不下去怎樣處理,要看是暫時執行不下去還是不能執行,如果是暫時不能執行的,可以申請中止執行,如果是無法執行的,可以終結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五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

(一)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

(二)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

(四)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認為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後,恢復執行。

第二百五十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終結執行:

(一)申請人撤銷申請的;

(二)據以執行的法律文書被撤銷的;

(三)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死亡,無遺產可供執行,又無義務承擔人的;

(四)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案件的權利人死亡的;

(五)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難無力償還借款,無收入來源,又喪失勞動能力的;

(六)人民法院認為應當終結執行的其他情形。

(1)國家司法救助擴展閱讀:

國家司法救助應當遵循如下基本原則:

公正救助。即遵行救助標准和條件,兼顧申請人實際情況和同類案件救助數額,做到公平、公正、合理救助。

及時救助。即對符合救助條件的申請人,辦案機關應根據申請人申請或依據職權及時提供救助。

法院對符合救助條件的救助申請人,無論其戶籍所在地是否屬於受案法院轄區范圍,均由案件管轄法院負責救助。在管轄地有重大影響且救助金額較大的國家司法救助案件,上下級法院可以進行聯動救助。

對於符合司法救助條件的當事人就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提起民事訴訟的,法院應當依法減免相關訴訟費用,司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及時提供法律援助

對於未納入國家司法救助范圍或者實施國家司法救助後仍然面臨生活困難的當事人,符合社會救助條件的,辦案機關協調其戶籍所在地有關部門,納入社會救助范圍。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❷ 公訴案件,受害人親屬可以申請國家司法救助嗎

如被告人沒有財產退賠,可以申請司法救助。

❸ 國家司法救助對象有哪些

刑事和民事訴訟中,法律規定的司法救助對象。

刑事訴訟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的三種情況,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六條規定的七種情況。

民事訴訟中的14種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的三種情況:(1)被告人是盲、聾、啞;(2)被告人是未成年人;(3)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六條規定的七種情況:(1)符合當地政府規定的經濟困難標準的;(2)本人確無經濟來源,其家庭經濟狀況無法查明的;(3)本人確無經濟來源,其家屬經多次勸說仍不願為其承擔辯護律師費用的;(4)共同犯罪案件中,其他被告人已委託辯護人的;(5)具有外國國籍的;(6)案件有重大社會影響的;(7)人民法院認為起訴意見和移送的案件證據材料可能影響正確定罪量刑的。

在民事訴訟中,當事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救助:⑴當事人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的;⑵當事人追索養老金、社會保險金、勞動報酬而生活確實困難的;⑶當事人為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事故或者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的受害人,追索醫療費用和物質賠償,本人確實生活困難的;⑷當事人為生活困難的孤寡老人、孤兒或者農村"五保戶"的;⑸當事人為沒有固定生活來源的殘疾人的;⑹當事人為國家規定的優撫對象,生活困難的;⑺當事人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或者領取失業救濟金,無其他收入,生活困難的;⑻當事人因自然災害或者其他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難,正在接受國家救濟或者家庭生產經營難以為繼的;⑼當事人起訴行政機關違法要求農民履行義務,生活困難的;⑽當事人正在接受有關部門法律援助的;⑾當事人為福利院、孤兒院、敬老院、優撫醫院、精神病院、SOS兒童村等社會公共福利事業單位和民政部門主管的社會福利企業的。

❹ 國家司法救助後案子在查不查救助是息事寧人嗎

司法救助是對於無法執行到位的案子,對於申請執行一方進行救助,確定案結事了,這個只要進行救助了,不會再進行執行了。

❺ 國家司法救助討論的會議記錄如何記

一、哪些人能夠得到國家司法救助?根據《關於建立完善國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見(試行)》,對下列人員提出國家司法救助申請的,應當予以救助:(一)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致使重傷或嚴重殘疾,因案件無法偵破造成生活困難的;或者因加害人死亡或沒有賠償能力,無法經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二)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危及生命,急需救治,無力承擔醫療救治費用的。(三)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而死亡,因案件無法偵破造成依靠其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近親屬生活困難的;或者因加害人死亡或沒有賠償能力,依靠被害人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近親屬無法經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四)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致使財產遭受重大損失,因案件無法偵破造成生活困難的;或者因加害人死亡或沒有賠償能力,無法經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五)舉報人、證人、鑒定人因舉報、作證、鑒定受到打擊報復,致使人身受到傷害或財產受到重大損失,無法經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六)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等,因被執行人沒有履行能力,造成申請執行人生活困難的。(七)對於道路交通事故等民事侵權行為造成人身傷害,無法經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八)黨委政法委和政法各單位根據實際情況,認為需要救助的其他人員。涉法涉訴信訪人,其訴求具有一定合理性,但通過法律途徑難以解決,且生活困難,願意接受國家司法救助後息訴息訪的,可參照執行。申請國家司法救助人員,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一般不予救助:對案件發生有重大過錯的;無正當理由,拒絕配合查明犯罪事實的;故意作虛偽陳述或者偽造證據,妨害刑事訴訟的;在訴訟中主動放棄民事賠償請求或拒絕加害責任人及其近親屬賠償的;生活困難非案件原因所導致的;通過社會救助措施,已經得到合理補償、救助的。對社會組織、法人、不予救助。

