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張曙光
① 對涉案財物認定為贓款贓物被執行不服時,應如何救濟
案外人對涉案財物是否屬於贓款贓物提出異議且無法通過裁定補正的,應通過審判監督程序主張權利
案外人對據以執行的刑事裁判有關涉案款物部分的認定和處理不服,且異議無法通過裁定補正的,應當通過審判監督程序主張權利。
一、北京二中院就馬伯韜詐騙案,作出(2013)二中刑初字第1509號刑事判決,判決:有期徒刑12年,查封、凍結馬伯韜位於朝陽區觀音景園210樓2門302室房產(下稱「案涉房產」)並將該房產變價款按比例發還被害人。北京高院作出(2014)高刑終字第68號刑事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在執行刑事判決過程中,馬文林等因主張對案涉房產享有所有權提出執行異議,請求中止對案涉房產的執行。北京二中院認為,執行過程中案外人依據對案涉財物享有所有權,主張裁判認定該財物為贓款贓物屬於認定錯誤的,應通過審判監督程序救濟。據此,北京二中院作出(2016)京02執異91號執行裁定(下稱「91號裁定」),駁回馬文林等的異議請求。
三、馬文林等向北京高院申請復議。北京高院作出(2016)京執復62號執行裁定(下稱「62號裁定」),駁回馬文林等的復議申請,維持91號裁定。
四、馬文林等向最高法院申訴,請求:撤銷北62號、91號裁定,將案涉房產返還馬文林等。最高法院裁定:駁回馬文林等的申訴請求。
關於案外人對涉案財物是否屬於贓物提出異議的救濟程序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事裁判涉財產部分執行的若干規定》第十五條規定,一方面,案外人的申訴可以通過裁定補正的,執行法院應將異議材料移送刑事審判部門處理。另一方面,案外人的申訴無法通過裁定補正的,應當告知異議人通過審判監督程序處理。本案中,馬文林、周淑琴的申訴請求,涉及案涉房產的權屬爭議,而北京二中院(2013)二中刑初字第1509號刑事判決,明確指出案涉房產變價款按照比例發還被害人,申訴人馬文林、周淑琴的主張,屬於對原刑事裁判涉財產部分有關贓物認定內容不服,無法通過裁定補正。北京二中院(2013)二中刑初字第1509號刑事判決、北京高院(2014)高刑終字第68號刑事裁定中,有關涉案款物的認定以及變價處理意見明確,所附扣押物品清單包括案涉房產,申訴人馬文林、周淑琴如對據以執行的刑事裁判有關涉案款物認定和處理不服,可以通過審判監督程序主張權利。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總結該案的實務要點如下,以供實務參考。同時也提請當事人在主張權利時首先應注意救濟途徑的選擇,結合法院的裁定文書,在執行實務中,應重點關注以下內容:
一、生效刑事判決中涉及財產部分的執行過程中,案外人或被害人認為刑事裁判中對涉案財物是否屬於贓款贓物認定錯誤或者應予認定而未認定,向執行法院提出書面異議,可以通過裁定補正的,執行機構應當將異議材料移送刑事審判部門處理;無法通過裁定補正的,應當告知異議人通過審判監督程序處理。所以,案外人或被害人認為案涉財產被認定為贓款贓物存有異議,且異議無法通過裁定補正的,應當通過審判監督程序主張救濟。
二、可能被定性為贓款贓物的財產包括:存款、投資收益、孳息、利用贓款所購買的房或車等財產,案外人或被害人對該部分財產在生效刑事判決中是否應認定為贓款贓物有異議的,應通過審判監督程序進行救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事裁判涉財產部分執行的若干規定》
第十三條 被執行人在執行中同時承擔刑事責任、民事責任,其財產不足以支付的,按照下列順序執行:
(一)人身損害賠償中的醫療費用;
(二)退賠被害人的損失;
(三)其他民事債務;
(四)罰金;
(五)沒收財產。
債權人對執行標的依法享有優先受償權,其主張優先受償的,人民法院應當在前款第(一)項規定的醫療費用受償後,予以支持。
第十四條 執行過程中,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行為違反法律規定,或者案外人對執行標的主張足以阻止執行的實體權利,向執行法院提出書面異議的,執行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的規定處理。
人民法院審查案外人異議、復議,應當公開聽證。
第十五條 執行過程中,案外人或被害人認為刑事裁判中對涉案財物是否屬於贓款贓物認定錯誤或者應予認定而未認定,向執行法院提出書面異議,可以通過裁定補正的,執行機構應當將異議材料移送刑事審判部門處理;無法通過裁定補正的,應當告知異議人通過審判監督程序處理。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五條 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行為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向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銷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以下為該案在最高法院審理階段關於該事項分析的「本院認為」部分關於案外人對涉案財物是否屬於贓物提出異議且無法通過裁定補正的,應通過審判監督程序主張權利的詳細論述和分析。
本院認為,「關於案外人對刑事裁判涉財產部分提出執行異議的審查程序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事裁判涉財產部分執行的若干規定》第十四條規定,案外人對執行標的主張足以阻止執行的實體權利,向執行法院提出書面異議的,執行法院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的規定,通過執行異議、復議程序審查處理。因此,北京高院、北京二中院依法受理案外人馬文林、周淑琴異議,並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進行審查,於法有據,並無不當。
關於案外人對涉案財物是否屬於贓物提出異議的救濟程序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事裁判涉財產部分執行的若干規定》第十五條規定,一方面,案外人的申訴可以通過裁定補正的,執行法院應將異議材料移送刑事審判部門處理。另一方面,案外人的申訴無法通過裁定補正的,應當告知異議人通過審判監督程序處理。本案中,馬文林、周淑琴的申訴請求,涉及位於北京市朝陽區觀音景園210號樓2單元302室房產的權屬爭議,而北京二中院(2013)二中刑初字第1509號刑事判決,明確指出案涉房產變價款按照比例發還被害人,申訴人馬文林、周淑琴的主張,屬於對原刑事裁判涉財產部分有關贓物認定內容不服,無法通過裁定補正。北京二中院(2013)二中刑初字第1509號刑事判決、北京高院(2014)高刑終字第68號刑事裁定中,有關涉案款物的認定以及變價處理意見明確,所附扣押物品清單包括案涉房產,申訴人馬文林、周淑琴如對據以執行的刑事裁判有關涉案款物認定和處理不服,可以通過審判監督程序主張權利。」
案件來源:
最高人民法院:《馬文林、周淑琴與馬伯韜執行裁定書》【(2016)最高法執監418號】
有關案外人對涉案財物是否屬於贓物提出異議且無法通過裁定補正的,應通過審判監督程序主張權利的問題,以下是我們在寫作中檢索到與該問題相關的案例及裁判觀點,以供讀者參考。
1、執行過程中,案外人或被害人認為刑事裁判中對涉案財物是否屬於贓款贓物認定錯誤或者應予認定而未認定,向執行法院提出書面異議,可以通過裁定補正的,執行機構應當將異議材料移送刑事審判部門處理;無法通過裁定補正的,應當告知異議人通過審判監督程序處理。
案例一:《羅×與張曙光執行裁定書》【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16)京執復90號】
