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昕司法
① 徐昕的主要譯文
1. 布萊克《正義的純粹社會學》(原名《正確與錯誤的社會結構》)一書部分章節,分別發表於《華中法律評論》第3卷,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年;《東吳法學》;《京師刑事法學》;《民間法》等
2. Laura Nader, Harry F. Todd. Jr:「人類學視野中的糾紛解決:材料、方法與理論框架」,徐昕譯,《洪範評論》第8輯,2007年
3. 卡佩萊蒂《比較法視野中的司法程序》一書部分章節,分別發表於《清華法治論衡》第4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司法審判動態與研究》第2卷第3集,法律出版社2004年;《山東大學法律評論》第2輯,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憲政與行政法治評論》第2卷,2005年;《比較民事訴訟法》2003-2004年卷,中國人民出版社2005年;《訴訟法論叢》第9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
4. 波林斯基、謝弗:「公共執法的經濟學理論」,徐昕、尹彥譯,《南大商學評論》第4輯,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5. [美]蘭德斯、波斯納:「私人執法」,顧紅華、徐昕譯,載黃少安主編:《制度經濟學》第3輯,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年
6. 「跨國民事訴訟規則」,載陳光中、江偉主編:《訴訟法論叢》第6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亦載陳剛主編:《比較民事訴訟法》2000年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7. [美]布魯斯·本森:「沒有政府的正義:中世紀歐洲商人法庭及其現代版本」,徐昕、徐昀譯,載史際春主編:《經濟法學評論》第3卷,中國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8. 澳大利亞聯邦《1995年證據法》,何家弘、張衛平主編:《外國證據法選譯》,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
9. 紐西蘭《1908年證據法》,何家弘、張衛平主編:《外國證據法選譯》,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
10. 愛沙尼亞《民事訴訟法典》之證據部分,魁北克《民法典》第七編證據,何家弘、張衛平主編:《外國證據法選譯》(增補卷),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
11. 「關貿總協定爭端解決程序」,《國外社會科學情況》1993年第7期
12. 「美國律師看中國民事訴訟法」,《律師與法制》1993年第8期
② 徐昕律師是怎麼收費的
按件收費。
(2)徐昕司法擴展閱讀:
不涉及財產關系的,實行計件收費,每件收取1000-10000人民幣;涉及財產關系的,實行按標的額比例收費。一、代理債權債務案件的收費標准:1、不涉及財產關系的,每件收費基本代理費1000-8000元;2、爭議標的在10萬元(含10萬元)以下的,每件收費基本代理費1000-8000元;涉及10萬元以上財產關系的,除收取基本代理費外,另按爭議標的大小、分段累計收費:10萬元以上——50萬元部分(含50萬元):4-6%50萬元以上——100萬元部分(含100萬元):3-5%100萬元以上——500萬元部分(含500萬元):2-4%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部分(含1000萬元):1-3%1000萬元以上:1-2%二、對於案情疑難復雜或有重大影響的案件,可以在上述標准數額以上與當事人協商收費,但最高不得超過規定標準的3倍。三、解答法律咨詢:10--100元/件,或計時收費。計時收費標准:100-2000元/小時。四、對於涉及財產的債權債務案件,委託人要求實施風險代理費的,律師事務所可以實行風險代理收費。實行風險代理收費,最高收費金額不得高於收費合同約定爭議標的額的30%。五、代理非訴訟法律服務,可以由律師事務所與委託人協商收費。債權債務問題的糾紛如果無法通過協商來解決的話,其實還可以通過司法的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目前來說,律師收費已經放開了,主要由市場定價,以上收費標准僅供參考。債權債務律師收費的情況其實在不同的地區差別是比較大的,這是由於當地的物價和生活水平來決定的,而且不同律師的收費也是不同的。
