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和普法
『壹』 民法法系和普通法法系的主要區別
區別如下:
(1)、在法律思維方式的特點方面,民法法系屬於演繹型思維,而普通法系屬於歸納型思維,注重類比推理。
(2)、在法的淵源方面,民法法系中法的正式淵源只是制定法,而普通法系中制定法、判例法都是法的正式淵源。
(3)、在法律的分類方面,民法法系國家一般都將公法與私法作為法律分類的基礎,而普通法系則是以普通法與衡平法為法的基本分類。
(4)、在訴訟程序方面,民法法系與教會法程序接近,屬於糾問制訴訟,普通法系則採用對抗製程序。
(5)、在法典編篡方面,民法法系的主要發展階段都有代表性的法典,特別是近代以來,進行了大規模的法典編篡活動。普通法系在都鐸王朝時期曾進行過較大規模的立法活動,近代以來制定法的數量也在增加,但從總體上看,不傾向進行系統的法典編篡。
另外,兩大法系在法院體系、法律概念、法律適用技術及法律觀念等方面還存在許多差別:
1、民法法系以成文法為主,通常不承認判例法的地位(但也有例外,如法國行政法就承認判例法);在法學理論上崇尚理性主義、傾向於建構重視邏輯,抽象化的概念體系。
2、普通法法系除非某一項目的法例因為客觀環境的需要或為了解決爭議而需要以成文法制定,否則,只需要根據當地過去對於該項目的習慣而評定誰是誰非。這種法系根據人們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公序良俗進行判別誰是誰非,不看重學歷威望,用平民組成陪審團。
『貳』 民法與法律的區別與聯系。
民法是法律的一個體類,是民事之間的糾紛,而法律范指很廣,他們的區別是一門是專項的,一個是廣范的。
『叄』 民法和民事法律的區別
民法,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民事法律,指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版為母法的一切法權律法規,如《合同法》、《婚姻法》、《物權法》、《繼承法》等等法律;程序法有《民事訴訟法》等。我國的民事法規就更多了,主要有最高人民法院針對各民事法律的司法解釋等等。
『肆』 請問憲法與民法的區別是什麼,求詳解
憲法和民法有著本質的區別。下面分別簡述憲法和民法。
一、憲法:
憲法具有至高無上的法律權威: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綱領,可以把它看作是 「 國家的領導者 」 和 「 法律的領導者 」 。是國家發展的引導者。
憲法是制定其他一切法律的依據:
一切法律、法規的制定都要以憲法為核心,不得同憲法相抵觸。國家制定一般部門法的依據就是憲法。
憲法內容涵蓋廣泛:
憲法的內容不同於一般法律。憲法的內容涉及國家和社會生活的根本問題,它規定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准則。
二、民法:
民法要以憲法為制定依據:
制定民法必須以憲法為最基本的依據,不得違背憲法原則精神,為憲法關於民事問題的順利實施保駕護航。
民法是單一的部門法:
民法只是國家法律體系中的綜合性民事部門法,但也是單一的部門法,只涉及國家和社會事務中的部分問題。
民法是調整民事關系的法律:
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正確調整民事關系,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的需要,根據憲法和我國實際情況,總結民事活動的實踐經驗,制定民法。
『伍』 普通法和民法有什麼區別
泥巴,這次你錯了.普通法系沒有民法這個概念的.民法是大陸法系特有的術語,起源於羅馬私法.
『陸』 民法與法制的關系
如果從法制角度來講,民法作為一個龐大的部門法,佔了相當大的份額,這一點可以從民法的調整對象上得出。
如果從法治角度來講,首先對法治做一個定義,就是法是良法,並且得到人們的認可。民法是私法、是權利法、是調整市民社會的法,它關繫到人的切身利益,如果民法的法律規范出現了大的紕漏,對法治將可能是毀滅性打擊,比如誠實信用原則的變遷(改革開放後幾十年的狀況說明了這一點),如果功利一點看法律的信仰,就是人們選擇法律作為追求公平正義的最佳方式。假如法律成本過高,或根本就是惡法,何談對法律的信仰,何談法治。
一點淺薄的想法,不足之處望指教。
『柒』 請問民法法系與普通法系的區別是什麼啊
民法法系(Civil Law System),亦抄稱羅馬法襲系、法典法系、大陸法系、羅馬日爾曼法系。民法法系,是指以古羅馬,特別是以19世紀初《法國民法典》和《德國民法典》為傳統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法律的總稱。以古羅馬法為發端,並以羅馬法在中世紀義大利的復興和神聖羅馬帝國中的繼受為源流,在近代法國民法和德國民法的基礎之上發展形成。始終與羅馬法有密切關系,以法典為主要淵源。
英美法系,又稱普通法法系。是指以英國普通法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法律的總稱。英美法系的主要特點是注重法典的延續性,以判例法(簡單解釋判例法就是以前怎麼判,現在還是怎麼判)為主要形式。
區分兩者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如果有完備的法典,以法條作為判案依據的,那就是民法法系,如果是以判例作為判案依據的,那就是普通法系。
『捌』 民法與社會法的區別