本院認為,「《刑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違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財物,應當予以沒收。沒收的財物和罰金,一律上繳國庫,不得挪用和自行處理。』本案涉案房屋北京市海淀區藍靛廠南路39號院1號樓7層1-701室系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北京二中院(2013)二中刑初字第1530號刑事判決特定物,列入『予以變價所得款予以沒收』的扣押款物處理清單,明確作為在案扣押款物予以沒收、上繳國庫,超出犯罪所得部分作為被告人張曙光的個人財產,並入沒收個人全部財產項執行。北京二中院依據生效刑事判決,對涉案房屋採取執行措施符合法律規定。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事裁判涉財產部分執行的若干規定》第十五條,『執行過程中,案外人或被害人認為刑事裁判中對涉案財物是否屬於贓款贓物認定錯誤或者應予認定而未認定,向執行法院提出書面異議,可以通過裁定補正的,執行機構應當將異議材料移送刑事審判部門處理;無法通過裁定補正的,應當告知異議人通過審判監督程序處理。』案外人羅×於執行程序中認為刑事裁判對涉案財物是否屬於贓款贓物認定錯誤提出異議,實質上是對執行依據本身的異議,應當通過審判監督等程序解決。北京二中院認為羅×異議請求缺乏事實及法律依據,依法駁回其異議,並無不當,應予維持。」
2、案外人認為生效刑事判決認定被執行人支付的購房款及產生的權益為贓款屬於認定錯誤,是對生效判決不服而提出的異議。
案例二:《廣州市峻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裁定書》【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16)粵執復165號】
本院認為,「本案執行依據即廣州中院(2010)穗中法刑二重字第8號刑事判決及附表內容已經明確應向被執行人峻聯公司追繳違法所得(包括峻聯公司支付欣建公司的購房款872萬元及產生的權益),所追繳款項用於發還被害人。廣州中院根據上述生效的刑事判決作出(2012)穗中法執字第996-4號執行裁定及協助執行通知書,申請復議人欣建公司對廣州中院上述執行行為提出異議,實際上是認為上述生效刑事判決認定峻聯公司支付的購房款872萬元及產生的權益為贓款屬於認定錯誤,是對生效判決不服而提出的異議。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事裁判涉財產部分執行的若干規定》第十五條的規定:『執行過程中,案外人或被害人認為刑事裁判中對涉案財物是否屬於贓款贓物認定錯誤或者應予認定而未認定,向執行法院提出書面異議,可以通過裁定補正的,執行機構應當將異議材料移送刑事審判部門處理;無法通過裁定補正的,應當告知異議人通過審判監督程序處理。』因此,欣建公司對此所提異議不屬於執行異議審查范圍,其認為生效判決有錯誤,應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上述規定另循法律途徑解決。」
3、異議人提出刑事裁定書將存款認定為贓款錯誤等異議,系異議人對刑事裁判中對涉案財物是否屬於贓款贓物認定錯誤提出的異議,不屬於執行機構審查的事項,執行機構應當將異議材料移送刑事審判部門處理。
案例三:《平頂山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建新支行刑事執行一案執行裁定書》【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6)豫執復84號】
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事裁判涉財產部分執行的若干規定》第六條規定:『執行過程中,案外人或被害人認為刑事裁判中對涉案財物是否屬於贓款贓物認定錯誤或者應予認定而未認定,向執行法院提出書面異議,可以通過裁定補正的,執行機構應當將異議材料移送刑事審判部門處理;無法通過裁定補正的,應當告知異議人通過審判監督程序處理』。本案中,異議人提出刑事裁定書將3000萬元存款認定為贓款錯誤等異議,系異議人對刑事裁判中對涉案財物是否屬於贓款贓物認定錯誤提出的異議,不屬於執行機構審查的事項,執行機構應當將異議材料移送刑事審判部門處理。焦作中院在異議審查中未將異議人的異議材料移送刑事審判部門處理,直接裁定駁回異議人的異議申請,處理不當,應當予以糾正。且在本案復議審查中,平頂山市公安局認為已向焦作中院執行的財物屬於涉案財物的情況進行了通報,焦作中院應當按照相關法律規定一並進行審查處理。」
4、以涉案房屋系其合法財產為由提出案外人異議,實質上是針對生效刑事判決關於涉案房屋的認定為贓物提出的異議,應通過審判監督程序處理。
案例四:《馬文林等與馬伯韜執行裁定書》【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16)京執復62號】
本院認為,「依據相關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刑事裁判涉財產部分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主張足以阻止執行的實體權利,向執行法院提出書面異議的,執行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的規定處理。案外人或被害人認為刑事裁判中對涉案財物是否屬於贓款贓物認定錯誤或者應予認定而未認定,向執行法院提出書面異議,可以通過裁定補正的,執行機構應當將異議材料移送刑事審判部門處理;無法通過裁定補正的,應當告知異議人通過審判監督程序處理。本案中,對於涉案房屋,(2013)二中刑初字第1509號刑事判決主文的第二項內容為『在案凍結的錢款及扣押物品之變價款,按比例退賠各被害人,不足部分繼續追繳退賠各被害人(詳見清單)』。『扣押物品清單』第二項的內容為『查封、凍結馬伯韜位於朝陽區觀音景園210號樓2單元302室房產一處之變價款,按比例發還被害人』。馬文林、周淑琴以涉案房屋系其合法財產為由提出案外人異議,實質上是針對生效刑事判決關於涉案房屋的認定提出的。二中院告知馬文林、周淑琴通過審判監督程序處理,駁回其案外人異議並無不當。」
5、案外人對刑事判決認定被執行人支付的購房款及產生的權益屬於贓款錯誤,並提出異議,該執行異議實質是對生效法律文書提出異議,應適用審判監督程序進行處理。
案例五:《廣東欣建建築工程有限公司與廣州市峻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物業服務合同糾紛執行裁定書》【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15)粵高法執復字第90號】
本院認為,「關於案外人對生效刑事判決所確定的執行標的提出異議的處理程序問題。經查,本案執行依據(2010)穗中法刑二重字第8號刑事判決及附表內容已經明確應向被執行人峻聯公司追繳違法所得(包括峻聯公司支付欣建公司的購房款872萬元及產生的權益),所追繳款項用於發還被害人。現申請復議人欣建公司認為(2010)穗中法刑二重字第8號刑事判決認定峻聯公司支付的購房款872萬元及產生的權益屬於贓款錯誤,對上述認定提出異議。該執行異議實質是對生效法律文書提出異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規定,對該異議的審查不屬於執行程序審查的范圍。案外人認為本案執行依據認定錯誤應通過審判監督程序解決。因此,申請復議人欣建公司認為(2014)穗中法執行異議字第203號執行裁定確定生效刑事判決認定贓款是否有誤不屬於執行異議程序審查范圍錯誤的復議理由,沒有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另外,對峻聯公司支付欣建公司的購房款872萬元屬於贓款有異議,對此異議的審查處理涉及當事人的實體權利,應當由審判部門通過審判監督程序解決,而不能以補正裁定解決。申請復議人欣建公司認為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應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事裁判涉財產部分執行的若干規定》第十五條規定審查處理上述執行異議,理由不能成立,其主張本院不予採納。」
② 中鐵電氣化局劉志遠判決書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2013)二中刑初字第1530號。公訴機關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
被告人張曙光,男,1956年12月25日出生於江蘇省溧陽市,漢族,大學文化,原鐵道部副總工程師、運輸局局長,曾任原鐵道部運輸局裝備部客車處處長、裝備部副主任,住北京市海淀區。
被告人張曙光因涉嫌犯受賄罪於2012年4月1日被刑事拘留,同年4月13日被逮捕。