律師費即律師代理費,是指律師為委託人代理法律事務,提供法律服務應當收取的報酬。
律師費收取一般分為兩種種收費方式,常規收費和風險代理。
常規收費,是指在一開始簽訂委託手續的時候,一次性交完約定的律師費。案件的勝訴與否與律師費無關的一種收費方式。
風險代理,主要分為全風險代理和部分風險代理。風險的意思就是勝訴拿的律師多,敗訴拿的律師費少,甚至敗訴拿不到律師費。
部分風險代理:前期支付一定基本律師費用後,再根據結果按比例支付律師費,,此比例低於上述全風險代理。
全風險代理:需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與律師協商確定,一般根據案件結果按比例收費,一般不超過合同標的額的30%。
一般情況下,選擇全風險代理的律師比較少,絕大多數的律師都會選擇部分風險代理的模式。這樣前期拿到一部分的律師費,這樣會更加的有保障,起碼保證自己不會白忙。
律師費的高低一般與案子的難易程度、標的額的大小、程序的復雜程度、花費的時間等存在密切的關系。
③ 如何評價徐昕律師
徐昕經常幫助一些人得到過公平,可能說是正能量的傳播者。
委託律師時注意事項有:
審查律師的執業資格
在聘請律師時,首先要審查律師的執業資格。律師應當持有由省級司法廳(局)簽發的《律師執業證》並有當年的年審記錄。律師所在的律師事務所也應有各級司法廳(局)頒發的執業許可證並有當年的年審記錄,無證或有證但無當年年審記錄的都不得以律師的名義執業。
核實律師及所在律所
對於面臨勞動爭議的當事人來說,律師的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異常重要。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律師的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當事人若發生勞動爭議,可以先確定選擇相關法律服務方向的律師,然後再進行有針對性的恰談協商。
在每一位律師的背後,都有一家律師事務所。一個管理規范、要求嚴格的律師事務所對委託人的案件會有充分的後備保障。
④ 徐昕的研究方向
司法制度,民事訴訟法學
⑤ 徐昕的叢書
2006—,每年一輯
第一輯「糾紛解決與社會和諧」(法律出版社2006年)
第二輯「司法程序的實證研究」(中國法制出版社2007年)
第三輯「司法的知識社會學」(廈門大學出版社2008年)
第四輯「司法的歷史之維」(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年) 2006—,已出版6種,每年約出版3種
《文學中的司法》/徐昕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09年)
《邁向社會和諧的糾紛解決》/徐昕(中國檢察出版社2008年)
《影像中的司法》/徐昕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 《正義的純粹社會學》(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
《以眼還眼》(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
《中世紀神判》(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 《司法的形式與限度》/朗·富勒(中國法制出版社2009年)
《吉迪恩的號角》/安東尼·劉易斯(中國法制出版社2009年)
《從荷馬到亞里士多德時代的司法裁判》(2卷)/格特魯德·史密斯,羅伯特·邦納(中國法制出版社2009年)
⑥ 徐昕的人物生平
1988年,進入江西師范大學,
1993年,取得律師資格,
1995年,取得西南政法大學碩士學位,
1996年,取得經濟師資格,
2003年,取得清華大學博士學位,
海南大學法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法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司法研究中心主任,司法制度學科負責人。
2010年7月11日,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教授,司法高等研究所主任。
⑦ 《正義的想像:文學中的司法》這本書的電子書版本!!急!!
