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司法
❶ 司法人員犯罪由誰管
司法人員犯罪由他的領導來管也有監督他的部門來管也可以由社會上廣大群眾來進行監督和舉報。
❷ 司法鑒定應該由誰來委託的規定
1、司法鑒定機構接受司法機關、仲裁機構的司法鑒定委託。
2、在訴訟案件中,在當事人負有舉證責任的情況下,司法鑒定機構也可以接受當事人的司法鑒定委託。當事人委託司法鑒定時一般通過律師 事務所進行。
根據《司法鑒定程序通則(試行)》
第十一條司法鑒定機構應當統一受理司法鑒定的委託。
第十二條司法鑒定機構接受鑒定委託,應當要求委託人出具鑒定委託書,提供委託人的身份證明,並提供委託鑒定事項所需的鑒定材料。委託人委託他人代理的,應當要求出具委託書。
本通則所指鑒定材料包括檢材和鑒定資料。檢材是指與鑒定事項有關的生物檢材和非生物檢材;鑒定資料是指存在於各種載體上與鑒定事項有關的記錄。
鑒定委託書應當載明委託人的名稱或者姓名、擬委託的司法鑒定機構的名稱、委託鑒定的事項、鑒定事項的用途以及鑒定要求等內容。
委託鑒定事項屬於重新鑒定的,應當在委託書中註明。
(2)誰來司法擴展閱讀
根據《司法鑒定程序通則(試行)》
第十六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鑒定委託,司法鑒定機構不得受理:
(一)委託事項超出本機構司法鑒定業務范圍的;
(二)鑒定材料不真實、不完整、不充分或者取得方式不合法的;
(三)鑒定事項的用途不合法或者違背社會公德的;
(四)鑒定要求不符合司法鑒定執業規則或者相關鑒定技術規范的;
(五)鑒定要求超出本機構技術條件和鑒定能力的;
(六)不符合本通則第二十九條規定的;
對不予受理的,應當向委託人說明理由,退還其提供的鑒定材料。
❸ 司法局歸哪個部門管
司法局歸政法委管。政法委員會是黨委領導和管理政法工作的職能部門。其主要任務是宏觀指導、協調、監督、檢查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司法行政機關等部門開展工作,維護社會穩定。
司法局是政府的司法行政機關。受黨委與政府的領導。司法局規格比法院、檢察院略低,是政府宣傳管理法律的專業職能部門。
司法局的直屬機構有律師協會老幹部活動中心 市律師培訓中心 市法律援助中心等。部門管理機構有市監獄管理局 、市戒毒管理局、市勞動教養工作管理局。
(3)誰來司法擴展閱讀:
管司法局的部門的機構發展:
政法委員會是解放後才始置,1949年10月至1956年7月,從中央到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區(市)三級人民政府都設立政治法律委員會(簡稱政法委),共經歷近7年。
其中,1954年11月1日,國務院政法委員會撤銷,成立國務院第一辦公室(政法辦公室),下設內務、司法、監察、秘書室四個單位。這個辦公室一直延續至1960年11月1日,中共中央發出文件,改變政法部門體制,撤銷國務院政法辦公室。
1956年7月至1980年1月,黨中央先是設立中共中央法律委員會,後改為中央政法小組。地方黨委也有類似機構。這次把政法委員會機構設在黨委,是黨委的綜合研究、指導、協調機構,沒有明確其領導職能職權,辦公室的級別是副部級,內設機構和人員較少。共經歷了24年。
1980年1月至1990年3月,黨中央開始設立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1988年,國家進行機構改革,實行黨政分開。1988年5月19日,中共中央決定撤銷中央政法委員會,成立中央政法領導小組。而大多數省級以下黨委政法委員會並未隨之撤銷。到1990年中央決定恢復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
從1990年3月,中共中央恢復設立中央政法委員會,各級黨委政法委員會也進一步加強完善。
1991年2月,中央、省、地、縣級均成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與政法委員會合署辦公。1999年7月,根據工作需要成立黨委610辦公室,與政法委員會合署辦公。同時,還有維護穩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也與政法委員會合署辦公。
2018年3月份,中共中央印發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方案》規定,不再設立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及其辦公室,有關職責交由中央政法委員會承擔。
不再設立中央維護穩定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有關職責交由中央政法委員會承擔。將中央防範和處理邪教問題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職責劃歸中央政法委員會、公安部。