辯護人王大明,北京桓標律師事務所律師。辯護人楊希光,北京高文律師事務所律師。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以京檢二分刑訴[2013]0155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張曙光犯受賄罪,於2013年7月16日向本院提起公訴。
本院於同年7月19日立案受理後,依法組成合議庭,於同年9月10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指派檢察員孫晴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張曙光及其辯護人王大明、楊希光到庭參加訴訟。現已審理終結。
審判長宣讀法院經審理查明的事實。經審理查明:2000年至2011年間,被告人張曙光分別利用擔任原鐵道部(以下簡稱鐵道部)運輸局裝備部客車處處長、裝備部副主任、運輸局局長等職務上的便利,為廣州中車軌道交通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單位在解決藍箭列車使用及列車配件銷售、技術產品應用、工程項目中標等事項上提供幫助,非法收受上述單位負責人楊建宇、戈建鳴、王建新等人給予的款物共計摺合人民幣47 181 315.35元。案發後,涉案贓款、贓物已全部追繳,張曙光主動交代了辦案機關不掌握的大部分受賄事實。
審判長宣讀張曙光第一起受賄事實。2000年至2011年間,張曙光在擔任鐵道部運輸局裝備部客車處處長、裝備部副主任、運輸局局長期間,接受廣州中車鐵路機車車輛銷售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稱中車機車公司)、廣州中車軌道交通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中車軌道公司)法定代表人楊建宇的請托,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上述兩家公司分別解決藍箭動車組租賃到期後繼續使用及列車空調設備銷售等問題提供幫助,為此先後在北京等地收受或者同意其情婦羅菲(另案處理)收受楊建宇送予的款物,共計摺合人民幣10102979.35元。
第二起受賄事實:2004年初,張曙光在擔任鐵道部運輸局裝備部副主任期間,在明知時任青島四方新誠志卓客車配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誠志卓公司)董事的楊慶凱希望其幫助該公司獲得更多普通客車車輛內飾產品等配件的訂單業務,並進入動車組零配件供應商行列的情況下,在京都信苑飯店收受楊慶凱給予的人民幣3萬元。2006年11月,張曙光在擔任鐵道部運輸局局長期間,在明知時任新誠志卓公司董事長的楊慶凱有上述請託事項的情況下,在北京香格里拉飯店收受楊慶凱給予的美元1萬元,摺合人民幣78667元。
第三起受賄事實:2004年間,張曙光在擔任鐵道部運輸局裝備部副主任期間,接受青島亞通達鐵路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通達公司)總經理劉越勝的請托,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裝備部研究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四方公司)報送推薦亞通達公司引進國外蓄電池技術和集便器技術生產CRH2型動車組配件的方案時,同意該方案。2005年春節前後,張曙光在劉越勝對其支持表示感謝並希望其幫助亞通達公司參與300公里動車組業務之後,在北京香格里拉飯店收受劉越勝給予的人民幣10萬元。
第四起受賄事實:2005年至2006年間,張曙光在擔任鐵道部運輸局裝備部副主任、運輸局局長期間,接受中技國際招標公司(以下簡稱中技公司)總經理王康的請托,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該公司在鐵道部中標「時速200公里及以上動車組技術引進國產化」項目、獲取較高代理費率等方面提供幫助,為此先後7次在辦公室等地共計收受王康給予的人民幣7萬元、美元4萬元和歐元1萬元,以上錢款共計摺合人民幣479538元。
第五起受賄事實:2005年、2007年及2009年春節期間,張曙光在擔任鐵道部運輸局裝備部副主任、運輸局局長期間,接受蘇城軌道交通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城公司)法定代表人徐洪發請求幫助該公司參與動車組車窗業務的請托,先後3次在北京香格里拉飯店收受徐洪發給予的錢款共計人民幣30萬元。
第六起受賄事實:2005年至2009年間,張曙光在擔任鐵道部運輸局局長期間,在今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今創集團)總裁戈建鳴表示願意給其財物,並請其給予今創集團支持之後,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今創集團成為動車組輔助電源等配件的配套生產商及壓低外方談判條件等事項提供幫助,為此分別以需要用錢、參評中國科學院院士需要用錢為由,向戈建鳴提出需要用錢的具體數額,先後3次在京都信苑飯店收受戈建鳴給予的錢款共計人民幣800萬元。該款部分被張曙光交給妹夫王勇保存,部分被用於為羅菲買房,其餘被張曙光和羅菲揮霍。
第七起受賄事實:2007年間,張曙光在擔任鐵道部運輸局局長期間,在武漢正遠鐵路電氣有限公司(下稱正遠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建新多次向其提出請托,請求幫助將該公司研發的交直交1600KW牽引變流技術和列車計算機網路控制系統轉化為產品應用於高鐵之後,指示該公司不要停止研究工作,為將來應用做准備,同時表示合適時讓該公司先進入地鐵檢驗,以後再進入高鐵領域。為此,張曙光於2007年至2009年間,以購買房屋、參評中國科學院院士為由,先後3次在北京收受王建新給予的錢款共計人民幣1850萬元。該款部分被張曙光用於購房,部分被張曙光交給王勇保存,其餘被張曙光和羅菲揮霍。
第八起受賄事實:2007年前後,張曙光在擔任鐵道部運輸局局長期間,接受無錫市萬里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稱無錫萬里公司)法定代表人談國良的請托,答應幫助該公司獲得300公里動車組的集便器業務。次年,張曙光接受談國良的請托,利用擔任鐵道部運輸局局長的職務便利,給時任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的李丕慶打電話,幫助無錫萬里公司催要集便器貨款,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不久後即付清無錫萬里公司的集便器貨款。為此,張曙光於2007年間在北京香格里拉飯店收受談國良給予的人民幣5萬元,於2010年春節前在家中收受談國良給予的人民幣10萬元。
第九起受賄事實:2009年3月間,張曙光在擔任鐵道部運輸局局長期間,接受北京博得交通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稱博得公司)法定代表人陳丙玉請求幫助該公司獲得時速380公里動車組列車車門項目的請托,在北京香格里拉飯店收受陳丙玉給予的人民幣500萬元。該款部分被張曙光交予王勇保存,其餘被張曙光、羅菲揮霍。
第十起受賄事實:2009年初,張曙光在擔任鐵道部運輸局局長期間,接受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稱中鐵電氣化局)總經理劉志遠請求幫助該公司獲得電氣化工程項目的請托,在北京香格里拉飯店收受劉志遠給予的人民幣30萬元,後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幫助該公司於2009年6月中標哈大線電氣化工程項目。2010年3月初,張曙光在擔任鐵道部運輸局局長期間,接受劉志遠請求幫助該公司獲得電氣化工程項目的請托,在北京香格里拉飯店收受劉志遠給予的歐元3萬元,摺合人民幣272 625元。後張曙光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幫助該公司於2010年8月至9月間中標南廣線和合蚌線等標段的電氣化工程項目。