❻ 國家每年撥款7億用於司法救助 什麼人能獲得

您好!司法救助,又稱訴訟救助,是指人民法院在訴訟中,通過對當事人緩交、減交或免交訴訟費用的救濟措施,減輕或者免除經濟上確有困難的當事人的負擔,保證其能夠正常參加訴訟,依法維護其合法權益的法律制度。
司法救助在現行法律中的體現:
1、在刑事訴訟中關於司法救助的規定
我國司法救助制度在刑事審判方面的研究比民事、行政審判方面的研究較早,刑事司法救助已經形成體系化和規范化。我國對於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實行刑事司法救助的方式主要是通過人民法院指定辯護人為其提供辯護來實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中都有比較明確具體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規定了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應當為當事人指定辯護人的三種情況:⑴被告人是盲、聾、啞;⑵被告人是未成年人;⑶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六條對其進行了補充;第三十七條規定了人民法院可以為其指定辯護人的七種情況:⑴符合當地政府規定的經濟困難標準的;⑵本人確無經濟來源,其家庭經濟狀況無法查明的;⑶本人確無經濟來源,其家屬經多次勸說仍不願為其承擔辯護律師費用的;⑷共同犯罪案件中,其他被告人已委託辯護人的;⑸具有外國國籍的;⑹案件有重大社會影響的;⑺人民法院認為起訴意見和移送的案件證據材料可能影響正確定罪量刑的。
2、在民事、行政訴訟中關於司法救助的規定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法院就開始對經濟困難的訴訟當事人進行司法救助,以便於他們通過法律程序獲得司法救濟,保護自己的民事權利。建國至1984年,我國民事訴訟處於基本不收費階段,只有少數地方收取訴訟費,如果當事人確有困難無力交納,准予免繳。1982年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確立了訴訟收費基本制度,對司法救助未作規定。1984年最高法院制定的《民事訴訟收費辦法(試行)》第十二條規定:"自然人交納訴訟費用確有困難,申請緩交、減交或免交的,由人民法院審查決定。"1989年最高法院制定的《人民法院訴訟收費辦法》第二十七條也作了類似規定。1992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當事人交納訴訟費用確有困難的,可向人民法院申請緩交、減交或免交。"這一規定標志著司法救助制度的正式確立。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人民法院訴訟收費辦法〉補充規定》對原辦法第二十七條進行修改,補充規定了可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救助的5種情形。2000年7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專門出台《關於對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規定》,正式以法律形式明確提出了"司法救助"這一概念,第一次明確規定了我國的司法救助制度。按照此規定第二條的定義:司法救助,是指人民法院對於民事、行政案件中有充分理由證明自己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但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實行訴訟費用的緩交、減交、免交。 當事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救助:⑴當事人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的;⑵當事人追索養老金、社會保險金、勞動報酬而生活確實困難的;⑶當事人為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事故或者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的受害人,追索醫療費用和物質賠償,本人確實生活困難的;⑷當事人為生活困難的孤寡老人、孤兒或者農村"五保戶"的;⑸當事人為沒有固定生活來源的殘疾人的;⑹當事人為國家規定的優撫對象,生活困難的;⑺當事人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或者領取失業救濟金,無其他收入,生活困難的;⑻當事人因自然災害或者其他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難,正在接受國家救濟或者家庭生產經營難以為繼的;⑼當事人起訴行政機關違法要求農民履行義務,生活困難的;⑽當事人正在接受有關部門法律援助的;⑾當事人為福利院、孤兒院、敬老院、優撫醫院、精神病院、SOS兒童村等社會公共福利事業單位和民政部門主管的社會福利企業的。
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對這一《規定》進行了修訂。該《規定》對司法救助的對象由原來的5種情形增加到14種情形,對申請司法救助的程序也作了規定。
2006年12月8日國務院頒布《訴訟費用交納辦法》,是結合近年來人民法院開展司法救助的實踐,對司法救助制度作了進一步的完善。
此外, ,事實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也有關於司法救助性質的規定:
(1)民事訴訟法中關於先予執行的內容。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七條規定了三種情況,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先於執行:⑴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醫療費用的;⑵追索勞動報酬的;⑶因情況緊急需要先於執行的。但應當符合兩個條件:⑴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明確,不先於執行將嚴重影響申請人的生活或者生產經營的;⑵被申請人有履行能力。
(2)民事訴訟法中關於法院調查收集證據的規定。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中規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於弱勢群體地位的當事人保護了自己的人權,社會效果較好。司法救助制度的設立確實讓困難當事人獲得了司法救濟,充分體現了人民法院司法為民的理念,對解決民事糾紛,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起到了推動的作用。但是,我國對司法救助制度的研究起步較晚,司法救助形成制度只是近幾年的事,從上述我國司法救助制度的現狀分析,顯而易見其在立法上存在著諸多缺陷,在實際操作中也存在不少問題。

