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權利分類
A. 民事權利分類的法律意義
根據權利標的的不同性質,民事權利可分為財產權和人身權。財產權是指與人身相分離的、有財產價值的權利,如物權、債權等。人身權是指以人身利益為標的的權利,如生命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等。區分財產權和人身權的意義在於,財產權受到侵害,一般不發生精神損害賠償的問題。
根據權利的作用,民事權利可分為支配權、請求權、形成權、抗辯權。支配權如物權、知識產權、人身權等。形成權如撤銷權、解除權、追認權、選擇之債中的選擇權等。
根據權利效力的不同,民事權利可分為絕對權和相對權。根據相互聯系的幾個民事權利中各權利所處的地位不同,可分為主權利和從權利;根據權利是否具有轉移性,可分為專屬權和非專屬權。
B. 民事權利能力的分類
1、物權,就是對財產的有效處理權利,樓上的財產權可通用,故不重復。
2、債權和抵押權對立,也都是民事權利的一種,故不可忽略。
3、遺產繼承權,眾所周知,故不復述。
4、知識產權,也廣為人知的,但是它的層面很廣,包括個人知識,著作權,發現權,商業上的各種權利等等。
5、就是切身相關的人身權了。法律保障作為公民和自然人的體格之完整性和不可侵犯性,就自身的意願才可以處理身體。
C. 民事權力如何進行分類
民事權利分為不同的種類。
1、財產權與人身權
根據民法所調整對象劃分。
財產權具有物質財富的內容,直接與經濟利益相聯系;人身權不直接具有物質內容,與特定人的人身相聯系。
2、支配權、請求權、形成權、抗辯權
根據民事權利的作用所進行的分類。
支配權:權利主體可以直接支配權利標的物而具有排他性的權利。例如:財產所有人對其所有財產的佔有、使用、收益、處分權;請求權:權利主體可以要求他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例如:請求他人償還借款的付款請求權;形成權:權利主體僅憑自己的行為就可以使某種權利發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例如:撤消權、合同解除權;抗辯權:對抗相對人行使請求權或其他權利的一種權利。例如:拒絕權。
3、絕對權與相對權
絕對權:特定的權利主體依法享有排除或對抗不特定義務主體妨礙或干涉的權利;相對權:權利主體依法僅能夠向特定的義務主體請求履行義務的權利。絕對權與相對權的劃分,主要根據義務主體的范圍和義務的內容,不在於說明權利的大小。絕對權與相對權之間不是絕對對立的,而是相對的。例如:財產所有權是絕對權,所有人有權排除任何非所有人的妨礙和干涉。但是,當所有權受到侵害時,所有權人只得要求排除侵權人的妨礙行為。
4、主權利和從權利
依據民事權利的互相依賴關系而進行的分類。
主權利:在相互關聯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民事權利中,可以獨立存在的民事權利;從權利:必須以其他民事權利的存在作為其存在前提的民事權利。例如:購買商品和索要發票的權利。
5、原權和救濟權
依據民事權利形成的特點和民事權利的目的進行的分類。
原權利:由符合法律規定或不違反法律要求的行為而形成的權利,通常的民事權利均是原權利;救濟權:因原權利受到侵害而產生的權利,目的是保護和恢復被侵害的權利。例如: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身體健康權是原權利,請求賠償權是救濟權。
6、既得權和期待權。
依據民事權利是否已經具備實現的現實可能性而進行的劃分。
既得權:已經具備實現的現實可能性的權利,即當事人已經實際取得的權利;期待權:不具備實現權利的現實可能性,將來可能實現也可能不能實現的民事權利。例如:婚姻自由權。
D. 民事權益的分類
民事權益是指生抄命權、健康襲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民事權益」包括4大類
(1)人身權益(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
(2)物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
(3)知識產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
(4)其他(股權、繼承權)
E. 民事權利包括哪些
民事權利包括內容如下:
1、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個人信息、婚姻家庭關系等;
2、其他民事主體,如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的民事權利包括,名稱權利,名譽權利,榮譽權利,財產權利,物權,債權,知識產權,股權和其他投資權利,法律規定的其他民事權利和利益。
民事權利是法律賦予民事主體享有的利益范圍和實施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以實現某種利益的意志。包括,權利人直接享有的某種利益和通過一定行為獲得的利益,權利人自己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和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以保證其享有或實現某種利益,在權利受到侵犯時,能夠請求有關國家機關予以保護。
民事權利就是服務於民事主體特定利益的實現或維持,由法律上之力保證實現的自由。這種自由,可以是自主決定的積極自由,如形成權。可以是免受侵擾的消極自由,如人格權。也可以二者兼具,如物權。
民事權利分類有以下幾點:
1、以民事權利的內容為標准,可以將民事權利區分為人身權、財產權、知識產權和社員權;
2、根據權利的作用,民事權利可以區分為支配權、請求權、抗辯權、形成權;
3、根據權利人可以向其主張權利實現的義務人的范圍,民事權利可以分為絕對權和相對權;
4、以權利的相互關系為標准,可以將民事權利分為主權利與從權利;
5、民事權利根據其成立要件是否全部具備,可以分為既得權與期待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條 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和榮譽權。
F. 什麼是民事權利,民事權利分為哪幾類
您好,民事權利是法律賦予民事主體享有的利益范圍和實施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以實現某種利益的意志。根據民事權利是否以財產利益為內容,民事權利可分為財產權和人身權;根據權利的作用,民事權利可分為支配權、請求權、抗辯權和形成權;根據民事權利的效力范圍,民事權利可分為絕對權和相對權等分類。
G. 民事權利的種類
民事權利的種類
分為兩大類(財產權和人身權),共五種:
財產權:財產所有權,債權,繼承權,知識產權
人身權:知識產權,人身權.
知識產權既具有財產權的性質,又具有人身權的性質.
H. 民事權利的權利分類有哪些
民事權利是民事主體依法享有並受法律保護的利益范圍或者實施某一行為(作為或不內作為)以實容現某種利益的可能性。簡單的說就是權利主體對實施還是不實施一定行為的選擇權。
民事權利包含以下含義:
民事權利
1、權利是法律關系的主體享有的利益范圍或者為某種行為的可能性;
2、權利是權利主體要求他人實施某種行為或者不實施某種行為,以實現其利益的可能性;
3、在權利受到侵害時,權利主體得請求國家機關予以救濟。
I. 民事權利分類五大類
法律分析:一、人身權利(一)人格權1.一般性人格權(第109條)2.具體性人格權(第110條)(1)物質性人格權: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2)精神性人格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3.個人信息權(第111條)(二)身份權即親屬權,包括監護權、配偶權等(第112條)二、財產權利(一)物權(第114條)1.動產物權(第115條)(1)動產自物權:動產所有權(2)動產他物權:動產質權、留置權、權利質權2.不動產物權(第115條)(1)動產自物權:不動權所有權、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相鄰權、共有權(2)動產他物權:一是用益物權: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居住權、地役權二是擔保物權:不動權抵押權(二)債權(第118條)1.合同之債(第119條)2.侵權之債(第120條)3.無因管理之債(第121條)4.不當得利之債(第122條)(三)知識產權(第123條)1.著作權2.工業產權:專利權、商標權(四)繼承權(第124條)1.法定繼承2.遺囑繼承(五)股權及其他投資性權利(第125條)(六)其他民事權利和利益(第126條)(七)對數據、網路虛擬財產的權利(第127條)(八)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婦女、消費者等特殊主體的特殊權利(第128條)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條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四條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物權。
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八條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債權。
債權是因合同、侵權行為、無因管理、不當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規定,權利人請求特定義務人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