第十一起受賄事實:2009年至2010年間,張曙光在擔任鐵道部運輸局局長期間,接受中鐵建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稱中鐵建電氣化局)董事長薛之桂和總經理鄭斌的請托,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該公司工程項目中標等事項提供幫助,先後5次在辦公室共計收受薛之桂、鄭斌給予的人民幣5萬元、歐元4萬元和美元2萬元,以上錢款共計摺合人民幣572556元。
第十二起受賄事實:2010年夏,時任鐵道部運輸局局長的張曙光在吉林省長春市開會期間,在吉林省金豆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稱金豆集團)法定代表人金明南請求幫助該公司參與動車組座椅生產業務之後,在長春香格里拉飯店收受金明南給予的附有載明持卡人姓名及銀行卡密碼紙條的銀行卡3張,該3張銀行卡內共計存款人民幣200萬元。
第十三起受賄事實:2009年年底至2011年1月間,張曙光在擔任鐵道部運輸局局長期間,在中車機車公司法定代表人楊建宇的介紹下,接受雙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稱雙雙集團)法定代表人陳曉美請求幫助該公司參與有關列車電機項目的請托,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該公司與日本三菱電機株式會社合作提供幫助,為此於2010年6月、2011年1月在北京香格里拉飯店先後收受陳曉美給予的港幣100萬元和50萬元,共計摺合人民幣129.495萬元。
審判長宣讀法院對被告人張曙光辯解及辯護人辯護意見的核查及綜合評判的內容。對於被告人張曙光提出的辯解及辯護人提出的辯護意見,本院核查並綜合評判如下:
1、關於被告人張曙光所提其是在戈建鳴事先表示了要用錢就找他的情況下,才提出需要具體數額的錢款,其沒有索賄的辯解,以及辯護人所提戈建鳴事先向張曙光明確表示過如果需要用錢可以予以解決,不讓張曙光再找別人,張曙光收受戈送予的錢款不屬於索賄的辯護意見,經查,在張曙光向戈建鳴提出需要用錢之前,戈建鳴確向張曙光作出「要用錢就找他」等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視為事先主動提出願意給張曙光財物的概括表示,張曙光在此情況下向戈建鳴提出需要用錢及具體用錢數額,不屬於索賄,故該部分辯解及辯護意見成立,本院予以採納。
2、關於被告人張曙光所提在本案中其未做損害國家利益之事的辯解,以及辯護人所提張曙光在收受他人財物的過程中沒有為請託人謀取非法利益的故意,其在為請託人辦理請託事項時,能夠堅持不損害國家利益的底線,嚴把安全關和技術、質量關,按各項規章和程序辦事,沒有打招呼干涉企業正常招標的辯護意見,經查,該部分辯解及辯護意見基本屬實,但其中提到的張曙光的行為均為其職責所系,不足以成為對其從寬處罰的理由,故本院對該部分辯解及辯護意見不予採納。
3、關於被告人張曙光所提有的受賄沒有刻意為他人謀利;為部分企業與外方談判是為國家整體利益和減少國家高鐵建設成本,其行為不同於直接為他人謀利的辯解,以及辯護人所提張曙光作為高鐵技術引進的負責人,在中外企業的合作談判中維護國家利益,使中方相關企業也獲得了利益,張曙光的此行為與其直接為中方企業謀利有本質區別,張曙光收受款物數額絕大部分具有人際人情交往的屬性,在量刑上有可寬宥之處的辯護意見,經查,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條第一款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是受賄罪。據此規定,故意為他人謀利與刻意為他人謀利,直接為他人謀利與間接為他人謀利,對於認定受賄罪均無本質區別;鑒於被告人張曙光受賄情節特別嚴重,其未刻意為他人謀利和未直接為他人謀利均不足以對其從寬處罰。本案中張曙光收受他人財物的行為均屬於其利用職務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的權錢交易,並不具有人際人情交往的屬性。故本院對該部分辯解及辯護意見不予採納。
4、關於辯護人所提指控張曙光的部分受賄犯罪還停留在承諾、許諾所請託事項的階段,張曙光尚未辦理請託事項的辯護意見,經查,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全國法院審理經濟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的通知》的相關規定,為他人謀取利益包括承諾、實施和實現三個階段的行為;明知他人有具體請託事項而收受其財物的,視為承諾為他人謀取利益;國家工作人員收受他人財物時,根據他人提出的具體請託事項,承諾為他人謀取利益的,即具備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要件。故張曙光的部分受賄犯罪雖停留在承諾、許諾所請託事項的階段,亦已構成受賄罪的既遂,該情節不足以成為對張曙光從寬處罰的理由,本院對該部分辯護意見不予採納。
5、關於辯護人所提張曙光沒有為楊慶凱、徐洪發提供幫助,拒絕了陳丙玉、金明南的請托的辯護意見,經查,張曙光在偵查階段的供述與證人楊慶凱、徐洪發、陳丙玉和金明南的證言相互印證,證實張曙光明知該四人送予財物的目的和請托內容,雖然張曙光曾拒絕陳丙玉和金明南的請托,但此後其在明知該二人具有具體請託事項時仍收受該二人送予的財物,應認定其承諾為楊慶凱、徐洪發、陳丙玉和金明南所在單位謀取利益,其收受該四人送予財物的行為構成受賄罪的既遂,故本院對該部分辯護意見不予採納。
6、關於辯護人所提張曙光認為多次出國收受王康送予的外幣屬於王康所在公司為引進項目而支出的各種費用中的一種,張曙光主觀上存在認識錯誤的辯護意見,經查,張曙光在偵查階段已供述自己清楚王康多次送其外幣的目的,一是保持項目做下去,二是在每個項目中在代理費的確定上其能幫助說好話。該供述與王康的證言等證據可相互印證,辯護人所提張曙光主觀上存在認識錯誤的意見無證據支持,不能成立,故本院對該部分辯護意見不予採納。
7、關於辯護人所提王建新是希望張曙光在技術上給予幫助,並為其自主研發的兩項技術有朝一日用於鐵路機車上提供支持,張曙光未因收受王建新的錢物而為其謀取不當利益的辯護意見,經查,證人王建新的證言及被告人張曙光的供述均證明王建新並非希望張曙光在技術上提供幫助,而是希望張曙光利用職務便利為王建新公司的兩項技術應用於動車組提供幫助,供證一致,足以認定;張曙光明知王建新的請託事項而收受王建新的財物,其行為已構成受賄罪,張曙光是否為王建新謀取不當利益不影響張曙光受賄罪名的成立,故本院對該部分辯護意見不予採納。
8、關於辯護人所提張曙光始終如實供述收受賄賂的有關犯罪事實,構成坦白;主動交代辦案機關不掌握的多項犯罪事實,應認定為自首的辯護意見,經查,張曙光確有坦白情節;其主動交代辦案機關不掌握的犯罪事實與辦案機關已掌握的犯罪事實屬於同種犯罪事實,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第四條規定,張曙光主動交代行為不構成自首。故本院對該部分辯護意見中構成坦白的意見予以採納,對其餘構成自首的意見不予採納。
9、關於辯護人所提張曙光在接受調查之初檢舉了他人的犯罪線索,為我國鐵路建設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應認定為有重大立功表現的辯護意見,經查,現無證據證明張曙光檢舉他人犯罪線索對他人犯罪案件的偵破起到實際作用;其為我國鐵路建設和發展作出的貢獻並非到案後實施的行為,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第七條的規定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職務犯罪案件認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節若干問題的意見》的相關規定,不構成立功,故本院對該部分辯護意見不予採納。
10、關於辯護人所提張曙光沒有前科,案發後認罪悔罪,積極聯系家人退賠贓款贓物,涉案贓款贓物已全部追繳或退回的辯護意見,經查,該部分辯護意見屬實,本院酌予採納,並在量刑時予以考慮。