管司法局的部門的主要職責:
(一)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堅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推動完善和落實政治輪訓和政治督察制度。
(二)貫徹黨中央以及上級黨組織決定,研究協調政法單位之間、政法單位和有關部門、地方之間有關重大事項,統一政法單位思想和行動。
(三)加強對政法領域重大實踐和理論問題調查研究,提出重大決策部署和改革措施的意見和建議,協助黨委決策和統籌推進政法改革等各項工作。
(四)了解掌握和分析研判社會穩定形勢、政法工作情況動態,創新完善多部門參與的平安建設工作協調機制,協調推動預防、化解影響穩定的社會矛盾和風險,協調應對和妥善處置重大突發事件,協調指導政法單位和相關部門做好反邪教、反暴恐工作。
(五)加強對政法工作的督查,統籌協調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社會穩定、反邪教、反暴恐等有關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實施工作。
(六)支持和監督政法單位依法行使職權,檢查政法單位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國家法律法規的情況,指導和協調政法單位密切配合,完善與紀檢監察機關工作銜接和協作配合機制,推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
(七)指導和推動政法單位黨的建設和政法隊伍建設,協助黨委及其組織部門加強政法單位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協助黨委和紀檢監察機關做好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工作,派員列席同級政法單位黨組(黨委)民主生活會。
(八)落實中央和地方各級國家安全領導機構、全面依法治國領導機構的決策部署,支持配合其辦事機構工作;指導政法單位加強國家政治安全戰略研究、法治中國建設重大問題研究,提出建議和工作意見,指導和協調政法單位維護政治安全工作和執法司法相關工作。
(九)掌握分析政法輿情動態,指導和協調政法單位和有關部門做好依法辦理、宣傳報道和輿論引導等相關工作。
(十)完成黨委和上級黨委政法委員會交辦的其他任務。
❹ 司法權由誰行使
法律分析:司法權由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行使。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司法權是指特定的國家機關通過開展依其法定職權和一定程序,由審判的形式將相關法律適用於具體案件的專門化活動而享有的權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百三十一條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一百三十六條 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❺ 司法考試由誰來考
現在不需要面試,只需要筆試
❻ 司法鑒定應由誰來委託
法律分析:1、司法鑒定機構接受司法機關、仲裁機構的司法鑒定委託。2、在訴訟案件中,在當事人負有舉證責任的情況下,司法鑒定機構也可以接受當事人的司法鑒定委託。當事人委託司法鑒定時一般通過律師事務所進行。鑒定機構應當在與委託人簽訂司法鑒定協議書之日起三十個工作日內完成委託事項的鑒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七十八條 當事人對鑒定意見有異議或者人民法院認為鑒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鑒定人應當出庭作證。經人民法院通知,鑒定人拒不出庭作證的,鑒定意見不得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支付鑒定費用的當事人可以要求返還鑒定費用。
《人民法院對外委託司法鑒定管理規定》第十條 人民法院司法鑒定機構依據尊重當事人選擇和人民法院指定相結合的原則,組織訴訟雙方當事人進行司法鑒定的對外委託。訴訟雙方當事人協商不一致的,由人民法院司法鑒定機構在列入名冊的、符合鑒定要求的鑒定人中,選擇受委託人鑒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委託評估、拍賣和變賣工作的若干規定》第七條 人民法院選擇評估、拍賣機構,應當在人民法院委託評估、拍賣機構名冊內採取公開隨機的方式選定。第九條規定:人民法院選擇評估、拍賣機構,應當提前通知各方當事人到場:當事人不到場的,人民法院可將選擇機構的情況,以書面形式送達當事人。
