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則180條
❶ 為什麼民法通則136條要規定四種情況的特殊訴訟時效
在我國現行法律上,訴訟時效期間在2年以下的為短期訴訟時效。比如,依民回法通則第136條的規定適用答於以下四種情況的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
1)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2)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對這些民事活動適用短期訴訟時效的原因在於,這些糾紛可以在短時間內起訴,並及時予以處理。此外,我國很多單行法律、法規也規定了短期訴訟時效,如各種貨運規則規定的索賠訴訟時效期間一般為180天。
❷ 民法總則125條
地面施工緻人損害,是指在公共場所、道旁或者通道上挖坑、修繕安裝地下設施等,沒有設置明顯標志和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情形。
由於這類施工行為是在公共場所、道路等地方進行,稍有不慎就可能致人以損害,故我國《民法通則》第125條對這類行為致人損害予以特殊規定,對於地面施工緻人損害實行的是過錯推定原則。即在確定責任時,行為人如能證明自己採取了必要的防護措施或設置了明顯的標志,主觀上沒有過錯,就可減輕或免除賠償責任。
地面施工緻人損害的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包括:
大道的大道的大道的大道的1.行為人實施了地面施工行為
這里所稱的地面施工行為有其特定含義,一般是指在公共場所、道旁或者通道上挖坑、修繕安裝地下設施等行為,非上述情況下的地面施工行為,不能適用此外所稱的地面施工緻人損害的相關規定。
2.行為人未盡安全保護措施
?
一般情況下,在公共場所、道路等地施工,施工人應當設置明顯標志和採取其他必要安全措施,以保證行人的安全,如在施工場地設置護欄,晚上設置紅燈等。施工人未盡此種義務致人損害,就應承擔民事責任。
3.有損害事實?
大道的
損害事實包括人身損害和財產損害兩種情形。如有的人跌入施工場所而受傷,有的車輛跌入施工場所而受損等。
4.地面施工行為與損害事實有因果關系?
大道的
這是指有關的損害事實是由行為人的地面施工行為所造成。地面施工行為是因,損害事實是果。只有在二者有因果關系時,行為人才須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❸ 民法總則180條的內容是什麼,民法總則有何意
你好、
一、民法總則180條的內容是什麼?
《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條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義務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二、民法總則有何意義?
(一)開啟民法典編纂的進程
從我國民事立法的發展來看,雖然我國已經頒布了250部法律,其中半數以上都是民商事法律,但我國始終缺乏一部統轄各個民商事法律的總則。《民法總則》的制定不僅實質性地開啟了民法典的制定步伐,並成為民法典的核心組成部分,而且也有力地助推了法律體系的完善。頒行後,民法典各分編的編纂都要與《民法總則》進行協調,並以其所確立的立法目的、原則、理念為基本的指導,從而形成一部價值融貫、規則統一、體系完備的民法典。
(二)推進我國民事立法體系化進程
《民法總則》是民法典的總綱。綱舉目張。整個民商事立法都應當在民法總則的統轄下具體展開。由於《民法總則》是採取「提取公因式」的方式確立的規則,是民法典中最基礎、最通用,同時也是最抽象的部分,所以它可以普遍適用於各個民商事單行法律。《民法總則》的制定將極大地推進民事立法的系統化過程。法典化就是體系化,《民法總則》的制定將使整個民事立法體系更加和諧,更富有內在的一致性。
(三)完善民事權利體系,強化保護機制
民法典被稱為「民事權利的宣言書」。眾所周知,現代法治的核心在於「規范公權、保障私權」,法律的功能主要是確認權利、分配權利、保障權利、救濟權利。《民法總則》廣泛確認公民享有的各項人格權、物權、債權、知識產權、親屬權、繼承權等權利,使其真正成為了「民事權利的宣言書」。繼續採納《民法通則》的經驗,專設「民事權利」一章,集中地確認和宣示自然人、法人所享有的各項民事權利,充分地彰顯民法對民事權利保障的功能。
(四)完善了社會生活的基本規則
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民法總則》一方面宣告,要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立法目的,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價值理念,並確認了誠實信用原則、公序良俗原則等基本原則,要求從事民事活動,秉持誠實、恪守承諾,這有利於強化人們誠實守信、崇法尚德,推進誠信社會建設,另一方面廣泛確認了民事主體所享有的各項權益,規定了胎兒利益保護規則、民事行為能力制度、老年監護制度、英烈人格利益保護等,實現對人「從搖籃到墳墓」各個階段的保護。
❹ 民法總則規定,出現哪些情形之一法人解散
第六十九條【法人解散】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人解散:
法人章程規定的存續期內間容屆滿或者法人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
法人的權力機構決議解散;
因法人合並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法人依法被吊銷營業執照、登記證書,被責令關閉或者被撤銷;
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公司進入解散程序後,即出現以下法律後果:
1、進入清算程序,成立清算組織
《公司法》第183條對此作了規定:「公司因本法第180條的(1)項、第(2)項、第(4)項、第(5)項規定而解散的,應當在解散事由出現之日起十五日內成立清算組,開始清算。有限責任公司的清算組由股東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組由董事或者股東大會確定的人員組成。逾期不成立清算組進行清算的,債權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指定有關人員組成清算組進行清算。人民法院應當受理該申請,並及時組織清算組進行清算。」
2、公司執行機關易位
公司解散時,由清算人代替董事會執行公司的清算事務,並成為代表公司的機關。我國《公司法》第184條對此作了規定。
3、限制權利能力,停止營業活動
《公司法》第186條第3款對此規定,清算期間,公司存續,但不得開展與清算無關的經營活動。公司財產在未依照前款規定清償前,不得分配給股東。
❺ 民法總則規定出現哪些情形之一法人解散
第六十九條【法人解散】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人解散:
法人章程規定的存續期間屆滿或版者法權人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
法人的權力機構決議解散;
因法人合並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法人依法被吊銷營業執照、登記證書,被責令關閉或者被撤銷;
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公司進入解散程序後,即出現以下法律後果:
1、進入清算程序,成立清算組織
《公司法》第183條對此作了規定:「公司因本法第180條的(1)項、第(2)項、第(4)項、第(5)項規定而解散的,應當在解散事由出現之日起十五日內成立清算組,開始清算。有限責任公司的清算組由股東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組由董事或者股東大會確定的人員組成。逾期不成立清算組進行清算的,債權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指定有關人員組成清算組進行清算。人民法院應當受理該申請,並及時組織清算組進行清算。」
2、公司執行機關易位
公司解散時,由清算人代替董事會執行公司的清算事務,並成為代表公司的機關。我國《公司法》第184條對此作了規定。
3、限制權利能力,停止營業活動
《公司法》第186條第3款對此規定,清算期間,公司存續,但不得開展與清算無關的經營活動。公司財產在未依照前款規定清償前,不得分配給股東。
❻ 民事判決書
民事判決並抄非刑事判決,民事法襲庭沒有抓人的權力。
民事判決下達後,如果被告不執行判決,則需要原告在判決生效後前往執行局申請強制執行。
如果被告屢不接受執行或以暴力抗拒強制執行,才有可能被拘留,但也不會是刑事拘留,因為這種拘留的目的不是判刑,而是讓被告執行判決。
總之,民事案件一般不會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