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對繼承權的規定

民法典對繼承權的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3-02 14:41:34

『壹』 民法典遺產繼承新規定

隨著《民法典》的問世,財產繼承方面的很多問題就得到了解決。近期還出台了繼承的相關新規,將會取代現行的《繼承法》,於2021年1月1日開始執行。

繼承新規

其中,關於繼承的新規包括:第一,擴大代為繼承的范圍。我們都知道,財產繼承開始以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繼承,如果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的話,就由第二順序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但《民法典》規定,「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如果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這一條款增加了繼承人的甥、侄的繼承權,擴大了繼承人范圍。

第二,還設立了寬容的一個制度,給繼承人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比如生活中有子女不孝順父母的,在喪失繼承權之後有悔改的,法律會尊重被繼承人的意志,使得繼承人有重新獲得繼承權的機會。

第三,刪除遺囑公證優先條款。在現行的《繼承法》中,公證遺囑的效力最高。但規定修改之後,在立出多份遺囑的情況下,只選擇最後一份符合條件的遺囑作為執行標准。

第四,新增了遺囑的形式。此前多是手寫遺囑,新規又增加了列印遺囑和錄像遺囑,使遺囑能夠更長久的保存。不過也需要具備相應的條件,列印遺囑需要兩個或以上見證人、每頁要簽日期和姓名,錄像遺囑需要在聲音和圖像中記錄兩個或以上見證人的姓名、肖像和日期。

第五,增設遺產管理制度。遺囑人在訂立遺囑的時候,可以明確指定遺囑管理人,可以是繼承人,也可以是其他人,遺囑管理人可以收取報酬。

第六,遺產的范圍擴大了。《民法典》規定,法律對數據、網路虛擬財產有相關保護,因此依照規定,只要是自然人的合法財產都可以被繼承,包括虛擬財產。

第七,完善了遺贈扶養協議制度。《民法典》規定,將遺贈扶養協議制度的扶養人擴大到繼承人以外的組織或個人。也就是說,老年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扶養人,更加有利於老年人的利益保護。

『貳』 民法典繼承權對於訴訟時效是怎麼規定的

法律分析:民法典新規中對繼承權受到侵害請求法院保護的期限作了規制,同普通的民事侵權訴訟時效一致適用三年訴訟時效,最長期限還是20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 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叄』 依據民法典規定什麼不享有繼承權

根據《民法典》的規定,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專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屬。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
(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
(四)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
(五)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

『肆』 民法典繼承遺產規定是什麼

中國首部民法典對現行繼承法關於遺產繼承人的規定進行了完善,其中,新增的一條關於代位繼承人的規定,「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條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以書面形式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六十日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
(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
(四)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
(五)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
繼承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後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
受遺贈人有本條第一款規定行為的,喪失受遺贈權。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六條繼承權男女平等。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伍』 民法典規定誰不得享有繼承權

《民法典》第1125條第1款規定,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
(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
(四)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
(五)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
繼承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後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
根據上述規定可知,喪失繼承權的法定情形有: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首先,在主觀上,繼承人存在殺人的故意,不包括過失殺人。在犯罪動機上,不以繼承人為了取得被繼承人的遺產為前提。其次,故意犯罪的對象必須是被繼承人。最後,在客觀上實施了殺害行為,只要繼承人實施了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犯罪行為,不論犯罪是既遂還是未遂,都將喪失繼承權。
(二)是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首先,主觀上,必須有殺害的故意,且動機為爭奪遺產;其次,在客體上,所侵害的必須是其他繼承人的生命;最後,在客觀上,實施了殺害行為,不論犯罪行為是否既遂,都將喪失繼承權。
(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只要是遺棄被繼承人,不論是否嚴重,即失去繼承權;對於虐待被繼承人,則要求情節嚴重。至於情節是否嚴重,可以從實施虐待行為的時間、手段、後果和社會影響等方面判斷。
(四)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所謂情節嚴重,可以是繼承人通過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的行為侵佔了被繼承人的巨額遺產,也可以是導致其他繼承人未能參與遺產分割以致生活困難等。
(五)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不論繼承人是採取欺詐手段還是脅迫手段,只要導致被繼承人的真實意思歪曲,情節嚴重的,就構成喪失繼承權的法定事由。
《民法典》在規定繼承權喪失的同時,對於上述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但只要繼承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對其表示寬恕或者在遺囑中仍將其列為繼承人,其喪失的繼承權即可以恢復。

『陸』 依據民法典的規定哪些不享有繼承權

民法典規定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1、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2、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3、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4、偽造與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5、以欺詐和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與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的。

『柒』 民法典中關於繼承權的規定是什麼

法律分析:一、國家保護自然人的繼承權;二、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三、繼承人有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等行為的,喪失繼承權;四、繼承權男女平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 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