本院認為:被告人張曙光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共計摺合人民幣4700餘萬元,其行為已構成受賄罪,受賄數額特別巨大,情節特別嚴重,依法應予懲處。被告人張曙光所犯受賄罪罪行極其嚴重,論罪應當判處死刑,鑒於其因涉嫌受賄被調查後,主動交代了辦案機關尚不掌握的大部分受賄事實,認罪、悔罪,贓款、贓物已全部追繳,對其判處死刑,可不立即執行。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指控被告人張曙光犯受賄罪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的罪名成立。唯在張曙光向戈建鳴提出需要用錢及具體用錢數額前,戈建鳴已向張曙光作出了願意給予其財物的概括表示,指控該起事實為索賄不當;張曙光同意楊建宇為羅菲購買的兩塊手錶均為羅菲選定後由楊建宇代為支付貨款,應以楊建宇實際支付的貨款認定張曙光的受賄數額,將上述兩塊手錶的鑒定價格指控為張曙光的受賄數額不當,本院不予支持。根據被告人張曙光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於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條第一款、第三百八十六條、第三百八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款、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四款、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第四十八條、第五十一條、第五十七條第一款、第五十九條、第六十一條、第六十四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人張曙光犯受賄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期間,從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核准之日起計算),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二、在案扣押款物予以沒收,上繳國庫,超出犯罪所得部分作為被告人張曙光的個人財產,並入沒收個人全部財產項執行(清單附後)。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③ 法學碩士要怎麼報名 是全國聯考 還是 其他方法
法學碩士是全國有資格招收法學碩士研究生的高校各自單獨命題(除公共課外),全國重點大學和一部分一般本科院校一般都有招收法學碩士的資格。
人大法學院各專業碩士入學考試建議參考書目:
人大21世紀系列教材
《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制史》
《刑法》
《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
法理學專業課
《法理學》(新版),孫國華、朱景文主編,人大出版社
《西方法律思想史》,谷春德、史彤彪主編,人大出版社
《法理求索》,孫國華,中國檢察出版社,2003年版本
《法社會學》,朱景文,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本
《比較法總論》,朱景文,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本
朱力宇 張曙光:《立法學》,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本
憲法行政法專業課
《憲法》,許崇德主編,人大出版社21世紀系列教材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人大出版社21世紀系列教材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姜明安主編,北大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國憲法問題研究》,胡錦光主編,新華出版社
《現代憲法學基本原理》,徐秀義、韓大元主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中國憲法》,胡錦光、韓大元著,法律出版社
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憲法行政法
民商法專業課:
《民法總論》 梁彗星 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9.00元
《民法》王利明 等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9.00元
《知識產權法》劉春田 等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3.00元
《知識產權法學》吳漢東 劉劍文等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2年 32.00元
《債法總論》張廣興 法律出版社 1997年 18.00元
《合同法》王利明 王軼 房紹坤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42.00元
《合同法新論.總則》王利明 崔建遠(合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修訂版 39.00元
《違約責任論》王利明(專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39.00元(2000年修訂版)(備選)
《物權法論》王利明(專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98年 44.00元
《物權法研究》王利明 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78.00元 2002年版
《侵權行為法》王利明、楊立新 法律出版社 18.00元
《人格權法》王利明、楊立新、姚輝 法律出版社 12.00元
《繼承法》郭明瑞、房紹坤 法律出版社 13.00元
《親屬法》楊大文 法律出版社 20.00元(2000年修訂)
《婚姻家庭法》楊大文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5.00元(備選)
《商法總論》趙中孚 等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2.00元
商事單行法教材(人大21世紀系列教材):(可選95規劃民商系列 法律出版社)
《企業和公司法》38.00元
《票據法》19.00元
《證券法》24.00元
《海商法》26.00元
《保險法》27.00元 覃有土 法律出版社 2002年出版
《破產法》30.00元
《中國公司法》(修訂版)葉林;審計出版社
或者:王保樹《中國商事法》人民法院出版社 54.00元(2000年修訂)
范健《商法》北京大學出版社 39.60元 (21世紀系列)
可參考:《知識產權法》 鄭成思 法律出版社 21.00元
《物權法》梁彗星 陳華彬 法律出版社 21.00元
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民法
刑法專業課
王作富主編:《刑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高銘暄、馬克昌主編:《刑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趙秉志主編:《刑法新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高銘暄主編:《刑法專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刑法典、單行刑法、刑法修正案、立法解釋及相關司法解釋。
人大復以報刊資料刑法學
國際法專業課
《國際法》,程曉霞,人大21世紀系列教材
《國際私法》,章尚錦,人大21世紀系列教材
《國際法》,王鐵崖,法律出版社
《國際貿易法》,王傳麗,法律出版社
《國際投資法》,余勁松,法律出版社
《國際經濟法》,陳安,北京大學出版社
《國際私法》,韓德培,北京大學出版社
《世界貿易組織》,曹建明,法律出版社
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國際法學
民事訴訟法專業課
《民事訴訟法》,江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民事訴訟法學原理》,江偉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民事訴訟當事人研究》,肖建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司法現代化與民事訴訟制度的建構》,章武生、張衛平等,法律出版社
