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澳門司法長

澳門司法長

發布時間: 2022-03-01 17:16:17

A. 澳門的檢察院和大陸的檢察院職能有什麼差別

從基本法律特徵看,澳門特區檢察制度應當歸屬於大陸法系檢察制度的范疇,但與典型的歐洲大陸檢察制度相比較又有所區別,實際上是介於大陸法系檢察制度與內地檢察制度之間的一種獨特的檢察制度,其法律性質和地位具有自身的明顯特點。
澳門的檢察院和大陸的檢察院職能差別如下:

首先,檢察機關的設立和地位與典型的大陸法系檢察制度明顯不同。大陸法系檢察機關雖然附設於法院內部,實行「審檢合署」,但按照西方三權分立的原則,在權力隸屬關繫上仍然屬於政府的行政序列,一般都受轄於政府的司法部,在憲法上沒有獨立的法律地位,是行政派往司法的代表。例如,德國的檢察機關雖然附設於法院內,但檢察機關仍然是政府行政部門的組成部分,最上層是司法部長,主要執行官是總檢察長。澳門在回歸之前,基本上與大多數大陸法系國家檢察機關的設立相同;而回歸後則採取了類似內地的設立形式。根據《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以下簡稱《基本法》)第90條規定,澳門特別行政區檢察長由澳門特別行政區長官提名,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但澳門特區檢察長並不像內地檢察長那樣,是通過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總之,澳門特區檢察機關不像典型大陸法系國家檢察機關那樣,受司法行政機關管轄,也不像過去那樣附屬於法院,而是單獨設立,具有自己獨立的法律地位。

其次,在權力屬性上有別於典型的大陸法系檢察權。大陸法系檢察權雖然不像英美法系檢察權那樣屬於典型的行政權,在職能上表現出明顯的司法屬性,但從憲法和法律的定位上看,它仍然不是像審判權那樣屬於名正言順的司法權。檢察權的行使要麼隸屬於行政權,要麼依附於司法權,而它是介於行政權與司法權之間的一種權力。根據《基本法》和澳門特區《司法組織綱要法》(以下簡稱《綱要法》)的規定,澳門特區檢察機關是與審判機關並列的司法機關。《基本法》在規定檢察機關的權利義務時,也是將檢察機關歸列入第四節「司法機關」的序列。同時,《澳門刑事訴訟法典》第1條第1款(b)項明確規定,澳門特區的司法當局包括法官、預審法官及檢察院。可見,澳門特區檢察機關作為司法機關在法律上的定位是很明確的,其司法權的性質是顯而易見的。

再次,檢察權內容的獨特性。從澳門特區檢察機關法律的地位和特點來看,既表現出了與內地檢察機關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也表現出自己的特色。其相似點是兩者都具有獨立的法律地位,都屬於國家司法權的組成部分,但其權力的內容與內地檢察機關仍然存在差別。內地檢察機關是憲法上明確規定的國家法律監督機關,法律監督是內地檢察權的本質特徵。相比之下,澳門特區檢察機關雖然在具體業務中具有履行法律監督的職能,但《基本法》和《綱要法》並沒有像國家憲法那樣明確規定檢察機關為法律監督機關,且檢察權的監督范圍僅局限於訴訟監督,這些監督權只是來自一般法律的規定或者司法實踐中的一貫做法,主要是針對偵查機關的偵查活動和法院的審判活動所進行的監督。

