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高空拋物墜物的刑法適用

高空拋物墜物的刑法適用

發布時間: 2022-03-01 06:55:34

① 高空拋物以什麼入刑

法律分析:故意從高空拋棄物品,尚未造成嚴重後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的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處罰。為傷害、殺害特定人員實施上述行為的,依照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意見》二、依法懲處構成犯罪的高空拋物、墜物行為,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4.充分認識高空拋物、墜物行為的社會危害性。高空拋物、墜物行為損害人民群眾人身、財產安全,極易造成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引發社會矛盾糾紛。人民法院要高度重視高空拋物、墜物行為的現實危害,深刻認識運用刑罰手段懲治情節和後果嚴重的高空拋物、墜物行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依法懲治此類犯罪行為,有效防範、堅決遏制此類行為發生。

5.准確認定高空拋物犯罪。對於高空拋物行為,應當根據行為人的動機、拋物場所、拋擲物的情況以及造成的後果等因素,全面考量行為的社會危害程度,准確判斷行為性質,正確適用罪名,准確裁量刑罰。

故意從高空拋棄物品,尚未造成嚴重後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的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處罰。為傷害、殺害特定人員實施上述行為的,依照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6.依法從重懲治高空拋物犯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從重處罰,一般不得適用緩刑:(1)多次實施的;(2)經勸阻仍繼續實施的;(3)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行政處罰後又實施的;(4)在人員密集場所實施的;(5)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7.准確認定高空墜物犯罪。過失導致物品從高空墜落,致人死亡、重傷,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第二百三十五條規定的,依照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致人重傷罪定罪處罰。在生產、作業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規定,從高空墜落物品,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以重大責任事故罪定罪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一十四條 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 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第二百三十二條 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三十五條 過失傷害他人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② 高空拋物罪是什麼

高空拋物罪,是指從建築物或者其他高空拋擲物品,情節嚴重的行為。
高空拋物罪為故意犯罪,其法定最高刑為一年有期徒刑,可以並處罰金。從較輕的法定刑可以看出,該罪名只適用於未造成嚴重損害後果的情況下。如果高空拋物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則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二,從建築物或者其他高空拋擲物品,情節嚴重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有前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③ 高空拋物的法律責任承擔

法律分析:

根據我國最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規定,高空拋物情節嚴重的,構成刑事犯罪,將處以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刑法修正案(十一)》三十三、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後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二:「從建築物或者其他高空拋擲物品,情節嚴重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有前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關於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意見》 5.准確認定高空拋物犯罪。對於高空拋物行為,應當根據行為人的動機、拋物場所、拋擲物的情況以及造成的後果等因素,全面考量行為的社會危害程度,准確判斷行為性質,正確適用罪名,准確裁量刑罰。 故意從高空拋棄物品,尚未造成嚴重後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的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處罰。為傷害、殺害特定人員實施上述行為的,依照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 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④ 高空拋物應背負怎樣的法律責任

1、如果拋物行為致人死亡,則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並依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2、如果拋物行為致人損傷,則依法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3、《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七條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
第十六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4、具體的賠償項目和金額的計算標准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裡面有詳細的介紹,建議你查閱一下

⑤ 高空拋物司法解釋

最高法院發布《關於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意見》共16條,主要內容有:依照刑法、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定對高空拋物、墜物定罪量刑民事責任承擔的內容予以具體細化。
《關於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意見》
近年來,高空拋物、墜物事件不斷發生,嚴重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為充分發揮司法審判的懲罰、規范和預防功能,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切實維護人民群眾「頭頂上的安全」,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等相關法律,提出如下意見。
一、加強源頭治理,監督支持依法行政,有效預防和懲治高空拋物、墜物行為
1.樹立預防和懲治高空拋物、墜物行為的基本理念。人民法院要切實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將預防和懲治高空拋物、墜物行為作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的重要任務,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要積極推動預防和懲治高空拋物、墜物行為的綜合治理、協同治理工作,及時排查整治安全隱患,確保人民群眾「頭頂上的安全」,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要努力實現依法制裁、救濟損害與維護公共安全、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有機統一,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2.積極推動將高空拋物、墜物行為的預防與懲治納入訴源治理機制建設。切實發揮人民法院在訴源治理中的參與、推動、規范和保障作用,加強與公安、基層組織等的聯動,積極推動和助力有關部門完善防範高空拋物、墜物的工作舉措,形成有效合力。注重發揮司法建議作用,對在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中發現行政機關、基層組織、物業服務企業等有關單位存在的工作疏漏、隱患風險等問題,及時提出司法建議,督促整改。
3.充分發揮行政審判促進依法行政的職能作用。注重發揮行政審判對預防和懲治高空拋物、墜物行為的積極作用,切實保護受害人依法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法定職責的權利,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履行相應職責。受害人等行政相對方對行政機關在履職過程中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提起行政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及時受理。