謝謝閱讀!

❼ 關於建立完善國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見(試行)

關於建立完善國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見(試行)
(中政委〔〕3號)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切實做好司法過程中對困難群眾的救助工作,有效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現就建立完善國家司法救助制度,提出以下意見。
一、建立完善國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義和基本原則
開展國家司法救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內在要求,是改善民生、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我國正處於社會矛盾凸顯期、刑事犯罪高發期。隨著越來越多的矛盾以案件形式進入司法領域,一些些刑事犯罪案件、民事侵權案件,因案件無法偵破、被告人沒有賠償能力或賠償能力不足,致使受害人及其近親屬依法得不到有效賠償,生活陷入困境的情況不斷增多。有的由此引發當事人反復申訴上訪甚至釀成極端事件,損害了當事人合法權益,損害了司法權威,影響社會和諧穩定。近年來,各地積極探索開展刑事被害人救助、涉法涉訴信訪救助等多種形式的救助工作,對解決困難群眾燃眉之急,及時化解矛盾糾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司法救助工作總體上仍處於起步階段,發展還不平衡,救助資金保障不到位、對象不明確、標准不統一、工作不規范等問題亟待解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健全國家司法救助制度,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司法救助工作指明了方向。實現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對受到侵害但無法獲得有效賠償的當事人,由國家給予適當經濟資助,幫助他們擺脫生活困境,既彰顯黨和政府的民生關懷,又有利於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維護司法的權威和公信。
國家司法救助,應當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堅持輔助性救助。國家司法救助是對遭受犯罪侵害或民事侵權,無法通過訴訟獲得有效賠償的當事人,採取的輔助性救濟措施。重點解決符合條件的特定案件當事人生活面臨的急迫困難。對同一案件的同一當事人只進行一次性救助。對於能夠通過訴訟獲得賠償、補償的,一般應當通過訴訟渠道解決。
--堅持公正救助。嚴格把握救助標准和條件,兼顧當事人實際情況和同類案件救助數額,做到公平、公正、合理救助,防止因救助不公引發新的矛盾。
--堅持及時救助。對符合救助條件的當事人,辦案機關應根據當事人申請或者依據職權及時提供救助,確保及早化解社會矛盾。
--堅持屬地救助。對符合救助條件的當事人,不論其戶籍在本地或外地,原則上都由案件管轄地負責救助。
二、國家司法救助的對象
對下列人員提出國家司法救助申請的,應當予以救助:
(一)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致使重傷或嚴重殘疾,因案件無法偵破造成生活困難的;或者因加害人死亡或沒有賠償能力,無法經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
(二)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危及生命,急需救治,無力承擔醫療救治費用的。
(三)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而死亡,因案件無法偵破造成依靠其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近親屬生活困難的;或者因加害人死亡或沒有賠償能力,依靠被害人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近親屬無法經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
(四)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致使財產遭受重大損失,因案件無法偵破造成生活困難的;或者因加害人死亡或沒有賠償能力,無法經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
(五)舉報人、證人、鑒定人因舉報、作證、鑒定受到打擊報復,致使人身受到傷害或財產受到重大損失,無法經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
(六)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等,因被執行人沒有履行能力,造成申請執行人生活困難的。
(七)對於道路交通事故等民事侵權行為造成人身傷害,無法經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
(八)黨委政法委和政法各單位根據實際情況,認為需要救助的其他人員。
涉法涉訴信訪人,其訴求具有一定合理性,但通過法律途徑難以解決,且生活困難,願意接受國家司法救助後息訴息訪的,可參照執行。
申請國家司法救助人員,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一般不予救助:對案件發生有重大過錯的;無正當理由,拒絕配合查明犯罪事實的;故意作虛偽陳述或者偽造證據,妨害刑事訴訟的;在訴訟中主動放棄民事賠償請求或拒絕加害責任人及其近親屬賠償的;生活困難非案件原因所導致的;通過社會救助措施,已經得到合理補償、救助的。對社會組織、法人,不予救助。