B. 澳門司法警察司司長相當於大陸的什麼官職

回歸以後,澳門象徵只有司法警察局長一職,與治安警察局長平級,相當於內地的省公安廳刑事局局長。公安廳廳長同級的是特別行政區政府保安司司長

C. 澳門司法制度的簡介

論文摘要:澳門特區與香港特區都享有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其司法機關均自成體系,但是兩地在司法機關的范圍、法院體系、審判原則、法官制度等方面存在諸多不同。澳門特區司法制度與內地司法制度都是有關行使審判權和法律監督權的制度,但從本質上看,前者是資本主義的司法制度,後者則是社會主義的司法制度,它們在具體制度方面既有共性,又有差別。
在澳門即將回歸祖國之際,探討澳門特別行政區與我國其他地區司法制度的異同,對於深入理解「一國兩制」的方針具有現實意義。
一、澳門特區司法制度與香港特區司法制度的比較
澳門特別行政區與香港特別行政區都享有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其司法機關均自成體系。但是,由於法制傳統的不同,兩地在司法制度上存在著不少差異。
(一)司法機關的范圍不同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司法機關只包括各級法院,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司法機關除各級法院外,還包括檢察院。香港原有的司法體制是以英國的司法體制為母本的。由於英國歷來是將刑事檢控職能歸於行政系統,不設立獨立的檢察機構。因此,在原香港,主管刑事檢控的機關一直屬於港英政府的律政司管轄。這樣,根據中英聯合聲明關於原在香港實行的司法體制,除因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而產生的變化外,予以保留的精神,香港基本法所規定的司法機關就只包括法院,而行使檢察職能的律政司仍舊納入行政系統之列。澳門現行的司法體制則是建立在葡萄牙的司法體制基礎之上的。葡萄牙設有獨立的檢察官公署,檢察官公署作為司法機關的組成部分,享有自主權和法律規定的檢察職能。秉承葡萄牙司法體制的傳統,澳門不但有檢察院的設置,而且檢察院被列入司法系統。這樣,澳門基本法仍規定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司法組織中設立檢察院,檢察院得立於其他機關之外。
(二)法院體系的不同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院體系,一方面是按地區設立的,另一方面又按法院的功能設置。在地區一級,設立有裁判司署法庭和區域法院;在全港范圍內設立了一個高等法院,在高等法院之上,設立有一個終審法院。此外,香港特別行政區還根據專屬管轄原則依法設有獨立於其他法院之外,受理某一方面訴訟案件的專門法庭,如土地法庭、勞資審裁處等。
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法院原則上是按審級設置,即澳門特別行政區只設立初級法院、中級法院和終審法院。在初級法院內可根據需要設立若干專門法庭。此外,澳門特別行政區也按法院功能設立行政法院,管轄行政訴訟和稅務訴訟,同時保留了原刑事起訴法庭的制度。
可見,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的層次較澳門特別行政區法院的層次多,這是由兩地地域、人口的不同狀況決定的。而行政法院的設置和刑事起訴法庭制度則是澳門特別行政區司法制度的特色,這些制度具有大陸法系司法體制的一貫傳統,在澳門已運作多年,為廣大居民所熟悉,因而在澳門特別行政區法院體系中得到了保留。
(三)審判原則的不同
從香港基本法和澳門基本法的有關規定看,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奉行的某些審判原則是澳門特別行政區司法制度中所不予要求的。
1、遵循先例的原則。長期以來,香港實行的是普通法的司法制度。普通法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成文法只是法官可予適用的法律的一部分,以判例法形式表現出來的普通法、衡平法,也是法律的重要淵源之一。由於普通法、衡平法都是法官在司法判決中積累起來的司法原則,因此,法官在判案時,就應當遵循過去法官在判決同類案件時所確立的司法原則,這便是普通法系國家和法官在適用法律時所應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即遵循先例的原則。根據香港基本法的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各級法院在適用法律時仍應堅持這一原則。而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律制度屬大陸法系,其法院在審理案件時主要依據制定法,無須奉行遵循先例原則。
2、陪審制度的原則。香港基本法第86條規定:「原在香港實行的陪審制度的原則予以保留法院在受理刑事案件時由陪審員參與庭審並認定案件事實的制度。」其原則包括:擔任陪審員有資格的限制和要求;原則上,只有最高法院原訟庭受理刑事訴訟案件時才實行陪審;香港居民有應召出任陪審員的權利和義務。上述陪審制度的原則作為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則之一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得到了保留。而澳門特別行政區司法制度中不實行陪審制度,自然不會遵守陪審制度的有關原則。
(四)法官制度的不同
1、法院院長資格的不同。出任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和終審法院的首席法官者不得具有外國居留權,而對於出任澳門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院長者則無此限制。香港基本法的上述規定是針對英國政府單方面搞「居英權」計劃而作出的,目的在於限製取得居英權及其他國家居留權的人士,擔任高等法院和終審法院的首席法官。澳門的情況則不同。根據葡萄牙國籍法,凡在澳門出生的居民均有權取得葡萄牙國籍。相當一部分澳門居民中的中國公民都具有葡萄牙的居留權。鑒於這是歷史形成的問題,澳門基本法沒有要求終審法院院長在就職時,不得具有外國居留權。但為了避免可能引起的雙重效忠問題,澳門基本法採取了變通性的措施,即終審法院院長在就職時必須宣誓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就使得終審法院院長在任職時不得使用或利用外國的居留權,不致產生雙重效忠問題。與之不同的是,香港基本法沒有規定高等法院和終審法院的首席法官應宣誓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因為不得具有外國居留權的限制已經達到了這一目的。

