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死刑法
1. 如何認定安樂死是否構成犯罪
安樂死涉嫌犯罪,涉嫌故意殺人罪。犯此罪的,判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安樂死是違背公序良俗的行為,在我國是禁止實行安樂死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
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十四條
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2. 《刑法》解釋,安樂死屬於違法行為
沒有這方面的司法解釋和立法解釋,刑法禁止故意殺人,被害人承諾的行為,如果危及生命和重大健康,承諾是無效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3. 安樂死是否承擔刑事責任
根據張明楷教授觀點,王敬軒被停止一切治療,這是實施消極地的安樂死,阻卻違法性,不構成故意殺人罪。但是你們是正方,而且這也是辯論賽,所以一切得為你們正方服務。下面是摘錄的的一些教科書觀點,有對你們有利的,(比如救死扶傷四公民的道義責任,是醫務人員的職業責任。對生命垂危、痛不欲生的患者應盡量予以義務上的治療和精神上的安慰。過早結束患者生命的行為,尚未得到普遍認可;即使被害人同意,這種殺人行為也是對他人生命的侵害。)也有對你們不利的,這也可能是反方的觀點,提前准備一下反駁。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祝你們旗開得勝!
1.所謂安樂死,通常是指為免除患有不治之症、瀕臨死亡的患者痛苦,受患者委託而使其無痛苦地死亡。安樂死分為作為與不作為的安樂死。
2.不作為安樂死(消極),指對瀕臨死亡的患者,經其承諾,不採取醫療措施(包括撤出人工的生命維持裝置)任其死亡的安樂死。這種行為不成立故意殺人罪。
3.作為的安樂死包括三種情況:
(1)沒有縮短患者生命的安樂死(真正的安樂死),這種行為不成立犯罪;
(2)具有縮短生命的安樂死(間接安樂死),這種情況,只具有縮短患者生命的危險,但是世上沒有縮短患者生命,也不成立犯罪。
(3)作為縮短患者生命手段的安樂死(積極地安樂死),即為了免除痛苦,提前結束其生命的方法。
4.救死扶傷四公民的道義責任,是醫務人員的職業責任。對生命垂危、痛不欲生的患者應盡量予以義務上的治療和精神上的安慰。過早結束患者生命的行為,尚未得到普遍認可;即使被害人同意,這種殺人行為也是對他人生命的侵害。特別是在法律對實施積極安樂死的條件、方法、程序等沒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實行積極安樂死會產生以下列影響,後果不堪設想。概言之,在法律未允許實行積極安樂死的情況下,實行積極安樂死的行為,仍然構成故意殺人罪;既不能認為這種行為不符合故意殺人罪的的犯罪構成,也不宜以刑法第13條的但書為根據宣告無罪。淡然,量刑時可以從寬處理。
參考資料:《刑法學》 張明楷著 (第四版)
4. 安樂死,法院判定依據是什麼
現在我國法律不承認安樂死,應當按照故意殺人罪定罪量刑。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5. 簡述刑法對於安樂死的定性
安樂死的話,在中國還是不允許的,因為中國的話,到時候還是按照你故意殺人罪判處的
6. 安樂死在中國違反了什麼法規
法律分析:我國法律認為安樂死是屬於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7. 在中國怎樣才能獲得安樂死的罪罰
在中國現在不存在安樂死,且安樂死不是罪罰。
《刑法》第三十三條規定:主刑的種類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無期徒刑;
(五)死刑。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二條規定:人民法院在交付執行死刑前,應當通知同級人民檢察院派員臨場監督。
死刑採用槍決或者注射等方法執行。
8. 安樂死構成犯罪嗎
法律分析:安樂死是構成犯罪的,安樂死,通常是指為免除患有不治之症、瀕臨死亡的患者的痛苦,受患者囑托而使其無痛苦地死亡。雖然能讓患者無痛苦的死亡,但是自己卻會構成故意殺人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 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9. 用安樂死使人處死的觸犯了什麼刑法罪名
我國刑法不承認被害人承諾制度 國家也不允許安樂死制度 行為構成故意殺人
10. 問中國刑法,有安樂死嗎
安樂死在中國不被允許,不過在執行死刑中,基本有兩種行刑方式,1,槍決2,注射死亡,也就是安樂死的方式一樣,主要就是注射高濃度麻醉劑,一針即可斃命。安樂死在歐洲一些國家被允許,如比利時,荷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