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訴訟法學·司法制度)
④ 關於張曙光案件的疑問
你好
對於你的問題分析如下:
1、我國目前沒有將性賄賂入罪,算行賄,但不屬於犯罪;
2、此可以作為贓款,由公檢法機關追回;
3、以單位行賄罪論處,對單位罰金,且對相關責任人處刑罰;
4、情人如果沒有幫助其犯罪,如幫其受行賄款等,不構成犯罪,如果有,則以共犯論處;
5、不算,那裡只是黨內的雙規,根據刑法,只有被公檢法機關關押的期間或被指定監視居住的才可以在刑罰中減扣;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八十五條【受賄罪】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是受賄罪。
國家工作人員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的,以受賄論處。
第三百八十九條【行賄罪】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的,是行賄罪。
在經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以行賄論處。
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是行賄。
第三百九十三條【單位行賄罪】單位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回扣、手續費,情節嚴重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賄取得的違法所得歸個人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九條、第三百九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⑤ 十大和法律打擦邊球的行業分析
這些報道中包括了作者的看法與意見。人們為了規避法律風險,肯定會對法律進行充分的研究,以規避因為法律風險帶來的不良後果。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是許多法律人士的工作。 近幾年時有發生的「富人安全」問題,使「私人保鏢」這一神秘職業逐漸浮出水面。越來越多的富人們選擇了高薪聘請武藝高強之人,以應付隨時可能出現的危險。而這些保鏢往往以秘書、助手、助理或司機的身份出現,其擔負的責任主要是保護雇請者的安全,並協助處理部分私人的相關事務。
如今的西方國家,私人保鏢已成為一種像律師或醫生一樣的普通職業,而在中國,因為尚未獲得法律承認,所以在很多時候,私人保鏢幾乎是在與法律「打擦邊球」當中生存。如何對待「私人保鏢」這一「新生事物」,已引起社會及法律界的廣泛關注。
針對富人階層的刑事案件呈上升趨勢
今年1月22日,山西民營企業海鑫集團董事長李海倉被人槍殺於辦公室,兇手也當場自殺。2月22日,在北京經營市場、身價數千萬的浙江溫州樂清富商周祖豹,在家門口被人刺殺,身中14刀。
隨著暴力與反暴力的斗爭日益尖銳,有關富人及其家屬遇到搶劫、綁架、勒索的消息也屢屢見諸報端。
山西大同雲崗實業總公司董事長劉建日從2002年2月開始受到黑社會的威脅,被勒索金額高達1億元。當年7月13日上午,劉建日攜家人在為父親掃墓返回途中,從樹林中竄出30多個人對他們進行突然襲擊。劉建日在隨行的親朋好友及保鏢的保護下,在曠野中奔跑了5個小時後才得以逃脫。
杭州高新區浦沿鎮某集團公司董事長章某今年1月9日晚走進當地公安局,手裡拿著一封夾了子彈的勒索40萬元的信。
在廣東,近年來,一些犯罪嫌疑人利用放置爆炸裝置、寄信(有的信中附有子彈、毒物等物品)、打電話、發手機簡訊等方式要挾、對企事業單位及其負責人大肆進行敲詐的犯罪案件也呈上升之勢。
「富人被害」催生「私人保鏢」
據了解,在我國有的省份,「侵財」案佔了刑事案件的近90%。針對富人階層的綁架、敲詐、勒索、搶劫等暴力事件占刑事案件的比例正逐漸加大,針對富人階層的極端事件的發生頻率也越來越高。
有資料統計,當下中國有億萬富翁1000人,百萬富翁300萬人。另外,越來越龐大的體育明星、娛樂明星群體由於其公眾人物的特殊性,往往也需要有專職的保衛人員協助他們工作。從事保鏢工作的夏先生告訴記者,按照他的結交范圍判斷,廣州的私人保鏢不少於5000人。而聘請保鏢者多是文藝界名人、企業家和各行各業的成功人士,其中尤以外資、獨資和三資企業的老闆居多。由於廣州酒店業和房地產業的發達,私人保鏢在這兩個行業當中也佔了很大比例。
記者在與一些企業老闆交談中得知,多數老闆聘請保鏢除了對自身安全的考慮外,不少時候也是一種擺威風或講排場的需要。有的老闆請保鏢甚至是為了應酬,如在交際場上不願多飲酒,有了保鏢就可以讓他們代勞。
而在國外,私人保鏢已成為一個龐大的產業。美國司法部的一項調查報告表明,美國現有私家保安隊員約160萬人,其人數是正規警察的3倍。美國保安業營業額到2000年達到1000億美元以上。
「私人保鏢」跨在法律紅線上
由於私人保鏢目前尚未獲得我國法律承認,在很多時候,私人保鏢幾乎是在與法律「打擦邊球」當中生存。因此,有人將私人保鏢稱為「跨在法律界碑上的人」。從事私人保鏢工作的夏先生和鄭先生都談道,「老闆第一,法律第二」還是「法律第一,老闆第二」往往會成「私人保鏢」間爭論的話題。有的保鏢因不能完成老闆提出的「非分要求」,被老闆解僱;有的保鏢被老闆認為「不夠忠心」,頻頻失業;而更多的保鏢則因為時刻「以老闆的安全為中心」而屢屢與法律發生摩擦。
「私人保鏢」鄭先生說,許多保鏢都有過被拘留的經歷,因為面對老闆的命令,首先想到的是服從,然後才是法律。但是他們也會盡量在老闆的命令與法律之間尋求平衡,「如果是殺人放火,當然不幹,不可能真的為了那幾千塊錢的報酬把命都搭進去。但是,如果後果不嚴重,還是會按老闆的去做,大不了進一趟派出所。」
鄭先生說,若社會能對這一行業制定規范,他相信90%的保鏢都會按規定來做,做一個「遵紀守法的保鏢」。
但同樣是從事保鏢工作的夏先生對「遵紀守法的保鏢」這一說法卻表示了質疑。他說,不可否認的是,目前聘請保鏢的人當中,從事「不正當行業」的佔了很大比例。按照夏先生的說法,「做正當生意的一般不需要保鏢,只有走私、詐騙、開賭場的老闆才特別需要保鏢」。這些保鏢在很大程度上確實充當著「幫凶」與「打手」的角色。若對保鏢行業立法,夏先生擔心這部分人依然很難做到遵紀守法。
「私人保鏢」是「平衡木上的弱勢群體」?
在「違法」與「犯罪」之間走平衡木的感覺畢竟不是一種享受。夏先生說,從某種意義上講,私人保鏢在我國還是一個「弱勢群體」。他們沒有自己的組織,沒有可以保護其權益的法規,時刻都面臨著被老闆「炒魷魚」或被警察拉去「訓話」的風險。他們甚至沒有一個在法律上得到確認的身份,對外只能稱自己是「司機」或「做保安的」。
實際上,有不少年輕人是以做保鏢為「跳板」謀得了更好的發展。夏先生便是通過做保鏢成了老闆的職員。他對這一結果比較滿意。他說自己剛從部隊退役時,沒有其他技能,也做過保安等工作,但報酬太低,覺得埋沒了自己的好身體與好功夫。後來做了保鏢,一個月的工資在3000元以上,且比較受老闆重視。
但是,鄭先生和夏先生都談道,他們對外不會說自己是「私人保鏢」,一方面是出於「保密」的需要,另一方面他們認為社會對「保鏢」二字懷著偏見甚至敵意,動輒把這一行業與「打手」、「黑保安」相提並論。時刻行走在法律邊緣,他們有一種如履薄冰的感覺。他們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像社會上從事其他職業的職員一樣,獲得社會的認可與尊重。
私人保鏢將走向何方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導師、美國西北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何家弘教授堪稱我國「研究私人保鏢第一人」,早在1991年,他就在其著作《私人偵探與私人保安》當中指出:「私人保安業產生於私人偵探業,是私人偵探業的成熟表現形式。」何教授肯定了私人保鏢業的存在,認為私人保鏢業填補了社會治安管理機制中的空白,彌補了官方警察力量的不足。
但也有一些學者認為私人保鏢的發展實際上是社會歷史的一種倒退,因為私人保鏢在維護老闆利益時可能會侵犯普通老百姓的利益,這是現代民主國家所必須禁止的。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張曙光教授在談到私人保鏢問題時說,按照法律,私人保鏢所能做的只是被動的防禦,而不可能是主動的進攻。他們的任何暴力行為都應該控制在刑法所規定的正當防衛范疇內,否則就會觸犯刑法。