有,可以給你做電子版。
⑧ 徐昕的介紹
男,1970年生,江西豐城人,現任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曾任西南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司法研究中心主任,司法制度學科負責人,國家重點學科訴訟法學司法制度方向學術帶頭人,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2008,司法制度二級學科),清華大學法學博士(2003),西南政法大學法學碩士(1995),重慶市宣傳文化首批「五個一批」理論類市級人才(2007),中國民事訴訟法研究會理事,重慶市人民檢察院、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山東省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等司法機構的專家咨詢委員。
⑨ 18歲青年網購24支玩具槍被判無期再審情況如何
8月10日上午,福建高院在漳州中院開庭再審了劉大蔚網購玩具 槍被判無期徒刑案。庭審進行了3個多小時,雙方圍繞證據同一性和是否使用兩高批復的新司法解釋等問題進行了激烈的爭辯。庭審後,法院宣布擇期宣判。
首先是證據的同一性問題。辯護人認為,原審判定劉大蔚有罪的證據鏈不完整,海關查扣的模擬 槍無法證明就是劉大蔚所購買,證據鏈存在斷裂。同時,購物清單、開箱視頻等證據都有瑕疵,甚至存在造假嫌疑。
而檢方則認為,本案證據鏈完整,標簽不同一不代表模擬 槍的同一性存在問題。
第二個焦點是關於「兩高」於今年3月發布的有關「模擬 槍刑事案量刑」的批復能否用於該案。檢方引用「兩高」於2001年《關於適用刑事司法解釋時間效力問題的規定》第四條,對於在司法解釋施行前已辦結的案件,按照當時的法律和司法解釋,認定是是和適用法律沒有錯誤的不在變更。因此認為,劉大蔚案不適用兩高涉模擬 槍案件的批復。
辯護人則認為,該案目前是再審階段,並未審理完結。而決定再審的日期是2016年10月,是屬於正在處理的案件。同時根據《刑法》從舊兼從輕原則,「兩高」的批復可以適用於本案。
此外,出庭檢察員發表檢查建議時提到,劉大蔚在案發時剛滿18周歲,且其購買模擬 槍被海關查獲,本人並沒有收到涉案模擬 槍,請法院量刑時予以考慮。
最終法院宣布休庭,該案將擇期宣判。
⑩ 徐昕的成果獎勵
1. 《邁向社會和諧的糾紛解決》,入選全國第二屆「三個一百」原創出版工程(2008)
2. 《論私力救濟》,第五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獎優秀獎(2007),中國法學會「全國第一屆青年民事訴訟法學優秀科研成果」著作類一等獎(2007),2003年清華大學校級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005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論文(教育部),第二屆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獎三等獎(司法部,2006)
3. 「中國信訪制度的現實與未來」,中國法學會「涉法涉訴信訪與和諧社會建設」論壇徵文優秀成果二等獎(2008)
4. 「法律的私人執行」,《法學研究》2004年第1期,重慶市第五次社科評獎二等獎(2006)
5. 「為什麼私力救濟」,《中國法學》2003年第6期,「全國第六屆中青年訴訟法學優秀科研成果」論文類二等獎(2005),2004年海南大學「兩吳科研獎」一等獎
6. 「為權利而自殺——轉型中國農民工的『以死抗爭』」, 2005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一等獎
7. 「證人的實證研究」,2004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一等獎
8. 《英國民事訴訟與民事司法改革》,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2003年8月獲「全國第五屆中青年訴訟法學優秀科研成果」著作類三等獎
9. 2003年獲清華大學第八屆「航天海鷹杯」學術新秀稱號(清華大學學生最高學術獎)
10. 「程序經濟比較分析」,2001年獲「清華大學建校90周年暨法學院恢復建院2周年」學生學術論文大賽一等獎
11. 「加強金融法制建設,保障國家金融安全」,廣東省人行1998年優秀科技論文一等獎
12. 「最高額抵押理論與操作初探」,廣東省人行系統優秀科技論文二等獎
13. 「加強金融法制建設,保障國家金融安全」,東莞市1998年優秀科技論文二等獎
14. 「金融風險的法律控制」,東莞市1997年優秀科技論文一等獎
15. 「東莞市現金投放情況調查」,東莞市1997年優秀科技論文一等獎
16. 「最高額抵押理論與操作初探」,東莞市1995年優秀科技論文一等獎
17. 「通貨膨脹的法律控制」,東莞市1996年優秀科技論文一等獎
18. 「訴權與檢察權的法哲學思考」,西南政法學院1992-1993年度研究生論文優秀獎
19. 「中國司法協助探索」,西南政法學院1994年研究生論文優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