2、法官任免的不同。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命,須由行政長官徵得立法會的同意,而在澳門特別行政區無類似做法。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首席法官的免職,由行政長官根據其任命的不少於5名當地法官組成的審議庭的建議,並徵得立法會同意後,予以決定。終審法院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免職,也須由行政長官徵得立法會的同意。而澳門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院長和法官的任命無需取得立法會的同意,其免職由行政長官根據立法會議員組成的審議委員會的建議決定,也不必徵得立法會的同意。3、法官任用的不同。香港基本法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前在香港任職的法官均可留用。而澳門基本法無類似規定,因為中葡聯合聲明並未規定原有法官可以留用,澳門現在的法官也基本上都屬葡萄牙編制。
二、澳門特區司法制度與內地司法制度的比較
從性質上看,澳門特區司法制度與內地司法制度都是有關行使審判權和法律監督權的制度。從本質上看,前者是資本主義的司法制度,後者則是社會主義的司法制度。它們之間既有共性,又有差別。
(一)審判制度
1、法院的法律地位。我國內地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法院作為行使國家審判權的機關,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其負責,受其監督。法院與政府、檢察院具有平行的憲法地位,但處於人民代表大會這一國家權力機關之下。澳門特別行政區法院則與政府、立法會、檢察院均處於平等地位,不對其他任何機關負責或受其他機關監督。
2、法院體系。內地法院體系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含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在特定區域還設立了農墾法院、林區法院及經濟技術開發區法院等)和專門人民法院(含軍事法院、海事法院、鐵路運輸法院等)。可見,我國內地法院審級完備,建制完整。而澳門特別行政區法院僅包括初級法院(另在一審層次設有行政法院和刑事起訴法庭)、中級法院和終審法院三個層次,且均為單一設置。
3、法院職權。就法律解釋權而言,在內地,僅最高人民法院有權對審判過程中如何具體適用法律的問題進行解釋,其解釋對下級法院具有約束力。但這種解釋不是指法官個人在個案審判中對所適用法律的解釋,而是指最高法院就審判實踐中所遇到了法律適用問題所作出的指示性解釋,並且這種解釋通常產生於對基層法院或中級法院、高級法院的個別請示的批復。而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各級法院均依法享有法律解釋權,這種司法解釋實際上是法官個人在具體判案時對法律條文所進行的解釋,但它不具有普遍的約束力。此外,內地法院享有的司法建議權(即法院在審理案件時,若發現不屬於人民法院主管的不法行為,有權向相應的機關提出建議,要求其處理)和基層人民法院享有的指導人民調解委員會工作的職權都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法院所不具有的職權。
4、審判原則。內地法院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法院均遵循獨立審判的原則,但其含義有所不同。我國憲法規定,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及個人的干涉。顯然,法院行使審判權須接受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此外,在法院內部,獨立審判並不表現為法官個人在行使職權上的完全獨立,並且下級法院要受上級法院監督,各級法院和專門法院要統一受最高人民法院監督,對審判委員會就具體案件作出的決定,合議庭必須執行。而在澳門特別行政區,獨立審判不僅意味著法院獨立行使職權,不受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的干涉,而且意味著法官在依法進行審判時,不聽從任何命令或指示,法官履行審判職責的行為不受法律追究。就是在法院內部,上級法院對下級法院的審判也無權過問,只有在上訴時才能對該案發表意見。可見,澳門特別行政區法院行使職權時的獨立性是絕對的。
5、審級制度。內地法院實行四級兩審終審制。即地方各級人民法院按照第一審程序對案件的判決和裁定,當事人可以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民檢察院可以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抗訴。上一級人民法院按照第二審程序進行審理,審理後的判決和裁定除法律規定應由最高人民法院核準的死刑案件外,都是終審的判定和裁定,不得上訴。但如果在上訴期限內不上訴或者不抗訴,那麼第一審的判決和裁定就是終審的判決和裁定。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的第二審案件的判決和裁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的第一審案件的判決和裁定,都是終審的判決和裁定。而澳門特別行政區法院實行三級三審終審制。即當事人不服初級法院和行政法院的裁判,可以向中級法院上訴;如果不服中級法院對上訴所作的裁判,還可向終審法院上訴。當然,終審法院審判的第一審和第二審案件的裁判都是終審的裁判。
6、法官條件。內地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都將擔任法官的條件法定化,由法律保障實施,以保證法官的素質。但在具體要求上存在差別。內地法官的任職條件包括政治條件和專業條件,前者要求具備純正的政治品質,後者要求相當程度的法律知識,具備一定的業務水平。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官的選用則以其專業資格為首要標准,在學歷及經歷方面均比內地要求高。在國籍要求方面,內地法官必須由中國公民擔任,而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官除終審法院院長必須由中國公民擔任外,其他法官無嚴格限制。