民法包含社會法,社會法是民法的一個分類。社會法是與民生有關的法律部門,是國家保障公民的社會權利的法律制度,屬於國家積極干預,保護弱勢群體。比如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環境保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金融法、計劃和產業政策法、國有企業法,等。民法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是處理民與民之間的關系。這個問題真專業,我很出汗1、調整對象不同經濟法調整對象是在國家協調本國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社會公共性經濟關系,不調整人身關系。民商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2、主體及主體之間關系不同經濟法的主體包括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企業的內部組織及有關人員、農戶、個體工商戶和公民。民商法主體是自然人和法人及其他組織。民商法的主體是平等的,沒有管理關系;經濟法的主體地位卻不要求平等。3、調整方式不同民法是私法,以自由平等為核心,其調整方式相應地採取意思自治原則,即由當事人自己意志設定其權利和義務,國家並不予以過多干涉。商法的主體是商事慣例,但在現代社會中,為保護交易安全,其中也滲入了一些公法性因素。國家的強制性規定也在逐漸增加。經濟法是公私兼顧的法,既強調市場之手,也強調國家之手。因而,其調整方式既有意志自治的因素,也有強制性因素。
4、內容不同經濟法主要設計國民經濟運行中關於公平競爭、防止壟斷、市場規劃、秩序維護、社會平衡、宏觀調控、可持續發展等的規定,法律表現為: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價格法、產業法、預演算法、財稅法、金融法、證券法、社會保障法。民商法的內容主要是關於民商事主體、行為、權利、義務、責任等的規定,法律表現為:民法通則、物權法、債權法、人身權法、親屬法、公司法、合同法、票據法、海商法、保險法。5、價值取向不同經濟法以社會整體利益為本位,著重於社會整體利益為導向,協調個體利益的矛盾與沖突,實現利益均衡,促進社會共同加之目標的實現。民商法以個人權利為本位,以保護個人利益為導向,著重調動個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個人利益最大化。
6、本質功能不同保護利益的不同,必然導致法律本質功能的差異。民法維護商品交換,而商品交換要求平等和自由,要求交換者以自己意志設定權利和義務。因此,民法的本質是市民社會的法,是私法,是「天生的平等派」,也是權利法。它站在當事人平等這一平面上對商品關系加以保護,其功能主要是維護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商法的本質功能基本與此相同。
『玖』 民法與法制之間的關系
民法是適應於人民大眾的法律規則,是屬於框架式條文,是法律制度的具體規則,是國家制定,人大通過,全面遵守的法律准則;
法制則是指通過一系列法律、法規規范、調整人民內部矛盾、社會基本行為,是一種具體實施的人民管理制度,是一種方式、方法。
與民法相對應的是刑法,與法制相對應的是自治,在表現形式和處理事務的結果上存在截然不同的效果。
『拾』 民法和其他法律有什麼區別
其他法律范圍太廣了,時間有限,簡單的提幾個。
1、經濟法與民法的區別
民法(小民法,具體指民法通則)就是用來規范一個人日常生活的法律,而經濟法則是專門規范經濟活動的法律。而大民法則是涵蓋了諸如民法通則、合同法、擔保法、諸多經濟法、商法等的法律法規的一個大概念。
①具體的調整對象不同。經濟法以國家在管理和協調國民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為調整對象,具有顯著的服從性,屬於公法范疇;民法則調整作為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以平等性為基本特徵,屬於私法的范疇。
②法律屬性不同。經濟法強調社會本位,以社會利益和社會責任為基本原則,著眼於維護全局的、長遠的利益;而民法則突出個體權利的本位性,強調社會個體的權利、平等和自由,能夠調動和保護個體的積極性及創造性。充分運用和體現市場競爭機制。
③調整方法不同。經濟法以強制性規范為主,對違法行為綜合運用財產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三種制裁形式,具有懲罰性;民法則更多地採用任意性規范,當事人可以依法自由處分權利,對違法行為採取民事制裁形式,具有補償性。
2、商法和民法的區別
商法是專門調整財產--是特別法
民法則同時涉及人身和財產的調整--是一般法
民法和商法相互滲透相互影響
3、勞動法與民法的區別
勞動法屬於經濟法部門,是調整勞動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民法屬於民法部門,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之間財產關系、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1)兩者的調整對象不同。勞動法調整的社會關系是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其他關系;民法是調整的對象是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以及財產關系。
2)兩者的主體不同。勞動法的一方必須是勞動者,另一方為用人單位(勞動使用者),雙方之間的關系兼有平等性和不平等性;民事法律關系主體雙方可能都是是公民、法人,或一方為公民另一方為法人,其主體地位平等。
(3)兩者的原則不相同。兩者各有獨特的原則,勞動法的基本原則包括勞動既是公民權利又是公民義務原則、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原則和勞動力資源合理配置原則等;而民法的基本原則為平等、公平、自願、誠實信用、禁止權利濫用等為原則。
(4)承擔的法律責任有所不同。勞動法中的民事責任要求採用某些特殊的責任形式,而民法中的無此要求。
4、刑法與民法的區別
《民法》是依法維護人(自然人、法人)的權利的法律。它強調公平至上!公平原則對其他民法原則起著重要的指導和統率作用,反映了社會主體對權利的最直接、最質朴的要求。有時候,《民法》帶有一定的溫情色彩。
《刑法》是依法剝奪人(自然人、法人)的權利的法律。《刑法》非常冷酷,它冷酷的極至便是代表統治階級對人的生命行使生殺予奪的權力!它強調懲罰(懲惡揚善),法定之罪必受法定之懲罰。任何時候,《刑法》皆具有無情的力量!當你不觸動它的時候,它就是一本死板的小冊子。當你觸動它的時候,它就是銅牆鐵壁甚至要你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