二、依法懲處構成犯罪的高空拋物、墜物行為,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4.充分認識高空拋物、墜物行為的社會危害性。高空拋物、墜物行為損害人民群眾人身、財產安全,極易造成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引發社會矛盾糾紛。人民法院要高度重視高空拋物、墜物行為的現實危害,深刻認識運用刑罰手段懲治情節和後果嚴重的高空拋物、墜物行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依法懲治此類犯罪行為,有效防範、堅決遏制此類行為發生。
5.准確認定高空拋物犯罪。對於高空拋物行為,應當根據行為人的動機、拋物場所、拋擲物的情況以及造成的後果等因素,全面考量行為的社會危害程度,准確判斷行為性質,正確適用罪名,准確裁量刑罰。
故意從高空拋棄物品,尚未造成嚴重後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的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處罰。為傷害、殺害特定人員實施上述行為的,依照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6.依法從重懲治高空拋物犯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從重處罰,一般不得適用緩刑:(1)多次實施的;(2)經勸阻仍繼續實施的;(3)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行政處罰後又實施的;(4)在人員密集場所實施的;(5)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7.准確認定高空墜物犯罪。過失導致物品從高空墜落,致人死亡、重傷,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第二百三十五條規定的,依照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致人重傷罪定罪處罰。在生產、作業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規定,從高空墜落物品,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以重大責任事故罪定罪處罰。

⑥ 高空拋物這一行為有沒有納入到刑法

有的,今年3月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實施,「高空拋物罪」作為新罪名單獨入刑,標志著國家從法律上遏制高空拋物這一不文明行為的約束力愈加強硬。

此前對於此類行為,未造成嚴重後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一般依照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但該罪名設置的刑罰「起刑點高」,不能涵蓋所有高空拋物行為,一定程度存在罪刑不相適問題。

刑法修正案(十一)則將高空拋物行為規制在妨害社會管理秩序下的擾亂公共秩序罪中,降低了入罪門檻,實現了罪責罰相適應,法律懲治更加精準完備。

此外,《民法典》也規定「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並明確了公安機關在高空拋物處置中的調查職責。刑民銜接,正是對陋習的有力震懾。

(6)高空拋物墜物的刑法適用擴展閱讀:

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

如果說高空拋物入刑,給依法打擊與治理提供了更「稱手」的法律武器,那麼運用好每一個鮮活的案例,引領法治、促進治理,則是司法辦案的更高追求。

要「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更要讓每一個案件的辦理都成為生動的社會普法公開課。讓任意妄為者付出更高法律代價,既是展示法律的效益,震懾預防犯罪,也是在提示人人肩頭的法律責任,警醒高空拋物不再是「出了事才有事,不出事就沒事」。

本次宣判的北京首例高空拋物罪案件沒有造成人員傷害,但是小案最貼民心、最讓群眾有切膚之痛,將小案件當「天大的事」辦,正是司法機關守護法律權威的大擔當,正是法律、司法回應「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大作為。

⑦ 高空拋物案件:法院應當如何在審理期間如何適用法律適用什麼法律依據

如果是檢察院以過失致人死亡提出公訴,適用《刑法》
如果是受害人以民事訴訟提出索賠,適用《侵權法》 《民法通則》

⑧ 高空拋物法律條款

法律分析:目前我國對於高空拋物的規定主要在《民法典》和《刑法》,《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條對高空拋物進行了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意見》第五條也有規定,准確認定高空拋物犯罪。對於高空拋物行為,應當根據行為人的動機、拋物場所、拋擲物的情況以及造成的後果等因素,全面考量行為的社會危害程度,准確判斷行為性質,正確適用罪名,准確裁量刑罰。故意從高空拋棄物品,尚未造成嚴重後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的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處罰。為傷害、殺害特定人員實施上述行為的,依照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條 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經調查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補償後,有權向侵權人追償。物業服務企業等建築物管理人應當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規定情形的發生;未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應當依法承擔未履行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責任。發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一十四條 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 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⑨ 關於高空拋物中的明確的法律規定和司法解釋

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七十四條規定

遺失、拋棄高度危險物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所內有人承擔侵權責任容。所有人將高度危險物交由他人管理的,由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有過錯的,與管理人承擔連帶責任。

從事高空、高壓、地下挖掘活動或者使用高速軌道運輸工具造成他人損害的,經營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擔責任。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失的,可以減輕經營者的責任。

窨井是指港澳及廣州市稱為沙井,是城市地下管線中轉、控制的地下空間。其地面出入口稱沙井口或者窨井。窨井通常被窨井蓋覆蓋。

(9)高空拋物墜物的刑法適用擴展閱讀:

高樓拋擲物、墜物致人損害責任的特點:

1.因高樓中拋擲和墜落的物致人損害: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造成他人損害;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

2.物品是從高樓中拋擲或墜落而導致他人損害。

3.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

4.歸責原則上的特殊性:主要採取公平責任原則,例外情況下採取過錯推定責任原則。

⑩ 對於高空拋物可以用那些法律

我國現行司法審判實踐中,關於高空拋物侵權法責任的審判結果十分不統一。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草案)》第八編「侵權責任法」第56條規定了「從建築物拋擲的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脫落、墜落的物品致人損害,不能確定具體的侵權人的由該建築物的全體使用人承擔責任,但使用人能夠證明自己不是具體侵權人的除外。」

實踐中一般可以參照「物件致人損害責任」的歸責方式適用《民法通則》第126條「建築物侵權責任」和《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16條,即採用推定過錯的歸責原則,免責理由是被告證明自己沒有過錯。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