記者從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了解到,去年底,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調整了商標分類注冊的范圍,其中新增的或在原來基礎上更為細化的允許注冊類別包括提供私人保鏢、偵探公司、尋人調查等的「安全服務」。但是,商標注冊成功後並不等於可以從事商標涵蓋的經營活動,目前企業登記還沒有涉及到私人保鏢的范疇。
廣州市工商注冊主管部門的有關人員告訴記者,在為公眾服務的保安公司大行其道的今天,廣州仍然沒有一家可以明確提出為個人提供保鏢服務的「保鏢公司」。但他同時表示,不可否認,廣州仍有一些地下「保鏢公司」存在。
何教授認為,「私人保鏢」行業內部應定期互相聯系和溝通,制定出一個自律機制,形成統一的准入制度和行業標准,對整個行業進行規范。他說,一旦這一規范得到有效的實施,對整個社會的治安、經濟的發展都能夠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但私人保鏢畢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種新鮮事物,國家目前還沒有承認其合法性,是因為目前仍處在探索階段,條件具備時會出現相應條例來規范這個行業。
⑥ 河南問題
您好
河南問題
現代化的經驗教訓史,先從河大說起
1902年河南大學堂在省會開封誕生,但這個大學並沒有發展起來。十年後的1912年,一批河南志士仿效清華留學歐 美預備學校,建立了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這種學校在全國少見,還有交通大學的前身南洋公學。在積貧積弱的內陸中原,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眼界高遠、氣魄 宏大、教學先進,培養出了趙九章(中國衛星之父)、楊廷寶(建築大師)、閻振興(水利泰斗)、張伯聲(地學巨子)等人,送走了很多學子去歐美深造,這批人後來大都成為棟梁。暗淡的近代河南閃現了一道亮色。
接下來大學興起,清華也成立大學部。河南需要大學,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改為中州大學,時間是1923年。洋博馮友蘭任文科主任,海歸曹理卿任理科主 任。但同為洋博士的前校長李敬齋一直以來主張將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改為工業學校,並以辭任以明志。兩條道路涇渭分明,哲學家馮友蘭著眼於長遠,傾向通識教育 以提高國民素質,而李敬齋是權變的思路,當時的階段應發展工科以促進工業化。孰是孰非?難以判斷。但如果按李敬齋的想法實施學校主攻工科,那麼在1952 年院系調整中,河南大學就會像浙大、湖大一樣改成工學院,而不是和山西大學一起變為了師范學院。
在省主馮玉祥的支持下,中州大學合並農業學校、法政學校,成為國立第五中山大學,也許這個第五中山與第二中山武大、第三中山南大、第四中山浙大還有差距,但它也並非平庸之輩。
中州大學後來改名為河南大學,因為老的河南大學堂變成了中等學校。1928年,河南大學成立了醫學院,與已有的文、理、法、農並為五院。河南大學開始深 耕,學校的建築至今還昭示著當時的氣魄和檔次。這些建築是比肩於中央大學(今東南大學校園)、金陵大學(今南京大學校園)的,位居國內前列。規模宏大的大 禮堂耗資二十萬大洋,從德國進口屋架,可容納三千人,而當時河大僅有五百師生。這些建築中西合壁,科學美觀,至今仍是河大的驕傲。當時校園東邊是明城牆, 西邊是河,北邊是鐵塔,南邊是大湖,一派寧靜優雅的氣氛。遺憾如今已變化很多。解放前河大有2000多畝校區,號稱華北第一大校(當時清華還沒有東擴), 分散於開封城的多個地方。解放後隨著農、工、醫學院獨立,只剩下八百畝校園。
三十年代的河南大學就已經很有實力,人才濟濟,但直到1942年才得到機會升格為國立。1944年,在教育部高校評估中,河大獲得全國國立大學第六名,這 個地位在今天很令人懷疑,可能嗎?又有人說,河南大學躋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冊的幾所中國高校之列是由於科學史家李約瑟抗戰時曾到訪過河大。2003年, 央視"世界著名大學"中國內地十所高校中選擇了河南大學,引起了全國的嘲笑。河南大學官方並沒有公開很多過去的資料,我覺得河大至少可以進入民國大學二十強。它的農學院、醫學院辦得很好,醫學院曾是全國五強之一,在解放後首批獲得博士點。文學院更是名家雲集,有範文瀾、郭紹虞、姜亮夫、董作賓、蕭一山、蒙文通、楚圖南、高亨等。當時的河大還培養出了一批研究生。
河大很強的又一個證據是,在三四十年代河大擁有幾十位海歸博士,這在六十年後的今天仍是會很有競爭力的。生物學博士王鳴岐解放後做了復旦生物系主任,水利 系的嚴愷做了河海大學校長,化學博士李俊甫與英國人李約瑟的交流激發了後者《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的寫作。河大的很多任校長如田培林、鄧萃英、劉季洪、姚 從吾、許心武、黃際遇等都是洋博士,這些經受過歐風美雨現代文明滋養的學者使河大境界很高。
河大得以雄起,一是靠延攬人才,像張仲魯、劉季洪、張靜吾等都是到處請人。另一是善於經營,河大從教育部和省里爭到了很多政策和經費。工學院院長閻振興後 來做了教育部長,校長田培林做了教育部常務次長,鄧萃英也做了教育部次長,劉季洪做了考試院院長,姚從吾做了中央研究院院長.... 再一是不拘一格,26歲的人能當教授,沒有學歷的人也能當教授,河大有很多歪才怪才偏才。
解放前開封的運河還通暢,河大有很多來自省外的師生。在這個不安定的時代,河大的科研、教學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培養出了很多的人才。歷史系師生一直是殷 墟發掘和甲骨文研究的主要力量,醫學院投入到台兒庄抗戰醫護當中,文學院出現了作家群。很多後來的名人如鄧拓、馬可、袁寶華、白壽彝、侯鏡如、王實味、姚 雪垠等都曾在河大就讀。
河大平靜的校園生活總是暗潮湧動,派系之爭屢屢交鋒,抗日抗暴轟轟烈烈,地下黨活動頻 繁,很多人走上了革命道路,諸如王國權、趙毅敏、羅章龍、王雨田、鄧拓、彭雲等。1948年,河南大學左翼數百師生在範文瀾、嵇文甫、王毅齋的領導下,投 奔中原解放區,陳毅以其為基礎成立了中原大學,範文瀾任校長。中原大學1949年隨中共中原局遷往武漢,後發展為中南財經大學等校。河南大學本部受國民黨 的指令往台灣南遷,先到了蘇州停留,很多人拒絕去台。這次遷校造成大量人才沿途流失。由於河大的歐美色彩,不少師生最終還是去了台灣。剩餘部分於解放後重 回開封。
無疑,近代以來,河南是落後中國中的落後省份,河南人是落後國人中的落後族群。比如,中國的科教落後於美國,河南的科教落後於全國。比如,湖南、江浙、廣東、四川、安徽名人輩出,而河南就人均稀少。
但是,現在出現了一個令人吃驚的現象,中國有很多著名法學家出自河南。像法理學領軍人張文顯,刑法學領軍人馬克昌、趙秉志,民事訴訟法領軍人江偉,刑事訴 訟法領軍人樊崇義,法律史權威劉海年,民商法權威楊振山,環境資源法權威馬驤聰,比較法權威王晨光...... 據學界人士講,在北京,三個法學博士就有一個是河南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中國政法大學都快成河南人的天下了。
相比較而言,河南人好象不大適合搞經濟學。全國知名的經濟學家中,河南人只有北大的劉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王夢奎等少數幾位。河南全省僅河大有三個經 濟學博士點。但河大也比較慚愧,八十年代時,西北大學、蘭州大學還掛靠河大培養經濟學碩士,而現在人家西北大學早就是經濟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了,並培養出魏 傑、張曙光、張維迎、劉世錦、鄒東濤、馮侖等經濟界名家。河大學子好象只有一個蔡繼明能叫得響,還不是河南人。
不過,經濟學者詹小洪說,很快經濟學這個"社會科學的皇後"得把霸主地位讓給法學。有人已經喊出,改革開放要迎來"法學家時代"了。的確,市場經濟終究是法制經濟,跟制度文明最相關的法學自然要大顯身手了。
江總書記曾講過,為什麼那麼多的外國領導人都是學法律出身?是的,我們放眼望去,無論是林肯、柯林頓,還是普京、米洛舍維奇,在西方,法學背景的領導人是最多的。
河南人,你准備好了嗎?