7、法官任免。內地各級人民法院的院長由同級的人民代表大會任免(在地方兩屆人民代表大會之間,如果該級人大常委會認為有正當理由需要撤換法院院長,須報請上一級法院報經該法院的同級人大常委會批准),法官則由同級人大常委會任免。而澳門特別行政區各級法院的院長和法官均由行政長官任免,終審法院院長和法官的任免還須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在任期上,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官一經任命,即為終身制,除非無力履行其職責不能留任,或行為與其所職務不相稱不宜繼續任用以外,不能被罷免。對內地法官的任期,《法官法》未予明確規定,但各級法院院長是有任期限制的(每屆5年),到期必須換屆選舉。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
8、澳門特區終審法院與最高人民法院。澳門特區終審法院與最高人民法院都是享有終審權的法院,二者之間不存在隸屬關系。但是,這並不表明澳門特區終審法院具有與最高人民法院同等的地位。雖然最高人民法院不在澳門特別行政區行使審判權,但它仍然是中國的最高審判機關。雖然澳門特區終審法院有權受理當地各級法院的最後一級上訴,但它在全國法院系統中仍處於地方性法院地位。
(二)檢察制度
1、檢察院的法律地位。在兩地,檢察院都是行使法律監督權的機關。但在內地的國家機關體系中,檢察院居於國家權力機關——人民代表大會之下,與政府、法院互不隸屬,相互獨立。在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政制架構中,檢察院與政府、立法會和法院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2、檢察院的體系。內地檢察院的組織系統是最高人民檢察院、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分院,自治州和直轄市人民檢察院;縣、市、自治縣和市轄區人民檢察院;省、縣一級人民檢察院還可在工礦區、農墾區、林區設置人民檢察院,作為派出機構)和專門人民檢察院(包括軍事檢察院、鐵路運輸檢察院和其他專門檢察院)。可見,內地檢察院體系完備,且其設置與各級法院是平行對應的。澳門特別行政區檢察院並沒有參照法院的組織體系設置,而是採取單一系統的運作形式,只設一間檢察院。
3、檢察院的領導機制。就在政治體制中的領導關系而言,內地人民檢察院實行雙重領導體制,即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同時,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受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的領導,各級人民檢察院和專門人民檢察院統一受最高人民檢察院的領導。在澳門特別行政區,不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不存在檢察院對其他機關負責的問題;同時,由於檢察院是獨一設置,所以也不存在檢察院上下級之間的垂直領導關系。就檢察院內部領導關系而言,兩地均由檢察長統一領導檢察院的工作。此外,為了保證集體領導,內地各級人民檢察院還設有檢察委員會,在檢察長的主持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討論決定重大案件和其他重大問題。如果檢察長在重大問題上不同意多數人的決定,可以報請本級人大常委會決定。人大常委會所作出的決定,檢察院應當執行。這種領導體制既考慮了檢察長在檢察院中的地位和作用。又力圖避免一長制的弊端,有利於發揮民主,加強集體監督,保證正確行使權。檢察委員會的設置是中國檢察制度的一個顯著特點。澳門基本法沒有明確規定檢察院的具體組織形式,但澳門檢察制度中沒有集體領導的傳統,由此可以推定:澳門特別行政區檢察院也不會設立類似檢察委員會的集體領導機構。
4、檢察院的職權。(澳門基本法沒有具體列舉檢察院的職權,但筆者有關澳門特別行政區檢察院職權的推定,是根據澳門基本法有關規定的精神及澳門現行檢察院的職權作出的。)兩地檢察院均具有審判監督權、偵查和偵查監督權、公訴權、參與民事訴訟權等職權。在司法解釋方面,最高人民檢察院有權解釋在檢察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的問題,而澳門特別行政區檢察院無權解釋法律。在法律咨詢方面,澳門特別行政區檢察院是行政長官的法律顧問,負責向行政長官就有關法律方面的事情提出意見或建議,而內地人民檢察院無此項職權。
5、檢察院的活動原則。兩地檢察院均奉行法制原則(依法行使職權)、公益原則(維護國家或社會公益利益)、獨立原則(獨立行使職權)。但在獨立原則的具體體現上不盡一致。在內地,檢察院是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的,其檢察權的行使必須接受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也就是說,檢察院不可能以絕對分立於權力機關的形式而運作。在澳門特別行政區,檢察院享有和行使高度自治的檢察權,不受任何其他機關的監督,也無須對其他任何機關負責。
6、檢察院的組成。內地各級人民檢察院均由檢察長1人、副檢察長和檢察員若幹人組成。澳門特別行政區檢察院則由檢察長1人和檢察官若幹人組成。