三、國家司法救助的方式和標准
(一)救助方式。國家司法救助以支付救助金為主要方式。同時,與思想疏導、宣傳教育相結合,與法律援助、訴訟救濟相配套,與其他社會救助相銜接。有條件的地方,積極探索建立刑事案件傷員急救「綠色通道」、對遭受嚴重心理創傷的被害人實施心理治療、對行動不便的受害人提供社工幫助等多種救助方式,進一步增強救助效果。
(二)救助標准。各地應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制定具體救助標准,以案件管轄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準,一般在36個月的工資總額之內。損失特別重大、生活特別困難,需適當突破救助限額的,應嚴格審核控制,救助金額不得超過人民法院依法應當判決的賠償數額。
(三)救助金額。確定救助金具體數額,要綜合考慮救助對象實際遭受的損害後果、有無過錯以及過錯大小、個人及其家庭經濟狀況、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所必需的最低支出、以及賠償義務人實際賠償情況等。
四、國家司法救助程序
使用國家司法救助資金應當嚴格遵循以下程序:
(一)告知。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在辦理案件、處理涉法涉訴信訪問題過程中,對符合救助條件的當事人,應當告知其有權提出救助申請。
(二)申請。救助申請由當事人向辦案機關提出;刑事被害人死亡的,由符合條件的近親屬提出。申請一般採取書面形式。確有困難,不能提供書面申請的,可以採用口頭方式。中請人應當如實提供本人真實身份、實際損害後果、生活困難、是否獲得其他賠償等相關證明材料。
(三)審批。辦案機關應當認真核實申請人提供的申請材料,綜合相關情況,在10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給予救助和具體救助余額的審批意見。決定不予救助的,及時將審批意見告知當事人,並做好解釋說明工作。
(四)發放。對批准同意的,財政部門應及時將救助資金撥付辦案機關,辦案機關在收到撥付款後2個工作日內,通知申請人領取救助資金。對急需醫療救治等特殊情況,辦案機關可以依據救助標准,先行墊付救助資金,救助後及時補辦審批手續。
五、國家司法救助資金的籌集和管理
(一)國家司法救助資金的籌集。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廣泛參與的資金籌措方式。各地國家司法救助資金由地方各級政府財政部門列入預算,統籌安排,並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已經建立的刑事被害人救助資金、涉法涉訴信訪救助資金等專項資金,統一合並為國家司法救助資金。中央財政通過政法轉移支付,對地方所需國家司法救助資金予以適當補助。同時,各地要採取切實有效的政策措施,積極拓寬救助資金來源渠道,鼓勵個人、企業和社會組織捐助國家司法救助資金。
(二)資金管理和監督。各級政府財政部門嚴格資金管理,確保管好、用好救助資金。政法各單位在年度終了1個月內,向救助領導小組報送當年發放救助資金的明細情況,接受紀檢、監察和審計部門監督,確保專款專用。對個人、企業和社會組織捐助救助資金的,應當告知救助的具體對象,確保資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三)責任追究。對截留、侵佔、私分或者挪用國家司法救助資金的單位和個人,違反規定發放國家司法救助資金造成重大損失的單位和個人,騙取國家司法救助資金的相關人員,嚴格依紀依法追究責任,並追回救助資金。
六、國家司法救助工作的組織領導
(一)明確工作機構。各地成立由黨委政法委牽頭,財政和政法各單位等共同參加的國家司法救助領導小組,負責研究制定國家司法救助的制度規范和配套措施,測算資金需求,定期檢查各單位工作落實情況。政法各單位應當指定專門機構或者人員負責救助工作。
(二)加強組織協調。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在當地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下,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政法各單位按照職責范圍和案件管轄分工,分別對救助申請進行審批。案件需移送下一辦案環節或其他政法單位的,辦案機關應將國家司法救助有關材料隨案卷一並移送。
(三)建立銜接機制。對於符合司法救助條件的當事人就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及時審查並減免相關訴訟費用,司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及時提供法律援助,保障困難群眾充分行使訴訟權利。對於未納入國家司法救助范圍或者實施國家司法救助後仍然面臨生活困難的當事人,符合社會救助條件的,辦案機關協調其戶籍所在地有關部門,納入社會救助范圍。
(四)制定實施辦法。各地根據本意見精神,制定本地區國家司法救助制度實施辦法,並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完善,確保救助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公開透明、公平公正,充分發揮救助效能。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實施辦法,在本意見下發3個月之內,報中央政法委員會、財政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備案。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政法委、財政廳(局)自2015年起,每年 2月底前,將本地區上一年度執行司法救助情況,分別報中央政法委員會、財政部。