二
河南本土的法學教育過去其實很不錯。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的法學碩士點在全國獲批的比較早。河南大學有知名學者吳祖謀、陳景良等。鄭州大學法學院更是曾躋身 全國十強,是改革開放後恢復的第一批法律院系,是全國有77級法律專業畢業生的四個院校之一。在司法部的大力支持下,八十年代鄭大從北京大學、吉林大學、 北京政法學院、西南政法學院等高校調入劉國任、肖乾剛、葉高峰、金凱、潘永隆、霍震、沈紹芳、魏敏、李志敏、楊敦先、張玉鑲、甘繼華、蔣碧昆、朱繼良、曾 紹汝、卓之干、常怡等著名專家,長期任課,譜寫了鄭大法學院的輝煌。
河南還有個河南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始建於1948年。並在1984年與中央第二政法幹部學校合並,也曾是一個好學校。現擁有正副教授一百餘人,居全國同類院校之首。
但是,事情很富戲劇性。2005年,獲碩士點不久的湖南師范大學拿下了國際法博士點,湖南大學拿下了經濟法博士點,重慶大學拿下了環境法博士點,南京師范 大學則拿下了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就連黑龍江大學、安徽大學都得到了民商法博士點,而河南全省目前僅有鄭州大學憲法與行政法一個博士點。河南政法管理幹部 學院現在還在培養專科生,而湖南政法管理幹部學院早在幾年前就與湖南師范大學合並了,現在已經開始培養博士了。
與此相關的是,鄭州大學法學院院長張紹謙移師上海交通大學,河南大學法學院院長章武生移師復旦大學,院長韓長印移師上海交通大學,副院長陳金釗移師山東大學......
南陽人與河南(管錐河南之三)
河南才俊數南陽,近現代以來,南陽人是河南的頂樑柱。從彭雪楓、袁寶華、趙東宛、許永躍、張保慶等政界聞人到姚雪垠、李季、張一弓、二月河、柳建偉等文壇 名家,從哲學家馮友蘭、地學家馮景蘭、文學家馮沅君兄妹到革命家楊鶴亭、建築大師楊廷寶、科學家楊士莪祖孫,從張文顯、趙秉志、楊振山、樊崇義、劉海年等 法學豫將到董作賓、徐旭生、丁聲樹、任訪秋等文史驕子,從佔全國飛行員的七分之一到占河南籍院士的三分之一,從"南陽學者信陽將"的俗語到"南陽出才子、 信陽出美女"的民謠...... 缺少了南陽人,河南會大為遜色。
在走向省外的河南兒女中,南陽娃是最重要的代表者。在建設家鄉的中原將士中,南陽系是最主要的領導群。
這其實是個反常的現象,河南是黃河流域、中原文化,而南陽則是長江流域、楚文化,南陽怎麼竟主導起河南來了?我想原因有兩點:第一,中原文化的精華已隨幾 次歷史上的人口大遷移南下了。河南現在並沒有很多中原文化的精神留存,以致於要打武術和佛教這兩個不是中原文化主體的東西做形象。第二,作為近現代以來戰 爭和災害的主戰場、重災區,河南的主體被折騰的飢寒交迫,已不具備孕育人才的良好物質文化條件。而南陽卻是偏居一隅的安穩富足之地,幾千年來文化沉積少遭 沖擊,因此得以產生很多人才。自然就在競爭中戰勝了別的地區,主導了河南,笑傲於全國。
希望對朋友您有幫助.
如對您有用,請【採納一下下啦】,給個【贊同】表示鼓勵啦!!!么么噠..謝謝!!!
⑦ 羅菲的人物事件
羅菲原是中國鐵路文工團歌舞團歌唱演員,是一名女高音歌手,曾代表鐵路文工團參加2010年的第十四屆青歌賽。
2011年6月13日,在張曙光被抓4個月後,羅菲因涉嫌受賄罪被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監視居住,同年6月24日被北京市公安局東城分局刑事拘留。1月,羅菲被東城檢察院取保候審。1月,羅菲取保候審期限屆滿,已被解除取保候審。
2011年8月,東城檢察院反貪污賄賂局偵查終結,以羅菲涉嫌受賄罪,將此案報送北京市檢察院第二分院審查起訴。
市檢二分院經過審查,在起訴時將羅菲的罪名由受賄罪變更為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該罪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的行為」。
檢方指控,羅菲於2007年至2011年1月間,明知廣州中車鐵路機車車輛銷售租賃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楊建宇給予的款物,系其情夫張曙光的受賄犯罪所得,仍予以掩飾、隱瞞,上述款物摺合人民幣共計198萬余元。羅菲於2011年6月10日被查獲,涉案款物已追繳。
檢方認為,羅菲明知是犯罪所得仍予以掩飾、隱瞞,應當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追究羅菲的刑事責任。檢方起訴並未將羅菲的涉罪行為定性為「情節嚴重」,如果檢方起訴獲得法院認可,羅菲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而如果以受賄罪起訴,則起步就是重刑。
2014年12月2日,羅菲被北京市二中院以受賄罪一審判處有期徒刑5年,宣判後羅菲即由取保候審轉為收監。
宣判後,羅菲不服判決,向北京高院提起上訴。
二審時,北京高院依法決定不開庭審理此案。羅菲的上訴理由是,其與張曙光之間不存在利用張曙光的職務便利為楊建宇牟利的通謀,請二審法院改判其無罪。羅菲的辯護人認為,楊建宇向張曙光請託事項以及張曙光利用職務便利為楊建宇提供幫助的事項,均與羅菲沒有任何關聯,羅菲既不知曉亦未參與其中。根據刑法共同犯罪的規定,羅菲不應與張曙光一起構成受賄罪。經審理,北京高院認為,羅菲作為國家工作人員張曙光的特定關系人,明知張曙光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請託人謀取利益,仍非法收受請託人的財物共計157萬余元,其行為已構成受賄罪。鑒於羅菲在共同犯罪中系從犯,且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贓款、贓物已全部追繳到案,依法對其予以減輕處罰。
2015年4月20日,北京高院終審宣判,維持了一審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