7、檢察人員的任免。內地各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和罷免,而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和檢察員,由該檢察院檢察長提請同級人大常委會任免。除最高人民檢察院之外的各級檢察院檢察長的任免,均須報所屬上一級檢察院檢察長提請該級人大常委會批准。澳門特別行政區檢察長的任免由中央人民政府根據行政長官的提名或建議決定。檢察官的任免由行政長官決定。在任期上,兩地的檢察官一經任命,即為終身制,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經法定程序,不得被免職、降職或辭退。但內地各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任期是有限制的,即每屆5年。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
8、澳門特區檢察院與最高人民檢察院。澳門特區檢察院與最高人民檢察院都是中國的行使檢察權的國家機關,但二者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從本質上看,前者是資本主義性質的檢察機關,後者是社會主義性質的檢察機關。從地位上看,前者是地方性的檢察機關,後者是全國最高檢察機關。在運作上,前者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任何干涉,後者要受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領導。在管轄上,前者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履行職能,後者在內地履行職能,二者互不幹涉。

D. 澳門檢察官級別

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 副檢察長:一級高級檢察官至三級高級檢察官; 檢版察委員會委員:二級高權級檢察官至四級高級檢察官; 檢察員:二級高級檢察官至二級檢察官; 助理檢察員:一級檢察官至四級檢察官。

E. 澳門保安司,澳門司法警察局,澳門治安警察局,澳門警察總局的區別

澳門保安司(葡文:Secretaria para a Segurança)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負責制定內部保安范疇政策和監督與該范疇有關的政府部門的實體,其司長為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的主要官員,由行政長官提名,經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澳門警察總局(葡萄牙語:Serviços de Polícia Unitários,縮寫為SPU),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保安司轄下的部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01年正式在治安警察局及司法警察局之上建立「總局」級別的警察總局,並規定該部門的首長為主要官員之一,以回應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所訂只有一位作為主要官員的警察部門主要負責人的要求。局長是需要經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現任局長是馬耀權警務總監。下分為兩局:

  • 澳門治安警察局(葡萄牙語:Corpo de Polícia de Segurança Pública,CPSP),簡稱治安警,負責社會治安及秩序。

  • 澳門司法警察局(葡萄牙語:Polícia Judiciária,縮寫為PJ)英文名為Judiciary Police,:簡稱司警,負責刑事案件調查,是便衣出勤的。

之間的關連圖

F. 香港、澳門警銜的分級

香港警察隊伍分為警務處處長、警務處副處長、警務處高級助理處長、警務處助理處長、警長、高級督學、督察、高級督察、督學、見習督察、警長、警長及高級警員,警員。

澳門警察隊伍分為警長、副警長、警長、副警長、高級警員、警員、准警員、水警、學員、保安見習生、保安學員。

(6)澳門司法長擴展閱讀:

香港警察職務和對應的警銜:

警務處一般有兩個副處長分管行動和管理。

兩位副處長分別管理行動處、刑事及保安處、人事及訓練處、監管處四大處(處長為高級助理處長)。另一個相當於高級助理主任的文職人員是財務、行政和規劃主任。

澳門警察職責:

預防犯罪,監督檢查公共場所和設施,以及所有涉嫌犯罪的場所。

依照法律、法規進行刑事調查。

G. 澳門司法局抓人了,要扣留多久怎麼才知道司

司法局職能沒有執法這一項,怎麼能扣留物品,判你五年禁止去澳門

H. 警銜的澳門司法警察

澳門司法警察局的發展歷程
1960年8月19日,澳葡政府頒布了第43125號法令,在澳門設立了司法警察署,目的是將海外(指澳門)的偵查與預審部門集中在一起,以便在葡萄牙憲法和刑事訴訟法確立的原則基礎上,以最佳的模式打擊犯罪活動,維護社會治安。
當時,澳門司法警察署由實際行使相當於葡萄牙司法警察廳廳長或督察職權的助理督察領導,該職位在擁有經驗的法學士中委任,也可以定期委任的方式在檢察院司法官中選任。
1971年10月12日,澳葡政府透過430/71號法令,將原有的澳門司法警察署提升為廳級部門,撤銷了助理督察的職位,以廳長代之,同時在廳內增設一個督察職位。司法警察廳廳長由檢察院司法官以定期委任方式出任。
1975年2月19日,澳葡政府以705/75號法令提升澳門司法警察廳為澳門司法警察司。澳門司法警察司在行政上直屬澳門總督,而在刑事訴訟的運作上由葡萄牙檢察長指導。
為了明確司法警察司的運作,1979年8月4日澳門立法會頒布了第19/79/M號法律,即司法警察司組織法,規定司法警察司為一負責刑事偵查、犯罪預防及協助司法當局的直屬澳門總督的警察部門,在進行刑事偵查時接受檢察院的指導,但有權對所有不予起訴的案件進行歸檔。
司法警察司司長由法院或檢察院的司法官出任,副司長一職也於1986年通過的第34/86/M號法令規定,必須由澳門總督在法院或檢察院的司法官,或一等督察,或至少從事法律工作五年的法學士中任命。
1999年12月20日,隨著澳門回歸祖國,司法警察司更名為司法警察局,隸屬澳門特別行政區保安司,但在刑事調查工作中接受檢察院領導。局長和副局長的任職條件與回歸前相同。
四十多年來,這個法定職責為「預防及調查犯罪,協助司法當局」的刑事偵查部門為了適應澳門社會的發展,經過多次擴充、改組,無論在職責、編制、資源、偵查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不斷的發展。
踏進二十一世紀,司法警察局為了配合特區政府有效施政,為澳門長治久安保駕護航,積極努力地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責。

I. 進了澳門司法局是不是就要坐牢了

要你這樣說的話,在內地犯法的都跑去澳門算了,有那麼簡單嗎

J. 澳門的司法警察是什麼警種

歡迎您蒞臨澳門特別行政區司法警察局網頁!
本局是澳門特別行政區保安司屬下回專責答預防和調查犯罪,協助司法當局的刑事警察部門。
這個網頁的主要內容包括:本局的簡史、工作職能、組織架構、市民向本局報案及與本局聯系的方法、招聘開考的消息、本局的其他資料,以及其他地區和國家警察機關的連接等。
透過這個網頁,我們希望能夠進一步提高本局的透明度,加強與本澳乃至世界各地人民的溝通、交流,並在執法工作上進行理論研究和探討,以不斷提高本局的執法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履行法律賦予本局的職責。
如您對本網頁或本局的工作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透過網頁中介紹的渠道直接向我們提出。
謝謝!
澳門特別行政區司法警察局

歡迎各位瀏覽澳門特別行政區治安警察局網頁。本局隸屬保安司司長,主要職能包括:維持公共秩序及安寧;預防、偵查及打擊犯罪;維護公共及私人財產,管制非法移民,負責出入境工作以及管制及監察車輛與行人之通行。網頁內所載之資訊內容,希望能夠使你對本局有更深層的認識,以及助你使用本局服務。如你對本網站內容有任何問題,請不吝賜教,因你的寶貴意見,乃本局作為持續改善之重要基石,務求提供更優質之服務予公眾。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