❽ 接受司法救助後能繼續申請國家賠償嗎

對下列人員提出國家司法救助申請的,應當予以救助:

(一)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致使重傷或嚴重殘疾,因案件無法偵破造成生活困難的;或者因加害人死亡或沒有賠償能力,無法經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

(二)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危及生命,急需救治,無力承擔醫療救治費用的。

(三)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而死亡,因案件無法偵破造成依靠其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近親屬生活困難的;或者因加害人死亡或沒有賠償能力,依靠被害人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近親屬無法經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

(四)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致使財產遭受重大損失,因案件無法偵破造成生活困難的;或者因加害人死亡或沒有賠償能力,無法經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

(五)舉報人、證人、鑒定人因舉報、作證、鑒定受到打擊報復,致使人身受到傷害或財產受到重大損失,無法經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

(六)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等,因被執行人沒有履行能力,造成申請執行人生活困難的。

(七)對於道路交通事故等民事侵權行為造成人身傷害,無法經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

(八)黨委政法委和政法各單位根據實際情況,認為需要救助的其他人員。

涉法涉訴信訪人,其訴求具有一定合理性,但通過法律途徑難以解決,且生活困難,願意接受國家司法救助後息訴息訪的,可參照執行。

申請國家司法救助人員,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一般不予救助:對案件發生有重大過錯的;無正當理由,拒絕配合查明犯罪事實的;故意作虛偽陳述或者偽造證據,妨害刑事訴訟的;在訴訟中主動放棄民事賠償請求或拒絕加害責任人及其近親屬賠償的;生活困難非案件原因所導致的;通過社會救助措施,已經得到合理補償、救助的。對社會組織、法人、不予救助。

❾ 哪些未成年人將獲國家司法救助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全面加強未成年人國家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見》日前印發。根據《意見》,八類因本人或其撫養人遭受不法侵害等陷入困境的未成年人將獲國家司法救助,救助金額一般以案件管轄地所在省份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準確定。

《意見》還要求,各級檢察機關要依託有關單位,藉助專業力量,精準幫扶,突出長遠救助效果。對下列因案件陷入困境的未成年人,檢察機關可以給予相應方式幫助:對遭受性侵害、監護侵害以及其他身體傷害的,進行心理安撫和疏導;對出現心理創傷或者精神損害的,實施心理治療。對沒有監護人、監護人沒有監護能力或原監護人被撤銷資格的,協助開展生活安置、提供臨時照料、指定監護人等相關工作。對未完成義務教育而失學輟學的,幫助重返學校;對因經濟困難可能導致失學輟學的,推動落實相關學生資助政策;對需要轉學的,協調辦理相關手續。對因身體傷殘出現就醫、康復困難的,幫助落實醫療、康復機構,促進身體康復。對因身體傷害或者財產損失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幫助獲得法律援助;對單獨提起民事訴訟的,協調減免相關訴訟費用。對適齡未成年人有勞動、創業等意願但缺乏必要技能的,協調有關部門提供技能培訓等幫助。對符合社會救助條件的,給予政策咨詢、幫扶轉介,幫助協調其戶籍所在地有關部門按規定納入相關社會救助范圍等。

熱點內容
法律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發布:2025-01-26 15:28:09 瀏覽:521
地方司法解釋 發布:2025-01-26 15:19:49 瀏覽:969
新民法典怎麼樣 發布:2025-01-26 15:04:13 瀏覽:156
2018年是否修訂了行政法 發布:2025-01-26 15:03:10 瀏覽:117
董海峰律師 發布:2025-01-26 14:52:10 瀏覽:249
深圳勞動法辭快工工資怎麼算 發布:2025-01-26 11:30:32 瀏覽:699
離婚律師姚晨服裝 發布:2025-01-26 09:35:58 瀏覽:38
各國環境立法 發布:2025-01-26 08:53:53 瀏覽:830
社區綜合減災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26 07:50:20 瀏覽:949
道德建設先行 發布:2025-01-26 06:47:04 瀏覽: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