❼ 一般的民事、刑事案件的司法審理中。由誰來舉證。
民事案件的原則是誰主張誰舉證,除了法律明確的舉證責任倒置的案子。刑事案件是由公安機關偵查後交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提起公訴時由檢察院向法院出示調查的證據,被告人的辯護人也可以舉證證明被告人無罪或者罪輕的證據。
❽ 香港地區的司法解釋由誰來作
香港基本法解釋權屬於全國人大常委會。
基本法最終解釋權在全國人大常委會,並不影響香港的內司法制度,容因為全國人大常委會並沒有行使香港的司法終審權,不會對某一案例作出終審判決。
根據基本法的規定,對基本法的解釋權首先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其次才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特區法院解釋有關特區自治范圍內的條款。現在香港一些人對基本法158條的認識有偏差,顛倒了先後次序,不符合基本法的規定。
(8)誰來司法擴展閱讀:
基本法是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基本國策而設的,是「一國兩制」的法律化,是一部全國都要遵守的重要法律。基本法立法要解決的是國家統一問題,首先是「一國」的問題,要用基本法這種法律形式,來解決香港回歸祖國的政治現實。
所以,基本法首先是關於「一國」的大法。同時,基本法還要保證香港回歸後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生活方式不變,維護香港繁榮穩定,因此有「兩制」的內涵。所以全面認識基本法,就要認識到基本法不僅是維護「兩制」的法律,更是實現並保持「一國」的法律。
❾ 法院由誰來監管
2014年4月1日區法院法官千里迢迢到自治區監獄開庭,根據被告陳述做出判決,經過中級法院核實審理於2014年12月11日中級法院給出再審裁定,2015年1月28日中級法院千里迢迢到自治區監獄開庭,參加人有:原告、第三人、原告與第三人領與被告有親屬關系的人、被告、本案申請人。被告始終如一(與高院法官到監獄找被告《調查筆錄》,區法院開庭記錄)詳細陳述涉案房子的詳情:被告與原告是親表兄妹關系,借原告錢是真,但房子沒賣給原告;第三人是公司售房負責人,房子與第三人毫無關系;與申請人是買賣關系,2002年當年樓房竣工就將房子及鑰匙交付申請人。法官問:原告的合同是怎麼回事?被告回答:是2004年被捕入獄,原告進監獄簽的合同。如此詳細鐵證如山的事實,卻遲遲得不到判決。2015年3月我問法官:我的案情到哪地步?法官回答:「三個月內保證給答案。」2015年5月12日我又問法官,法官回答:院長忙,決定中止訴訟。我問理由。法官回答:「這是法院秘密,不能告訴我。無奈我2015年5月13日在中級法院維權,才得到遲來的《中止訴訟裁定》。我簽完字,沒等我看內容,法官走了。2015年5月18日我再次維權,要問清楚中止訴訟的理由。法院判案應」清如水,明如鏡。「不能含糊其辭。法官回答:」這是審委會決定,因為你一審沒有原告、第三人故中止。「我說:」這不是理由,一審的起訴書我將原告、第三人都寫上了,法院說,你不拿掉,此案不能立。這次在監獄開庭都參加了,哪個也不缺。「法官說:」我們合議庭也沒辦法,這是中級法院審委會的決定。此案以後不由我們管了,安排誰誰會和你聯系。「法官走了。
我在此跪謝,請求指導,我該找誰,我該怎麼辦!
經2014年4月1日開庭得知:原告公安局有人,在2004年進監獄找被告簽了《商品房預售合同》,隨後到房產構造了《商品房預售抵押登記備案表》;又讓房產在合同上蓋上2002年11月14日才備案啟用的專用章,註明蓋章時間是2002年7月24日。蓋章人為澄清自己,在《抵押登記》的2002年7月24日後面註明2004年5月27日。原告獲此合同和《抵押登記》於2005年到區法院立案起訴被告(開發商),說我搶占原告的房子。(2005)紅民初字第584號以被告經合法傳喚,拒不到庭為由,缺席判決。我申張,此房子我已使用多年,從沒發生權屬爭議,而且我有《商品房預售合同》和《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不動產銷售發票》。法官說你有什麼都沒用,只要你沒登記,合同沒有房產專用章,你使用多少年,房子都不是你的。就這樣法院將原告提供的《抵押登記》改成《合同登記》,以合同有房產專用章連連勝訴(一審、發回重審到終審)。(2006)松行初字第71號、(2007)赤行終字第12號查明原告與房產違法事實。判決房產違反法定程序,所形成的具體登記行政行為無效。(2007)赤民再終字第70號將行政判決的無效換成」撤銷「又判給原告。導致2010年8月6日星期五下午15時,沒有法院任何執行手續,近百人,兩輛卡車對涉案房子內的財產實施搶劫,至今財產不知去向,無人敢管。